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主義電影

希特勒統治時期,電影成為納粹思想的宣傳工具,銀幕上充斥著歌頌領袖、歌頌戰爭勝利和娛樂影片。在這一時期里,只有H.考特納和W.施陶特二人導演的影片與眾不同他們在無聊的故事中注入一點現實色彩,使作品具有憂傷情調。

表現主義電影

內容

1895年11月,斯克拉達諾夫斯基兄弟用自己發明的活動放映機在柏林冬宮首次放映了自己製作的活動畫面。之後,他們的三弟建議在節目中加進雜耍,這樣便產生了德國最早的“故事片”。
 無聲電影時期 隨著電影技術和電影業在各國的勃興和發展,斯氏兄弟公司的機器和影片無力競爭,終被淘汰。1896年,O.E.梅斯特也搞起電影機械和影片製造業。他在自己的“人造光攝影室”里拍攝出一些影片,如《莎樂美》(1902)等。1911年,他拍攝了影片《一個盲女的幸福愛情》,獲得了巨大成功。翌年,他又把丹麥女星A.尼爾森和導演U.格阿德聘至德國,致使他的梅斯特爾電影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德國電影業中首屈一指。當時,梅斯特爾公司年產50部影片以上,內容主要是喜劇和情節劇。從1910年開始,一些戲劇藝術家參加到電影業中來,包括著名的M.萊因哈特和他的弟子。萊因哈特為“聯合影業公司”拍了《威尼斯之夜》(1914)和《幸福島》(1914)。1913年,丹麥導演S.賴伊拍攝的敘述一個窮大學生向魔鬼出賣自己形象的《布拉格大學生》和由該片演員P.韋格納與H.加雷恩聯合導演的另一部內容怪誕、情節離奇的《泥人哥連》(1914)是戰前最重要的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電影統治了中歐,公司數量和製片數量激增。德國政府意識到電影在宣傳方面的重要性,先後在總參謀部和武裝部屬下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向國外推銷德國影片。1917年,更進一步,把梅斯特爾公司、聯合影業公司和丹麥的諾爾基克公司合併為“宇宙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即烏髮公司。除攝製故事片外,德國在這一時期更拍攝了大量新聞片和宣傳戰爭的紀錄片。1914年E.劉別謙進入電影界,因拍攝喜劇影片而嶄露頭角,1918年拍出由P.尼格麗主演的《卡門》,從而名聲大振。
 德國戰敗,魏瑪共和國成立後,烏髮公司落入德意志銀行手中,它把一些獨立小公司吞併為烏髮子公司,擴大了製片實力。此時,一些軍工廠開始轉產膠片,使膠片質量有了很大提高,光學和機械技術的進步也大大提高了電影的技術性能和表現手段。這一切都增強了德國電影與美國電影的競爭能力,使德國電影在20年代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不僅數量可觀,而且流派紛呈。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表現主義電影和室內劇電影。表現主義電影藝術家們並沒有明確的政治綱領和美學綱領,他們對國內的動盪、日漸傾向極權主義的政治局勢和艱難的經濟狀況極端不滿;同時,他們也反對資產階級傳統藝術,主張藝術作品不能滿足於和局限於對客觀事物的描寫,要求深入揭示人的靈魂,強調錶現主觀的現實,實際即表現藝術家自己。最重要的一部表現主義電影作品,是由C.梅育和H.雅諾維茨編劇、R.維內導演的《卡里加里博士》(1919),影片故事是離奇的,主人公是變態的,活動空間是荒誕的。為了取得所追求的效果,它的創作者們用取景角度和光線照明使物體影像變形,同時,為達到與奇異畫景的和諧,演員的化妝是奇特的,服裝是奇特的,表演也是造作的。其他表現主義的作品還有:《蓋努茵》(1920,導演R.維內)、《從清晨到午夜》(1920,導演K.H.馬丁)、《托爾古斯》(1920,導演H.柯貝)等等。
 1921年,F.朗格拍攝了影片《疲憊的死》。有人稱它是表現主義電影繼《卡里加里博士》後的又一重要作品,有人則稱它是“新浪漫主義電影”,並且追溯到前一個10年裡的《布拉格大學生》和《泥人哥連》。所謂新浪漫主義電影,是指它的主人公是神話世界或未來世界裡的人,他們的命運被一種玄妙力量所支配,自己無能為力。這種宿命論的思想一直貫穿於朗格的後來影片中。
 表現主義電影的奠基人和劇作家C.梅育在寫了幾部表現主義的電影劇本之後,又率先拋棄了自己興起的流派,回到了現實主義的道路,寫出了一系列“室內劇電影”劇本。所謂“室內劇電影”,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主要表現小人物及他們所處的生活環境,描寫命運的冷酷。這類影片有《碎片》(1921,導演L.皮克)、《後樓梯》(1921,導演L.耶斯納和P.萊尼)、《街道》(1923,導演K.格魯內),而最具代表性並成為電影史上重要作品的是《最卑賤的人》(1925,導演F.W.茂瑙)。這部影片始終沒有離開一間大飯店的背景,描寫一位夜間值班員因得罪了老闆而被罰去打掃廁所,通過這個小人物的悲慘命運表現了資本主義社會裡的依附法則。飾演主人公的演員E.強寧斯的表演也極為出色。
