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鎮

蘭亭鎮

紹興縣蘭亭鎮與紹興市毗鄰,東連越城區鑑湖鎮,南瀕諸暨市東山鄉,西接漓渚鎮和福全鎮,北傍越城區亭山鄉,距縣城柯橋17公里,紹大公路穿境而過。鎮域面積83平方公里,3.2萬人口,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

基本信息

一、歷史沿革

蘭亭鎮歷史悠久。春秋時越王 勾踐植蘭於此, 漢代時建有 驛亭,因而得名。今蘭亭的里、外黃現自然村(行政村調整後為大慶村)為公元前19世紀古越先君無餘的舊都,是蘭亭鎮境內最早的村落。夏、商、周至戰國時,蘭亭為古越人活動之地,越國王陵的發掘正充分說明蘭亭悠久的歷史。據《越絕書▪記地傳》云:“古竹城者,句踐代吳還,封范蠡子也。”即今古築村。相傳清乾隆游蘭亭經鎮區婁宮,並建上、下游宮,取名游宮,後演化為婁宮。
東晉大書法家 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邀友雅集修禊於此,曾作序《 蘭亭集序》,不但書法“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文章也曠達灑脫,逸趣無窮。王羲之從此被後人尊為“書聖”,蘭亭亦成為“書法聖地”,成為中外書法家的朝聖之地。除此以外,蘭亭的茶文化也較有影響,陸游《蘭亭道上》有:“蘭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紛紛趁雨前”句,現蘭亭鎮蘭渚山建有茶葉研究所。
民國元年(1912年)廢 紹興府,原山陰、會稽兩縣,改為 紹興縣。1949年5月7日,紹興解放。1949年10月,紹興城區設 紹興市(縣級),設立漓渚區, 解放鄉即隸屬於漓渚區(今 漓渚鎮)。1980年10月調整為蘭亭公社。1983年7月改制為蘭亭鄉。1991年底設立婁宮鎮(原解放鄉)。在此期間均隸屬於漓渚區。1992年5月,撤區擴鎮並鄉後,改為蘭亭鎮由婁宮鎮、蘭亭鄉合併而成。至此蘭亭鎮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解放鄉的記憶永遠停留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二、鎮域概況

1、土地資源

蘭亭鎮土地利用構成一覽表(2005年)

類別

耕地

園地

林地

建設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地

總計

面積
(畝)

22509

9600

62000

17836

5530

6800

124275

市屬企業用地一覽表(2005年)

序號

單位名稱

面積(畝)

土地坐落

備註

1

紹興市農科所

362.7

蘭渚山


2

地拖廠

98.7

蘭渚山


3

紹興市第七人民醫院

58

蘭渚山


4

漓渚鐵礦總公司

1000

阮港古築


5

地質勘測修理廠

75

謝家塢


6

紹興市茶木場

1009

柵溪村

其中耕地360畝

7

蘭亭風景區

253

蘭亭村


8

紹興市文理學院

140

蘭亭村


9

紹興瓷廠

10

花街


10

里木柵超高壓變電所

75

里木柵


合計


3081.4


2、教育和醫療

蘭亭鎮現有中學(國中)1所、國小8所(其中漓鐵完小屬漓鐵集團)、文化成人技校1所。中小幼各類代表性學校均達到省級示範學校水平。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取得很大進步,大部分村建有文化站和圖書室,有線電視、廣播的村覆蓋率達到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100%。計畫生育工作不斷深入人心,計畫生育率保持在99.5%以上。全面實行國家規定的農村初級衛生保健要求,推行農村大病合作醫療統籌制度,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100%。鎮域內現有蘭亭鎮人民醫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7所,另各行政村均設有醫療點。
鎮域教育設施情況一覽表

學校名稱

位置

班級

學生

在編教師

占地面積(m2)

建築面積(m2)

蘭亭鎮校

婁宮村

18

904

40

6735

1760

班竹國小

聯合村

6

186

11

9320

2800

黃婆摟國小

賢家莊村

6

290

12

2525

1150

印山國小

下窯陳村

6

278

12

11266

1683

漓鐵完小

漓鐵集團機關

6

136

9

28800

4219

蘭亭分校

下灰灶村

8

351

18

4500

1484

賈村國小

謝家橋村

7

292

13

3762

1036

紫洪國小

紫洪山村

6

119

7

3250

1070

蘭亭鎮中

婁宮村

30

1346

114

21411

11572

成 校


2



2180

764

合計


95

3902

236

93749

27538

鎮域醫療衛生設施情況一覽表

名稱

地址

職工人數(人)

