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呈東西走向。全長25.739公里。全線共設24座車站,全部為地下車站。列車為4B編組。識別色為草綠色。線路西起天平山腳下的木瀆站,東至金雞湖東的鐘南街站。途經吳中區、蘇州高新區、姑蘇區、蘇州工業園區4個區。 1號線於2007年12月26日開工建設,歷經1585天的建設,於2012年4月28日11時18分開通試運營。標誌著蘇州成為國內第一個開建並開通軌道交通的地級市,正式邁入了“軌道交通時代”。

基本信息

線路簡介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示意圖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線路示意圖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是一條交通疏導型線路,為蘇州市東西向軸線。全長25.739公里。西起吳中區的木瀆站,東至蘇州工業園區的鐘南街站,橫跨蘇州4個區。

1號線設換乘車站8座,分別是:廣濟南路站(可換2號線);蘇州樂園站(即將更名為“獅子山站”)、東方之門站(以後可換3號線);樂橋站(可換4號線);星塘街站(以後可換5號線);臨頓路站(以後可換6號線);中央公園站(以後可換7號線);時代廣場站(以後可換8號線)。除了8座換乘車站外,剩餘的16個車站為標準車站。地下一層是站廳層,提供旅客問訊、購票、檢票、進站等服務。地下二層為站台層,提供旅客候車和乘車服務。此外,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可與蘇州有軌電車1號線在蘇州樂園站換乘。

1號線設天平車輛段與綜合基地1處;設蘇州樂園和星塘街2座變電站;控制中心則設在蘇州市軌道交通大廈。

1號線的運行平均速度為35.03公里/小時。列車以正常速度在全線行駛,含停站的總時間約為46分鐘。而如果從路面走,則起碼需要2小時。1號線車輛採用B型車,車體長度19米,寬度2.8米,高度3.8米,4節編組,每列車長79米,每節車廂40個座位,整個車廂最多可容納346人,額定載客量為950人,超員載客量1340人,運輸能力不小於2.85萬人次/小時。

車站信息

車站列表

序號車站名稱車站位置車站周邊換乘信息站台形式
1木瀆站竹園路與金山南路路口木瀆新天地島式
2金楓路站竹園路與金楓路路口新區水廠
3汾湖路站竹園路與汾湖路路口西蘇州外國語學校
4玉山路站長江路與玉山路路口南玉山公園
5 蘇州樂園站 長江路與獅山路路口客運西站 軌道交通3號線
6塔園路站鄧尉路與塔園路路口張澄橋
7濱河路站鄧尉路與濱河路路口孫武子橋
8西環路站干將西路與西環路路口三元新村
9桐涇北路站干將西路與桐涇北路路口彩香新村
10廣濟南路站干將西路與廣濟南路路口菱塘新村2號線側式
11養育巷站干將西路與養育巷路口西蘇州市人才市場島式
12樂橋站干將東路與人民路路口怡園4號線
13臨頓路站干將東路與臨頓路路口雙塔、鵝頸灣6號線(在建)
14相門站干將東路與倉街路口相門廣場
15東環路站干將東路與東環路路口新蘇橋
16中央公園站蘇州大道西與星明街路口中央公園7號線(規劃)
17星海廣場站蘇州大道西與星海街路口星海廣場
18東方之門站金雞湖西岸、東方之門下方蘇州中心3號線(在建)
19文化博覽中心站蘇州大道東與觀楓街路口國際博覽中心
20時代廣場站蘇州大道東與華池街路口圓融時代廣場8號線(規劃)
21星湖街站蘇州大道東與星湖街路口歌晨橋
22南施街站蘇州大道東與南施街路口白塘公園
23星塘街站蘇州大道東星塘街路口星天橋 5號線(在建)
24鍾南街站蘇州大道東與鍾南街路口鍾南橋

(1)車站列表中僅標註與軌道交通其他線路之間的換乘信息,與有軌電車的換乘信息已在“線路概況”中說明,故本表中不再列出。

(2)2018年1月8日,《蘇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站名及注音方案批前公示》發布,與3號線換乘的蘇州樂園站擬更名為獅子山站。

(3)2018年5月4日,《蘇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站名及注音批後公示》發布,與3號線換乘的蘇州樂園站確定將更名為蘇州樂園站。

車站簡介

木瀆站:木瀆因吳王夫差為西施在靈岩山頂建造館娃宮、在紫石山增築姑蘇台,“積木塞瀆”而得名。境內風光秀麗、物產豐饒,又恰在天平、靈岩、獅山、七子等吳中名山環抱之中,故有“聚寶盆”之稱。位於竹園路與金山南路路口地下的木瀆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是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的起始站。作為站廳一大特色的木瀆站藝術牆以《錦繡吳中人間天堂》為主要內容,將木瀆地區的人文景觀濃縮在一起,展現了水鄉古鎮與現代文明的相互交融。

