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邱鎮

虎邱鎮

虎邱鎮,地處安溪縣境中偏南部,位於北緯25°00′,東經117°59′。東連官橋、龍門兩鎮,西鄰西坪鎮、龍涓鄉,南與大坪鄉和長泰縣楓洋鎮交界,北與尚卿鄉、蓬萊鎮接壤,面積161.77平方公里。距安溪縣城27公里,離泉州市75公里,離廈門市80公里,到漳州市僅110公里。省道207線貫穿全境,公路四通八達,快捷方便。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虎邱鎮虎邱鎮
虎邱鎮擁有耕地面積2.2萬畝,山地面積1.05萬公頃,林地面積8300多公頃,茶園面積800公頃,是全國名茶黃金桂的故鄉和特種茶佛手的發源地,安溪茶葉主產區、安溪茶文化和古蹟朝聖旅遊主要景區之一,也是主要僑鄉和台胞主要祖籍地。

“虎邱”之名從“湖丘”演變而來。民間傳說,古時的湖丘一帶是個大湖。在一次山洪爆發中,災情危急,眼見洪水就要漫過興仁灣。這時,玉皇大帝派來了牛神,在興仁灣打開缺口,從而使洪水很快消退。可牛神卻為救人而陷入爛泥之中,並變成了石牛。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牛神,在興仁灣興建興仁廟,並把興仁灣內一帶稱為“湖丘”。不知何時,“湖丘”演變為“虎邱”,沿用至今。

歷史沿革

虎邱鎮虎邱鎮
歷史上,虎邱的建制與隸屬多有變更。

宋、元時期為積德鄉新康里。

明、清為中六里的新康里。

民國時先後屬崇龍區、第四區、第三區、崇新區,民國34年(1945年)又分屬新康鄉和寶溪鄉。

新中國成立後,先屬崇新區,後分屬第七區與第八區、西坪區與珠洋區、官橋區與西坪區,

1958年10月屬西坪公社,

1961年8月屬西坪區,

1965年4月撤區成立虎邱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改為鄉建制,

1991年月改為鎮建制。

行政區劃

湖邱村湖東村、湖西村、竹園村芳亭村金榜村、仙景村、美亭村福井村文美村少坑村林東村、高村村、石山村、雙格村羅岩村美莊村雙都村

主要姓氏

虎邱鎮品茶方式
民國以前屬安溪縣新康里。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置新康鄉。主要姓氏為林、周。