 1925年,G.W.派伯斯特拍出了以戰後的維也納為背景的影片《沒有歡樂的街》。影片突破了表現主義和室內劇所表現的狹小世界,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現實。導演對人物性格的刻畫細緻入微,對時代和氣氛表現得也很逼真,加上一些著名演員,如A.尼爾森、G.嘉寶、W.克勞斯、V.格特等人的表演,使這部影片成為德國電影史上一部名作。此後,派伯斯特還拍攝了《一個靈魂的秘密》(1926)、《潘多拉的魔盒》(1929)、《棄婦日記》(1929)等。
 在派伯斯特拍攝《沒有歡樂的街》的同時,E.A.杜邦拍攝了《雜耍場》(1925),G.蘭普雷希特導演了《無權者》(1926)。有人認為這 3部影片構成了富於現實主義色彩的新德國電影學派的萌芽,而這個學派因當時德國電影的危機而夭折。有人則稱這些影片是“新客觀派”作品當時,A.范克拍攝了以阿爾卑斯山為背景表現人與大自然搏鬥的影片,諸如紀錄片《滑雪板的奇蹟》(1921)、《命運山》(1924)以及後來拍攝的《神聖山》(1926)、《帕呂峰的白色地獄》(1929,與派伯斯特合拍)等,被人稱為“登山電影”,也算做“新客觀派”。另外,有人認為“登山電影”是“新浪漫主義”的繼續。
 無聲電影末期,危機中的德國電影向商業性、低級趣味方向發展,從而走向沒落。除極少數有價值的作品外,都是一些極其平庸的影片。同時,德國電影工作者開始向美國遷移。他們之中有F.W.茂瑙、E.劉別謙、P.萊尼、E.A.杜邦、E.強寧斯等。
 有聲電影時期 1927年,一直從事實驗電影探索尋找新電影語言、拍攝抽象電影的W.魯特曼拍攝了對紀錄電影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柏林──大城市交響曲》;1928年,他又創作出有聲實驗片《周末》、《鳴響的浪潮》《德國無線電》;1929年,又完成了第一部德國有聲紀錄片《世界的鏇律》
 有聲電影的出現,使德國電影業經歷了第二次短暫的繁榮。有聲片是從拍攝最能反映音響效果的歌舞片、喜劇片開始的。大獲成功的首先是《加油站的三個人》(1930,導演W.蒂爾),片中愛情加歌舞,一派昇平。而此時正是經濟危機時刻,全國有 300萬人失業。伴隨經濟危機而來的是政治危機,德國徘徊於法西斯主義與革命之間,許多電影工作者則在這兩極之間搖擺。最典型的人物是L.里芬施塔爾。她先和左派的B.巴拉茲合作寫劇本,自導自演了影片《藍光》(1932),然後又成了希特勒的最忠實的追隨者,拍攝宣傳法西斯主義和希特勒的影片,如《意志的勝利》(1935)等等。而G.W.派伯斯特,在他的第一部有聲片《1918年的西部戰線》(1930)之後,放棄了他的“新客觀派”,根據B.布萊希特的原作拍攝了《三分錢歌劇》,描寫了警察和小偷狼狽為,國王加冕典禮的豪華儀仗隊和失業者的悽慘行列相遇,對現實做了辛辣的嘲諷。他的第三部有聲片《同志之誼》(1931)又突出地表現了和平主義思想。待到希特勒的威脅日益明顯的時候,他乾脆放棄了現實問題,去改編暢銷小說。有聲電影初期,烏髮公司把美國著名導演J.von斯登堡請去拍攝了一部根據H.曼的小說改編的影片《藍天使》(1930),由M.黛德麗和從美國回來的E.強寧斯主演,獲得巨大成功。
 在一些進步組織的大力支持下,普羅米修斯公司曾經拍攝過一部公開反法西斯主義的影片《庫勒?汪貝》(1932),它的導演是S.杜多夫,劇作者是B.布萊希特和E.奧特瓦爾德。影片描寫柏林貧民窟里的失業青年組建合作社的故事,號召無產階級團結起來。這部影片是在實地實景中拍攝的。同一時期里,主題思想比較好的影片還有:《無主的土地》(1930,導演V.特里瓦斯)、《柏林──亞歷山大廣場》(1931,導演P.尤奇)等。其他較好的影片有《告別》(1930,導演R.西奧德馬克)、《科佩尼克上尉》(1931,導演R.奧斯瓦爾德)、《穿軍服的姑娘》(1931,導演L.薩甘)等等。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電影立即被納粹所控制。大批藝術家和電影工作者被迫流亡國外,如:M.萊因哈特、F.朗格、S.杜多夫、R.西奧德馬克、R.奧斯瓦爾德、H.里希特等等。1934年,納粹公布了新電影法,從1936年起又不準在報刊上發表電影評論,只許介紹所上映影片,而到1937年全國的電影生產機構,一律被國家接管,所有影片發行公司和電影院也全部歸國家所掌握。
 希特勒統治時期,電影成為納粹思想的宣傳工具,銀幕上充斥著歌頌領袖、歌頌戰爭勝利和娛樂影片。在這一時期里,只有H.考特納和W.施陶特二人導演的影片與眾不同他們在無聊的故事中注入一點現實色彩,使作品具有憂傷情調如:考特納的《基特和環球會議》(1939)、《短調浪漫曲》(1943)、施陶特的精彩的雜技(1943)、《我夢見你》(1944)等。

配圖

[《藍天使》劇照]

所屬分類

電影
電影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