金楓路站:軌道交通不僅對城市發展、城市生活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也對社會文化、城市文化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位於竹園路與金楓路路口地下的金楓路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緊鄰金楓商業廣場,周邊未來的文化創意產業和商業發展,代表著對蘇州未來文化創意逐漸走向多元化轉型與發揚的期許。

汾湖路站:位於竹園路與汾湖路交叉路口西側、蘇州外國語學校北側的汾湖路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從前的大片農田搖身一變為美麗的蘇州外國語學校,加之周邊的創業中心,使該地區增添了不少文化元素。軌道交通的開通,將為學生和創業者們帶來更為迅馳的生活節奏和時尚方式。

玉山路站:位於長江路西側,沿長江路南北向布置於玉山公園綠地下的玉山路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依託玉山公園的幽雅、宜居環境,周邊居民小區林立,同時緊靠蘇州樂園水上世界、糖果世界以及蘇州第一家全日資百貨商場——泉屋百貨。軌道交通的開通,必將給周邊休閒、娛樂、商業綜合發展帶來新契機。

蘇州樂園站:(可換3號線,建設中;有軌電車1號線)位於原蘇州樂園歡樂世界大門東側,獅子山腳下,平行於長江路,北至金山路。獅子山站是一號線、三號線的換乘車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一號線站台層,地下三層為三號線站台層。

塔園路站:位於塔園路與鄧尉路交叉路口地下的塔園路站,東北角為美之苑小區,其餘三個角均為綠地,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車站周邊為典型的新蘇州生活圈模式,除有一定數量的台灣、外籍人士群居外,還有蘇州科技學院的大批高校學生。因此,軌道交通的開通必將給予他們全新的蘇州生活訊息和體驗。

濱河路站:孫武在春秋末期曾在現今的蘇州新區留下足跡,隱居於蘇州郊外撰寫了《孫子兵法》,對中國古代軍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影響極其深遠。位於濱河路與鄧尉路交叉路口地下的濱河路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毗鄰的孫武公園就是為紀念這位“兵家之祖”的偉大軍事家而建,園內矗立著孫武的花崗石雕像,以及《孫子兵法》的全文碑。孫武的遺蹟傳說和都市的車水馬龍演繹了蘇州古城新貌的各樣風姿。

西環路站:位於干將西路與西環路交叉路口地下的西環路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西環路以西為三元四村住宅小區,干將路北側為田家炳實驗高級中學和三元二村、三村等小區,干將路南側為三元大廈、熱工研究所和市航道管理處。周邊區域生活便捷、交通方便,軌道交通的開通將為蘇州市民打造一個流暢、簡潔的生活態勢。

桐涇北路站:位於干將西路與桐涇北路交叉路口地下的桐涇北路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周邊以住宅和商業用地為主,站位南面有彩香二村小區,北面有彩虹塑膠模具廠、地產大廈和檢察院,交叉口東側有一條河流。該站採用傳統居民建築和現代裝飾風格相結合的手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工藝相融合,以現代手法表現一個富有內涵的現代公共空間。

廣濟南路站: (可換2號線)位於廣濟南路與干將西路丁字型交叉路口地下的廣濟南路站,為地下三層側島式車站。廣濟南路站為一號線、二號線間的換乘車站,地下二層為一號線站台層,地下三層為二號線站台層。周邊商業、大廈林立,北有石路商業區、東南有古胥門城樓遺址,彰顯了古典與現代的結合、古韻今風、和諧發展的城市風貌。

養育巷站:位於養育巷西側的幹將西路干將河下方的養育巷站,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南側有榮利大廈、永安保險、中旅社蘇州分社,北側有通和新村、蘇州人才服務中心等眾多商業建築,以及大量居住區。地處古城區的養育巷周邊臨近古建築,較好保存了蘇州傳統建築風格和道路格局,因此,軌道交通的開通將極大地改善周邊地區的地面交通擁堵問題。

樂橋站: (可換4號線)人民路是蘇州古城區的縱軸線,是蘇州市重要的交通樞紐,位於人民路與干將東路十字交叉路口地下的樂橋站,是一號線、四號線的換乘車站,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地下一層為四號線站廳層,地下二層為四號線站台層和一號線站廳,地下三層為一號線站台層。樂橋站緊鄰蘇州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觀前街,以及文物建築過雲樓和怡園,是古城區軌道交通的中心站,也是連線各個景點的視窗站。幾十年來,觀前街一直作為蘇州城市的中心,演繹著百年老街的美麗風情與日新月異。

臨頓路站:(可換6號線,建設中)臨頓路站位於臨頓路、干將東路交叉路口的幹將河下。在保護性建築群--文起堂、陳宅,在建蘇州大型購物商場--得基廣場,大面積城市綠地--鳳凰廣場的包裹下,臨頓路站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綻放在姑蘇城中。而拙政園、獅子林、蘇州博物館等著名旅遊景點也坐落於臨頓路上,該站點也將為周邊旅遊帶來新活力。

