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堇菜

西藏堇菜

西藏堇菜,堇菜科鳥嘴柱頭組植物,生於海拔2900-4500米的高山及亞高山草甸,或亞高山灌叢中,多見於岩石縫隙或碎石堆邊的陰濕處。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西藏堇菜西藏堇菜
種中文名:西藏堇菜
種拉丁名:ViolakunawarensisRoyleIllustr.
科中文名:堇菜科
科拉丁名:Violaceae
屬中文名:堇菜屬
屬拉丁名:Viola
國內分布: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北部、西藏
國外分布:蘇聯中亞地區及喜馬拉雅、帕米爾地區
海拔:2900-4500
中國植物志:51:029

植株形態

多年生矮小草本,無地上莖,高2.5-6厘米。根狀莖縮短,較粗壯,節間短,節密生;根圓錐狀,帶褐色或蒼白色,細長,通常不分枝。

葉子形態

葉均基生,蓮座狀;葉片厚紙質,卵形、圓形或長圓形,長0.5-2厘米,寬2-5毫米,先端鈍,基部楔形或寬楔形,略下延,邊緣全緣或疏生淺圓齒,兩面均無毛,主脈明顯隆起;葉柄較葉片稍長或近等長;托葉膜質,帶白色,1/2-2/3與葉柄合生,離生部分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疏生具腺體的流蘇。

花朵形態

花小,深藍紫色;花梗細而挺直,稍長於或與葉近等長,中部稍上處有2枚小苞片;小苞片近對生,線形或狹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下部疏生腺體狀流蘇;萼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4毫米,寬1-1.5毫米,先端鈍,基部附屬物極短,末端鈍圓具3脈,邊緣狹膜質;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長7-10毫米,先端鈍圓,基部稍狹,側方花瓣無鬚毛,下方花瓣稍短,有白色脈紋;距極短,呈囊狀,稍長於或不長於萼的附屬物;花葯長約1.5毫米,藥隔頂部的附屬物長約1毫米,下方2枚雄蕊背方之距極短,長僅0.4毫米;子房卵球形,長約1.5毫米,平滑無毛;花柱棍棒狀,基部明顯膝曲,頂部鈍圓無緣邊,向前方伸出極短的喙;喙端具較細的柱頭孔。蒴果卵圓形,長5-7毫米。花期6-7月,果期7-8月。2n=20。

產地分布

產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北部、西藏。生於海拔2900-4500米的高山及亞高山草甸,或亞高山灌叢中,多見於岩石縫隙或碎石堆邊的陰濕處。蘇聯中亞地區及喜馬拉雅、帕米爾地區也有。

物種區分

本種花柱頂端鈍圓,微隆起,兩側無緣邊,前方具鉤形短喙,喙之長度短於花柱最寬部分的直徑;植株矮小,無地上莖等特徵,應隸屬於鳥嘴柱頭組Sect.TrigonocarpaeGodr.,但S.V.Juzepczuk卻將它置於合生托葉組Sect.Adnatae(W.Beck.)C.J.Wang,這是不適宜的。

堇菜科·堇菜屬

堇菜屬,堇菜科,約500種,分布於全球,主產地為北溫帶,我國約120種,南北均有分布,有些供觀賞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