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王朝

蜀漢王朝

多少辛酸淚,付諸歷史的洪流。

蜀漢王朝

蜀漢王朝蜀漢王朝

蜀漢王朝的衰敗

三國的許多故事家喻戶曉,無數英雄的形象影響著一代一代人。然而,對於三分天下,對於晉朝統一,對於蜀漢王朝的衰敗,每個人有著不同的見解。 蜀漢王朝經過了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劉備“欲信大義於天下“,成就一番霸業。然而,這一番霸業為何最終衰敗。其中不乏一些原因。 人才,現在非常流行的一個詞。然而,人才的匱乏是蜀漢王朝最終走向衰敗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們現在大力貫徹“人才強國”戰略,其實,當時的劉禪,乃至諸葛亮都沒有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現在在四川一帶,仍舊流行著這樣一句歇後語:“蜀國無大將--廖化為先鋒“。隨著劉備駕崩,五虎大將先後去世,蜀國陷入了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然而,諸葛亮事無大小,都事事躬親,側面上限制了人才的選拔。只是得到了一個姜維,為了繼承武侯所學。然而,諸葛亮揮淚戰馬謖,嚴辦託孤大臣李嚴,堅持出祁山而不重用魏延,這一切說明了,諸葛亮後期的所作所為從一定條件上限制了蜀國的發展,成為蜀國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諸葛亮為報先主三顧之恩,託孤之重,為完成劉備光復漢室的大業,六出祁山討伐魏國。殊不知,諸葛亮六出祁山是個敗筆,勞民耗財窮兵黷武,不與民修養生息,所以西蜀國力日漸衰落,後來的大將軍姜維奉行諸葛亮的路線繼續出祁山,而魏國日漸強大,此消彼漲安得不敗乎。諸葛亮繼承了劉備的遺願,而姜維又繼承了諸葛武侯的遺志,難道蜀漢王朝只是為了完成前人的遺志嗎?或許,他們並不懂得“發展是硬道理。”從而導致鄧艾攻打蜀國之時能勢如破竹,長驅直入。誠如是,蜀國焉能不亡? “荊州北據漢、沔,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諸葛亮的這番話點出了荊州的重要性。然而,關羽大意失荊州則是蜀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三足鼎立之時,蜀國根本不足以與魏、吳相抗衡,因此,蜀國應當休養生息,發展軍事力量,提拔人才。然而,關羽沒有做到“東和孫權,北據曹操”,在他光輝的一生中寫下了“敗走麥城”的敗筆。從此以後,蜀國漸漸衰亡。可以說,蜀國的滅亡,關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人是任何事成敗的最重要因素。劉禪的昏庸、懦弱是蜀國滅亡的最主要的原因。作為一國之君沒有既治理朝政,又沒有自己的主張。諸葛亮曰:“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劉禪近小人,遠君子,聽信黃皓讒言,沉溺酒色,不理朝政,蜀國豈能不亡?“樂不思蜀”的故事更是充分表現了劉禪的昏庸、懦弱,“追歡做樂顏笑開,不念危亡半點衰。快樂異鄉志故國,方知後主是庸才。”哎,西蜀又這樣的君主安能不亡? 綜上所述,西蜀滅亡是幾個致命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然而,不可否認蜀國歷史上許多的英雄的事跡,他們為中國歷史留下了燦爛一頁,他們也將永遠名垂千古。而這些歷史的罪人們,也時時警惕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蜀漢政權建立於公元221年,滅亡於公元263年,歷二帝,是占據我國西南地區的地方性政權,具有鮮明的政治特徵。

