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腦炎

蘇格蘭腦炎

蘇格蘭腦炎(Scotland encephalitis)是由蘇格蘭腦炎病毒引起的,經蜱叮咬傳播的人畜共患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綿羊松雞及其他小哺乳動物帶病毒,通過人與病羊接觸或蜱(蓖麻蜱)叮咬而受染。也有經過呼吸道傳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但以牧羊人、羊毛處理人員、屠羊或實驗室工作人員多見。本病分布於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愛爾蘭所有的丘陵放牧區。好發季節為夏秋季。

病因

蘇格蘭腦炎病毒屬披蓋病毒科B病毒屬,直徑22~27nm。在HeLa細胞培養中有細胞致病作用。本病毒不耐熱60℃水浴10min及乙醚去氧膽酸鈉可滅活在乾燥狀態下可存活數年,在50%甘油中可存活6個月。

發病機制

被受染節肢動物叮咬之後,病毒在局部組織及局部淋巴結複製。病毒血症的發生與持續取決於神經系統外局部組織內病毒複製的程度,單核巨噬細胞系統清除病毒的速度以及特異性抗體的出現等。不同病毒侵犯神經系統外的部位不同。許多披膜病毒及黃病毒累及橫紋肌及血管內皮,而委內瑞拉腦炎病毒常侵及髓樣組織及淋巴組織。在病毒血症期,神經系統實質細胞可被侵犯,但病毒穿過血-腦屏障的方式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病毒被動地穿過血管膜以及病毒在腦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內複製有關。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可能促進神經系統受累。動物實驗表明,某些黃病毒是通過嗅神經上皮的途徑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蟲媒病毒性腦炎具有兩個共同的病理學變化:①細胞內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經細胞和神經膠質損害;②免疫活性細胞進入外周血管腔和腦實質在某些蟲媒病毒性腦炎可有內皮細胞腫脹及增生,深部白質區內髓鞘的破壞及脈管炎。

臨床表現

潛伏期5~15天。表現為流感症狀發熱輕微,可有雙峰熱第2次發熱時,部分患者出現嚴重腦膜炎症狀。末梢血白細胞總數初期輕度減少,後期增多。腦脊液呈無菌性腦膜炎改變(病毒性)。

併發症:
嚴重並發昏迷而死亡。

診斷

主要依賴於病毒分離或雙份血清的抗體效價增高確診。

鑑別診斷:
應注意與無菌性腦膜炎,其他病毒性腦炎相鑑別。

檢查

實驗室檢查:
末梢血白細胞總數初期輕度減少,後期增多。

其它輔助檢查:
腦脊液呈無菌性腦脊液改變。

治療

無特效治療,予支持對症及加強護理。

預後預防

預後:
預後良好,很少死亡。

預防:
以羊群免疫和牧場滅蜱為重點早先使用滅活疫苗,使羊群產生保護性抗體近來使用減毒活疫苗保護羊群。注射1次即可保護綿羊及羊羔1年,從而控制了傳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