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咬病

蜱的幼蟲、若蟲、雌雄成蟲都吸血。 蜱的活動範圍不大,一般為數十米。 屬三宿主蜱,一年一世代,以成蟲越冬。

概述

定義

就是被蜱蟲定要以後出現的身體不適症狀。

介紹

成蟲在軀體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板,通稱為硬蜱(pí),屬硬蜱科;無盾板者,通稱為軟蜱,屬軟蜱科。全世界已發現的約800餘種,計硬蜱科約700多種,軟蜱科約150種,納蜱科1種(僅存於非洲)。我國已記錄的硬蜱科約100種,軟蜱科10種。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

名稱

蜱(pí)也叫壁虱,俗稱草扒子、狗鱉、草別子、牛虱、草蜱蟲、狗豆子、牛鱉子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 (讀音 )等。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不吸血時,小的才幹癟綠豆般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後,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蜱叮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可能感染。

喜好

該寄生蟲極其喜歡皮毛叢密的動物,尤其喜歡黃牛,經常可以在黃牛的脖子下方、四腿內側發現其身影,多時會聚集成群,並且非常不容易剔除。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農村極為常見。

形態特徵

基本介紹

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後脹大如赤豆或蓖麻籽狀,大者可長達30mm。表皮革質,背面或具殼質化盾板。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個部份。顎體也稱假頭,位於軀體前端,從背面可見到,由顎基、螯肢、口下板及須肢組成。顎基與軀體的前端相連線,是一個界限分明的骨化區,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雌蜱的顎基背面有1對孔區,有感覺及分泌體液幫助產卵的功能。螯肢1對,從顎基背面中央伸出,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1塊,位於螯肢腹面,與螯肢合攏時形成口腔。口下板腹面有倒齒,為吸血時固定於宿主皮膚內的附著器官。螯肢的兩側為須肢,由4節組成,第4節短小,嵌出於第3節端部腹面小凹陷內。軀體呈袋狀,大多褐色,兩側對稱。雄蜱盾板幾乎覆蓋著整個背面,雌蜱的盾板則僅占體背前部的一部分,有的蜱在盾板後緣形成不同花飾稱為緣垛(festoon)。腹面有足4對,每足6節,即基節、轉節、股節、脛節、後跗節和跗節。基節上通常有距。足Ⅰ跗節背緣近端部具哈氏器(Haller's organ), 有嗅覺功能,末端有爪1對及墊狀爪間突1個。生殖孔位於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對足基節的水平線上。肛門位於軀體的後部,常有肛溝。氣門一對,位於足Ⅳ基節的後外側,氣門板寬闊。雄蜱腹面有幾丁質板,其數目因蜱的屬種而不同。

軟蜱

顎體在軀體腹面,從背面看不見。顎基背面無孔區。軀體背面無盾板,體表多呈顆粒狀小疣,或具皺紋、盤狀凹陷。氣門板小,位於基節Ⅳ的前上方。生殖孔位於腹面的前部,兩性特徵不顯著。肛門位於體中部或稍後,有些軟蜱尚有肛前溝和肛後中溝及肛後橫溝,分別位於肛門的前後方。各基節都無距刺,跗節雖有爪,但無爪墊。成蟲及若蟲足基節Ⅰ~Ⅱ之間有基節腺的開口。基節腺液的分泌,有調節水分和電解質及血淋巴成分的作用。在吸血時,病原體也隨基節腺液的分泌污染宿主傷口而造成感染,例如鈍緣蜱屬的一些種類。

生活習性

產卵和孳生地

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叢、開闊的牧場、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軟蜱多棲息於家畜的圈舍、野生動物的洞穴、鳥巢及人房的縫隙中。
雌蜱受精吸血後產卵,硬蜱一生產卵一次,飽血後在4~40天內全部產出,可產數百至數千個,因種而異。軟蜱一生可產卵多次,一次產卵50~200個,總數可達千個。