門診人次
(人次/年)

最高日門診人次

床位數

占地面積(m2)

建築面積(m2)

綠地面積(m2)

蘭亭鎮人民醫院

婁宮村

87

80546

258

34

12417

6400

2100

木柵橋社區衛生服務站

聯合村

30

7224 

6

20

600

600

120

山下社區衛生服務站

山下村

2

7509

28

1

284

142

71

阮港社區衛生服務站

阮港村

2

8015

30

1

300

150

75

蘭渚山社區衛生服務站

蘭渚山村

1

1200

5

1

700

350

175

大慶社區衛生服務站

大慶村

2

4500

12

1

724

362

181

柵溪社區衛生服務站

柵溪村

2

2400

7

1

260

130

65

寶輝社區衛生服務站

花街

10

456

37

8

1600

980

300

20個行政村醫療點

各村

30

36057

6

20

600

600

120

3、人口概況

蘭亭鎮域現狀人口構成表(2005年)

村居名稱

戶籍人口(人)

外出半年以上人口(人)

暫住半年以上人口(人)

常住人口(人)

蘭渚山

1728

30

0

1698

阮 港

1926

10

1500

3416

張家葑

1481

5

5

1481

里木柵

1529

100

150

1579

謝家塢

1140

10

200

1330

紫洪山

1300

150

0

1150

花 街

1379

10

200

1569

蘭 亭

1590

500

80

1170

新 陳

1408

5

0

1403

大 慶

1493

200

0

1293

謝家橋

1755

30

6

1731

柵 溪

1334

30

15

1319

桃 源

1416

100

300

1616

古 築

1040

40

90

1090

金 莊

1042

23

800

1819

山 下

960

5

150

1105

任家畈

2159

102

1700

3757

黃 賢

1970

25

2800

4745

聯 合

1658

10

400

2048

婁 宮

2049

150

1300

3199

婁宮居委會

738

0

0

738

漓鐵生活區

—— 

—— 

1200

1200

企業內部

——

——

1939

1939

合 計

31095

1535

12835

42395

4、供水和排水

蘭亭鎮水廠位於鎮域東北部張家葑村,占地面積8畝,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日供水能力6100噸,鋪設管線19.6公里,為婁宮、聯合、張家葑等11個行政村、59家企事業單位供水,供水用戶4097戶,供水人口16709人。南部山區用水均採用水庫水和地下井水供水。2007年鎮域北部村莊將由小舜江供水工程供水,現在供水管道已鋪設完成。原有鎮自來水廠用作工業用水水廠保留。
蘭亭水廠歷年供水量情況

年份

工業用水(噸/天)

生活用水(噸/天)

其他用水(噸/天)

1998

32.50

9.20

1.20

1999

41.90

12.00

1.10

2000

68.20

15.70

3.70

2001

103.10

11.00

2.80

2002

160.20

13.70

3.10

2003

213.10

11.20

4.80

2004

232.50

12.00

4.30

蘭亭鎮現狀污水外排管網-覽表(2005年)

管線起訖

直徑(mm)

全長(公里)

鋪設時間

造價(萬元)

紹興縣蘭亭皮革有限公司——福全稽山泵房

200-300

11

1994

150

紹興縣蘭亭印染有限公司——福全稽山泵房

300-400

11

2002

350

聯合村——福全稽山泵房

300-400

5

1999

115

蘭亭鎮工業園區 ——福全稽山泵房

300

6

2004

150

5、文化娛樂設施

蘭亭鎮區文化娛樂設施情況-覽表(2005年)

單位名稱

地址

職工人數(人)

用地面積(m2)

建築面積(m2)

綠地面積(m2)

利明娛樂城

婁宮

8

2000

1500


升升網咖

金莊村

3

900

900


天平網咖

阮港

5

300

300

6、公交系統

現狀蘭亭鎮無專門公車終轉站和停車站場,公交系統依託於紹興市、縣公共運輸系統,已基本實現村村通公交,與紹興市區及紹興縣柯橋城區聯繫較為方便,公交的班次需進一步增多,以滿足城鄉居民的日常出行要求。蘭亭城鎮向東與紹興市城南新區、向西與漓渚鎮的公交線路尚未開通。
蘭亭鎮域公交線路一覽表(2005年)