王朝歷史

研究蜀漢王朝歷史,不妨從了解蜀漢滅亡的根本原因開始。
(一)蜀漢政權人才匱乏,丞相諸葛亮嫉賢妒能,打擊異己
“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句話真實的反映了蜀漢王朝後期人才凋零的景象。相對照,與其相鼎立的魏、吳兩國卻是謀士如雲,良將如雨。難道是老天不眷顧,以致蜀漢這一天府之國地不靈而無人傑嗎?細讀歷史,稍加分析便可得出真切的答案。
諸葛亮“不善用人”,這一評價現在已基本被史家公認。但,不善用人只是水平問題,更重要的是諸葛亮一生都在竭力保持自己絕對的權威地位。你看他,出山的時候便要劉備三顧茅廬,要千呼萬喚他才出來。一開始他就把自己包裝成稀世珍寶的貨色,拿足了價錢!他是三媒六聘才到劉家的,所以,誰也不能挑戰他的地位。他需要的是這樣的效果:像太陽一樣,只要他在場,一切星宿都不能發光。
作為蜀漢王朝的丞相,其職責主要應該是為國家招攬人才,可是諸葛亮不僅沒在這方面下過功夫,相反他是本能的對劉備和劉禪和其他人提拔、推薦的許多政治、軍事人才懷有極端的嫉妒心理,以致不斷地排斥打擊,甚至殘酷迫害他們。
作為史書的《三國志》和小說的《三國演義》儘管都全力美化諸葛亮的形象,但是只要分析一些細節就不難看出諸葛亮的嫉賢妒能。略舉幾個人物的遭遇就能說明問題。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並列的是兩個顧命大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以才幹名”的李嚴。估計劉備在那時已不很信任諸葛亮了,所以臨死時候用李嚴來牽制諸葛亮,讓李嚴“統內外軍事”,執掌軍權。這兩個託孤大臣隨後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鬥爭結果是李嚴死在獄中。儘管史書記載,原因是李嚴耽誤了糧草反而委過給諸葛亮,是李嚴不好。但是縱觀諸葛亮的為人,我認為,問題不是那么簡單。請看諸葛亮是如何上表攻擊李嚴的吧:“(李嚴)受恩過量,不思忠報,橫造無端,危恥不辨,迷惘上下,論獄棄科,導人為奸,情狹志狂,若無天地……”。全是些空洞、歇斯底里的人身攻擊語言,比潑婦罵街的風格高不了多少檔次。
蜀漢人才中馬謖是很具戰略眼光的,與諸葛亮的關係也一直很好。但是諸葛亮為了推委責任,掩蓋他在戰略上的重大失誤,不顧“十萬將士為之流涕”,“揮淚”將馬謖斬首。善於帶兵,勇猛過人的魏延,因為敢於多次在諸葛亮面前提出不同的作戰方針,導致孔明長期對他進行壓制,最後密囑楊儀以謀反罪將其害死。
諸葛亮就是這樣,像一個極端的妒婦一樣排斥、打擊、迫害了許多劉備提拔的、別人舉薦的國家棟樑,毀了蜀國的長城;與此同時,提拔了一群平庸的人物把持朝廷和軍隊的權力崗位。
諸葛亮的《出師表》被後人千古傳頌。但略用分析的眼光閱讀,從中不難看出諸葛亮的奸邪嘴臉。
《出師表》大致有三層用意。第一層,再次強調自己的身價,我諸葛亮本來“不求聞達於諸侯”,但你劉禪的老父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並且“咨臣以當世之事”。通俗的表達就是,當年我出山,不是我求你劉家而是你劉家老子厚起臉皮反覆求我,並且向我請教問題。——潛台詞是,你父親都那么看重我,今天哪怕你是皇帝,你娃娃更是必須聽我的話!第二層用意是表功並強調自己的資歷:“臣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潛台詞是,要不是我力挽狂瀾,哪有你劉家的天下!第三層,也是最重要的用意是“推薦人才”,實際是向朝廷摻沙子,安插自己的親信以控制劉禪。因為他即將出遠門,生怕大權旁落,後院起火。所以諄諄教導後主劉禪“親賢臣,遠小人”。直接說,就是我推薦的人你必須用,沒推薦的你不能用。文官中,他推薦了郭攸之、費禕、董允等。無論從小說中還是從史書中,可看出這些人都是些毫無建樹的平庸之輩。但諸葛亮要求劉禪對朝廷里的事情,哪怕是雞毛大點的小事也必須向他們請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武官中,他推薦了“曉暢軍事”的向寵,向寵何許人也?史書中對他的記述不到兩行字,更可見他的平庸的水平了。但諸葛亮仍然要求劉禪,即使是軍中小事也要向他請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寫到此,我仿佛看到當時的情景:在諸葛亮一幫人的挾持之下,蜀主劉禪從來沒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更沒有獨立決斷的權力,完全成了受人操縱的木偶。最後,所有花環都被諸葛亮抱走,而劉禪則被後人笑話為“扶不起的劉阿斗”。
在三國鼎立的激烈的政治軍事競爭中,人才資源是決定成敗的第一要素,但諸葛亮不甘當伯樂而樂於當“霸王花”,自己一花盛開而讓百花凋零,最終讓蜀漢王朝迅速走向滅亡。
(二)蜀漢政權內外矛盾尖銳,窮兵黷武,偏局西南,經濟發展緩慢
雖然益州是當時漢末十三州中最大的州之一,而且地勢也是最為險要的,但蜀漢的統治區域卻只有這一個州,當時東吳占有東南的揚州、荊州和交州三個州,而曹魏擁有北方的九個州,所以蜀漢政權是三國之中最為弱小的。中華文明的精髓和發源都在北方中原地區,而益州卻是相對落後的地區,所以蜀漢政權無論從人口、資源、軍力、人才、後備等等方面,實力都遠遠的不如占據經營中原地區多年的曹魏。在這裡我們就僅僅從兵力上進行一下比較,蜀漢全國的軍隊加起來只有不到10萬人,僅僅是曹魏總兵力的五分之一,而曹魏直接出兵征討蜀漢的就有近20萬大軍。另外我們從中國歷史的規律上來看,除了朱元璋的明朝之外,也基本上都是由北而南統一全國的。