相門站:相傳古代蘇州人為紀念鑄劍大師干將,把與干將墓相近的古城正東城門稱為“干將門”,即相門。相門站位於干將東路與倉街的交叉口,沿干將東路東西向布置。相門站帶著“相門--宰相之家”的各種姑蘇傳奇與“葑溪之西,胥江之東,廣廈萬間崇”的蘇州大學天賜莊校區毗鄰而居。

東環路站:東環路站位於干將東路、蘇州大道西與東環路交叉路口處,沿干將東路東西向布置,為地下兩層島式站台車站。作為園區西門戶的東環路,是界定園區城市版圖的重要標誌之一,伴隨著周邊新項目的推出,東環路站的設定推動著東環路商圈的再次發展。

中央公園站:(可換7號線,規劃中)設於蘇州大道西與星明街的丁字路口西側,沿蘇州大道西布設,為地下兩層島式車站。東側與綠地、山石、木椅構成的美麗畫卷—中央公園隔路相望。北面毗鄰“依法行政、為國把關、服務經濟、促進發展”的蘇州海關大樓。

星海廣場站:星海廣場站設於星海街與蘇華路交叉路口地下,走出車站即為倡導“多維城市”理念的星海生活廣場,實現無縫對接。星海生活廣場位於蘇州市域CBD的核心位置,是蘇州首個集購物、餐飲、娛樂等業態為一體的軌道商業綜合體,真正實現國際化都市背景下工作、生活、換乘站的概念,融自然、城市功能與城市人生活便利於一體。

東方之門站:(可換3號線,建設中)東方之門站位於金雞湖西岸、城市新地標--東方之門下方。帶著道統的花瓶門與城門巧妙結合的建築靈感,透過簡潔的幾何曲線生動地表現,形成了雙子塔結構的東方之門,展廳內藝術牆以蘇州畫家的花卉作品為底,又融入了園區抽象的現代化建築和雕塑,體現了數碼線路和微分子結構的現代感。1號線最大的站台是東方之門站。

文化博覽中心站:位於蘇州大道東與觀楓街交叉路口地下,車站主體沿蘇州大道東布設,為地下兩層島式站台車站。毗鄰文化藝術中心、國際博覽中心與月光碼頭。這裡代表著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文化藝術的新地標。站內的藝術牆營造出一種抽象的舞台氛圍,林立的高樓剪影與中外演藝形象交相呼應,上方音符、飛鳥,寓意放飛思想。

時代廣場站:(可換8號線,規劃中)位於蘇州大道東與華池街交叉口下,毗鄰圓融時代廣場。時代廣場為蘇州時尚休閒新場所,其在規劃上更注重人的體驗,綜合考慮了商業和旅遊的價值體系。再看那座500米長、32米寬的飛架於金雞湖畔的巨型LED天幕,宛若彩虹。

星湖街站:位於蘇州大道東與星湖街交叉口,沿蘇州大道東設於交叉路口下,為地下兩層島式站台車站。附近主要有園區新行政中心、檢察大廈、法院大廈。站內藝術牆的設計又是一兩點,它有如天界的燦爛群星,又如數位化線路圖,符合園區“科學化、信息化”目標。

南施街站:位於蘇州大道東與南施街的交叉口下,為地下兩層島式站台車站。車站周邊已建成蘇州電信大樓,遠期規劃有移動通信、有限電視等。車站站台設計以“通信”立意,將提煉的抽象圖案在頂面個性區體現,增強車站的識別性。

星塘街站:(可換5號線,建設中)車站設於蘇州大道東與星塘街交叉口,沿蘇州大道東東西向設於交叉路口下。是一號線與五號線的換乘站,一號線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星塘街站的設立為周邊居民提供最大程度的交通新體驗。車站裝修以標準化、簡練的設計手法表達園區工業化與現代科技感。

鍾南街站:軌道交通連線起蘇城一體兩翼。鍾南街站位於蘇州大道東與鍾南街的交叉口下,為1號線的折返站,鍾南街站必將為周圍廣闊的地域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軌道交通的發展必將為區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運營信息

票價方案

1號線及換乘2號線,4號線及支線票價表 1號線及換乘2號線,4號線及支線票價表

2012年4月5日14時,蘇州市物價局、蘇州市交通運輸局和蘇州軌道交通有限公司 舉行聯合發布會,公布了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票價執行方案。

2012年4月28日,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試運營。票價採取里程分段計價方法,實行“遞遠遞減”。起步價2元可乘6公里,6至16公里每1元可乘5公里,16至30公里每1元可乘7公里,30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9公里。

行車間隔

逢周一至周四

1號線行車間隔表 1號線行車間隔表

早高峰:7:30-9:00,行車間隔不超過4分50秒,其中往鍾南街方向超高峰7:32-7:44、7:45-8:24,行車間隔2分40秒、2分30秒;往木瀆方向超高峰8:24-9:16,行車間隔2分40秒;

