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B2柴油機

國別蘇聯\n名稱 B2柴油機 \nB2ДизельныйМотор\n研製單位蘇聯 \nSU\n生產單位蘇聯。

國別 蘇聯
名稱 B2柴油機
B2 Дизельный Мотор
研製單位 蘇聯
SU
生產單位 蘇聯
SU
現狀 生產
裝備情況 B2-34(M)型 T-34中型坦克
B-54型 T-54中型坦克及其搶救車
B-55型 T-55中 型坦克和T-62主戰坦克
B-46型 T-72主戰坦克

概述

B2柴油機是在1936年哈爾科夫機車製造廠試製的БД-2柴油機的基礎上改進而成,通過100h的國家試驗,於1939年投入成批生產。
以該機為基礎,研製生產了多種變型產品,形成了一個系列,習慣上以B2柴油機作為該系列柴油機的總稱。
該機研製成功以後,從40年代到70年代成為蘇聯唯一的中型坦克(從T-34到T-72)和重型坦克發動機。
30年代末,汽油機在世界坦克動力裝置領域占統治地位。蘇聯首先為坦克研製柴油機,是由於柴油機比汽油機具有以下優點:
熱交率高,燃油消耗率低,因而可增大坦克行程;
柴油比汽油不易著火,發生火災的可能性較小;
無汽油機易產生故障的電點火系統,因此柴油機的可靠 性較好。
這些優點對坦克作戰具有重大意義。通過戰爭的考驗,證明柴油機作為坦克動力優於汽油機,因此繼蘇聯之後西方國家陸續在坦克上採用。
B2柴油機一直沿用至今,主要是在設計上嚴格遵守蘇軍裝備發展的三大準則--性能優越,結構簡單,數量眾多。該機對蘇聯來說,具有的戰略意義是便於大量生產;便於戰士掌握;便於軍需後勤供應。
在30年代創製B2柴油機時就向設計師們提出要使該種發動機在投產20年後仍能處於世界坦克動力裝置的領先地位。實踐表明,該機滿足了蘇軍當初提出的設計要求。
蘇聯發展B2柴油機,首先是抓住坦克發動機功率要大、體積要小這一主要矛盾,儘可能地提高單位體積功率;同時提高發動機的可靠性;然後是提高使用性能和滿足其他要求。
該系列的發展採用了循序漸進的方法。在發展過程中證明性能可靠的零部件總是保持並移植到下一個型號中去,坦克車型的每一次發展,發動機也必然隨之有不同程度的改進,以提高坦克使用性能。
與世界各國坦克發動機相比,B2柴油機在60年代以前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由於現代戰爭對坦克機動性的要求愈來愈高,日益顯出該機功率增長不能滿足主戰坦克的要求,逐漸失去了它的先進性。
結構特點
B2柴油機的主要結構特點可概括為:採用4衝程;水冷;12缸V型氣缸60°夾角;直接噴射式燃燒室;小缸心距;較大的行程缸徑比;主副連桿結構;懸掛式整體多支承曲軸;上曲軸箱、氣缸體與氣缸蓋3者分開的機體結構;頂置4氣門和上置凸輪軸的配氣機構;以直齒圓錐齒輪為主的驅動機構 。
1.總體布置
採用12缸V型60°夾角。上曲軸箱、氣缸體氣缸蓋是分開的,左、右氣缸蓋和左、右氣缸體均製成6缸為一整體。上曲軸箱是主要承力部件,其上裝有埋入很深的缸體雙頭螺栓和軸承蓋雙頭螺栓。機體周圍固定著各種附屬檔案。噴油泵、發電機、機油濾清器固定在上曲軸箱上;水泵、機油泵、輸油泵固定在下曲軸箱上。
2.燃燒室
活塞頂部為淺ω型直接噴射式燃燒室,頂面加工有4個凹坑,以避免活塞在上死點附近與氣門發生干涉。
3.氣缸蓋
以6個氣缸為一排的整體氣缸蓋用АП-9鋁矽合金硬模鑄造
4.箱體
上曲軸箱採用АЛ-4鋁矽合金製造,其總成包括上曲軸箱、第一和中間軸承蓋、止推軸承蓋、缸體雙頭螺柱、軸承蓋雙頭螺柱、緊固雙頭螺柱、主軸瓦及噴油泵支架等。
下曲軸箱主要起油底殼的作用,採用АЛ-9鋁矽合金鑄造,因其受力不大,採用薄壁結構。其總成包括下曲軸箱、集油板、回油管以及各機件驅動機構的軸承與銅襯套等。
氣缸套為濕式,材料採用38ХМЮА。缸套內表面進行氮化處理並加工成鏡面,以提高其耐磨性、耐腐蝕性和疲勞強度。
