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會戰

衡陽會戰

衡陽會戰,是1944年,湖南衡陽發生過中國軍隊和侵華日軍之間震驚世界的一戰,中國抗戰史稱為豫湘桂大會戰。這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中國軍隊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0軍在湖南衡陽以孤立無援的病憊之師抗擊近6倍於己的日軍,血戰了整整47天,這一仗的影響,震動了日本朝野,直接促使東條英機內閣為之下台。縱觀整箇中國抗日史,這一仗持續之彌久、戰鬥之慘烈、影響之深遠,中國戰場所有的城市防衛戰,似乎沒哪一仗可與堪比。

基本信息

戰爭背景

衡陽會戰 衡陽會戰

1944年,隨著同盟國軍隊在世界反法西斯各戰場的連續反攻,日軍參謀總部意識到從東南亞到日本本土的海上交通線遲早會被切斷。因此,從東南亞的馬來亞經中國到朝鮮釜山的大陸交通線將成為最後東亞大陸作戰的生命線,但這條生命線在中國的河南、湖南、江西廣西等地還為中國軍隊所控制。為此,1944年2月,日軍參謀總部向中國派遣軍下達了代號為“一號作戰”的命令。這一戰役,中國抗戰史稱為豫湘桂大會戰。衡陽是豫湘桂大會戰的第二階段,長衡會戰的主戰場。中國守軍是國軍第十軍,下轄第3師、第190師、預備第十師,實際兵力是七個團,加上配屬的暫編54師1個團,總兵力為8個團,1.7萬人。進攻的日軍先後共投入的是橫山勇的11軍的四個師團,68師團、116師團、58師團、13師團,約九萬人,空軍有第五航空軍全力配合。

衡陽城守將方先覺,國民革命軍第十軍中將軍長,1903年出生於安微宿縣,畢業於黃浦軍校第三期,先後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營副、團副、團長、副師長、師長、代理軍長。衡陽之戰前任第十軍軍長。

當時,軍委會對第十軍下達的作戰命令是堅守衡陽城10至15天。

日軍總攻

第一次

衡陽會戰 衡陽會戰

1944年6月23日拂曉,日軍笫68、116師團撲向衡陽,中國抗戰史上最悲壯、最慘烈衡陽大戰的序幕正式揭開。雙方激戰至6月27日,日軍在付出巨大傷亡後,攻占了衡陽外圍陣地,陣地上的中國守軍連伙夫在內,無一人逃跑、投降,全部戰死。

6月28日,日軍調上了預備隊,對衡陽發起了第一次總攻,在飛機重炮的掩護下,日軍如潮水般一波一波發起衝鋒,並對中國守年施放了毒氣。雙方展開激烈的攻防拉鋸戰,至7月2日,經5晝夜幾乎連續的搏殺,日軍停止了進攻,中國守軍挫敗了日軍的第一次總攻。7月3日至10日,日軍忙於補充兵力、彈藥,戰況稍緩。

第二次

7月11日,得到了野炮四個大隊、迫擊炮二個大隊的增援的日軍攻城部隊開始了對衡陽的第二次總攻,慘烈的攻防戰又開始了。7月13日,中國守軍擊斃日軍120聯隊聯隊長和爾大佐,經過連續9晝夜的血戰,日軍68、116師團以傷亡8000人、陣亡聯隊長1名、大隊長6名、幾乎所有的中隊長的代價,只攻占了衡陽防線的一線陣地,日軍的第二次總攻又遭慘敗。中國守軍也傷亡4000餘人,失守的陣地都打到最後一人。在日軍著手準備第三次總攻期間,城內外大小戰鬥並未停止,軍委會在7月12日嚴令79軍、62軍火速增援衡陽,20日己打到衡陽效外,不料日軍正好在此時停止對衡陽的總攻,轉而全力阻擊並反擊中國援軍,79軍、62軍被迫後撤。