晚高峰:17:00-19:00,行車間隔不超過4分35秒,其中往木瀆方向高峰17:27-18:16,行車間隔3分鐘;

平峰:其他時段,間隔6分鐘。

逢周五

早高峰:7:30-9:00,行車間隔不超過4分50秒,其中往鍾南街方向超高峰7:32-7:44、7:45-8:24,行車間隔2分40秒、2分30秒;往木瀆方向超高峰8:24-9:16,行車間隔2分40秒;

晚高峰:17:00-21:05,行車間隔不超過4分35秒,其中往木瀆方向高峰17:27-18:16、20:18-21:05,行車間隔3分鐘、3分50秒;

平峰:其他時段,間隔6分鐘。

逢周六日

高峰:11:00-20:40,間隔4分50秒;

平峰:其他時段,間隔6分鐘。

首末班車時刻表

首班車:6:10,雙向4站同時發車:

往鍾南街方向:木瀆、玉山路、濱河路、廣濟南路;

往木瀆方向:鍾南街、星湖街、星海廣場、樂橋。

末班車:22:35,木瀆、鍾南街同時發車。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首末班車時刻表
方向首班車末班車
車站木瀆方向鍾南街方向木瀆方向鍾南街方向
木瀆——6:10——22:35
金楓路6:316:1223:2122:37
汾湖路6:286:1423:1922:39
玉山路6:266:1023:1622:41
蘇州樂園6:246:1223:1422:44
塔園路6:226:1423:1222:46
濱河路6:206:1023:1022:48
西環路6:186:1223:0822:50
桐涇北路6:166:1423:0622:52
廣濟南路6:146:1023:0422:54
養育巷6:116:1223:0122:57
樂橋6:106:1423:0022:59
臨頓路6:176:1622:5823:01
相門6:166:1722:5623:02
東環路6:136:1922:5423:04
中央公園6:126:2222:5223:07
星海廣場6:106:2422:5023:09
東方之門6:166:2622:4823:11
文化博覽中心6:136:2922:4423:14
時代廣場6:116:3122:4223:16
星湖街6:106:3322:4123:18
南施街6:146:3522:3923:20
星塘街6:126:3722:3723:22
鍾南街6:10——22:35 ——

列車信息

1、車輛工作環境

1號線列車 1號線列車

車輛在地下、地面上運行。

車輛可以通過公路運送至車輛段。

車輛在庫內檢修和存放,庫內無需採暖設備。

列車右側行駛,運行時採用單司機值乘的ATO駕駛方式或單司機手動駕駛方式。

列車採用無人ATO自動折返方式、有人ATO自動折返方式和司機手動駕駛折返方式。

列車保證在9級風速時的安全可靠運行。當風速為11級時,保證空載列車線上路上的安全停留。

以上條件下列車均保持在限界內。

車輛系統所有設備適應含鹽和其他腐蝕性物質的氣候條件,能防腐蝕、防蟲害(尤其是白蟻和嚙齒類動物)、防水、

防霉、防灰塵、防火、防雷擊、防冰雹、防霧霾等。

2、車輛型式

B型車,有帶司機室的拖車(Tc車)和帶受電弓的動車(Mp車)兩種車型,由一輛拖車和一輛動車組成一個列車單元。

3、列車編組

初、近、遠期均採用由兩個列車單元(Tc*Mp)組成的2動2拖4輛編組列車,每個Tc*Mp為最小可動單元,當整列車解編為兩個Tc*Mp最小可動單元時,每個Tc*Mp單元在人工簡單操作下可迅速形成端車迴路。

即:=Tc*Mp=Mp*Tc=

= —— 半自動車鉤

* —— 半永久牽引桿

列車載客量

拖車座位數量(縱向布置) 38座/輛

動車座位數量(縱向布置) 41座/輛

座席載客量(AW1):

拖(Tc)車 38人/輛

動﹙Mp﹚車 41人/輛

定員載客量(AW2)(6人/m2)

拖車(包括座席人員) 226人/輛

動車(包括座席人員) 245人/輛

超員載客量(AW3)(9人/m2)

拖車(包括座席人員) 324人/輛

動車(包括座席人員) 346人/輛

每列車載員人數

AW1工況 156人/列

AW2工況 942人/列

AW3工況 1340人/列

布置坐席時應充分考慮殘障、孕、老、幼等人員乘坐的需要。在兩端設有輪椅停置區域,並設定相應的安全保障措施。

列車重量

空車狀態:

拖車(Tc)(空車) 30.9t/輛

動車﹙Mp﹚(空車) 32.9t/輛

一列空車重量 127.6t/列

4、列車主要設備配置

車輛設備配置和布置保證功能和性能要求,滿足軸重平衡需要,並有利於實施維護保養、檢修以及實現低的運營和維修成本。

車輛主要設備配置至少應包括:

