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第一中學

蛟河市第一中學

在蛟河市的西南郊,坐落著蛟河教育的璀璨明珠―――蛟河一中。校園內古樹參天,綠草如茵,亭台錯落,景致優雅。真是群峰躍動擁紅錦,碧水琉珠落玉盤。集天地之靈氣,聚蛟河之英才的蛟河一中,始建於1946年。六十年的滄桑歲月積澱了厚重的校園文化底蘊,半個多世紀的坎坷歷程譜寫了蛟河教育的動人篇章。多年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指導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基礎,以創辦地區一流、省內知名學校為目標,進一步確立了“以人為本,創建和諧校園,促進和實現人的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桃李芬芳春滿園 創新實踐謀發展,採取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以情感人、以誠待人、以德服人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最大限度地提升師生的生命質量,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校園風采 校園風采

學校現有教職工184人,專任教師143人,其中高級教師60人,中級教師64人,教師學歷達標率98%,有76人獲得了東北師大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現有30人參加吉林市的骨幹教師培訓,有10人參加省級骨幹教師的培訓。

蛟河一中校舍面積3萬多平方米,有8個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網路室、電教室、階梯教室、演播室、音像控制室等一一俱全。

教研成果

兩年來,我們以教研活動為載體,把教師隊伍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有機整合。圍繞“促進和實現師生的和諧發展”這一中心,提出了“用《規範》做基礎,向管理要效益,靠創新謀發展,以質量求生存”的教學管理思路,堅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全面培養,重點提高”的教學指導思想,採取“通過課堂教學解決共性問題,通過師生零距離接觸解決個性問題”的教學策略,促進了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教育質量

05、06年是學校的教學質量年。我們以 “三課一考”和 “教學十星”評選兩項大型活動為載體,進行教師專業技能訓練。在“三課一考”活動中,主管領導深入教學一線,全力聽課、檢查、調研、座談,各教研組磨課、做課、議課,教研活動紮實有效。全校教師共做課88節,聽課732人次,學科知識競賽兩次。培樹和評選的“教師十星”是:聽課之星、批改之星、導師之星、優案之星、電教之星、教研之星、競賽之星、專業之星、愛生之星和質量之星,通過“教學十星”的評選,樹立典型,根據教學管理中發現的問題,為了能紮實開展此項活動,記錄詳實,軌跡材料齊全,及時溝通,進行階段性總結,同時還集中進行了教師專業知識考試,教師競賽等活動。活動中,有 人次參加考試,30多人次進行吉林市學科專業知識競賽,有160人次的教師在備課組或教研組中作課,參加評課的人數達1200人次,寫出規範的“課後反思”文章29篇。這些活動在一定程 度上調動了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為教師整體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06年,開展了“三高”課堂教研活動。這項活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各教研組內研究階段。以基礎年級年輕教師為主講教師,通過展示真實課堂,剖析課堂教學,努力挖掘課堂教學“三高”的成功經驗,找準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探索解決課堂教學效率低下、落實困難的辦法。全校有43名青年教師提供課堂教學研究課,一些學科還聘請了骨幹教師做了示範研究課。

第二階段是將研究的結果套用於課堂教學中,稱之為匯報推廣階段。各教研組在自己申報的基礎上推薦一名教師,在“三高”課堂教學研究活動期間,做一節能反映課堂教學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並能代表本學科教學最高水平的匯報課。

各教研組積極籌備,認真推薦,精心選拔。在“三高”活動期間,全校共有120多名教師、520多人次聆聽了九名教師的精彩獻課。二高中、朝中、蛟礦一中、白林中學都派對應學科的教師參加了活動,擴大了影響,發揮了重點校的輻射作用。教育局領導也深入課堂聽了匯報課。此次活動,檢驗了我校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研究能力,展示了蛟河一中教師隊伍的精神風貌,增強了我們辦好一中重振一中雄風的決心。

老師獻課的成功,凝聚著本學科組全體教師的智慧,真切地感到了教研組在導課上、在指導教師的提高上所發揮的巨大作用。本次教研活動,是對我校師資隊伍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一次大檢閱,是對我校教學潛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一次大檢閱。這是取勝的根本,由此我們會克難求進,一往無前。