公交線路名稱

時間間隔(頻率)

徑由路名

線路長度(Km)

車型(載客量)

車輛數

3路

30分

客運中心—蘭亭、謝家橋、王現、花塢 5:20--21:00

30.8

大客


4路


火車站—坡塘、雲松、里木柵 5:45--20:00

18.8

大客


23路


客運中心—古築村 5:30--18:10

20.7

大客


231路

60分

花街-大慶、里王現


大客


303路

45分

火車站—蘭亭、地拖、霅溪、紫洪 5:30--18:00

27.5

大客


617路


縣農副市場--蘭亭

24

大客

7、電力電信

(1)電力
現狀蘭亭鎮域內的主要設施有500KV區域變電站一所,35KV變電所一所。 500KV變電所為華東地區重要的區域電力工程組成部分;35KV變電所為紹興縣南部區域電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婁宮,電壓等級35KW,容量為8000KVA兩台+12500KVA一台,供電範圍蘭亭、漓渚、福全等鎮,占地面積3畝,職工人數31人,建築面積600平方米。2007年擬對原35KV變電所擴容至110KV。
鎮域內變電所一覽表(2005年)

名稱

地址

電壓等級

容量KVA

供電範圍

職工人數

占地面積

建築面積

蘭亭供電營業所

蘭亭婁宮

35KW

8000的2台12500的1台

蘭亭、漓渚、福全

31人

3畝

600平方米

(2)電信
在蘭亭鎮鎮區設有蘭亭電信所,位於文長路,裝機容量1.5萬門,現狀已裝固定電話程控交換容量為1.2萬門。
鎮區郵電設施基本情況調查表(2005年)

單位名稱

地址

職工人數

占地面積

建築面積

裝機容量

現狀已莊電話數

服務範圍

蘭亭郵電所

蘭亭婁宮

16

15畝

2500

15000台

12000台

蘭亭

8、旅遊資源

蘭亭旅遊資源分類表(2005年)

資源類型

內容

地文景觀類

大片山林。

水域風光類

解放水庫;棋盤山東側大片水面與涵養地以及大量散布于山間的水庫。

古蹟風光類

蘭亭風景區;山陰道上。

文物景觀類

越國王陵;王陽明墓、徐渭墓、戴葆庭墓;都督第台門、多處老台門;筆架峰寺、稽山寺、永興寺、靈台山廟。

清閒、求知健身類

蘭亭森林公園;書法學院;大慶棋盤山擬開發景區;蘭渚山擬開發景區;仙暇山莊;靈台山擬開發景區。

9、村鎮規劃

2005年規劃把蘭亭鎮所轄的1個居委會和20個行政村劃分為三個層次,即鎮區、中心村和基層村。統籌城鄉發展,重點發展鎮區,增強集聚與輻射力,扶持中心村,結合與中心村聯繫緊密地基層村作為農村新型社區進行建設,除鎮區外劃分四個新型農村社區。統籌城鄉發展,結合現有農村行政界線考慮社區規模,最大限度利用資源、節約資源。
蘭亭鎮村鎮等級規模結構規劃一覽表

層次

名稱

所含行政村


鎮區

婁宮居委會、黃賢村、金莊村、聯合村、山下村、婁宮村、任家畈村、阮港村、桃源村、謝家塢村、古築村


中心村

蘭亭村

謝家橋村

里木柵村

新陳村

花街村


基層村

大慶村

蘭渚山村

柵溪村

紫洪山村

張家葑村

規劃蘭亭鎮鎮域體系結構為“一軸、三區、八社區”
“一軸”指沿紹大線發展軸。
“三區”指鎮域北部城鎮建設區,鎮域中部風景旅遊區,鎮域南部生態農業發展區。
“八社區”指將蘭亭鎮域分為八個社區,即四個城鎮社區,四個農村社區。具體空間劃分見下表:
村鎮空間結構一覽表