司機室(CAB);

牽引逆變器(VVVF);

牽引電動機(MOTOR);

受電弓(PAN);

輔助逆變器(SIV);

低壓電源(LVPS);

低壓電器櫃(LV);

避雷器(LP);

制動電阻(BR);

高壓箱(HV);

蓄電池組(BATT);

車載列車自動控制裝置(ATC);

空氣壓縮機(CMP)以及單元式空調機組(A/C)等。

列車增購

’為進一步提高蘇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運輸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流需要,保障運營安全。根據《<關於蘇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增購電客車可行性研究報告(含項目建議書)的請示>》(蘇軌集字〔2015〕17號)及相關附屬檔案。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決定增購電客車22列/88輛。增購電客車採用4輛編組B型車,車載信號、通信設備與原1號線設備配套。增購電客車總投資70343萬元,其中車載信號、通信設備費用8360萬元,所需資金從蘇州市軌道交通專項資金中列支。2015年2月9日,蘇州市發改委批覆了《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增購電客車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含項目建議書)》。

2015年12月30日,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首列增購電客車順利完成組裝,進駐天平車輛段。針對原有1號線電客車受電弓系統故障率較高的問題,增購列車更換了原有供應商,並對受電弓系統做出了相應的改進。增購列車對受電弓系統的24項技術參數進行了核對,並對上臂桿、下臂桿、關節軸承等進行了焊接檢測和衝擊震動試驗。檢測與試驗結果均為合格,確保了增購列車的受電弓系統不再發生原1號線的故障問題。

與此同時,增購列車還採用了先進的變頻空調技術,使得空調機組能夠隨客室負荷的變化實時調節製冷量輸出,減小客室內溫度波動,更大程度上的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適性。變頻空調技術更具有節能性,其在製冷時的節電率達到30%以上,制熱時達60%以上。此外,變頻技術具有更寬的製冷能力調節範圍,可以實現10%-120%無級調節。

1號線增購列車除改進了受電弓系統和空調技術以外,其餘系統基本與原1號線列車保持一致。此種形式保證了增購列車的使用、維護、設備互換性等多方面。

車輛段改擴建

改擴建背景

截止2015年,1號線共有電客車24列。電客車增購數為22列,屆時將達到46列。目前1號線車輛段只有12股道(24列位)的停車列檢庫,不能滿足增購列車後的夜間停車檢修的需要,為滿足列車增購後的存車需求,應進行天平車輛段擴容配套工程,基於降低建設成本和降低對運營的影響,計畫按照遠期建設規模一次性擴建完成12股道(24列位)。為滿足1號線電客車增購後的存車需求,蘇州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按照1號線車輛段改擴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制定的方案開展天平車輛段擴容配套工程。並委託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編制1號線車輛段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含項目建議書)。車輛段改擴建配套工程費用14160.21萬元(其中工程費用為10705.04萬元),相關費用從蘇州市軌道交通專項資金中列支。項目在原規劃預留用地上建設,無需新增建設用地。2015年3月27日,蘇州市發改委批覆《蘇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段改擴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含項目建議書)》。

改擴建方案

(1)增建原預留停車列檢庫

一次建成預留的停車列檢庫(12線24列位), 長189m、寬67.45m,建築面積12807㎡,由3個4線跨組成,與既有停車列檢庫之間設縱向消防通道,線間距為4.6m,每股道2列位盡端式布置並均設定柱式檢查坑,同時在既有周月檢庫兩跨每側(共4側)增設中層作業平台。

(2)增建一座應急搶修材料庫

為滿足應急搶修物資存放要求,增建一座應急搶修材料庫,庫房長21.84m,寬6m,建築面積約136.28㎡。

(3)新增部分司機公寓

計畫對運用庫綜合樓進行改擴建,在既有建築上增設一層公寓,增設25-30間司機公寓,改擴建部分建築面積1304㎡,以滿足實際需求。

(4)增建一座材料棚

在天平車輛段物資總庫南側、特種物品庫東側的材料堆場內增建成材料棚一處以滿足物資管理需求,材料棚南北向長50m,東西向寬10m,建築面積500㎡,內設3t電動單梁起重機一台。

(5)相關配套設施

為滿足上述改擴建設施的正常使用,需對段內既有站場、軌道、通風空調、給排水及消防、電力、供電、通信信號、FAS/BAS系統及道路等工程進行合理的改造。

首輪架修

電客車架修中 電客車架修中

蘇州軌道交通順利完成了1號線全部25列電客車空調、受電弓、車體、制動、轉向架、車上電氣、車下電氣、車鉤、車門等九大系統總計24.2萬多件維修(更換)部件的架修任務。本次不僅提前一個月順利實現了1號線25列電客車的首輪架修目標,而且同口徑統計下單節車架修成本、維修周期等指標均在國內處於中上水平,蘇州也成為國內第一個完成電客車首輪架修工作的地級市。

