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豐都

血戰豐都, 劉伯承在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時,在四川萬縣參加學生軍。隨部參加了反袁世凱的“第二次革命”。在戰火中,劉伯承因功被提升為連長。他在反袁世凱的護國戰爭中,率部浴血奮戰,驍勇異常。他多謀善斷,治軍有方,被譽為“川中名將”。

劉伯承(1892—1986),原名劉明昭,四川開縣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時,在四川萬縣參加學生軍。從而開始了長達70年的軍事生涯。1912年春,劉伯承考入重慶陸軍將弁學堂。年底提前畢業後被編入川軍第5師任見習排長,隨部參加了反袁世凱的“第二次革命”。在戰火中,劉伯承因功被提升為連長。
1915年12月,劉伯承在涪陵成立了四川護國軍第四支隊,參加了第二次反袁戰爭,即護國戰爭。1916年3月,在攻打豐都的戰鬥中,劉伯承頭部連中兩彈,右眼受重傷。當德籍沃醫生為他摘除右眼球時,為保護腦神經,未用一點麻醉藥。他扶著柱子,滿頭大汗,沒坑一聲。沃醫生不禁為之動容:“你不是軍人,而是軍神!軍神!真有三國關雲長刮骨療傷的氣概!”
劉伯承傷勢剛愈,又被川軍總司令熊克武先後任命為第9旅參謀長、第2混成旅第1團團長。他在反袁世凱的護國戰爭中,率部浴血奮戰,驍勇異常。他多謀善斷,治軍有方,被譽為“川中名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