氣缸體以6個氣缸為一排,用鋁矽合金鑄造成一整體,左、右排氣缸體可以互換。氣缸體主要用作氣缸套的支承, 內部有循環水冷卻氣缸套。
氣缸墊對密封高壓燃氣有重要影響,幾經改進,最後採用的是由Д16或Д1硬鋁板兩麵包覆的純鋁薄層。
為了縮短發動機長度,該機採用小缸心距,缸心距與氣缸直徑之比只有1.17,這使氣缸套、機體件以及曲軸的剛度較差,從而影響了柴油機的功率提高和壽命。
5.曲柄連桿機構
活塞組包括活塞、活塞環(2個氣環和3個油環)、活塞銷和活塞銷擋塞。
活塞採用熱強度較高的鍛造鋁合金AK- 4製造。
與活塞高度較小相適應,活塞環的厚度較小,氣環和油環的厚度均為2.38mm,都屬於等壓環,而且都是60°斜切口。
活塞銷為中部空心、等壁厚的浮式結構,採用12XH3A合金鋼製造,外圓柱表面採用滲碳淬火,硬度為HRC≥58,以提高疲勞強度和耐磨性。
該機採用主副連桿結構,主要是為了縮短發動機的長度。連桿組由主連桿、副連桿、連桿蓋、副連桿銷、連桿軸瓦等組成。
主、副連桿採用18X2H4BA合金鋼製造,模鍛成型,全部表面機械加工。副連桿銷採用12XH3A合金鋼製造,外圓柱表面滲碳淬火,硬度為HRC≥58。
曲軸為懸掛式多支承整體結構。曲軸組由曲軸、曲軸尾、油堵、滾動軸承、分離襯套、緊壓襯套、擋油圈和密封環等組成。
曲軸無平衡重和扭振減振器,也沒有專用的飛輪,採用18X2H4BA合金鋼製造,模鍛成型,經整體淬火和低溫回火,全部表面機械加工。曲軸軸頸均加工成空心的,利用曲軸內腔作為主油道。
6.配氣機構
該機採用上置凸輪軸和頂置式氣門的配氣機構,由凸輪組和氣門組組成,每缸有2個進氣門、2個排氣門。
進、排氣凸輪軸上各有6對凸輪,每1對凸輪之間有1個支承軸頸,第一軸頸前後有環形止推突肩,用以確定凸輪軸的軸向位置。凸輪軸利用內徑為19mm的通孔作為潤滑油道。
進、排氣門都是整體結構,進氣門頭部為平頂,材料為20ХН4ФА合金鋼,而排氣門頭部為球面頂,材料為ЗИ-107(即X10C2M)耐熱鋼。
7.驅動機構
整個驅動機構是以軸和直齒圓錐齒輪為基本元件,位於柴油機前端,由裝在曲軸自由端的曲軸齒輪驅動。全部驅動機構分為兩部分:安裝在上曲軸箱和氣缸蓋上的部分驅動配氣凸輪軸、噴油泵、空氣起動器和發電機等;安裝在下曲軸箱的部分驅動機油泵、水泵和輸油泵等。
8.供油系統
該機燃油供給系統的部件布置在柴油機上和車體上,在柴油機上的部件有輸油泵、燃油精濾器、噴油泵、調速器和噴油器等。
輸油泵位於下曲軸箱前端左側。燃油精濾器布置在噴油泵聯軸器上方,位於燃油供給系統的最高位置。噴油泵與調速器作為一個部件,布置在柴油機氣缸排的V型夾角內。噴油器安裝在氣缸蓋罩內,垂直放置於氣缸蓋的氣缸中心線上。
輸油泵採用效率較高、供油量大 、進口處真空度高和不易產生氣塞現的鏇板泵。
燃油精濾器採用毛氈濾芯式,後期生產的B-55和B-62柴油機採用紙板濾片式燃油精濾器。
噴油泵屬於波許(Bosch)型的HK-10型多柱塞式泵。調速器早期採用二極式,1943年左右改為PHK-4型全程調速式。採用多孔閉式短針閥噴油器。
9.進排氣系統
該機採用的空氣濾清器為鏇風筒--濾塵絲複合式空氣濾清器。鏇風筒作為第一級濾清(粗濾),濾塵絲作為第二級濾清(精濾)。
進氣管布置在V型夾角內,排氣管布置在氣缸蓋的外側。為了防止漏氣和漏油,進排氣管接盤與柴油機氣缸蓋的接合面用襯墊密封。
進氣管採用薄鋼板衝壓成兩半部,然後焊接成形。
各種型號B2柴油機的排氣管根據車體總布置的不同稍有區別。其中,T-10重型坦克和T-10M重型坦克所用B12-5和B12-6柴油機因採用廢氣引射器冷卻裝置而排氣管的結構不同,其餘型號所用的排氣管差異不大。
10.冷卻系統
該機採用水冷、壓力循環、閉式冷卻系統,所用的冷卻液是水(夏季)和防凍液(冬季)。
冷卻系統主要由水泵、氣缸體和氣缸蓋內部水道、水散熱器、風扇(僅B12-5和B12-6柴油機採用廢氣引射器)、水系管路、冷卻氣道、百葉窗和其他附屬檔案組成。除B2-34柴油機外,其它各型B2柴油機的冷卻系還備有冷卻液加溫裝置。