電客車架修中 電客車架修中

電客車架修是指對運營年限達5年或運行公里數達60萬公里的電客車進行全方位深度拆解維修,以恢復電客車整體性能,達到符合運營標準的技術性工作。隨著1號線電客車運營時間和里程數的不斷增加,車輛部分設備正常的磨耗及老化逐漸加深。為確保電客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蘇州軌道交通本著“提前謀劃、專家評審、試修先行、科學驗證、增強內功、從大企向強企轉變”的思路,自2013年開始布局1號線電客車架修工作,通過抓好架修方案編制、工藝規程評審、物資設備採購、人員儲備培訓、信息化建設、首列車試修等前期工作,於2015年10月份正式開始1號線電客車架修工作,成為國內地級市中首家啟動B型車架修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

電客車架修中 電客車架修中

為確保架修後電客車各項性能滿足正線運營需要,一方面,蘇州軌道交通從嚴把控生產安全質量,先後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8項,架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27項,制訂了檢修過程中兩層級的“三檢”(工班級的自檢、互檢、抽檢,工程師級的專檢、巡檢、抽檢)及調試過程中的“兩驗”(靜調前工班交叉檢驗和動調後的交車驗)制度,並積極開展QC攻關活動,破解生產技術難題,極大地促進現場安全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架修完工交車後1年內故障數較架修前1年內的平均下降了40%。另一方面,針對運營時間逐漸壓縮、電客車上線率提高的情況,為保證正線用車數量,降低正線運營壓力,蘇州軌道交通主動加壓,科學編制架修生產計畫,通過班組協同作業、工序及工位調整、維修手段最佳化等方式完善12項工藝方法及流程,將原來5個綜合工班按照現場工位類別最佳化調整為8個專業工班,使作業分工更為細化,整體作業更趨於流水線型,從而提升了架修作業效率。隨著員工對架修規程和工藝逐漸熟練掌握,蘇州軌道交通從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現場操作安全風險等角度完成139類現場工裝製作,如一系橡膠堆定位拆裝工裝、制動缸過渡板拆裝工裝、牽引橡膠堆拆裝支架、抗側滾扭桿拆裝液壓車、稱重放氣工裝等實用性工裝的製作使用,大大提升了員工作業的效率,減少相應工位作業人員。從首列車架修的80個工作日逐漸提升到25個工作日/列車,效率提升了68.7%。此外,蘇州軌道交通還從物資需求提報、物資消耗統計分析、備品備件及耗材量化管理等方面多維度抓好架修成本管控工作,僅制動、牽引、轉向架三項系統周轉件採購通過藉助1號線增購列車項目就節約成本約1541萬。

電客車完成架修 電客車完成架修

通過1號線首輪電客車架修,蘇州軌道交通積累了架大修工作的生產組織、安全和質量把控、人員培訓、物資管理及委外管理等方面的寶貴經驗,為後續線路不同型號的電客車架大修工作指明了方向。尤其是架修籌備採取項目管理方式的經驗備受其它城市捷運同行的認可和推崇,無錫、福州、西安、濟南、南寧、杭州、鄭州等10餘家省會城市及江蘇省內捷運公司先後前來調研取經,充分說明蘇州電客車架修工作已處在全國前列隊伍之中,為實現軌交電客車架修技術經驗的“蘇州輸出”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色設計

2道電動“禁止門”保全全,全程手機信號無影響!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車票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車票

1號線控制中心的設計考慮了全網的功能,車輛段與綜合基地可以承擔1、2號線的車輛廠修和架修任務,這樣的設計還能節約土地,實現了資源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1號線停車線採用對稱道岔設計,這在國內還尚屬首次。專家稱,這種設計可以使配置存車線的車站縮短大約70米的長度,從而節省工程投資6000萬元;另外,1號線在所有車站都設定了自動扶梯和電梯;車站公共區設有自動噴霧滅火系統,保障車輛消防安全。設計人員還特別在列車與站台之間設定了2道電動“禁止門”,列車沒有到站前軌道會處於封閉狀態,以保證乘客安全。此外,無論站里車裡,打手機完全沒問題。

換乘樞紐

蘇州軌交1號線木瀆公交換乘樞紐項目 蘇州軌交1號線木瀆公交換乘樞紐項目

2018年3月7日,市規劃局對蘇州軌交1號線木瀆公交換乘樞紐項目進行了建設工程規劃批前公示。根據規劃,軌交1號線木瀆站將設定1286個停車位,為市民換乘提供充足的停車位。

根據規劃,蘇州軌交1號線木瀆公交換乘樞紐項目總占地19465.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6445.75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1#樓為19層,2#樓20層。其中2#樓為酒店及酒店配套。老百姓最為關注的停車位規劃1286個,其中停車樓660個,地下停車位一期541個,二期85個,總共626個;腳踏車停車位一期設定250個,二期設定1575個,總共1825個。此外,該換乘樞紐還規劃了117個公車停車位,其中一期25個,二期92個。

