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雞

東漢徐稺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稺乃預炙雞一隻,“以一兩緜絮漬酒中,暴乾以裹雞”,負糧徒步徑至瓊墓前,以水沾絮使有酒氣,陳雞為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事見《後漢書·徐稺傳》。後遂用作弔祭友人的典故。

基本信息

出處

【裹雞】《後漢書·徐稚傳》李賢注引謝承《後漢書》

介紹

“(徐)稚諸公所辟雖不就,有死喪負發赴吊。常於家豫炙雞一隻,以一兩棉絮漬酒中,暴乾以裹雞,逕到所起家域外,以水漬棉使有酒氣斗米飯,白為藉,以雞置前,酗酒畢,留謁則去,不見喪主。”0指悼念亡友。唐唐彥謙《過浩然先生墓》:“行客須當下馬過,故交誰復裹雞來?”另參見器用部·飲食“漬酒”、器用部、飲食“裹雞”、人事部·病死“徐稚吊”。【裹雞】參見倫類部·師友“裹雞”。元丁鶴年《挽四明樂仲本先生》:“裹雞吾老矣,東望涕長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