一軸

三區

八社區

紹大線鎮域發展軸

北部城鎮建設區

編號

規劃社區名稱

規劃社區類型

現狀社區範圍

1

黃賢社區

城鎮社區

黃賢村、金莊村

2

聯合社區

城鎮社區

聯合村、山下村

3

婁宮社區

城鎮社區

婁宮村(含婁宮居委會)、任家畈村

4

阮港社區

城鎮社區

阮港村、桃源村、謝家塢村、古築村

中部風景旅遊區

5

里木柵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

里木柵村、張家葑村

6

蘭亭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

蘭亭村、蘭渚山村、柵溪村

南部生態農業發展區

7

花街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

花街村、紫洪山村

8

謝家橋社區

新型農村社區

謝家橋村、新陳村、大慶村

三、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蘭亭鎮地形地貌多樣,山地、平原、水網、濕地等均具有,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境內山體屬會稽山脈和仙霞嶺山脈,南部低山、丘陵緩坡眾多,山系間隙多分布著一批河谷,土質良好,屬黃壤土,可為多種植物生長,海拔250米以下為茶、竹、杉、果、桑等人工植被;海拔250~500米,為常綠針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林、灌木類等自然植被,整體環境非常好;北部多為水網平原,土壤屬水稻土類型,蘭亭是紹興縣南部農田最多的城鎮。

河流水系

鎮域內水資源較為豐富,除百丈江、十字江、山下江、上窯江、下窯江、婁宮江等地表水源外,還含豐富的地下水,包括降雨滲入的和地表水補給的潛水,和潛水補給的承壓地下水。蘭亭鎮鎮區水體現為IV類水體,污染源呈線狀擴散。山區地面大部分區域水質符合II類標準,大部分區域的主要指標滿足地面水環境質量的I類水標準。

四、氣候條件

蘭亭鎮地處南部山區與水網平原交接地帶,境內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濕潤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4 ℃,年降水量1454.5毫升,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883.5小時,全年無霜期230天以上。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風暴、颱風等災難性天氣時有發生。

五、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鎮域內自然資源豐富,鎮域總面積124275畝,計82.85平方公里。全鎮生態山林和水網農田所占比例較大,是蘭亭人賴以生存的基本農業資源,如鎮域內竹筍、林產品豐富,以藺家山優質品種示範點為中心的優高農業和旅遊農業漸趨雛形;蘭亭有豐富的水資源,有水庫,也有水網,生態環境優越。
2001-2003年間,蘭亭鎮域耕地面積呈明顯減少趨勢,根據蘭亭鎮農辦統計資料顯示,其間耕地數量的減少主要由於鄉鎮企業用地和農戶建房用地增加,但隨著紹興縣耕地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國家對占用耕地行為的嚴格限制,2004年蘭亭鎮通過土地整理方式增加耕地面積較大,現已基本達到耕地占補平衡。
蘭亭鎮域內市屬工業企業占地面積為3081.4畝。

礦產資源

鎮域內有鐵礦、銅礦、多金屬礦鉛鋅礦及瓷石礦、石灰岩、白雲岩等多種礦產資源,其中灰灶頭石灰礦在民國時已年產數萬噸,除在本地銷售外,還遠銷上虞、餘姚等地。目前鐵礦由漓鐵公司已開採多年,其他礦產尚未進行正規開採。

六、旅遊景點

徐渭墓

鎮域內有全國文保單位 印山越國王陵王守仁墓徐渭墓3處,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蘭亭風景區有1處、縣級文保單位都督第台門、戴葆庭墓、筆架峰寺3處,另有以自然特色為主體的 蘭亭國家森林公園山陰道上、蘭渚山、大慶棋盤山、特色農業園區等,旅遊資源豐富。與紹興縣境內其它旅遊資源相比,蘭亭旅遊資源具有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更悠久的歷史。鎮內各旅遊資源較為集聚,特色明顯,容易形成旅遊資源集聚優勢,同時,其近鄰市區的優越地理位置,也為旅遊資源的開發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但從鎮域內的資源利用情況看,旅遊開發尚處起步階段。