工程建設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車站內部圖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車站內部圖

2003年6月,1號線預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

2007年12月26日,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開工建設

2008年2月22日,1號線蘇州樂園站首先開始連續牆施工。

2008年10月30日,1號線首個盾構區間(蘇州樂園-玉山路)開始盾構。

2008年11月10日,一號線17個土建標段施工手續完備。

2008年11月21日,廣濟南路站順利轉入二期施工。金楓路站兩專項方案順利通過專家會審。

2008年11月22日,蘇州樂園站換乘段主體基坑開挖。

2008年12月8日,相門站第一幅地連牆澆築完畢。桐涇北路站南側施工全部完成。

2008年12月23日,1號線文化博覽中心站封頂,成為首個主體工程封頂的車站。

2009年1月12日,桐涇北路站完成第四次道路翻交。

2009年2月23日,金雞湖A島中間風井基坑正式開挖。

2009年3月19日,1號線金雞湖隧道(東方之門-文化博覽中心)——最長盾構區間開始盾構。

2009年4月27日,03標玉山公園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2009年6月2日,14標2台盾構機雙雙進入金雞湖底正常掘進。

2009年7月4日,14標金雞湖A島中間風井順利封頂。

2009年7月12日,1號線首段區間隧道順利貫通。

2009年7月16日,05標兩台盾構機安全順利入井。16標南施街站主體工程順利完成。

2009年7月20日,17標鍾南街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2009年7月23日,03標汾湖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2009年7月25日,1號線會展中心站~金雞湖中間風井盾構區間精密貫通。 11標首台盾構機順利下井。

2009年8月12日,1號線古城區內首個盾構區間(養育巷-樂橋,520米)開始盾構。09標區間盾構暨古城區首台盾構順利始發。

2009年8月15日,14標金雞湖中間風井~星港街右線盾構成功始發。

2009年8月27日,05標“強企號”盾構機成功始發。

2009年9月5日,I-TS-05標塔園路車站順利封頂。

2009年9月9日,02標汾湖路站盾構成功始發。

2009年9月13日,金雞湖中間風井~星港街左線盾構機成功始發。

2009年9月18日,軌道交通1號線車站站名進行公示。

2009年9月20日,7標首台盾構機順利下井。

2009年9月28日,12標兩座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07標桐涇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2009年10月23日,11標第二台盾構機順利下井。

2009年11月4日,1號線古城區內首條盾構隧道貫通。

2009年12月10日,1號線金雞湖隧道貫通(東方之門-文化博覽中心)。

2009年12月25日,I-TS-01標出入段~木瀆站區間隧道左線工程暨木瀆站主體結構順利完成。

2010年1月1日,I-TS-05標蘇~塔區間左線精密安全貫通。

2010年1月6日,I-TS-09標新增盾構於廣濟路站左線始發。

2010年1月15日,1-TS-11標臨頓路——倉街站盾構區間右線順利貫通。

2010年2月3日,I-TS-07標桐涇路站~廣濟路站左線區間貫通。I-TS-14標會展中心~華池街站區間右線精密貫通。

2010年2月5日。臨頓路站~人民路站區間隧道順利貫通。

2010年2月8日,1號線首段鐵軌開鋪。

2010年2月28日,I-TS-11標臨頓路站車站主體結構封頂。

2010年3月5日,I-TS-04標蘇州樂園7號出入口封頂完成,6號出入口已完成了延伸段工法樁120根和止水圍護。標準段第一、二、三、四、五、六段頂板完成,第七段中板完成,第七、八、九段底板完成,標準段第六段頂板完成。換乘段第一、二段頂板已完成,南、北端頭井全部完成。