吸血習性

蜱的幼蟲、若蟲、雌雄成蟲都吸血。宿主包括陸生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有些種類侵襲人體。多數蜱種的宿主很廣泛,例如全溝硬蜱的宿主包括哺乳類200種,鳥類120種和少數爬行類,並可侵襲人體。這在流行病學上有重要意義。硬蜱多在白天侵襲宿主,吸血時間較長,一般需要數天。軟蜱多在夜間侵襲宿主,吸血時間較短,一般數分鐘到1小時。蜱的吸血量很大,各發育期飽血後可脹大幾倍至幾十倍,雌硬蜱甚至可達100多倍。

宿主關係

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選擇性,一般在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例如全溝硬蜱寄生在動物或人的頸部、耳後、腋窩、大腿內側、陰部和腹股溝等處。微小牛蜱多寄生於牛的頸部肉垂和乳房,次為肩胛部。波斯銳緣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分布與活動

硬蜱多分布在開闊的自然界,如森林、灌木叢、草原、半荒漠地帶。而不同蜱種的分布又與氣候、土壤、植被和宿主有關,如全溝蜱多見於高緯度針闊混交林帶,草原革蜱則生活在半荒漠草原,而微小牛蜱分布於農耕地區,如大別山區見於牛身上的牛虱。在同一地帶的不同蜱種,其適應的環境有所不同,如黑龍江林區的蜱類,全溝蜱多於針闊混交林帶,而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則多見於林區的草甸。軟蜱棲息隱蔽的場所,包括獸穴、鳥巢及人畜住處的縫隙里。

蜱類尋覓宿主的方式

蜱類尋覓宿主的方式:蜱的嗅覺敏銳,對動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當與宿主相距15m時,即可感知,由被動等待到活動等待,一旦接觸宿主即攀登而上。如棲息在森林地帶的全溝硬蜱,成蟲尋覓宿主時,多聚集在小路兩旁的草尖及灌木枝葉的頂端等候,當宿主經過並與之接觸時即爬附宿主;棲息在荒漠地帶的亞東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動,主動尋覓宿主;棲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種,多在地面或爬上牆壁、木柱尋覓宿主。
蜱的活動範圍不大,一般為數十米。宿主的活動,特別是候鳥的季節遷移,對蜱類的散播起著重要作用。

季節消長和越冬

氣溫、濕度、土壤、光周期、植被、宿主等都可影響蜱類的季節消長及活動。在溫暖地區多數種類的蜱在春、夏、秋季活動,如全溝硬蜱成蟲活動期在4~8月,高峰在5~6月初,幼蟲和若蟲的活動季節較長,從早春4月持續至9~10月間,一般有兩個高峰,主峰常在6~7月,次峰約在8~9月間。在炎熱地區有些種類在秋、冬、春季活動,如殘緣璃眼蜱。軟蜱因多在宿主洞巢內,故終年都可活動。

棲息場所

蜱多數在棲息場所越冬,硬蜱可在動物的洞穴、土塊、枯枝落葉層中或宿主體上越冬。軟蜱主要在宿主住處附近越冬。越冬蟲期因種類而異。有的各蟲期均可越冬,如硬蜱屬中的多數種類;有的以成蟲越冬,如革蜱屬中的所有種類;有的以若蟲和成蟲越冬,如血蜱屬和軟蜱中的一些種;有的以若蟲越冬,如殘緣璃眼蜱;有的以幼蟲越冬,如微小牛蜱。

生長發育

發育過程

分卵、幼蟲、若蟲和成蟲四個時期。成蟲吸血後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樹根、畜舍等處,在表層縫隙中產卵。產卵後雌蜱即乾死,雄蜱一生可交配數次。卵呈球形或橢圓形,大小約0.5~1mm,色淡黃至褐色,常堆集成團。在適宜條件下卵可在2~4周內孵出幼蟲。幼蟲形似若蟲,但體小,有足3對,幼蟲經1~4周蛻皮為若蟲。硬蜱若蟲只一期,軟蜱若蟲經過1~6期不等。若蟲有足4對,無生殖孔。再到宿主身上吸血,落地後再經1~4周蛻皮而為成蟲。硬蜱完成一代生活史所需時間由2個月至3年不等;多數軟蜱需半年至兩年。硬蜱壽命自1個月到數十個月不等;軟蜱的成蟲由於多次吸血和多次產卵,一般可活5、6年至數十年。