站長按註:虎邱鎮位於安溪縣西南部,東連官橋、龍門鎮,西鄰西坪鎮、龍涓鄉,北接尚卿鄉、蓬萊鎮,南與大坪鄉、漳州市長泰縣枋洋鎮交界。現轄18個村委會。有洪恩岩勝跡。

湖西——山後、墘美、石東空、寮頂厝、水辦、內宅——〖林、廖〗

文美——洋山庵、蒼美、文斗、內厝、畲內、陳梨坑——〖謝、陳、王〗

湖丘——草坂頭、祖厝口、洋尾、長論腳、後溪、田中央、庵邊、石鼻、中元、下樓、炊埔墘——〖林〗

湖東——新樓、洋尾山、壩頭、大墘、南墘、海報、芹後、恆茂、大路尾、目斗坑、土塘、後坑仔、社邊溪、後新厝——〖林、謝〗

虎邱鎮虎邱鎮

仙景——西洋山、王厝、大份、湖石、坑內、石皮侖、外仙景、跳港——〖林、李、王、蔡〗

美亭——吾音埔、後林、寨垵、美林、望亭、過溪、吾音、三寶莊——〖林、施〗

福井——後井、君德、格丘田、九百級、許宅、紅山、李樹垵、下厝、後坑、石西埔、者尾奇、許頭寨、石尾寨、大池——〖王、林〗

竹園——西樓、壩口、下崎、垵頭、北垵、芹前溪、龍頭、仁仔、豬母穴、寨仔侖、前垵、東湖、南坑、關帝樓、圳古下、前墘——〖周、陳、盧、高、林、賴、王、余〗

芳亭——下林東、半嶺、大丘寮厝、八丘厝、苗後、後龍、尾厝、竹腳洋、塞邊、大石皮、圳頭——〖陳、吳〗

金榜——金榜圩、玉斗、打石嶺腳、深內、大斗、土樓、大壩、喬前——〖林〗

少坑——尾路、下少坑、九苑、赤皮嶺、山園、上少坑、郁樓、許厝頭、新墘、侖尾——〖王〗

美莊——內村、灶坑、上馬水、西公庵——〖林〗

石山——山前、下石、上岩——〖高〗

高村——石獅、玉斗、山腰、玉山、格內、土樓——〖鄭〗

雙格——土樓格、沙溪、嘉美、員潭坑、大墘頭、橋仔頭、雙尖、山頭、內劉坑、外劉坑、梘坑、劉坑——〖高、林、曾、黃〗

林東——溪東、曲斗、美甲、龍洲坑、六斗、上尖、中尖、初行、下尖、林口、大丘後、白葉坑、尖頂、高村——〖高、朱、王、林〗

雙都——磜都、湖尾格、內洋、山斗、楮林、山坂、下白慶、上白慶、白頭旗、溪洋——〖李、陳、周、林、高〗

羅岩——福灶、龍腳垵、大樓、三落、上占、龍頭山、蜂腰、赤坑、五房、洋頭磜、塘坂、上浦洋、浦尾、福埔——〖林、詹、陳、黃〗

特色產業

虎邱鎮採茶忙
虎邱地處丘陵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朝霧夕嵐,溫和溫潤,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21℃,年無霜期350天,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放眼遠望,青山綿亘,綠水長流,芳草遍地,鳥語花香,仿佛是一幅碧水丹山的風景畫。正是這好山好水的生態環境,培育出許多蜚聲中外、香飄四海的特種名茶,如黃旦、佛手等。

黃旦為茶樹品種名,茶葉商品名為黃金桂,是烏龍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黃旦原產於虎邱羅岩。其由來相傳為:清鹹豐十年(1860年),羅岩灶坑村(今虎邱鎮美莊村),有個青年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女子王淡為妻。當地民俗,結婚一個月,新娘要返回娘家“對月換花”。當新娘返回夫家時,娘家送給新娘帶回的要有一項“帶青”的禮物,如植物幼苗之類,象徵世代相傳,子孫興旺。王氏的“帶青”之物為兩株小茶苗,種植在自己屋旁的園地里,經夫妻精心培育,長得枝繁葉茂。第三年清明節一到,夫妻適時採制;成茶後沖泡,未揭甌蓋,奇香撲鼻;揭開甌蓋,香氣沖天。左鄰左舍的鄉親前來品嘗,連聲喝彩,稱它為“透天香”。年復一年,這種茶越種越多。因此茶是王淡傳來的,故鄉民習慣稱之為“王淡茶”。因閩南方言“王”與“黃”,“淡”與“旦”諧音,加上此茶葉色黃綠,茶水金黃,故後來“王淡茶”漸漸演化為“黃旦茶”。清同治十年(1871年),羅岩茶商林宏德(“金泰茶”創始人)把“黃旦茶”運銷東南亞各國,華僑爭相購買,一時供不應求,“黃旦茶”也顯得更加名貴。此後,林宏德根據此茶色如“黃金”,奇香似“桂”,又改稱為“黃金桂”。

黃金桂的“貴氣”,主要顯示在“一早二奇”上。一早,即萌芽、採制、上市早。黃旦春茶一般為4月中旬採制,比其他品種早10餘天,比鐵觀音早近20天。二奇,即外形“黃、勻、細”,內質“香、奇、鮮”。條索緊結細圓,色澤金黃潤亮。香氣幽雅鮮爽,略帶桂花香味,葉底“綠腹紅鑲邊”,柔軟明亮,素以“一聞香氣而知黃旦”而著稱,故有“未嘗天真味,先聞透天香”之譽。品飲之後,滿口生津,回味無窮,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黃金桂以其奇異獨特的品格和上市早的優勢,贏得市場,備受青睞。1982年1月,安溪茶廠生產的特級黃金桂被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1985年,黃金桂被農牧漁業部和中國茶葉學會評為中國名茶,榮獲“金杯獎”;1986年,又被商業部授予全國名茶稱號;1988年,“鳳山”牌特級黃金桂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獎。安溪在北京、上海、廣東、香港等地舉辦的茶王賽,虎邱鎮生產的黃金桂包攬了特等獎和一、二等獎。

佛手,又名香櫞種,原產於虎邱金榜騎虎岩。其由來相傳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前後,騎虎岩的一位老和尚,用茶樹枝條嫁接在香櫞上,成為佛手種。因葉大如掌,葉面扭曲不平,葉肉肥厚,葉質柔軟,酷似香櫞葉,故又稱為香櫞種。佛手茶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病蟲較少,高產優質。製作烏龍茶,條索肥壯,香高味醇,風格獨特;製作紅茶,湯色紅濃,葉底紅亮,品質甚佳。1986年,佛手茶被定為福建省茶樹良種。該茶被永春縣大量引種,成為當家良種,產品聞名遐邇。閩中、閩東也有少量引種。

虎邱鎮虎邱鎮
虎邱是公認的泉州市茶樹良種繁育基地。茶農採用先進的“茶樹短穗扦插育苗法”,既能保持茶樹的良種特性,還具有繁殖係數大,苗穗來源廣泛,四季均可扦插和管理方便等特點,其茶苗根系發達,莖粗葉壯,品種較純,移植成活率高,深受廣大茶區的歡迎。現全鎮年繁育茶苗面積30多公頃,每公頃按225萬株計,年可出圃茶苗7500萬株,銷往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廣東、廣西等廣茶區。據匡算,年產值1250萬元,淨利達950萬元。