第三次

衡陽會戰 衡陽會戰

衡陽久攻不下,驚動了日本天皇和日軍大本營,在日本中國派遣軍嚴厲斥責下,橫山勇又調派了58師團、13師團二個主力師團,增援68、116師團。這時守城的中國第十軍的有生力量已經基本消耗殆盡,輕傷員、馬夫、伙夫統統上了火線。8月4日凌晨,日軍合四個師團之力對衡陽進行了第三次總攻,最後的血戰到來了,激戰至8月5日,第十軍傷員已過8000人。部下向軍長方先覺提出了突圍的建議,方拒絕了,說“我們突圍出去了,剩下這8000傷兵怎么辦,你們忍心丟下他們讓日本鬼子屠殺,死,我們死在一塊,要自殺,我先動手”。8月7日,衡陽中國守軍第十軍與下屬各部的通訊聯絡電話線都被日軍飛機、重炮炸斷,已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各部處於各自為戰狀 態,衡陽的陷落己是時間問題了。8月8日,方先覺向軍委會發出了“……來生再見”的最後一電,然後拔槍自戕,一旁的副官眼明手快,將手槍擊落,槍響未擊中。這時,第三師師長周慶祥進來報告說:“軍長,我已以你名義下令掛白旗了”方先覺對援軍遲遲不到,讓第十軍孤軍血戰,已心存不滿,經反覆考慮說”那只有這樣了,不是我們對不起國家,是國家對不起我們。不是我們不要國家,是國家不要我們。”命參謀長起草了投降條件:1.保證官兵生命安全;2.收容治療傷兵,鄭重埋葬陣亡官兵;3.第十軍保留建制,不出衡陽,就地駐防。

當晚,方先覺與日軍68師團長堤三樹男正式談判,日方向第十軍的頑強戰鬥意志表示敬意,並完全同意所有的條件。歷時47天的衡陽之戰落下了帷幕。

戰爭結果

戰爭勝負

軍委會在7月23日再次嚴令62軍、79軍解衡陽之圍,並調派74軍、46軍增援。8月8日,79軍攻占杉橋,與衡陽已近在咫尺,但此時,衡陽己陷落,解圍失利。造化弄人啊!方先覺要是能再支持一天,或者援軍再快一天,衡陽之戰就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第十軍共13000餘人放下了武器,其中約9000人是傷員。日軍四個師團傷亡合計達30000人。

衡陽戰事結束後,日軍感佩第十軍的忠勇,果然信守約定,沒有象其他地方那樣因泄憤而屠殺投降的官兵和傷員。並將第十軍改為”先和軍”,仍以方為軍長,各級軍官也都是舊部。之後,第十軍主要將領陸續逃脫。11月18日,方先覺在軍統特工的安排下,逃回重慶。

傷亡人數

日軍在衡陽之戰中使用了毒氣。據美軍十四航空隊化學戰情報官湯姆生上尉的研判,日軍所使用的是芥子氣與路易氏氣混和物。衡陽陷落後,日軍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燒殺淫掠。

中國軍隊:17,000餘人(其中5,000餘人陣亡)(中國官方數字:6,000餘人)

日本軍隊:19,380餘人(含瘟疫傷亡總計30,000餘人)(日軍陸軍部官方數字:12,186)

戰爭影響

衡陽會戰對日軍而言,可說是在中國戰場上,最慘烈的一戰,後來依據日軍曾參戰的官兵描述衡陽之戰,中國軍隊根本是拿手榴彈當刺刀在使用。血戰間日軍的兵力前後補充了三次。在城郊的陣地爭奪戰中,日軍付出了損失六萬多人的代價。包括了日軍第68師團長佐久間中將、參謀長原田貞大佐殘廢,和旅團長志摩源吉少將陣亡才得以近逼市區。血戰期間在日本國內更因各地的戰況不利,導致東條英機的軍人政府因而倒台。

當時時文表示“衡陽駐軍及人民,乃以英勇姿態,展開抗戰史中最光榮之一頁,相持48日(按實際47日)不徒予後方以從容布置之時間,且使太平洋美國毫不顧慮而取塞班島。東條內閣窮於應付而急遽崩潰。”

戰後評價

衡陽會戰 衡陽會戰

第十軍以孤軍對抗日軍四個師團的圍攻,堅持達47天之久,軍委會戰前的命令只須守住衡陽10天至15天,某種意義上來講,方先覺己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衡陽的陷落,非戰之罪。

在期間,第十軍未得到一兵一卒的增援和糧彈補充,日軍第一次總攻後,第十軍炮兵的炮彈己基本耗盡。縱觀抗戰史,從淞滬會戰開始,中國軍隊與日軍的大規模會戰,都是敵寡,無論勝負,中國軍隊的傷亡都大於日軍。如南京保衛戰,中國守軍16萬,日軍二個師團5萬多,只打了一周,就棄守了。第十軍在日軍兵力、火力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卻殺傷了超過自軍總兵力的日軍,並堅守孤城達47天。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方先覺功簣一虧,未競全功,是悲劇人物,後人稱他是“惟欠一死”。以致晚節未保。方先覺將軍後來歷任國民黨第206師師長、第88軍軍長,但因投降日軍一軍,始終沒有得到過重用,也始終沒有機會再與日寇作戰,一雪心中的恥辱。1949年方先覺將軍隨國民黨軍隊逃往台灣,1968年退役,退役後因衡陽投降日軍一事屢遭抨擊,削髮為僧。1983年在台北去世。

