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邊茶

西路邊茶

西路邊茶簡稱西邊茶,系四川灌縣、北川一帶生產的邊銷茶,用蔑包包裝。灌縣所產的為長方形包,稱方包茶:北川所產的為圓形包,稱圓包茶.現圓包茶已停產,改按方包茶規格加工。

製作工藝

西路邊茶西路邊茶
西邊茶原料比南邊茶更為粗老,以刈割1-2年生枝條為原料,是一種最粗老的茶葉.產區大都實行粗細兼採制度,一般在春茶採摘一次細茶之後,再刈割邊茶。有的一年刈割一次邊茶,稱為“單季刀”,邊茶產量高,質量也好,但細茶產量較低。有的兩年刈割一次邊茶.稱為“雙季刀”,有利於粗細茶兼收,但邊茶質量較低。有的隔幾年刈割一次邊茶,稱為“多季刀”,茶枝粗老,質量差,不能適應產銷要求。

西邊茶初制工藝簡單,將刈割的枝條直接曬乾即可,作為築制方包茶的配料,含梗達60%左右。
過去西路邊茶都用馬馱運,每匹馬馱兩包,故又名“馬茶”。

方包茶

西路邊茶西路邊茶
方包茶原產於四川灌縣,是西路邊茶的一個主要花色品種,因將原料茶築壓在方形篾包中而得名。過去西路邊茶都用馬馱運,每匹馬馱兩包,故又名“馬茶”。

方包茶的鮮葉原料比南路邊茶更為粗老,是采割1—2年生的成熟枝梢,直接曬乾製成。

方包茶的毛茶預處理分切鍘、篩分、配料、蒸茶、渥堆等過程,然後築制。方包茶的築制分稱茶、炒制、築包三道工序。然後進行燒包和晾包而製成。

方包茶的規格是蔑包方正,四角稍緊。每包重35公斤,長方形,大小規格為66×50×32厘米,含梗量60%。方包茶的品質特點是色澤黃褐,稍帶煙焦氣,滋味醇和,湯色紅黃,葉底黃褐。

方包茶主銷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以松潘為中心,並轉銷甘肅、青海、西藏毗鄰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