蜀漢後期由於地方偏於西垂相對閉塞,初期建國時候的人才到後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現了嚴重缺乏人才的局面。所以也就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樣的成語。而曹魏地處中原地區地大物博,人才是一代接著一代不斷的湧現,所以無論是在人才的質量還是數量上,曹魏都遠遠的超過了蜀漢。諸葛亮用人和曹操的區別在於,他很注重人才的品德,甚至重德要超過重才,所以諸葛亮提拔的人才政治上幾乎都很清廉,但很少是一流的人才。另外蜀漢政權中類似魏延和李嚴這樣被殺和被廢的人才也不少啊。其實大家都知道郭嘉的生活作風就不是很好,曾經被朝臣陳群所檢舉,但曹操就是不拘一格的提拔和重用他,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另外諸葛亮和劉備都很重用荊州入川的舊部和一些外來的人才,比如諸葛亮去世之後掌權的蔣琬、費禕都是荊州的舊部,而姜維是涼州人。沒有很好的開發和培養益州土著的人才,這不僅造成後期人才的缺乏,而且還造成了內部很深的矛盾。
蜀漢政權內部的政治矛盾已經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著勢力和外來勢力之間的歷史矛盾一直很深。劉備在巧取豪奪益州的時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荊州帶來的軍隊和人才,所以就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外來勢力集團。雖然以前劉備和諸葛亮在平定益州後為了籠絡人心,也起用了一些益州土著人士,但大多是一些清職或者地方官員,難以進入蜀漢的中樞權力機構。到了蜀漢後期的時候,由於外來勢力集團人才的逐步凋零,益州土著勢力開始上升和強大起來,這個矛盾就進一步加劇了。所以當鄧艾的大軍攻打到成都城下時,其實蜀漢政權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至少還有一定的力量可以進行抵抗,完全可以等待姜維的主力部隊回來增援和解圍。但蜀漢政權的內部到處都充滿了投降的論調,益州本地土著勢力無人願意為蜀漢拚死一戰啊。這裡需要再補充說明一個情況,司馬昭在蜀漢滅亡之後,把所有的外來勢力都遷出了益州,以鞏固對益州地區的統治,這說明他清楚的看到了這個問題。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之後,名將姜維就一直是蜀漢後期的中流砥柱。尤其是在公元253年費禕遇刺身亡後,他的軍政權力就開始逐步擴大,並且當上了蜀漢的大將軍。他以前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投奔蜀漢的曹魏降將,諸葛亮非常欣賞他,同時他自己也有相當的能力和才華。他一直非常感激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並且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連年主持出兵北伐曹魏,從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後就有九次之多,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損耗了有限的國力,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加速了蜀漢的滅亡進程。其實這中間的道理是很簡單的,小國與大國拼消耗,從大局的角度上看肯定是得不償失的。
(三)蜀漢政權政治腐敗,漸失民心,大將軍姜維戰術失誤
蜀漢後期在政治上已經趨於腐敗了,尤其是在蔣琬和費禕先後去世之後,姜維又長期帶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朝廷中已經沒有賢臣能夠管得住劉禪了。劉禪也就逐步開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最後形成了劉禪愚暗黃皓竊權的局面。連掌握著蜀漢軍政大權的姜維都害怕的不敢隨便入朝,最後跑到西北的沓中去屯田避禍了。其實即便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雖然後來也得到了劉禪的提拔,但也是個庸才。在抗擊鄧艾大軍入侵的時候,曾經就有人正確的建議他守住險要的地方,等待姜維主力部隊的增援,那樣鄧艾的軍隊被夾擊就很危險了。可惜他當時建功心切,貿然出兵,結果是全軍覆沒。自這一戰後鄧艾就毫無阻擋長驅直入的打到了成都。大家都知道劉禪在投降曹魏之後有個著名的“樂不思蜀”的典故,由此足可見劉禪昏庸愚昧的程度。