更換現象

蜱在生活史中有更換宿主的現象,根據其更換宿主的次數可分為四種類型:①單宿主蜱:發育各期都在一個宿主體上,雌蟲飽血後落地產卵。如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②二宿主蜱:幼蟲發育為若蟲在一個宿主體上,而成蟲在另一個宿主體上寄生。如殘緣璃眼蜱(Hyaloma detritum)。③三宿主蜱:幼蟲、若蟲、成蟲分別在3個宿主體上寄生。如全溝硬蜱、草原革蜱。90%以上的硬蜱為三宿主蜱,蜱媒疾病的重要媒介大多是三宿主蜱。④多宿主蜱:幼蟲、各齡若蟲和成蟲以及雌蜱每次產卵前都需尋找宿主寄生吸血,每次飽血後離去。吸血前大約綠豆粒大小;吸飽血後,可達大拇指大小。通常軟蜱都屬多宿主蜱。

重要蜱種

全溝硬蜱

(Ixodes persulcatus)
盾板褐色,須肢為細長圓筒狀,顎基的耳狀突呈鈍齒狀。肛溝在肛門之前呈倒U字形,足Ⅰ基節具一細長內距。是典型的森林蜱種,是針闊混交林優勢種。成蟲在4~6月活動,幼蟲和若蟲在4~10月出現。三宿主蜱,三年完成一世代發育。以未吸血的幼蟲、若蟲和成蟲越冬。成蟲寄生於大型哺乳動物,經常侵襲人;幼蟲和若蟲寄生於小型哺乳動物及鳥類。分布於東北和內蒙古、甘肅、新疆、西藏等地。是我國森林腦炎的主要媒介,並能傳播Q熱和北亞蜱傳立克次體病(又稱西伯利亞蜱傳斑疹傷寒)。

草原革蜱

(Dermacentor nuttalli)
盾板有琺瑯樣斑,有眼和緣垛;須肢寬短,顎基矩形,足Ⅰ轉節的背距短而圓鈍。是典型的草原種類,多棲息於乾旱的半荒漠草原地帶。成蜱春季活動,幼蜱、若蜱夏秋季出現。屬三宿主蜱,一年一世代,以成蟲越冬。成蟲寄生於大型哺乳類,有時侵襲人;幼蟲和若蟲寄生於各種齧齒動物。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和西藏等地區。是北亞蜱傳立克次體病的主要媒介,也可傳播布氏桿菌病。

亞東璃眼蜱

(Hyalomma asiaticum kozlovi) 盾板紅褐色,有眼和緣垛,須肢為長圓筒狀,第二節顯著伸長;足淡黃色,各關節處有明顯的淡色環;雄蟲頸溝明顯呈深溝狀,氣門板呈菸斗狀。棲息於荒漠或半荒漠地帶。成蟲出現在春夏季。屬三宿主蜱,一年大約發育一代,主要以成蟲越冬。成蟲主要寄生於駱駝和其它牲畜,也能侵襲人,幼蟲和若蟲寄生於小型野生動物。分布於吉林、內蒙古以及西北等地區。為新疆出血熱傳播媒介。

乳突鈍緣蜱

(Ornithodoros papillipes) 體表顆粒狀,肛後橫溝與肛後中溝相交處幾乎成直角(圖19-5)。生活於荒漠和半荒漠地帶。多宿主蜱。棲息於中小型獸類的洞穴或岩窟內。寄生在狐狸、野兔、野鼠、刺蝟等中小型獸類,也常侵襲人。分布於新疆、山西,傳播回歸熱和Q熱。

傳播疾病

森林腦炎

森林腦炎:是一種由森林腦炎病毒引起的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為森林區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國主要的病媒蜱種為全溝硬蜱,病毒在蜱體內可長期保存,可經各變態期及經卵傳至下一代或第三、四代,並可在蜱體內越冬。本病多發生在5~8月,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和吉林兩省林區,患者主要是伐木工人。此外,四川、河北、新疆、雲南等省和自治區也有病例發生。

傳染過程

蜱蟲叮咬、傳染的過程

一旦被蜱蟲叮咬 千萬不可用手強拔
1、有小手指甲蓋那么大小,掉到人身上後往身上鑽。經頭部鑽入皮膚。
2、蜱叮咬人後會散發一種麻醉,在將頭埋在皮膚內吸血,同時它分泌有一種可以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鑽入人體需及時取出。若不及時取出:輕者,數年後遇陰雨天氣,患者便瘙癢難忍。重者,高燒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發森林腦炎。
電視播出有兩例患者,其中一例是自行取出將頭留在了皮膚,治好後全身癱瘓無力不能自行站立。

蜱蟲是如何進入人體的?