冷卻水系又分為兩類,安裝在中型坦克上的B2柴油機均採用不帶膨脹水箱的閉式冷卻水系;安裝在重型坦克上的均採用帶膨脹水箱 的閉式冷卻水系。
水散熱器為管片式,直至B-62柴油機才開始採用管帶式。
風扇均採用離心式,冷卻水泵為單級離心式。
11.潤滑系統
該機採用壓力潤滑與飛濺潤滑相結合的綜合式潤滑系統,曲軸箱是乾式的。採用壓力潤滑的部位有曲軸的主 軸頸和連桿軸頸、副連桿銷、驅動機構的多種軸類以及配氣機構的凸輪軸軸頸。採用飛濺潤滑的部位有氣缸與活塞組、驅動機構的齒輪和負荷較小的軸類、配氣機構的凸輪與氣門組以及空氣分配器等。
潤滑系主要由機油泵、機油濾清器、機油箱、機油散熱器、電動或手動預潤泵、機油散熱器旁通閥、油壓表和油道管路等組成。只有機油泵和機油濾清器裝在柴油機本體上,其他附屬檔案裝在坦克車體內。
機油泵為3組齒輪式,其中1組為供油組,2組為回油組,供油組出口裝有限壓閥,可調節供油壓力。
機油濾清器早期為網式,後改為基馬夫縫隙式、基馬夫-CT3綜合式,從1959年起在B-55柴油機上開始採用2個機油濾清器,1個是基馬夫縫隙式,作為粗濾;1個是離心式,作為精濾。同時安裝2個機油濾清器後機油濾清質量有了提高,延長了保養周期。
12.起動系統
各咱B2柴油機都備有主起動和備用起動兩種起動裝置,還備有便於柴油機冬季起動用的輔助裝置。
主起動裝置採用起動電機起動裝置(如B2-34、B-11、B12-6、B-54),或慣性起動機起動裝置(如B2-10),或空氣起動裝置(如B-55、B-62)。
備用起動裝置採用空氣起動裝置(如B2-34、B2-10、B-11、B12-6、B-54)或起動電機起動裝置(如B-55、B-62)。
起動輔助裝置包括加溫裝置和機油稀釋裝置。
近50年來,為了提高工作可靠性,提高柴油機的技術性能,延長使用壽命,簡化使用維修,改善製造工藝性,B2柴油機的各部件和系統均有程度不同的改進。其中重大的結構改變有以下4次:
1.由B2-34到B-44
改變水泵和機油泵的結構和位置,使發動機高度降低132mm(降低13%),較大地提高了單位體積功率。
2.由B-11到A-701
採用機械增壓,提高功率180馬力(提高34.6%)。
3.由B-55到B-46
採用機械增壓,提高功率200馬力(提高34.4%),並改為可燃用多種燃料。
4.由B2(ч15/18)到УТД-20(Ч15/15)
採用短行程(S/D=1),增加發動機強度和剛度,以適應進一步強化的需要。
型號演變和系列化
一、B2柴油機和型號演變
1.B2-34、B2-34M、B-44柴油機
1940年對B2柴油機進行了改進,命名為B2-34柴油機,功率仍為368kW(500馬力)/1800r/min,作為T-34中型坦克的動力。1943年對B2-34進行了改進,命名為B2-34M,安裝於T-34/85中型坦克上,1944年改變了B2-34柴油機上水泵和機油泵的結構和布置,顯著降低了發動機高度,命名為B-44柴油機 。
2.B2-10、B-11、B-54柴油機
1940年蘇聯在發展B2-34柴油機的同時,還研製了B2-K柴油機,結構與B2-34區別不大,但功率強化到441kW(600馬力)/2000r/min,作為KB重型坦克的動力。1942年,在KB重型坦克的基礎上發展的ИС-2重型坦克裝有B2-10柴油機。該柴油機的功率雖從B2-K的441kW調小到382kW(520馬力),但最大扭矩與B2-K相同,因而扭矩儲備係數大大提高。
B-11柴油機是B2-10的改進型,長度比B2-10縮短了135mm,兩者的技術特性相同。
B-54柴油機是B-44的改進型,高度與B-44相同,技術特性與B2-10、B-11相同,1947年安裝在T-54中型坦克上。
3.B-55、B-62柴油機