姜維在戰術布置上的嚴重失誤。漢中是益州的重要門戶,所謂無漢中就無益州,本來漢中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當年曹操和劉備都是花了很大氣力才艱難拿下來的。自公元219年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以來,蜀漢都是把重兵布置在外圍的據點進行禦敵,而不把敵人放進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曾經親自率領10多萬大軍攻打漢中,蜀漢大將王平當時以不滿三萬守兵採取這種方法成功的守衛了漢中。可是在姜維掌握軍政大權之後他認為以前的方法是可以禦敵,但不能取得更大的勝利。如果把敵人引入漢中的腹地,然後四面據點人馬出動以夾擊騷擾之,就可以達到全殲敵軍的目的。其實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應該採取更為穩妥的防守方針,而不應該採取如此賭博性質的冒險戰術。他的這種戰術方法遇到實力不強的敵人尚可以應付,但若遇到強大數倍的敵人,無異於是放虎出山啊。而且姜維長期以來積極組織北伐,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並沒有把重兵屯集在漢中,最後反而拉到西北的沓中屯田,結果是由於兵力懸殊城門大開,鍾會能夠迅速的占領漢中,造成了蜀漢在這次戰役中一開始就陷入很大的被動。
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重要因素。在漢朝末年的時候,當時漢朝長達400年的歷史還是深入人心的,漢獻帝還是一面很重要的旗幟,曹操抓住了機會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中國的北方。而劉備就是憑藉著自己漢室宗親的特殊身份和“興復漢室”的口號而起兵,並且先後取得了荊州和益州。曹丕是公元220年篡漢建立曹魏政權的,劉備是夷陵之戰後公元223年在白帝城去世的,這些事件到公元263年蜀漢滅亡的時候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了,所以到了蜀漢後期的這個時候,人心已不再思漢,蜀漢政權建國之初的政治優勢早已不復存在了。
姜維在戰術布置上嚴重失誤。漢中是益州的重要門戶,所謂無漢中就無益州,本來漢中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當年曹操和劉備都是花了很大氣力才艱難拿下來的。自公元219年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以來,蜀漢都是把重兵布置在外圍的據點進行禦敵,而不把敵人放進平原腹地。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曾經親自率領10多萬大軍攻打漢中,蜀漢大將王平當時以不滿三萬守兵採取這種方法成功的守衛了漢中。可是在姜維掌握軍政大權之後他認為以前的方法是可以禦敵,但不能取得更大的勝利。如果把敵人引入漢中的腹地,然後四面據點人馬出動以夾擊騷擾之,就可以達到全殲敵軍的目的。其實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應該採取更為穩妥的防守方針,而不應該採取如此賭博性質的冒險戰術。他的這種戰術方法遇到實力不強的敵人尚可以應付,但若遇到強大數倍的敵人,無異於是放虎出山啊。而且姜維長期以來積極組織北伐,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並沒有把重兵屯集在漢中,最後反而拉到西北的沓中屯田,結果是由於兵力懸殊城門大開,鍾會能夠迅速的占領漢中,造成了蜀漢在這次戰役中一開始就陷入很大的被動。
(四)蜀漢政權戰前準備不足,關鍵時刻未能得到盟友東吳的援救
蜀漢在戰前的軍事上和心理上準備不足。自從公元244年蜀漢大將王平擊退曹爽之後,曹魏已經快20年沒有進攻蜀漢邊境了,而且曹魏一直的戰略方針都是先吳後蜀,所以蜀漢君臣對於曹魏的入侵確實是沒有做很認真的準備。當時在討伐蜀漢之前,很多大臣包括鄧艾都上書表示反對意見,只有鍾會一個人支持伐蜀,最後在曹魏掌握實際權力的司馬昭力排眾議調整了戰略方針,決定了先滅蜀後滅吳的正確方案。並且在出兵之前大力的製造準備攻打東吳的聲勢和假象。連蜀漢名將姜維都被欺騙了,沒有及時的做好迎戰的準備,後來姜維發覺之後即使做了一些補救和調整,由於政治上的腐敗而反應得很遲緩,所以漢中很快就失守了,姜維也險些被鄧艾困在了西北的沓中。
東吳方面沒有全力和及時的救援蜀漢。這裡面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曹魏在出征蜀漢之前大造聲勢要出兵東吳,使得東吳方面也不敢隨便輕舉妄動。另一方面東吳屯駐重兵在蜀吳的邊境,其真實意圖是在觀望形勢和想趁亂吞併一部分蜀漢益州的土地,而不是真心的來幫助蜀漢抗敵,所以蜀漢將領羅憲看出了他們的企圖,也一直拒絕他們入境參戰。其實這個時候即使東吳出兵淮南來牽制曹魏,也意義不是很大了。因為曹魏在北方休生養息經營多年,現在相對東吳和蜀漢已經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了,它的實力完全可以應付兩線作戰。東吳沒有救援雖然是蜀漢滅亡的一個因素,但已經不是非常重要了。
王朝興替乃是歷史發展之必然,但任何一個政權的興亡都有其深遠的政治歷史原因,斷然不能歸因於某事某人。雖然每個封建王朝最終都無法逃出滅亡的宿命,但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那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志士仁人將永遠為後世所銘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