2010年3月6日,I-TS-14標盾構區間全線貫通。

2010年3月8日,1號線試製車地板開始組焊。

2010年3月12日,I-TS-05標“富工號”盾構機精確進洞。

2010年3月18日,I-TS-11標 “奮進1號”盾構機順利完成2次始發。

2010年3月21日,I-TS-07標桐涇路站~廣濟路站左線區間全線貫通。

2010年4月13日,1號線專用無線通信系統(SRT1-3-2標)第三次設計聯絡圓滿完成。

2010年4月16日,I-TS-11標“奮進2號”盾構機順利完成2次始發。

2010年4月20日,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供電系統設備進入安裝階段。

2010年4月23日,1號線綜合監控系統第二次設計聯絡國外部分順利完成。

2010年4月28日,軌道交通1號線進入機電安裝階段。

2010年5月15日,1號線SRT1-14-6標牽引降壓供電系統安裝工程開工。

2010年5月22日,I-TS-07標“宏潤8號”盾構在三元村站順利進洞。

2010年5月29日,1號線牽引降壓供電設備開始安裝。

2010年6月19日,I-TS-07標“宏潤8號”盾構在三元村站順利出洞。

2010年7月5日,SRT1-14-15.1標汾湖路站局部區域場地移交。

2010年7月6日,I-TS-11標臨頓路至倉街站盾構區間雙向貫通。

2010年7月10日,I-TS-05標“強企號”盾構機成功穿越京杭大運河。

2010年7月29日,1號線接觸網第一桿順利組立。

2010年8月1日,1號線首個車站變電所設備運輸到位。

2010年8月2日,1號線桐涇路站至廣濟路站區間雙向貫通。

2010年8月13日,1號線60kg/m鋼軌4.5號對稱道岔通過廠內試鋪驗收。

2010年8月18日,1號線首個變電所設備安裝順利完成。

2010年8月31日,I-TS-12標盾構隧道區間全部貫通。

2010年9月15日,1號線廣濟路站至養育巷站開始鋪軌。

2010年9月19日,1號線清分中心繫統(SRT1-4-1)標設計聯絡全部完成。

2010年9月28日,SRT1-14-6標項目部變電所內電纜開始敷設。Ⅰ-TS-05標濱三區間全線貫通。

2010年10月12日,1號線控制中心主體工程順利完成。

2010年10月14日,1號線SRT1-4-2標AFC系統完成全部設計聯絡。

2010年10月21日,1號線首通段各變電所二次接線全部完成。

2010年10月22日,1號線車輛段SRT1-3-5標段進入線纜敷設階段。

2010年10月25日,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洞通。【1號線最後一個盾構標段(養育巷-樂橋)成功貫通】

2011年11月4日,1號線首通段環網電纜開始敷設。

2011年11月23日,1號線首通段供電系統開始分部驗收。

2010年11月30日,1號線AFC系統車站預埋管槽開始施工。

2010年12月24日,1號線輔助設施項目可研報告通過專家論證。

2010年12月25日,1號線蘇州樂園主變電所送電成功。

2010年12月31日,1號線首列車正式交付。

2011年4月28日,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軌通

2011年4月28日,1號線次通段變電所順利通過分部驗收。

2011年5月5日,1號線部分車輛設備順利完成出廠驗收。

2011年5月20日,1號線車輛段400V低壓系統一次性送電成功。

2011年5月21日,1號線首批擬投運列車陸續進入調試狀態。

2011年5月30日,I-TS-03標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

2011年6月1日,1號線第二列車完成型式試驗。

2011年6月21日,1號線園區段一次性送電成功。

2011年6月28日,1號線園區段專用無線通信系統開通。

2011年7月20日,1號線接觸網工程一次送電成功。

2011年8月18日,1號線車輛段工藝設備預驗收全面開始。

2011年8月25日,1號線園區段隱蔽工程驗收完成。

2011年9月2日,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全線變電所送電成功。

2011年9月25日,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電通

2011年9月25日,軌道交通1號線全線專用無線通信開通。

2011年10月13日,1號線首批自動售檢票設備下站安裝。

2011年11月17日,1號線天平車輛段檢修工藝設備驗收工作基本完成。

2011年11月24日,1號線園區段基本完成通信終端設備安裝。

2011年12月5日,軌道交通1號線園區段正式移交運營。

2011年12月13日,1號線專用通信系統順利通過預驗收。

2011年12月21日,軌道交通1號線首幅文化牆安裝完成。

2011年12月22日,1號線清分中心繫統順利通過預驗收。

2011年12月23日,1號線公安通信系統子單位順利通過驗收。

2011年12月24日,1號線自動售檢票系統順利通過預驗收。

2011年12月27日,1號線通信系統施工總承包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2011年12月29日,1號線全線自動售檢票設備安裝完成。

2011年12月29日,1號線民用通信系統順利通過預驗收。

2011年12月30日,1號線電客車順利完成21列車的到貨。

2012年1月6日,1號線清分中心交工驗收完成。

2012年1月9日,1號線自動售檢票系統通過交工驗收。

2012年1月12日,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開始試運行

2012年4月28日, 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試運營

2015年2月9日,蘇州市發改委批覆《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增購電客車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含項目建議書)》。

2015年3月27日,蘇州市發改委批覆《蘇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車輛段改擴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含項目建議書)》。

2015年10月12日,蘇州軌道交通1號線列車架修動工。

2015年12月30日,1號線第1列(共22列)增購電客車順利完成組裝,進駐天平車輛段。

2018年1月8日,《蘇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站名及注音方案批前公示》發布,與3號線換乘的蘇州樂園站擬更名為獅子山站。

2018年5月4日,《蘇州市軌道交通3號線站名及注音批後公示》發布,與3號線換乘的蘇州樂園站確定將更名為獅子山站。

2018年6月20日,1號線25列電客車首輪架修任務順利完成。

2018年12月7日-8日,1號線電客車均衡修籌備工作順利通過專家評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