教師隊伍

(一)建立促進教師發展的評價機制。如建立由教師、家長、學生和領導參與的多元評價方式,始終堅持終結性評價和過程中評價相結合、以過程中評價為主的方式。05年 “教學十星”的評選就是依據多元評價結果而產生的。

(二)堅持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我們堅持以備課組為單位的每周集體備課制度,由中心發言人“說課”、大家“議課”,切磋最佳教學方案;堅持聽課制度,青年教師以匯報徵詢為主、骨幹教師以示範指導為主,探討最佳課堂教學方法;堅持青年教師“先聽後改再講”或“先講再聽後反思”的備課模式;形成了濃厚的教師研究氛圍。

(三)以活動為載體,為教師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圍繞05年的“教學十星”評選活動, 06學年度的“三高”課堂教學校本研究系列活動,旨在探討實現課堂教學“三高”的模式和途徑,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通過研究活動,探索高中課堂教學中實現“三高”的途徑和方法,同時,為教師搭建同伴互助、優勢互補、展示自我、加快發展的平台。

今年下半年,根據我校新聘教師比例大的特點,我們又確立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活動方案,組織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達標課”活動。僅這次活動,就有570多人次的教師參與了21名新教師的匯報課和評議討論活動。

(四)創設條件,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活動,滿足教師自我發展的需求。教師奮鬥“成名”的過程就是教師隊伍成熟的過程,也是教育質量升位的過程。今年,學校累計投入四萬多元人民幣,鼓勵教師參加了省高中教學競賽、全國英語教師技能大賽等活動、東北三省“十佳”評選、吉林市“全天候”評選等活動。並分別都在其中獲獎。下半年,學校又為每位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全面實現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完美整合,使教師整體素質快速提高。

(五)堅持科研興教,科研興校,充分調動教師科研從教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參加學習培訓,通過印發資料,集中培訓等方式,提高教師的科研興趣;積極籌備“十一五”科研課題的立項工作,做到人人有課題,人人搞科研;堅持召開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廣泛徵集教師論文,評出優秀論文在大會上交流並予以獎勵,同時將其向有關刊物推薦;田平老師的《擺正多媒體技術的位置》一文在中國教育報上發表。全體任課教師參加了“吉林地區網路培訓”,每位教師都做了上萬字的學習筆記。在科研活動中有2名教師被評為“蛟河市優秀科研教師”,3名教師成為吉林市“首屆科研之星“,還有3名教師獲得“吉林市優秀科研型教師”的稱號。2004年承辦吉林省科研課題現場交流會,反響很好。

分層次教學

班級授課制的情況下,課堂教學無論怎樣確定教學起點,學生基礎的參差不齊,都與素質教育的要義格格不入。因此我們提出的教學指導思想是: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重點培養,全面提高。按學生學習基礎和情趣愛好而進行“分層次教學”。近年,我們堅持從入學起,根據學生的主觀意願和客觀實際,進行兩個層次的“分層次教學”嘗試。

一方面,為那些學習品質好、基礎好、發展潛力大、志存高遠的學生,從視野拓寬、學科知識擴展、綜合能力培養等方面,全力創造條件,滿足他們的需要。對於其中出類拔萃的學生,我們實行了“指導教師制”,提出了“通過課堂教學解決共性問題,通過師生零距離接觸解決他們的個性問題”的原則,個別輔導,單獨出題,跟蹤指導,挖掘潛力。

另一方面,對那些升學無望、管理困難的“差生”,尊重和保護他們的精力旺盛和具有某種特長的特點,另闢蹊徑:體育特長生訓練隊、音樂美術訓練班,為這些學生創造順勢發展的機會,每年都有一批這樣的學生通過這樣的途徑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管理創新