蘭亭

蘭亭位於浙江紹興蘭渚山下,據《嘉泰會稽志》載:“蘭亭在縣西南二十七里”,《越絕書》記載:“句踐種蘭渚田”。關於蘭亭的稱謂,清·于敏《浙程備覽》認為:“或雲蘭亭,非右軍始,舊亭堠之亭,如郵鋪相似,因右軍禊會,名遂著於天下。”
蘭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淺溪淙淙,幽靜雅致。園內“鵝池”、“曲水流觴”、“蘭亭碑”、“御碑亭”、“右軍祠”等建築精巧古樸,是不可多得的園林傑作。
鵝池在蘭亭里,有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相傳這兩個字是王羲之手書,並傳說王羲之很喜歡鵝,在家裡養了一群鵝。現在蘭亭的鵝池裡也養了幾隻白淨的鵝。
流觴亭面闊三間,四面有圍廊。亭前有一彎彎曲曲的水溝,水在曲溝里緩緩的流過,這就是有名的曲水。
當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邊,有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隻盛酒的杯子,酒杯有荷葉托著順水流漂行,到誰處停下,誰就得賦詩一首,作不出者罰酒一杯。
當今很多遊人來到這裡,興致勃勃地用塑膠杯子,盛上飲料,放在曲水裡“流觴”,體味當年曲水邀歡的情趣。
右軍祠是紀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當時任右將軍、會稽內史,因此人們常稱他為王右軍。祠內有許多碑刻,正中懸掛王羲之畫像,兩邊的楹聯是“畢生寄跡在山水,列坐放言無古今”。祠內有一水池,稱為“墨池”,據說當年王羲之用這池子的水蘸筆習書,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王陽明墓

王陽明(1472—1528年),我國明代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守仁、字伯安。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一生倡導“心學”,為姚江學派創始人。嘉靖六年(1527),應召西征,翌年冬因病而歸,卒於途中,歸葬蘭亭附近的洪溪。墓地情況
墓為陽明先生生前親擇,位於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蘭亭鎮花街洪溪鮮蝦山南麓,建於明嘉靖八年(1529年)。由墓道、平台、墓穴、墓碑、祭桌等組成,坐北朝南,背依山崗,順依山勢,逐級升高,視野開闊,風水特佳。自甬道至墓頂全長80米,寬30米,用花崗石砌築,規模按照原樣,垂帶、紋飾一如古制。碑文“明王陽明先生之墓”八個大字,系著名書法家沈定庵題書。中設青石平台,便於遠眺憑弔,墓旁有合抱古松數十棵,增添肅穆氣氛,墓身左右林木蔥蘢,四季常青。占地2000多平方米。今墓系1987年由紹興縣人民政府撥款整修。現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地位於書法聖地蘭亭以南兩里許的仙霞山麓。由墓道、平台、墓穴、墓碑、祭桌等組成,座北朝南,背依山崗,順依山勢,逐級升高,視野開闊,風水特佳。自甬道至墓頂全長80米,寬30米,用花崗石砌築,規模按照原樣,垂帶、紋飾一如古制。碑文“明王陽明先生之墓”八個大字,系著名書法家沈定庵題書。中設青石平台,便於遠眺憑弔,墓旁有合抱古松數十棵,增添肅穆氣氛,墓身左右林木蔥蘢,四季常青。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明代著名哲學家,心學集大成者。嘉靖六年(1527),應召西征,翌年冬因病而歸,卒於途中,歸葬蘭亭附近的洪溪。今墓系1987年由紹興縣人民政府撥款整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七、經濟發展

蘭亭白鵝養殖基地
近年來,蘭亭鎮圍繞“農業強基礎、工業上台階、集鎮樹形象、黨建作保障”的總體思路和“三年打造一個新蘭亭”的奮鬥目標,按照“提神、提速、提質”要求,團結和依靠廣大幹部民眾,艱苦奮鬥,紮實工作,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可喜成效。現代農業園區發展迅猛,萬畝竹筍、蘭亭白鵝、鵪鶉、特種水產養殖、花卉種植、名茶生產等六大效益農業基地初具規模;工業經濟運行良好,建立了2502畝工業產業項目集聚區,並形成了以印染、服裝、紡織為主導,建材、製革化工、醫藥、釀酒為特色的產業結構;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2003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9.03億元,工業產值43.6億元,技改投入4億元,浙江蘭亭高科有限公司的改性瀝清成套設備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營出口4008萬美元,農民人均收入達6353元,各項經濟指標和增長幅度為年度最高。幾年來先後被省、市、縣評為省級生態示範鎮、市級信訪三無鄉鎮、縣級科技強鎮。