戰爭意義

衡陽會戰 衡陽會戰

第一,它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大大延緩了日軍“打通大陸交通線”戰役的步伐進程,加劇了日本內閣的危機,並最終導致了東條內閣的垮台。衡陽一戰中,敵人傷亡慘重,其中“以京都、大阪為中心的兩個師團幾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由於中國軍隊利用地形,建築了堅固的工事,比日軍戰死的人要少得多,大約是日軍的1/3左右”,我第10軍確已向罪惡的侵略者索取了3倍以上的代價。因此,衡陽之戰,“在我雖敗猶榮,在敵雖勝不武”。在此之前,日軍攻占到星州和馬來西亞,傷亡卻只有1289人;掃蕩印尼全境,一共只用了3個師團另1個旅團,損失了2624人。而在“衡陽攻城戰”中,日軍競投入5個師團。1個獨立旅團和1個重炮兵部隊,曠日持久達47晝夜,而傷亡人數,竟在上述諸役傷亡總數3倍以上,無怪乎日軍視此一戰役為“苦難的戰役”。由於日軍在衡陽一戰中損失慘重,致使日本方面為了維護其“皇軍”在華戰無不勝的神話,對戰役的真相多有隱瞞,致使日本國內很多人不知道有衡陽這個地方。

第二,衡陽保衛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信心,展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捍衛祖國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當時重慶的《掃蕩報》給衡陽守軍的致敬書中這樣寫道:“這40天來,敵寇不斷用強大的兵力猛擊你們;甚至濫用毒氣,做出不齒於人類的野蠻事。而你們裝備劣勢,給養不足,援軍接應困難,負傷缺乏醫藥,各種條件都不如敵人。你們用血肉抵擋敵人的炮火,用血肉保衛祖國的名城,給四萬萬同胞吐了一口悶氣!有了你們這一戰,才覺得做中國人是最高貴的。後方的同胞對你們真是說不盡的感激,說不盡的崇敬!”衡陽之戰,日軍原擬定3日之間結束,而實際卻延宕了47天,所以日方也不得不承認此戰“嚴重妨礙了‘打通大陸’的日程”。衡陽戰役結束後,敵人整理裝備了將近1個月,才重新發動攻勢,《掃蕩報》在評論中寫道:“就時間算,衡陽阻敵47天;若就消耗敵實力,挫折敵銳氣算,衡陽阻敵何止47天!

若無衡陽之守,也許敵寇更要猖獗。衡陽之戰的價值,不僅在於延宕敵寇打通內陸交通線時間,且有助於黔邊戰局的轉捩。”該報評論又寫道:“因為衡陽之守,桂林要塞方有建築餘暇。這種要塞雖沒有收到效果,但衡陽之固守,使敵入感到中國軍隊之堅強;又加之桂林之地形,與要塞之堅固,使他們停止於大榕江興安一帶,達40日,以待補充。因為敵人怕兵力火力不夠,不能一鼓南下桂林,致挫折其士氣,所以須補充完整,方敢前進。假使不是衡陽之手,以挫敵人銳氣,敵人不必補充,大膽長驅直入。那么,敵人侵入貴州,當提早三個月,那是敵人更要猖獗。衡陽之守雖僅47天,而大榕江興安40天之停留,亦是方軍長之餘威。

在軍事上爭取3個月時間,是如何的大功勳呢?”當時的重慶《大公報》也發表社論稱道:“衡陽雖以陷落敵手,衡陽守軍的戰績尚在!衡陽47天是索得敵軍巨大的代價,衡陽47天是在明恥教戰。全國人都應慚愧對國家太少貢獻;而凡是中華軍人必更普遍反省自己的決心與努力是否也如同衡陽守軍,我們以為衡陽之戰貢獻至大,不僅向敵人索取了代價,也給中國軍人做了榜樣。”《救國日報》社1944年12月20日發表社論《方先覺不愧張睢陽》:“抗戰8年,戰死疆場之英雄烈士,至少數10萬人;而保衛國士,致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數;但其對國家貢獻之大,於全局勝敗有決定作用者,當為衡陽守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