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五虎

蜀國五虎

五虎將一說最早出自《三國志平話》,指劉備麾下的五員猛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原文描寫為“五虎大將”,後人慣稱“五虎上將”或“蜀國五虎”。(後羅貫中著作三國志演義而廣為流傳,清代毛氏父子批改版三國演義順序為關張趙馬黃),也是在中國歷史章回小說或戲曲中常見到的武將稱謂,通常有五個人,都是君主或勢力中最得力的將領。後來也用以形容各領域中能力出眾之人或團體(數量一般也為五)。“五”的數字組合,反映了中國傳統對五行、五方、五色、五音等神秘結構的思維。

蜀國五虎

黃忠
關羽
張飛
馬超
趙雲

五虎上將的死因及時間

根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
黃忠公元220年就病逝了,有的文獻記載他活了75歲,歲數是不小了。
關羽死於219年,在麥城外被孫權軍隊所執,不久被孫權所殺。
張飛死於221年,伐吳之前被部將所殺。
馬超死於222年,時年47歲。
趙雲死於229年,是病逝的。死前一年剛剛與魏將曹真打過一仗,最終寡不敵眾,還被貶了職,但那一役失利的責任並不在於他的指揮能力,而是蜀軍人數太少,無法抵擋數倍的強敵。

五虎上將的職位

其實,趙雲的地位一直不如關張馬黃四人。劉備當漢中王時分封功臣,關張馬黃為前後左右將軍,而趙雲僅為翊軍將軍。他終其一生都未做到名號將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