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錢歌劇

三分錢歌劇

《三分錢歌劇》(Die Dreigroschenoper),這部作品並不屬於歌劇的範疇,應該把它看做是音樂劇的一種。

基本信息

演職員表

導 演 喬治· 威廉· 巴布斯特 Georg Wilhelm Pabst

主 演 Rudolf Forster .....Mackie Messer

CarolaNeher .....Polly

三分錢歌劇三分錢歌劇

Reinhold Schünzel .....Tiger-Brown

Fritzrasp.....Peachum

Valeska Gert .....Mrs. Peachum

羅蒂·蘭雅 Lottelenya.....Jenny (as Lotte Lenja)

Hermann Thimig .....The Vicar

Ernst Busch .....The Street Singer

Vladimir Sokoloff .....Smith, thejailer(as Wladimir Sokolow)

Paul Kemp .....Mackie Messer's Gang Member

Gustav Püttjer .....Mackie Messer's Gang Member

Oskar H?cker .....Mackie Messer's Gang Member

Krafft-Raschig .....Mackie Messer's Gang Member (as Kraft Raschig)

Herbert Grünbaum .....Filch

Marcel Merminod .....(uncredited)

內容簡介

這部經典音樂劇是關於一個自信的強盜和他手下的故事。歐洲觀眾通常投票認同這是一部世界上傑出電影之一。

《三分錢歌劇》(Die Dreigroschenoper),這部作品並不屬於歌劇的範疇,應該把它看做是音樂劇的一種。在十八世紀英國的大眾音樂劇即敘事歌劇中,約翰·蓋伊所寫的《乞丐歌劇》(The Beggar's Opera)在當時極受歡迎。此劇被改編成現代風格的腳本後,由魏爾採用爵士手法作曲而成為《三分錢歌劇》。它的舞台改為維多利亞王朝末期的倫敦,但卻暴露和諷刺了德國敗於第一次大戰後的經濟混亂、政治和社會風氣的腐敗。它的確是一部反映了那個時代特點的好歌劇,所以博得很廣泛的聲譽。希特勒時期在德國禁止上演,第二次大戰後又開始流行。它所採用的爵士樂形式雖然陳舊,但並未失掉音樂上的清新的魅力。

庫爾特·魏爾(1900~1950) 生於德國的音樂家。在柏林師從洪佩爾丁克。其早期管弦樂創作受勛伯格的影響極大。第一部成功之作《三分錢歌劇》(1928)是與貝托爾特·布萊希特合作的《乞丐歌劇》的現代版本。這部作品表現了強烈的社會良知,鏇律纏綿悱惻,伴奏立足於爵士樂,可以和德國畫家喬治格羅斯筆下的漫畫媲美。第二部更有雄心的歌劇《羅馬岡尼城的興亡》(1930)繼續這一風格,仍和布萊希特合作。但如此揭露社會黑暗,加上魏爾是個猶太人,當然日益引起納粹的不滿。1933年定居美國後,寫成名作《七大罪孽》。

1930年魏爾為了躲避納粹迫害逃離德國,結果在美國百老匯大放異彩。魏爾定居美國之後的時間裡,所作音樂“鋒芒”略減當年。晚期作品如《黑暗中的女郎》和《在山谷下》滿足於採用當代音樂喜劇的語言,比他在德國期間所作的“美國式”作品《圓滿結局》和《林德伯格的飛行》(1927~1929)大為遜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