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斑浮塵子

血斑浮塵子屬於病蟲之一,桑葉蟬的寄主植物除桑樹外,桑葉蟬屬同翅目,葉蟬科昆蟲。

【病蟲名】

桑葉蟬 別名桑斑葉蟬、血斑浮塵子等
【為害作物2】桑樹
【為害分布】桑葉蟬的寄主植物除桑樹外,尚有、李、梅、柑桔葡萄等植物。該蟲在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雲南、四川、台灣直轄市均有發生和為害。以其成、若蟲刺吸新梢及葉片汁液,為害嚴重時,桑園一片黃褐,葉片枯焦,無法食用,對業生產造成極大影響。
【危害症狀】桑葉蟬以其成、若蟲棲於葉背刺吸新梢及葉,吸吮汁液,初現小白點,後受害處變為黃褐色,嚴重的造成桑園一片黃褐,葉片枯焦,而無法食用。成蟲把卵產在葉脈組織里,致葉脈受傷失水,桑葉硬化,影響產量和質量。
【病蟲形態】桑葉蟬屬同翅目葉蟬科昆蟲成蟲:體長2~2.5mm,淺黃色,頭、各生兩條血紅色縱向斑紋。頭冠向前成鈍角前突,前翅半透明,上也生有血紅色斑紋;後翅略帶黃色,透明無斑紋。:長0.2mm,橢圓形,略彎曲,深黃色。末齡若蟲:比成蟲稍小,淺綠色,周身生有分散的暗綠色條紋。
【發生規律】桑葉蟬在浙江年發生4代,以成蟲在落葉、雜草中越冬。春芽萌動後,桑葉蟬把卵產在葉脈組織里,每處1粒,卵期14天左右。各代分別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下旬、9月下旬孵化後,分別於7月、8月、9月的上旬及10月中旬羽化。成、若蟲喜歡棲息在葉背面。若蟲不大活動。秋季為害重,春季發生少,夏季較多。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桑園內雜草、秋冬清除落葉,集中深埋或燒毀,可減少越冬成蟲。(2)發生期及時噴灑50%敵敵畏乳油或40%菊馬乳油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50%馬拉松乳油15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10%除蟲精乳油20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50%稻豐散乳油1500倍液、60%雙效磷乳油20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50%二溴磷乳油1000~1500倍液。晚秋蠶結束後,可噴殘效期較長的20%速滅殺丁乳油4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3000倍液等殺蟲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