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人文圖志

《西歐人文圖志》是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讓·瑟利耶、安德烈·瑟利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西歐人文圖志

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挪威、瑞典、芬蘭、丹麥……這些現代西歐版圖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動?些微的變動又帶來了怎樣的民族遷徙與屠殺?強弱不等的王室與民族通過怎樣複雜的聯姻維持其統治?教權與皇權的紛爭是如何推進現代西歐的形成?……

本書再現了日耳曼人入侵羅馬版圖直至當代西歐的各民族互融史。內容涵蓋領土變更、人口、宗教、語言、政治生活等,以圖釋史,圖文並茂,準確清晰地介紹了法蘭克人、德意志人、倫巴第人、哥特人、盎格魯-撒克遜人、土耳其人、維京人、斯拉夫人等在民族身份確認中的血淚和艱辛,敘事生動流暢,是一本研究西歐歷史的津筏之作。

編輯推薦

圖解亞洲人文信息 梳理亞洲民族歷史 二十餘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全面介紹

九十餘幅亞洲各國和地區的歷史地圖

數百個人文地理與民族歷史的專題分析

目錄

導言

從蠻族諸王國到歐洲聯盟

日耳曼人的時代

拜占庭、伊斯蘭教和查理曼大帝

經受考驗的西方基督教世界

封建歐洲

中世紀末

天主教和新教

尋求歐洲的平衡

從法國大革命到維也納會議

民族獨立運動的世紀

兩次世界大戰

當代西歐

語言

宗教

中央集權國家和聯邦國家

義大利地區

拜占庭人、倫巴第人和法蘭克人

城市的飛速發展

中世紀末

西班牙霸權

版圖的重新分配

法國的占領

復辟與復興

義大利的統一

現代義大利

義大利王國(1861-1946年)

義大利共和國

語言問題

馬爾他

伊比利亞地區

西哥特人和穆斯林

光復運動

卡斯蒂利亞王國和萊昂

加泰隆尼亞的盛衰

葡萄牙的黃金時代

信仰天主教的國王和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的西班牙

從腓力五世到胡安·卡洛斯時代的西班牙

悲痛的西班牙

當代西班牙

加泰隆尼亞人

加利西亞人

巴斯克人

1640年之後的葡萄牙

高盧地區

法蘭西發端

卡佩王權的確立

百年戰爭和路易十一的統治

舊制度

君主專制時期

大革命後的法蘭西

大革命和帝國

從復辟王朝到共和國

大區

地區性語言

奧克語

布列塔尼

……

日耳曼和洛塔林吉亞地區

盎格魯-凱爾特地區

斯堪的納維亞地區

……

序言

“人文圖志館”譯自法國La Decou Verte出版機構的叢書,共四冊,分別為《亞洲人文圖志》、《東方人文圖志》、《西歐人文圖志》和《中歐人文圖志》。叢書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亞歐大陸主要民族和國家的歷史地理變遷、人文風俗衍變,上溯亞歐諸民族的起源,下迄20世紀末議定的政治版圖,內容涉及民族、宗教、人口、領土變更、政治生活等諸多方面,配以相當數量的地理示意圖,構成一部簡明的國別人文史志。

在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民族身份的確認過程複雜、多變,疆界的些微變動就可能導致成千上萬人的遷徙,此中艱辛與血淚只有前人可知。而本叢書在流暢、優美的敘事中,再現了亞歐諸民族拼殺中的民族性格漸成的過程:

亞洲——這裡養育著超過世界總人口一半還多的人民,曾經有過輝煌的古代歷史,也有過被殖民的慘痛記憶。

阿拉伯世界——這是一塊飽經亂離和動盪的地域,內部教派紛爭不斷;渴望統一,卻又難以平靜;與外部世界時有衝突,隔閡日深。

文摘

從蠻族諸王國到歐洲聯盟

日耳曼人的時代

蠻族入侵前夕的羅馬帝國

公元1世紀到4世紀,羅馬帝國的邊界變動甚微(見下頁圖)。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在位)決定在君士坦丁堡(原稱拜占庭)建立一個“第二羅馬”,這使得帝國一分為二(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此外,他皈依了基督教,確立了這一新宗教的絕對支配地位。

拉丁語是整個羅馬帝國的官方語言。但幾個世紀以前,人們已經把文學拉丁語(後稱“古典拉丁語”)和通俗拉丁語區分開來:文學拉丁語是書面語、官方語,在公元4世紀又成為了宗教語言;通俗拉丁語是口語,已經在整個西羅馬帝國普及(不過東羅馬帝國仍是希臘語的天下)。人口的拉丁化程度在各地有所不同:義大利和城市裡拉丁化程度很高,而市郊或難以到達的地區,拉丁化程度仍很低,比如巴斯克地區和(大)不列顛,後者仍非常凱爾特化。

帝國存續期間,各個地區通俗拉丁語的變體絲毫不相牴觸,因為各種交流保證了這種H常語言得以通用。但在帝國分裂之後,情況就不同了。

入侵

在萊茵河和多瑙河對岸散居著日耳曼人的部落,羅馬人稱他們為“野蠻人”。依靠不斷增加的武力投入,羅馬人基本上遏制住了他們。西面最不安分的要數法蘭克人和阿拉曼人。其他部落已向東遷徙——西哥特人遷至下多瑙河平原;東哥特人遷至黑海以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