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華學院校報記者團

西安培華學院校報記者團

2008年9月,校報記者團設團長助理,各部門設立副部長,將采編部改為新聞部; 2008年12月,校報記者團記者團增設辦公室,作為記者團運行的監督協調部門; 2009年5月,由校報記者團主辦的校報副刊《培華青年》創刊號發行;

百度名片

西安培華學院校報記者團成立於2002年4月,是在校報編輯部的領導下,從事校報與副刊的采編、發行等
工作的校級業務性學生團體。校報記者團始終堅持“團結、緊張、嚴
肅、活潑”的團風,致力於“活躍校園文化,傳承文化精品”,打造
一支業務水平高、反應能力快、綜合素質強的新聞工作者團隊。

記者團概況

培華學院校報記者團(長安校區)概況

校報記者團在編輯部的指導下,設團長一名,巨觀把握記者團發展。

W.nan (c)W.nan (c)

設副團長與團長助理各一名,分別負責記者團對內協調與對外聯絡工作。
下設五個部門一個組,五個部門即辦公室、新聞部、外聯部、宣傳部、技
術部,一個組即通訊組。原則上辦公室設正副主任各一名,通訊組設組長
一名,其他四個部門設正副部長各一名。記者團各個部門負責人與記者團
正副團長、團長助理組成記者團團務管理委員會,記者團的管理實行團務
委員會監督指導下的團長負責制。部門簡介

1、 辦公室
校報記者團辦公室是記者團的中樞協調部門,主要負責記者團各部門的工作協調、檔案管理、人員考核、財務及報紙發行等工作。辦公室下設行政組負責各部門工作協調和重要活動的組織;下設秘書組負責記者團成員的考核與執勤以及檔案管理;下設發行組負責校報《培華學院報》與副刊《青年時訊》的發行工作,發行組組長原則上副團級編制;下設財務組負責記者團財務財務預算及財務收支的登記等相關工作,記者團的財務工作執行團務委員會監督下的財務助理負責制。同時下設外聯組,由辦公室領導,外聯組負責對外聯絡和贊助洽談。
2、 新聞部
新聞部主要負責校報和副刊的新聞采編工作,對校園各類新聞事件進行記錄和採訪。新聞部下設機動新聞報導組負責各種校級活動和臨時新聞事件的采寫以及新聞部臨時工作任務的人員替補;下設部門新聞報導組負責學校黨委、團委、工會、就業辦、招辦等各個部門新聞事件的采寫;下設院系新聞報導組負責學校各個二級學院及下屬學生會團總支新聞事件的采寫;下設社團新聞報導組負責學校各個學生社團校內校外新聞事件的采寫和宣傳。新聞部四個工作小組原則上各司其職,必要時針對某些大型活動進行採訪人員的最佳化組化。
3、 網路宣傳部
網路宣傳部主要負責為記者團的日常工作和各類活動提供各種技術支持,如拍照、攝影、圖案片設計、記者團工作部落格的更新和維護、視頻製作、負責網路推廣、平面宣傳、技術服務、報紙排版等相關工作。

培華學院校報記者團發展歷程

2002年4月,即《培華學院報》創刊一年後,校報記者團在高新校區成立;
2004年4月,培華學院長安校區校報記者團成立;
2006年10月,《培華學院校報記者團章程》在長安校區正式實行;
2007年9月,校報記者團的在編人數發展到30人左右;
2008年9月,校報記者團設團長助理,各部門設立副部長,將采編部改為新聞部;
2008年12月,校報記者團記者團增設辦公室,作為記者團運行的監督協調部門;
2009年5月,由校報記者團主辦的校報副刊《培華青年》創刊號發行;
2009年9月,長安校區記者團成立外聯部,建立通訊員制度,同時,高新校區記者團成立廣告發行部;
2009年9月,記者團正式執行量化考核末位淘汰制;
2010年9月,經校報編輯部同意,記者團成立技術部,負責拍照、圖片製作、副刊的排版等網路技術工作;
2010年10月,由記者團主辦的校報副刊《培華青年》成功改版為《青年時訊》,發行量增加到4000份;
2011年6月,校報記者團應邀參加“陝西高校傳媒論壇”並榮膺“陝西省八大優秀校園傳媒”。
2012年4月25號,校報記者團舉行“校報記者團十周年慶典”並取得圓滿成功!
2012年5月,合併宣傳部、技術部為網路宣傳部;把外聯部歸為辦公室下,為外聯組;通訊組歸於新聞部。實現三大部門共同發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