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我稻目

蘇我稻目,公元539年,宣化天皇即位,高麗之子蘇我稻目被任命為大臣。蘇我稻目在位期間,一直與當時同掌朝政的物部氏因爭奪權利而敵對,552年10月發生的尊佛排佛事件,將蘇、物兩族敵對情緒推向高潮。

歷史

公元539年,宣化天皇即位,高麗之子蘇我稻目被任命為大臣。與宣化朝同時,另有欽明天皇在位,因宣化絕嗣,540年由欽明天皇統一政權,蘇我稻目繼任大臣。他積極增設、經營朝廷的屯倉,主張尊奉佛教,甚至將私人宅邸改修為佛寺,其虔誠之心可見一斑。

事件

蘇我稻目在位期間,一直與當時同掌朝政的物部氏因爭奪權利而敵對,552年10月發生的尊佛排佛事件,將蘇、物兩族敵對情緒推向高潮。
尚是佛教未曾傳入日本之時,百濟的聖明王派使節向大和國贈送了一尊佛祖釋迦牟尼的金銅像和若干卷經論。天皇正為信仰猶豫不絕,以物部氏、中臣氏為首的一批朝臣主張置之不理,理由便是本土的一百八十神得罪不起,況且為何要無端地信奉外來之神明呢?蘇我稻目卻不以為然,他主張崇揚佛法,認為佛教既然能從天竺流傳至百濟,必有其可流傳之處,此番佛之真諦,當物部氏未能明瞭。欣然自請將佛祖金銅像供奉在小墾國田家中,又把飛鳥向原的私宅改為佛寺,舉家拜佛誦經。大抵是崇佛規模不夠盛大,蘇我氏出資廣修寺院,佛教迅速在國中興盛起來。少傾,卻發生了一起不幸——蘇我稻目崇佛的誠摯之心並未得到佛祖之恩賜,相反,無端地瘟疫橫行,死者甚眾,上下恐慌。物部氏掌權的大連尾輿趁機在年輕的天皇面前挑撥,說蘇我氏崇外佛得罪了八百萬諸神,繼而領皇命將佛像投入難波的河流之中,又縱火焚燒伽藍寺院,一時各地佛寺皆被查封,佛像被毀,蘇我稻目痛心疾首,怨氣抑鬱難消。
555年春2月,百濟聖明王遇害,其子惠王子赴日請求朝廷援助以雪父仇。蘇我稻目以極度中庸之言辭向惠王子闡述了聖明王被害之根源,及保國長治久安之良策,希望百濟人民祭祀創建國家的祖神,去祈禱,拯救將要滅亡的國主,方“國必安,人必靜”,只要肯悔過前科,修理神宮,國家沒有不繁榮昌盛的。
不久蘇我稻目幾次被外派,於555年在吉備五郡設白豬屯倉,556年秋7月在備前兒島郡、冬10月在倭國高市郡等處,也分別設立了屯倉。
其後事件,直至570年春3月1日辭世,於《日本書紀》等處均未見記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