八、發展基礎

綜合實力增強

“十五”期間,蘭亭鎮生產總值從4億元增加到9億元,年均增長17.6%;經濟總量從27億元增加到55億元;財政收入從3173萬元增加到7000萬元,年均增長17.1%;固定資產原值從9.4億元增加到18.7億元;企業總資產從13億元增加到31.3億;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8%;出口從1186萬美元增加到近2億美元;年銷售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從27家增加到58家;納稅銷售上億元企業達到10家;累計技改投入達到20個億,年均投入4個億,蘭亭鎮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創新創牌取得突破

“鹹亨系列”黃酒商標被評為全國馳名商標。蘭亭高科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其研發的“改性瀝青”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效益農業不斷發展 蘭亭鎮適應現代產業發展和消費升級的趨勢,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創新農業經營機制,推進建設萬畝筍用林、蘭亭水蜜桃、鵪鶉養殖、特種水產養殖、花卉種植五大基地。2003年被命名為浙江省竹筍之鄉,2006年率先實行花卉無土栽培技術。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共投入2500萬元加固解放水庫、東洪江小流域治理和萬畝低畈田改造。對29隻山塘水庫進行加固,並加快“清水河道”建設,河道砌坎7公里、疏浚河道7萬多立方米。

新農村建設不斷推進

按照城鄉統籌發展的要求和鎮村一體化設計的理念,蘭亭鎮20個村全面完成新一輪村莊規劃編制。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鎮村累計投入資金達6000多萬元。2002年以來,全鎮硬化村級道路10.7萬平方米,硬化率達100%,新增公共設施1萬多平方米,新建綠化帶86370米,新裝路燈1494盞,拆除違章建築、危房、空心房2萬多平方米。現蘭亭鎮基本實現村村通公交,村村建起文化活動中心,村村健全保潔制度,村村向居住環境優美、人民安居樂業邁進。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

鎮村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投資 5000多萬元完成紹大線立面改造、漓分公路擴建、謝慶公路改造、婁張公路改建、75隻公交候車亭、敬老院、鎮中心國小擴建、人民醫院及六個衛生服務站、小舜江自來水供水管網等十大工程建設。文明創建深入推進。全鎮已有13個縣級文明村,13個縣級衛生村、2個市級衛生村、1個省級綠化示範村、1個縣報村,2005年被評為市級衛生鎮,2006年上半年成立全縣首個鎮級農民書法協會。全鎮教育、衛生、醫療條件得到很大改善;廣播、有線電視實現全覆蓋;環境保護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社會保障機制不斷健全。職工養老保險擴面覆蓋率達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5%。

發展機遇

1、紹興市區對蘭亭鎮的輻射作用不斷增強
蘭亭鎮位於紹興市區的西南部,距市區僅5公里,受市區輻射作用較大。近年來,紹興市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促進了紹興市經濟的不斷發展,也給城市發展帶來巨大動力,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對周邊輻射作用不斷加強。蘭亭作為紹興市區近郊城鎮,受市區輻射作用,其經濟社會發展動力強勁。
2、城鎮經濟的增長帶動城鎮發展
蘭亭鎮自身經濟的發展是蘭亭城鎮發展的基礎,2005年底,蘭亭鎮生產總值為8.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5.4%,經濟成長迅速,為城鎮發展提供了經濟保障。
3、福全城鎮組群的提出促進了蘭亭鎮的發展
2004年《紹興縣城市總體規劃》確定了“一主三副兩群”的縣域城鎮空間布局結構——蘭亭作為福全城鎮組群內城鎮,其組群式的城鎮發展模式,促進了城鎮間資源共享、設施共建和產業互補,促進了蘭亭鎮的發展。
4、縣政府五個新型城鎮的建設為蘭亭提供了快速發展的契機
縣委縣政府在提出“堅持經濟中心、推進率先發展”的總體要求下,非常重視蘭亭鎮的發展,把蘭亭鎮列為全縣五個新型城鎮之一,新型城鎮的建設成為蘭亭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的重要契機。
5、區域交通環境對城鎮發展的帶動
省道紹大線由蘭亭鎮域南北向穿過,公路等級已達二級,規劃楊紹線和紹諸高速公路分別從鎮域的西北面和東南面穿過,便利的交通條件為城鎮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將帶動蘭亭鎮的發展。