(一)在教學管理環節上實現科學規範。

一是計畫管理。年初、期初和活動前。使教學工作均在計畫指導下進行,避免出現隨意和“推著乾”的現象。

二是過程管理。以定期檢查、隨機抽查、問卷調查、聽課、總結等形式進行,使工作始終在學校的掌握之中,保證計畫落到實處。

教學領導和教務處定期檢查教學計畫執行情況,對有出入的學科和教師要求說明原因。屬學校問題由學校進行調節,屬教師的問題,要求本人拿出調整意見和措施。堅持對教師教案、聽課記錄和教師批改情況做定期檢查和重點抽查,督促教師執行《規範》,提高備課和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領導堅持聽課:分管校長06年至今聽課190節,教務處主任178節,均超過《規範》規定的數量。

三是效果管理。方式主要是學生考試、學生問卷和學生座談。

教務處對每次考試試題提出明確的命題要求,既體現年級特點,又貼近高考,同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承受能力。學生考試結束後,對試題、對教學情況、對教師個體、教學效果、對班級整體等都要比較,還有初始成績和終結成績的比較,也有對同一時期不同年級的橫向比較,從而更客觀地了解學校內部的教學情況。堅持參加期末聯考,使教師的視野更開闊、數據更客觀。在對教學效果進行監控時,注意結果的真實性,因此,學校還組織了對考試組織和考務工作的問卷調查。

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學校堅持有責必問、有錯必糾、獎優罰劣、公平公正。方式有:公布結果(問卷調查、考試分析)、談話反饋、表彰獎勵、通報批評、經濟處罰、調離崗位等。

(二)在教學管理方式上力圖有所突破。

今年的高三工作,我們突出了三個“早”、三個“實”和三個“新”。

三個“早”是開學早、對尖子生的確認和關注早、幫助尖子生確立衝擊名校的信念工作做得早;三個“實”是學生管理做得實、教學計畫落得實、教學研究抓得實;三個“新”是啟用了一批新“科頭”、重用了一批新教師、推出了幾個新舉措。

“以人為本”的理念,幹群關係的和諧,發展為主的機制,形成和促進師生和諧發展的“校園文化”。教工工作熱情高,學生學習盡頭足。形成了政通人和、人心向背的良好風氣。
(三)為了使2015屆高三同學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學校決定在8月17號開學當天對2015屆高三全體同學進行陽光分班,這一舉動不僅增強了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使成績不好的同學上進心增強,進而達到成績上升的效果。這一行動是前無僅有的,也是需要膽量的,這一系列措施的實行體現了學校領導對學生的重視,也體現出學校領導的創新管理方法是正確的。

學校榮譽

1.學校教學成績優良,03級學生的十科會考成績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地區第7;在其他各級各類競賽中學生均有上乘表現。近年,我校教育教學成績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水平。據吉林市教育局對06年高考成績的統計:理科600分以上人數居外五縣同類校的第2位;理科重點率由05年地區24所重點高中的第8位上升到第4位、本科率由第9位上升到第6位;文理八個學科的平均分位次在地區外五縣同類校中1個第一,2個第二,3個第三,2個第四;與高中入學人數相比,我校高考時文理重點線上人數是外五縣同類校中唯一一所呈提高趨勢的學校;在考生人數激增、錄取率下降的情況下,我校高考升學率一直保持在高出省平均錄取率十個百分點以上。

高三英語組的“三八紅旗集體”,化學教研組的“技能大賽第一名”,王秀增、高桂英、李穎三位教師在省教育廳組織的高中教學競賽中獲得二等獎。近30名教師獲得吉林市學科知識競賽獎、英語組組織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大賽獲得一等獎等等這些都使教師的人生價值在職業生涯中得以實現。
2.2015年。張家赫(男)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刷新了蛟河地區五年來無北大清華的記錄。

蛟河一中 蛟河一中

2014年高考

2014年高考,蛟河一中取得了圓滿的成績,理科最高分684分,文科最高分644分,全校過一本(重點)線總計263人 ,600分以上總計106人,均破了近年來蛟河一中的記錄,使蛟河一中這個省級重點中學在地區起了帶頭作用,也在地區獲得了“高考工廠”的稱號。

2015年高考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高考中,共有278人考入理想的重點大學,其中張家赫同學以優秀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醫學部錄取,也刷新了蛟河一中近5年來無北大清華的記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