觀音借庫日

觀音借庫日

農曆正月二十六,是廣東省南海西樵山、東莞觀音山延續上千年的“觀音借庫”的日子。當天,西樵山舉辦了開金庫、新春大派米、新春祈福會等系列中國傳統民俗活動。每逢春節,來自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區的10餘萬信眾都會湧向觀音山登高祈福,向觀音菩薩借庫求財,祈求新年平安吉祥,財運亨通。整個觀音廣場人山人海,求香祈福的香客排成長龍,場面尤為熱鬧。每到中國民間流傳的“觀音開庫日”這天,粵港澳的不少居民都會來到觀音像前祈福,以期新的一年財源滾滾、家肥屋潤。

基本信息

由來

據傳,觀音在修道的時候,有五百位護法羅漢,為了要考核觀音大士的修行成績,於是化為人間和尚,到觀音廟化緣討飯充飢。

觀音見有和尚求助,就打開倉庫讓各和尚盡情享用各種精美齋菜,當五百和尚填滿肚皮之後,餘下來的食物就留給前來參拜的善信享用。

此後,農曆正月廿五日晚子時就定為“觀音開庫”日。每年的這個日子,千千萬萬的信徒,都會涌到觀音廟祈福及借庫,希望借庫後財運亨通。

近 年,香港經濟漸趨低迷,市民的消費力更加薄弱,失業人數創新高,有一份工已算是幸運兒,屬於僅可餬口“吊鹽水”的人,比比皆是。打開報章的港聞,差不多每天都有市民因經濟問題困擾而走上絕路,寶貴生命就此了結,聽來令人唏噓!

想來,最仁慈、最可信、最無私的,應該是“觀音娘娘”,只要到觀音廟上香求借,全部得償所願。每年農曆正月二十六日子時至亥時,觀音菩薩大開金庫,借錢於民,助民致富的時刻。

“借庫”所具備的供品,大抵和作觀音福相同。至於儀式方面,借庫的善信可在燃點香燭後,恭敬地跪在觀音面前說出自己的願望,想借多少錢?用什麼供品還神?都應說得一清二楚,然後才焚化金銀衣紙。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攜來的金紙銀紙最好剩下幾隻疊好的壽金元寶或大金元寶,待祭祀完畢帶回家中,放在神位旁邊或流年的財氣位。

如果借了觀音的錢做生意而發了財,別忘了翌年正月二十六日前回到觀音廟,履行先前許下的諾言。此外,去 年帶回家的壽金應帶回廟中焚化。

到今天,每逢“觀音開庫”的日子到來借庫的善信也越來越多。雖然,觀音來者不拒,但大家要謹記∶借貸之後,到了年尾,一定要歸還,否則,下次再借庫時就不再靈驗了。

程式

下列是最常見的作福物品∶

香三枝。紅燭一對。或另加長壽香。

拜觀音的金銀衣紙一份:

觀音衣、大光寶、壽金或潮州金、長祿馬、圓祿馬、轉運寶牒、

百解符、貴人符等。

五齋:

五種不同的蔬菜生果。可用橙、蘋果、提子、雪梨、水晶梨或其他生果。

羅漢齋用五種菜炒在一起,故羅漢齋代表另外五種齋菜。

茶三杯、水三杯、筷子三對。切忌用酒、用葷。

先燃點紅燭,叩拜三次,然後插在香爐上。接著燃點檀香三枝,也叩拜三次,插香爐上。

如果念咒頌經,增強感通。

流行的經文有心經、觀音心咒,或六字大明咒,效力一樣。

說一些吉利話,祈求觀世音菩薩保佑,身體健康,惡運盡除。

最後,將金銀衣紙焚化。焚化時再念觀音心咒十八遍或一○八遍。

禮成。

觀音咒:

南嘸佛

南嘸佛

南嘸僧

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怛只他(丹之拖)

唵(庵)

伽羅伐哆(騎喇花多)

伽羅伐哆(騎喇花多)

伽訶伐哆(喇騎花多)

