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養老院

虛擬養老院是政府建立一個信息服務平台,當老年人有服務需要時,撥打電話給信息服務平台,信息服務平台就會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務企業員工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同時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此概念最早由蘇州市滄浪區區政府、區民政局正式提出,並由居家樂服務中心實體運營,採用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

簡介

虛擬養老院虛擬養老院
虛擬養老院是政府建立一個信息服務平台,最早是由蘇州市滄浪區區政府、區民政局自2007年10月正式提出,並由居家樂服務中心實體運營,採用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方式,獲得國家、省、市、區多項殊榮,通過虛擬養老院的運作模式的探索,最終能夠實現降低政府養老成本、減輕子女養老負擔、提高老人生活質量、促進養老產業發展。

和傳統養老方式相比,“虛擬養老院”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養老院”,投資少,服務範圍大,老人不必住在養老院中被動接受服務,在家就可以挑選、享受專業化的養老服務。老人從心理上完全能夠接受,更具安全感。

背景

習近平視察蘭州的虛擬養老餐廳習近平視察蘭州的虛擬養老餐廳
以蘇州為例,2009年蘇州60歲以上老齡人數正以每年4.5萬到5萬的數字在增加,滄浪區有60歲以上老人58217人,占全區總人口的18%,遠遠大於國際通行的社會人口老齡化10%的比率。隨著“4+2+1”家庭的增加以及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老人養老和獨生子時間、經濟能力有限的矛盾愈發凸現,致使家庭養老出現了左右為難的尷尬。而機構養老也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由於養老設施和服務人員嚴重不足,許多地方出現人多院少的緊張局面;另一方面由於收費與管理質量等問題,讓一些養老機構陷入了“人去院空”的窘境。

分類

將加入虛擬養老院的老人們劃分為ABC三類。

A類人群

包括空巢老人三無老人等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對這類人群政府部門將每月補貼180元的專項資金作為服務費用,老人在享受服務後,相應的費用將在這筆錢中扣除。

B類人群

是指對社會做出貢獻的老人,比如科研工作者等人群,這類人群則享受每月50元的政府補貼。

C類人群

是有經濟收入或生活條件較好的人群,此類人群將自己購買服務,但在購買服務的同時,服務價格將會比市場價優惠20%左右,而這部分優惠,則由政府部門補貼給提供服務的企業。

服務

服務方式

虛擬養老院正式啟動後,將設立一個服務專線,如果有經濟條件不好的老人,政府部門將免費為其安裝電話,並免費提供電話費。屆時,如果老人需要服務,只需撥打電話,話務員就會指派服務人員趕到現場。在此期間,虛擬養老院的指揮平台還會記錄工作人員出發時間、到達時間和工作用時,並在服務完成後還要與老人通話,了解服務的滿意度如何。

服務內容

虛擬養老院服務中心以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為主,分為家政便民、醫療保健、物業維修、人文關懷、娛樂學習、應急求助等六大類53項涵蓋日常生活照料的服務項目。服務完畢,按約定向老人收取費用,由此形成1份收費清單。但是服務並不止於收費。

優勢

和傳統養老方式相比,“虛擬養老院”有三大好處:一是可大大減少土地占用和資金投入,利於整合社會資源;二是使老年人不離開自己家和多年熟悉的社區,既減輕子女負擔,又有安全感和歸屬感,有利身心健康;三是在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規範化和專業化的同時,也可充分發揮養老機構的服務潛能,避免“一方面有機構無人住,另一方面有需求無人服務”的現象。

社會意義

文聖區居家養老暨“文聖區廣民虛擬敬老院”在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文聖區居家養老暨“文聖區廣民虛擬敬老院”在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虛擬養老院不僅解決了老齡化社會老人養老和獨生子女時間、經濟能力有限之間的矛盾,同時有效整合了社區內的各種資源,節省了大筆資金。而隨著社會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政府牽頭主導,充分發揮現代通信、網路技術,建立長效社區養老服務機制,滄浪區將進一步促進社區居家養老事業實現科學發展。

老人通過一個電話或網路的一個指令就可以在家享受到便捷的服務,服務對象和標準也很詳實,加上有政府的社會化管理和監督,老人從心理上完全能夠接受,更具安全感,人性尊嚴也得到了保障。

從成本運營上看,由於虛擬養老院的規模化運作在市場競爭中無疑將占據主導地位。中國老年人入住機構約占1%,他們不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有一種懷舊的感情元素,希望在家裡就能得到周到的服務。隨著今後生育率的下降和人類平均壽命的增長,社會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但中國的問題尤為突出。由政府牽頭主導,通過混合經濟的運作,虛擬養老院必將成為今後老年人養老的一種新的趨勢。

問題

現實存在一些制約虛擬養老院推廣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資金問題

居家養老所需經費支出雖然不多,但隨著居家養老工作的廣泛開展,資金緊張問題必將凸現。虛擬養老院作為一個市場化經營的家政服務公司,其目前收入的20%是老年居民的自費服務,80%都來自於政府訂單,而政府給服務開出的價位並不高,明顯低於市場價格,加上系統的維護升級,管理的加強,員工的培訓及工資增長都需一定的資金保障。為此幾個月來虛擬養老院幾乎沒有盈利,使居家養老工作的推進“捉襟見肘”。

二是服務隊伍問題
蘇州誕生鄰里虛擬養老院蘇州誕生鄰里虛擬養老院

虛擬養老院共有家政人員70多名,分布在轄區6個街道,然而服務的老人竟達2048名。一般家政員工服務一次時間是3個小時,即便以一天服務3戶計算,70人一天最多不過服務200多戶,而這遠遠無法滿足2000多名老人的需要。由於盈利甚微,虛擬養老院的家政服務員工資大都只有1200元左右,但對家政員工的要求卻不低,要持有涉外家政服務資格證書或具有一定從業經驗才能上崗。而事實上,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家政員工在蘇州家政市場上很是搶手,找一份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作不是難事,為此虛擬養老院又遭遇缺工瓶頸,服務隊伍不穩定等問題。

三是覆蓋面問題

虛擬養老服務的覆蓋面不大,主要是由政府對困難老人而援助的服務對象,大多數老人真正享受的養老福利服務不多。虛擬養老在社會上很受歡迎,許多符合條件的老人都想加入,但由於人力、物力、財力等諸多因素,虛擬養老院不敢再接新單子了,面對龐大的養老需求,顯得力不從心。

關於社會養老的名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