B-55柴油機是B-54的改進型,1958年裝於T-55中型坦克上。與B-54相比,轉速保持2000r/min,功率由382kW(520馬力)提高到426kW(580馬力),途徑是提高壓縮比和增大循環供油量,稍為增大噴油提前角。因此,單位體積功率、升功率等比B-54均有提高,比重量指標也有改善
B-62柴油機除排氣管和個別零部件稍有改進外,基本結構和外形尺寸與B-55基本相同。該柴油機於1961年安裝在T-62主戰坦克上。
4.A-701、B-12、B12-5、B12-6柴油機
從1950年開始,蘇聯在重型坦克上安裝機械增壓的B2系列柴油機,型號有A-701、B-12、B12-5和B12-6等。
A-701柴油機是1950年出現的ИС-4重型坦克的動力,而B-12、B12-5等柴油機則是裝在1953年出現的T-10重型坦克上的幾種變型的機械增壓柴油機。坦克噸位均為50t,柴油機功率均為515kW(700馬力)/2100r/min。機械增壓器都是安裝在柴油機曲軸箱的前端,由曲軸驅動
A-701柴油機是在B-11的基礎上採用機械增壓,與B-11的不同點是在柴油機前端裝有機械增壓器與增壓器中夾件,由曲軸通過彈性軸驅動。
B-12與B12-5柴油機是在B-54柴油機基礎上採用機械增壓,B-12與B-54的不同點是當柴油機轉速為1700~1900r/min時,相對增壓壓力不低於22.3kPa(0.22atm);噴油提前角不同;進、排氣凸輪軸不同;冷卻裝置採用廢氣引射冷卻。
1957年,蘇聯研製了T-10重型坦克的改進型T-10M(重50t),其上裝有機械增壓的B12-6柴油機,功率進一步提高到552 kW(750馬力)/2100r/min。
與B12-5相比,B12-6柴油機在結構上有許多差別,主要是為了減小發動機的長度,並提高結構可靠性。
5.B-46柴油機
該柴油機是B-55的改進型,是蘇聯T-72坦克採用的一種機械增壓多種燃料發動機,其主要改進如下:
(1)採用機械增壓 該柴油機是在B-55的基礎上採用機械增壓,與機械增壓的B12-6柴油機功率相近,但布置不同。B12-6柴油機的增壓器安裝在發動機自由端,由曲軸前端驅動,使發動機總長度增加300mm以上,故需採用縱置方式;而B-46柴油機的增壓器安裝在軾率輸出端,由輸出端的增壓器齒輪驅動,取消了曲軸的第8軸承與止推滾珠軸承,使發動機總長度比B-55縮短了100mm左右,故發動機仍可橫置。
(2)採用多種燃料 傳統的B2柴油機燃用單一的燃料--柴油,而B-46柴油機改為燃用多種燃料--柴油、煤油和汽油。
B2柴油機採用直接噴射式燃燒室,對燃用多種燃料是不理想的。蘇聯在B-46柴油機上並未放棄傳統的直噴式燃燒室,而是採取一系列措施使該柴油機燃用多種燃料達到了實用水平。其措施如下:
a.採用調整噴油提前角與供油量的裝置。該發動機採用三位噴油泵聯軸器,其基本原理與B-55柴油機的夏、冬季雙位聯軸器相同。3個位置為上止點前35°(柴油 ,夏季)、32°(冬季)、36~40°(汽油)。同時在噴油泵的齒桿支頭結構上採用三位支頭, 即燃用柴油、煤油、汽油時,分別調到不同的位置,以達到可燃用不同燃料而發動機功率和工作狀況又比較理想的目的。
b.解決燃用汽油時起動困難的問題。燃用汽油時,在進油系統中增加一個БЦН-1輸油泵,與原有的БНК輸油泵串聯工作,使進油管路中壓力保持在196.1kPa(2kgf/cm2)以上。夏季起動前要加壓5min,以防止汽油汽化而在油路中產生氣阻。氣溫低於20℃時起動前要用加溫器預熱空氣,使進氣溫度不低於15℃,方能起動。
c.解決使用汽油時燃油供給系統各機件的可靠性問題。所採取的措施是,柱塞偶件上設有泄油槽;整個噴油泵體內採用機油循環潤滑;各噴油器上都裝上泄油管,以回收泄漏的燃油等等。
(3)採用高溫冷卻 採用高溫冷卻除了能解決發動機過熱問題以外,還可以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和散熱器的散熱效率。
為了適應採用高溫冷卻方式後熱負荷增大的需要,該發動機採用鑄有橫水道的缸體結構,使各缸冷卻更為強烈而均勻,同時水泵結構也作了相應改進。