羅伽伐哆(喇騎花多)

娑婆訶(梭婆呵)

觀音借庫:

準備香燭;

誠心上香;

上香祈拜之後,敲鐘三下,示意觀音大士得悉∶信徒前往借庫;

依照指示,到“金銀庫”取利是,然後再取生菜紅包,內有花生或蓮子等食物,最好吃下肚裡去,不要丟棄。

離開觀音廟之前,再一次向觀音許下承諾,年底回來酬神。

善信為了表示誠心祈求,在“借庫”前後,有幾點值得注意∶

借庫前,齋戒沐浴,以表真誠;

上香前請洗手;

借庫時,要表達閣下是何許人?家住何方?及出生日期。

不能求賭勝之道,要求正財;

你有什麼希望?祈求時立即道出,記著∶不要太貪心,足夠便可;

借庫日不一定要在農曆正月二十五日,只要誠心,任何一日均可。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借庫之日忌食與肉有關的食物,例如豬肉、雞紅絕不能沾口,否則會遭遇血光之災。

其次,借庫返家後,要在東南方向註上九九共八十一枝香,以謝神恩為要。

那么,到“觀音廟”求財,應該借貸若干?據說,“觀音開庫”借貸數目是沒有限制的,從一千萬到十億都可以,不過,信徒應該知道,在觀音大士之前不要太貪心,其實,除了錢之外,健康、平安和好姻緣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位廟祝向信徒告誡說∶“除了向觀音借貸之外,同時也可以向觀音借心愿,也許,完成自己的心愿,比金錢更為重要。”

許多風水師認為∶正月二十六日,觀音開庫,港九最有利的財位是位於新界北區的八鄉觀音廟,及位於東南面的紅磡觀音廟,最好的良辰是早上五時到七時,九時到十一時,或下午的一時至三時。

南山際緣

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兩千多年的佛文化傳播歷程中,老百姓最信仰、最崇拜的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僅無所不在,有求必應,而且千手千眼,法力無邊,最重要的是觀世音菩薩具有的慈悲濟世情懷,就像觀世音菩薩看到南海地區瘟魔橫行,百姓苦難,就發下“常居南海願”,救南海眾生於水火之中。人們說到觀世音菩薩時,都愛稱其為“南海觀音”。地處南海之濱的三亞南山,歷來就是梵天淨土,更是觀世音菩薩正位之所在。

觀世音菩薩雲遊天下四方,救度芸芸眾生於危難之時。因悲憫百姓受苦至深,災難連年,觀世音菩薩便幻化出三十二種法像,解救百姓各種苦厄。南山三十三觀音堂正是這三十二種幻化法像緣起之地,連同觀世音菩薩真身法像,這裡供奉的三十三尊觀世音菩薩法像能滿足人們各種祈求,是信眾心裡最崇高的殿堂,也是百姓口中最靈驗的道場。

觀世音菩薩來到南海後,驅瘟除魔,疫病盡消,百姓如獲新生。由於觀世音菩薩常以三十二種幻化法像出現在不同地方救苦救難,人們習慣將觀世音菩薩常居的寺院稱做“三十三觀音堂”。

雖然瘟魔已除,疫病盡消,但百姓生活依然貧窮。觀世音菩薩點化當時的“三十三觀音堂”住持方丈--弘德法師,命他效仿開封大相國寺“觀音開庫”的善行,在每年的正月二十六日開倉借庫,救濟百姓。讓無糧的農民借谷播種;讓缺錢的商賈借本生利。沒過多久,南海地區便呈現出百姓安居樂業、商業繁榮昌盛的景象。

南海百姓為感念觀世音菩薩慈悲心腸,每年正月二十六日都要到“三十三觀音堂”去“借庫”、“還庫”。隨著時間的推移,“觀音開庫”逐漸轉化為一種傳統習俗。為滿足人們渴望日日都有好生活的祈求,“觀音開庫”也從過去每年只開一天庫,演變成現今的“觀音日日開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