蜱蟲普遍出現在山區有植物動物的地方它就會出現,大別山境內安徽省金寨縣也有同類的蜱蟲,通常都是通過動物或者植物轉移到人身上的,不一定每一種蜱蟲都帶有病原體。
小時候經常通過在家禽牛的身上發現,蜱蟲在出生時特別小類似於指甲蓋裡面灰塵黑點一樣。不是很容易發現據我個人了解,這種蜱蟲通常情況下是不容易進入人身體裡面的,都是通過皮膚接觸、吸血、最終將身體內血吸滿變成圓形後都會滾落到地上,這些血至少可以讓蜱蟲消化好幾天,通過這樣動物與人的接觸就容易使蜱蟲進入人體吸血,曾經在位於大別山區安徽省金寨縣鐵沖鄉皂河村學生身上出現過,體形很小不容易被發現,這種蜱蟲也會生存在植物葉子或者頸上通過人體腿部與植物的接觸進入人體。通常被吸過血後人體會出現紅斑、特別癢、時間久了人就會將患處抓破導致感染。

被蜱蟲叮咬後應急處理措施

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
蜱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一旦發現有蜱已叮咬、鑽入皮膚,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注意千萬不要在被咬時用水沖它)
如在野外,可用點燃的香菸(或香)慢慢的烤蜱蟲的身體(千萬別烤死蜱蟲),多數情況下,鑽入皮膚的蜱蟲就會鑽出皮膚,然後再對傷口做消毒處理。

攜帶病毒及病症

攜帶病毒

在某些地區的蜱蟲身上可能會攜帶一種 漢坦病毒, 此病毒的傳染媒介可以是蚊媒、蜱媒、動物源性等.漢坦病毒歸屬布尼亞病毒科,是有包膜分節段的負鏈RNA病毒,基因組包括L、M、S3片段,分別編碼L聚合酶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G1和G2糖蛋白、核蛋白。漢坦病毒包括引起腎綜合徵出血熱(HFRS)的病毒(Hantaan virus,HTNV)、漢城病毒 (Seoul virus,SEOV)、普馬拉病毒(Puumala virus,PUUV)、多不拉伐病毒(Dobrava virus,DOBV),引起漢坦病毒肺綜合徵(HPS)的無名病毒(SinNombre virus,SNV)、紐約病毒(New York virus,NYV)、污黑小河溝病毒(Black Creek Canalvirus,BCCNV)、牛軛湖病毒(Bayou virus,BAYV)、安第斯病毒(Andes virus,ANV)以及與人類疾病關係尚不清楚的一組病毒,如希望山病毒(ProspectHillvirus,PHV)、泰國病毒(Thailand virus,THAIV)、圖拉病毒(Tula virus,TULV)、索托帕拉雅病毒(Thottapalayam virus,TPMV)。

預防方法

方法一

外出及衣服上及裸露的皮膚上噴塗避蚊胺(DEET)、驅蚊液等驅避劑。如不慎被蜱蟲咬傷,千萬不要用鑷子等工具將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將其捏碎。應該用乙醚、煤油、松節油、旱菸油塗在蜱蟲頭部,或在蜱蟲旁點蚊香,把蜱蟲“麻醉”,讓它自行鬆口;或用液體石蠟、甘油厚塗蜱蟲頭部,使其窒息鬆口。

方法二

可用羅浮山百草油塗抹或沐浴防預“蜱蟲”咬傷效果佳!(特別是小孩子滴幾滴羅浮山百草油去洗澡防蟲蚊咬傷)
羅浮山百草油全方共由七十九味藥味組成,包含68味中藥材和11味中藥的精油和提取物。具有祛風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用於治療蟲蚊咬傷,無名腫毒,感冒頭痛,舟車眩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