(4)採用發電機與起動電機合二為一的電機系統 B-46的發電機功率範圍與起動電機的相近,故可選用兩者合二為一的直流電機結構,功率為10kW。起動時作為起動電機使用,正常運轉進作為發電機使用。電機安裝在車體上,由傳動機構驅動。這種布置解決了原先發電機周圍溫度過高的問題
(5)延長長動機的壽命 該發動機的使用期約600~700h,與B-55柴油機相比,功率提高約1/3,而壽命還能延長20~40% ,這是在發動機設計、製造工藝與維修保養方面改進的結果。延長使用壽命的重要措施是在空氣濾清器上裝有真空度檢查儀以及改善潤滑質量和提高製造工藝等。
二、B2柴油機的系列化
40多年來,B2柴油機在系列化生產方面形成了一個軍用變型系列和一個民用變型系列,分別用於各種軍用車輛和民用領域。
該柴油機在軍用履逞車輛領域大致發展了20餘種型號(包括直列6缸機型),用於40多種車型,在基本結構和體積大體不變的情況下,功率由368kW(500馬力)提高到574kW(780馬力),壽命由100h增加到700h。
按裝甲履帶車輛的不同類別,將B2系列柴油機型號、主要參列表如下:
履帶式自行高炮用B2發動機
自行高炮發展年代火炮口徑噸位發動機功率轉速備註
型號(mm×數量)(t)型號KW(馬力)(r/min)
ЗСУ37194537×2B2-34368(500)1800T-34底盤
ЗСУ57-2195757×228.1B-54382(520)2000T-54底盤
ЗСУ23-4196623×419B-6P206(280)2000ПТ-76底盤
中型(主戰)坦克用B2發動機
坦克發展噸位發動機功率轉速長×寬×高重量坦克單位功率
型號年代(t)型號kW(馬力)(r/min)(mm)(kg)kW/t(馬力/t)
БТ-7М193914.65B2368(500)18001568×916×102987425.1(34.1)
T-34194026B2-34368(500)18001568×916×102987414.1(19.2)
T-34/85194332B2-34M368(500)18001568×916×102987411.5(15.6)
T-44194435B-44368(500)18001583×916×89787410.5(14.3)
T-54194736B-54382(520)20001583×896×89792010.6(14.4)
T-54A195436B-54A382( 520)20001583×896×89792010.6(14.4)
T-55195836B-55426(580)20001583×896×89792011.8(16.1)
T-62196137~38B-55426(580)20001583×896×89795011.4(15.5)
T-64約197038
T-7270年代初41B-46574(780)20001500×900×897(估計)1050(估計)14.0(19.0)
履帶式自行火炮用B2發動機
自行火炮火炮發展火炮口徑噸位發動機功率轉速備註
型號類型年代(mm)(t)型號kW(馬力)(r/min)
СУ85反坦克炮40年代初期85約32B2-34368(500)1800T-34底盤
СУ100反坦克炮194510032B2-34368(500)1800T-34底盤
ИСУ122反坦克炮40年代初期12246B2-10382(520)2000ИС-2底盤
ИСУ152反坦克炮194415246B2-10382(520)2000ИС-2底盤(僅造了樣車)
ИСУ152K反坦克炮50年代初期15247.2B-54K382(520)2000ИС-2底盤
СУ13 0反坦克炮40年代末期13040B-55426(580)2000T-55底盤
САУ1 52榴彈炮197315238368(500)
重型坦克用B2發動機
坦克型號發展年代噸位(t)發動機型號功率kW(馬力)轉速(r/min)長×寬×高(mm)重量(kg)坦克單位功率kW/t(馬力/t)