虎邱鎮芳亭村種植桂花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遐邇聞名的“安溪桂花第一村”。現該村的半嶺自然村家家戶戶都有種植。這裡所產的桂花花瓣飽滿,香味芬芳獨特,可用來窨制烏龍花茶,也可用以製作香水、香料等化妝用品,用途廣,價值高。當地最大的一棵桂花樹年產花可達150多公斤,以每公斤20元計算,平均每戶每年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虎邱鎮金榜村有條不足500米長的街道,街兩旁有20來家的茶葉機械廠,生產各式各樣的茶葉初制機械,被人們贊稱的“茶葉機械一條街”。茶葉初制工藝所需的設備,在這裡都能買到。這些廠家大多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而創辦的,產品質量好,實用、耐用,既減輕茶農的勞動強度,又提高茶葉產品質,增加茶農收入,深受茶農青睞。產品除本縣銷售外,還遠銷漳州、北京、廣西、廣東等地。茶業是虎邱鎮的支柱產業。2005年,全鎮茶葉產量4500噸,茶葉加工企業118家,茶葉產值(以精製茶計算)2.5億元,占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的48.3%。古有“茶煙一家”之說,意思說茶煙對氣候、土壤的要求基本相似,能產香茗的地方也能產菸葉。虎邱鎮芳亭村又是一個盛產好菸葉的地方。該村現有520戶,人口2400多人,家家戶戶都種有菸葉,種植面積13.4公頃,為曬煙專業村。其曬菸品質特優,味道香醇,風味獨特,遠近聞名。2003年,全村曬煙產量達30多噸,產值90多萬元。

歷史人文

虎邱鎮虎邱鎮
邱鍾靈毓秀,人才薈萃,代有人傑,較為知名的有林朝陽、詹廷英等。林朝陽(1810—1862年),字羆章,號桐軒,新康里羅岩鄉(今虎邱鎮羅岩村)人。早期在汕頭開設林乾太茶行,獲利頗豐,開闢福安街一條。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棄商從政。經欽差大臣林則徐舉薦,先到四川押運銅錠,後到潮州任職。歷任潮州府同知,潮州府糧捕,潮州府海關稅務官,被稱為“潮州林三府”。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他外抗敵軍侵擾,內治不法乾商,有效地維護潮汕一帶沿海的社會治安。清鹹豐十年(1860年),清廷欽賜“績著韓江”一匾,予以表彰。清同治元年(1862年),他病卒任上,清廷特欽賜“克襄王事”一匾,對其一生功績作了肯定。

詹廷英,清光緒五年(1879年)生,新康里羅岩鄉(今虎邱鎮羅岩村)人。青年時往日本神戶開辦紡織廠,後在廈門開設針行,成為富商。他熱愛祖國,熱愛公益事業,曾獻巨款給中國紅十字會。為表彰其善心,中國紅十字會常務理事、國民政府賑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王震題贈“愛國愛群”等匾額三塊,以資褒揚。

近代以來,虎邱更是英才輩出。已知有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中學高級教師等百餘人。

城鎮建設

虎邱鎮整潔的街道
虎邱的交通快捷,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公路四通八達,省道207線貫穿全境,貨櫃直達鎮區。現已全面實現村村道路水泥化。通訊便捷,程控電話、行動電話覆蓋全鎮。全鎮電力充足,電源穩定。

百丈漈水電站位於虎邱鎮羅岩溪下游,為虎邱重點招商項目。壩址控制集雨面積49.03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海拔高程495米,總庫容20萬立方米,電站設計水頭落差265米,發電引用流量2.6立方米/秒,裝機容量5000千瓦,年平均發電量2197萬千瓦時。電站1999年5月18日破土動工。2001年11月建成發電,投資概算2100萬元。百丈漈水電站的建成發電,大大緩解了安溪西南部電力緊張狀況,促進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現裝機容量2500千瓦、總投資1200多萬元的虎邱電廠技改項目也已正式投建,並即將建成投產。全鎮現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電力裝機容量7500千瓦。

新鎮區的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建設順利推進。2002年1月完成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的虎邱鎮政府新辦公樓、宿舍樓建設並投入使用,大大改善鎮政府各部門的辦公條件。鎮政府還投資18萬元,架設鎮區周圍的路燈工程;竹園村村委會也自籌資金23萬元投入虎邱至竹園村址、全長4.8公里的路燈架設工程,使鎮區周圍的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時,投資300多萬元的虎邱衛生院、計生服務大樓竣工交付使用;投資150多萬元的虎邱中心國小教學樓建設穩步推進;預算投資1500多萬元的金榜農副產品市場、商住街改造的規劃設計完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