九、發展優勢

區位條件優越

蘭亭鎮是緊鄰紹興市區的城鎮,受紹興市區輻射作用較大,城市的經濟、生活方式對蘭亭城鎮的滲透較快,且隨著紹興中心城區的發展,紹興市區與蘭亭城鎮的職住關係、商貿關係、人才交流等都將更加密切,城市外溢產業將為蘭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紹興市區將成為蘭亭城鎮發展的重要依託。蘭亭鎮距紹興縣城柯橋較東南城鎮來說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別是中國輕紡城的快速發展,為蘭亭的製造業提供了便利的流通平台。
土地存量多 土地存量較多,現尚有非耕農用地達4172畝,且鎮域北部地勢較平坦,多為低丘緩坡地,通過對一些荒坡地的整治,還可以拓展更多的發展空間,在全縣乃至全國土地要素緊張的大環境下,蘭亭鎮優勢尤為明顯,為經濟建設提供最不可或缺的土地資源。

旅遊資源豐富易於開發

鎮域內有全國文保單位印山越國王陵、王守仁墓及徐渭墓3處,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蘭亭風景區有1處、縣級文保單位都督第台門、戴葆庭墓、筆架峰寺3處,另有以自然特色為主體的蘭亭國家森林公園、山陰道上、蘭渚山、大慶棋盤山、特色農業園區等,旅遊資源豐富。與紹興縣境內其它旅遊資源相比,蘭亭旅遊資源具有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更悠久的歷史。鎮內各旅遊資源較為集聚,特色明顯,容易形成旅遊資源集聚優勢,同時,其近鄰市區的優越地理位置,也為旅遊資源的開發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

對外交通便利

區域性交通方面,省道紹大線由南向北貫穿整個鎮域,帶動了整個鎮域的發展。規劃紹諸高速公路由蘭亭鎮域南部通過,該高速公路北連上虞,南接諸暨,是紹興大都市區重要交通幹道,在蘭亭鎮將設出入口,為蘭亭鎮特別是鎮域南部山區的發展起到重要帶動作用。
縣域交通方面,規劃楊紹線由鎮域北部穿過,該道路西接錢楊城鎮組團,東接紹興市越城區;鏡水路和漓分公路的連線使蘭亭與縣城柯橋交通更為便捷。

發展制約因素

1、工業用地布局分散、產業結構不甚合理
從蘭亭鎮現狀工業用地分布情況看,除老鎮區西側工業用地已初顯規模外,大部分工業用地較為分散、規模較小,特別是老鎮區附近,工業與居住用地混雜,不僅不利於工業集聚優勢的發揮、基礎設施的共享,對居住環境也造成一定影響。
根據蘭亭鎮2001-2005年統計資料顯示,蘭亭鎮第二產業發展迅速,第二產業產值構成蘭亭鎮生產總值的主要部分,而蘭亭鎮第三產業發展滯後,且產值呈下降趨勢。2005年蘭亭鎮一、二、三產業產值比例為11.6:83.6:4.8,紹興縣三產產值比例為4.2:65.2:30.6,與全縣平均水平相比,蘭亭鎮經濟發展對第二產業依賴程度過高,造成產業發展不平衡。
2、城鎮建設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矛盾突出
由於城鎮建設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銜接不夠,致使土地資源豐富的蘭亭鎮近期內用地指標嚴重不足,待置換用地少而分散,近期城鎮待置換用地僅為1000畝左右,城鎮建設用地受到了用地指標的制約。
3、城鎮呈線狀發展,布局分散,集聚輻射能力不強
由於城鎮歷史形成原因,傳統的城鎮發展主要沿紹大線線狀發展,城鎮形成初期,依託對外交通可以促進城鎮的發展,但隨著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種布局模式將制約城鎮的進一步發展,削弱城鎮的集聚輻射能力。特別是商業等公建設施沿過境道路分布,公建用地發展受到制約,且影響過境道路的交通。
4、城鎮建設滯後、城鎮功能不完善,居民居住條件有待改善
現狀蘭亭鎮城鎮建設滯後於經濟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公建、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居住條件改善方面。蘭亭鎮區公建設施規模較小、檔次不高,商業設施多沿紹大線布置,缺乏必要的商貿設施和休閒娛樂設施。市政基礎設施方面,目前蘭亭鎮只有35kva變電所一座,容量較低,不能滿足城鎮發展的需要;污水處理系統不健全,污水處理能力不強;環衛設施不足,對城鎮環境改善不利。居住條件改善方面表現為鎮區內居住建築主要以村民自建房為主,缺乏統一規劃建設的住宅小區,街頭綠地、景觀環境等缺乏設計,以上問題不利於蘭亭城鎮檔次、形象的提升和城鎮輻射能力的增強。隨著城鎮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鄉一體化的推進,城鎮功能需要進一步完善。
5、外來人口安置問題考慮不夠
根據對蘭亭鎮各村居的人口調查統計,2005年蘭亭鎮外來暫住半年以上人口已經達到12835人,占鎮域實際居住總人口的將近1/3 ,而這些外來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鎮規劃區範圍內(婁宮、阮港、任家畈、黃賢、金莊、桃源等村),其中鎮區建成區範圍內外來人口所占比例高達43%,且黃賢村外來人口已經超過本地實際居住人口。目前這些外來人口主要以租住當地農居附房為主,大量的外來人口使得鎮區附近村居違章建築不斷增多,居住環境和村居面貌得不到改善,也給村居的治安管理帶來問題。
6、旅遊資源管理歸屬不一,對城鎮建設、三產發展帶動乏力
蘭亭鎮風景旅遊資源豐富,既有文物古蹟、又有秀美山水,但由於風景旅遊區的管理歸屬不一,各自為政,致使豐富的旅遊資源潛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特色未能得到凸顯,未能形成旅遊資源集群優勢,對城鎮建設和三產發展帶動不利。