KB194046B2-K441(600)20001548×916×10298749.6(13)
ИС-2194246B2-10382(520)20001703×916×10299208.3(11.3)
ИС-3194446B-11382(520)20001548×916×10298748.3(11.3)
ИС- 41950約50A-701515(700)21001900×1080×1029974(估計)10.3(14)
T-10195350B-12515(700)21001900×1080×1029974(估計)10.3(14)
T-10M195750B12-6552(750)2100
履帶式水陸坦克、裝甲輸送車與步兵戰車用B2發動機
車輛型號車輛類別發展年代主要武器噸位(t)發動機型號功率kW(馬力)轉速(r/min)長×寬×高(mm)車輛單位功率kW/t(馬力/t)
ПТ-76水陸坦克195276mm火炮14B-6176(240)18001520×741×103712.6(17.1)
ПТ-85水陸坦克195735mm火炮B-6176(240)18001520×741×1037
БТР-50/50ПК裝甲輸送車195712.7mm槍炮14.5B-6176(240)18001520×741×103712.1(16.5)
БМП-1步兵戰車197073mm火炮賽格飛彈13.2УТД-20220(300)2600789×1152×75116.7(22.7)
履帶式空降戰鬥車輛用B2發動機
車輛型號車輛類別發展年代主要武器噸位(t)發動機型號功率kW(馬力)轉速(r/min)車輛單位功率kW/t(馬力/t)備註
АСУ-85空降反坦克自行火炮196285mm火炮16B-6176(240)180011(15)ПТ-76底盤
БМД傘兵戰車197373mm火炮賽格飛彈10УТД-20220(300)260022(30)
履帶式地對空飛彈運載車輛用B2發動機
飛彈型號裝備年代機動方式噸位(t)發動機型號備註
薩姆4(加涅夫)1964裝甲履帶車運載(新制底盤)
薩姆6(根弗)1967ПТ-76坦克底盤運載14B-6
戰術火箭和飛彈運載車用B2發動機
型號類別裝備年代機動方式噸位(t)發動機型號備註
夫勞克1式戰術火箭1957ИС-3坦克底盤運載36.5B-11
夫勞克2式戰術火箭1957ПТ-76坦克底盤運載18B-6
夫勞克3式戰術火箭1960ПТ-76坦克底盤運載18B-6
夫勞克4克戰術火箭1960ПТ -76坦克底盤運載(或МАЗ-543汽車運載)18B-6
夫勞克5式戰術火箭1966ПТ-76坦克底盤運載18B-6
夫勞克7式戰術火箭1965吉爾135卡車運載
斯科德A式戰術飛彈1957ИС-3坦克底盤運載36B-11
斯科德B式戰術飛彈1965МАЗ-543汽車運載
斯坎爾博德式戰術飛彈1967МАЗ-543汽車運載
履帶式火炮(飛彈)牽引車用B2發動機
型號類別裝備年代空車重(t)牽引重(t)載重(t)發動機型號功率kW(馬力)備註
AT-C中型牽引車50年代9163B-54T184(250)
AT-C-59中型率引車50年代1014B-54T220(300)1700r/min
AT-T重型牽引車50年代15255B-54T305(415)
ГТ-T重型牽引車60年代雪地和沼澤地輸送、牽引用
坦克架橋車用B2發動機
型號裝備年代採用底盤噸位(t)發動機型號備註
МТУ-150年代後期T-54坦克34B-54
МТУ-2約1970T-55坦克37B-55
坦克搶救牽引車用B2發動機
型號裝備年代採用底盤噸位(t)發動機型號備註
T-34-T40年代T-34坦克22~25B2-34有3種變型車
ПСУ-T4 0年代ИС坦克41~45B2-10/11有5種變型車
T-54-T50年代T-54坦克32B-54
BTC-250年代T-54坦克32B-55
T-55-T60年代T-55坦克32B-55
T-55-ПМР1975T-55坦克B-55戰鬥工程車
履帶式坦克修理車用B2發動機
型號裝備年代採用底盤發動機型號備註
МТП60年代БТР-50П裝甲輸送車B-6技術救援車
МТО-СТ6 0年代ГТ-Т重型牽引車技術救援車
性能數據
型號B2-34B2-10B-55
B2-34MB-11A-701B12-6B-46
B-44B-54B-62
類型
衝程444444
缸數及排列12V60°12V 60°12V60°12V60°12V60°12V60°
冷卻方式水冷水冷水冷水冷水冷水冷
燃燒室型式直接噴射式直接噴射式直接噴射式直接噴射式直接噴射式直接噴射式
燃料種類柴油柴油柴油柴油柴油柴油
增壓方式非增壓非增壓非增壓機械增壓機械增壓機械增壓
有無中冷無無無無無無
缸徑/行程150mm/180150mm/180150mm/180150mm/180150mm/180150mm/180
(186.7)mm(186.7)mm(186.7)mm(186.7)mm(186.7)mm(186.7)mm
總排量38.88L38.88L38.88L38.88L38.88L38.88L
壓縮比14~1514~1514.5~15.513.5
標定功率368kW382kW426kW515kW552kW574kW
標定轉速1800r/min2000r/min2000r/min2100r/min2100r/min2000r/min
最大扭矩2156N·m2254N·m2352N·m2940N·m3087N·m
最大扭矩轉速1100~1200~1200~1300~1300~
1200r/min1300r/min1400r/min1500r/min1400r/min
扭矩儲備係數1.1281.2341.151.1721.13
速度係數1.571.61.43~1.671.4~1.621.429
平均有效壓力0.63MPa0.59MPa0.66MPa0.76MPa0.81MPa0.886MPa
活塞平均速度10.8121212.612.612
(11.2)m/s(12.45)m/s(12.45)m/s(13.1)m/s(13.1)m/s(12.45)m/s
升功率9.47kW/L9.83kW/L10.98kW/L13.24kW/L14.2kW/L14.76kW/l
燃油消耗率(標定)245g/kW·h255.7g/kW·h258.4g/kW·h258g/kW·h252~258g/kW·h245g/kW·h
外形尺寸
長1568mm1703mm158319001480(B2-10)
1568mm
(B-11)1583mm1583mm
(B-44)(B-54)
寬916mm916mm8961080896
896mm
(B-54)
高1029mm1029mm8971029902
897mm897mm
(B-44)(B-54)
單位體積功率199kW/m3238kW/m3336kW/m3244kW/m3377kW/m3480kW/m3
重量(乾重)874kg920kg<920kg980kg
比重量2.38kg/kW2.41kg/kW2.15kg/kW1.71kg /kW
緊湊性係數2124.230.618.4326.5632.51
大修期500h
安裝坦克型號T-34ИС-2T-55
T-34/85ИС-3ИС-4T-10MT-72
T-44T-54T-62
坦克噸位26t46t36t
32t46t50t50t41t
35t36t37.5t
坦克單位功率14.1kW/t8.3kW/t11.86kW/t
11.5k W/t8.3kW/t11.4kW/t10.3kW/t11kW/t14kW/t
10.5kW/t10.6kW/t

相關資料

http://www.defenseonline.com.cn/weapon/tank/fdj/fdj580.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