十、發展戰略

長期發展戰略

1、統籌發展戰略
現狀的城鄉二元結構中城與鄉總體上是一種對立競爭的關係,這種競爭集中體現在對勞動力、土地資源、發展資金等各要素的激烈爭奪上,而在這種競爭中,農村處於天然的劣勢,從而加劇了城鄉分化,擴大了城鄉差距。而城鄉統籌發展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體現出的一種城鄉逐漸融合、相輔相成的發展狀態。
通過對城鎮建設、產業發展等進行正確的引導,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城鎮與周圍農村地區的協調發展。在現有鎮區基礎上,拓展城鎮發展腹地空間,吸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集聚,集約利用土地資源,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建立健全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城鄉協調發展水平。
2、集約發展戰略
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推進城鎮規模結構合理化、城鎮布局集群化和城鎮空間土地利用集約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城鎮。
3、和諧發展戰略
把以人為本的要求貫穿到城鎮規劃建設管理的各個環節,圍繞提升生活品質,進一步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素質,加強社會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惠民優先,使廣大人民民眾共享發展成果,加快建設宜居型的新城鎮。
4、創新發展戰略
深化城鄉體制改革,加快破除城鄉分割的體制障礙。轉變經濟成長方式,鼓勵企業創新創牌,提高科技創新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加快效益農業的發展,創新農業經營機制,帶動農業快速高效發展。

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

1、工業強鎮戰略
節約集約使用土地,千方百計盤活企業內外閒置土地。整合工業集聚點周邊土地,拾遺補缺,全力拓展用地空間。完善工業集聚點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全方位、多渠道的招商引資,選準選優選好項目。出台切實可行政策,著力引導企業創優創牌上規模。引進無污染、高投入、高產出的高科技企業,努力打造為先進制造業基地,在轉變增長方式上走在前列。
2、文化名鎮戰略
充分挖掘蘭亭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做大做強文化旅遊第三產業,打響品牌,擴大影響力。與時俱進,整合提高,開展“文化村”、“衛生村”、“書法村”“文明單位”等升級創建活動,爭創“省級衛生鎮”、“省級生態鎮”等。
3、和諧新鎮戰略
實施“惠民工程”,著力推進新社區建設,促進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使城市文明向農村延伸。深入開展“平安蘭亭”創建活動,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環境保護,建設宜居的生態環境。健全外來務工人員維權工作,進一步加強外來人口管理。切實加強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努力從源頭上遏止各類矛盾和問題的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