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南北走向,連線相城區、姑蘇區、吳中區和吳江區,是蘇州城市發展的一條骨幹線路。主線全程長約為42.022公里,北起相城區龍道浜,南至吳江同里站(支線至吳中木里站),共設31站,全線地下鋪設。途經相城活力島、平江新城、蘇州火車站、北寺塔、觀前商圈、南門商圈、吳中區中心城區、蘇州太湖新城、吳江汽車客運站等重要地區,終點站與規劃中的通蘇嘉城際鐵路實現換乘。4號線現有4個換乘車站。分別是與1號線換乘的樂橋站;與2號線換乘的蘇州火車站和石湖東路站;與支線換乘的紅莊站。

基本信息

線路簡介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4號線線路全長41.5km,車站31座,均為地下站預計於2017年4月通車投運。途經相城中央商貿城(活力島)、平江新城(蘇州市各類行政中心)、蘇州火車站、北寺塔、觀前商圈、南門商圈、吳中區中心城區、蘇州太湖新城、吳江汽車客運站等重要地區,終點站與未來的蘇嘉城際鐵路實現換乘。
4號線站點主線31站分別為:龍道浜—張莊—姚祥—活力島—孫武紀念園—平瀧路西—蘇錦—蘇州火車站(換乘2號線)—北寺塔—察院場—樂橋(換乘1號線)—三元坊—南門—人民橋南—團結橋—寶帶路—石湖東路(換乘2號線)—紅莊(主線支線換乘站)—清樹灣—花港—江陵西路—江興西路—流虹路—笠澤路—顧家盪—蘇州灣東—松陵大道—吳江人民廣場—吳江汽車站—龐金路—同里站 。

車站信息

車站列表

4號線主線
序號 車站名稱 車站位置 車站周邊 換乘線路
1 龍道浜站 蘇虞張公路與金磚路路口東 蘇州水務集團
2 張莊站 文靈路與蘇蠡路路口東 荷塘月色濕地公園
3 姚祥站 文靈路與安元路路口 黃橋 9號線(規劃)
4 活力島站 文靈路與春申湖西路路口北 活力島
5 孫武紀念園站 文靈路與陽澄湖西路路口 孫武紀念園 8號線(規劃)
6 平瀧路西站 廣濟北路與平瀧路路口 蘇大附一院平江院區
7 蘇錦站 廣濟北路與平河路路口 蘇錦新村 6號線(規劃)
8 蘇州火車站 蘇州火車站站房及站場下方 蘇州火車站 2號線
9 北寺塔站 人民路與西北街路口 北寺塔
10 察院場站 人民路與景德路路口 觀前商圈西
11 樂橋站 人民路與干將東路路口 樂橋 1號線
12 三元坊站 人民路與十全街路口 蘇州中學
13 南門站 人民路與竹輝路路口 蘇州文廟、滄浪亭 5號線(在建)
14 人民橋南站 人民路與南門路,端文路之間 蘇綸場
15 團結橋站 東吳北路與團結橋巷路口 團結橋
16 寶帶路站 東吳北路與寶帶東路路口 東吳塔 3號線(在建)
17 石湖東路站 東吳北路與石湖東路路口 吳中汽車站 2號線
18 紅莊站 東吳南路和吳中大道路口南 紅莊新村 4號線支線
19 清樹灣站 田上江路往南過盛興路 紅樹灣花園
20 花港站 花港路西端與規劃路路口南 花港村
21 江陵西路站 鱸鄉北路與江陵西路路口 吳江經濟開發區天和國小
22 江興西路站 仲英大道與江興西路路口 松陵第一中學
23 流虹路站 秋楓路與流虹西路路口 蘇州灣
24 笠澤路站 秋楓路與笠澤西路路口 北周家盪
25 顧家盪站 秋楓路與顧家盪路路口 中房頤園
26 蘇州灣東站 秋楓路與開平路路口 新城吾悅廣場
27 松陵大道站 東太湖大道與松陵大道路口 吳江中等專業學校
28 吳江人民廣場站 東太湖大道與中山南路路口 吳江區人民政府
29 吳江汽車站 站前路與順風路路口 吳江汽車客運站
30 龐金路站 甘泉西路與龐金路路口 甘泉圩
31 同里站 同津大道與甘泉東路路口 錢家橋
4號線支線
序號 車站名稱 車站位置 車站周邊 線路換乘
18 紅莊站 東吳南路與吳中大道路口南 紅莊新村 4號線主線
32 蠡墅站 吳中大道與邵昂路路口 越湖名邸
33 石湖莫舍站 吳中大道與溪秀路路口 蘇州市職業大學
34 越溪站 塔韻路與北溪江路路口 蘇州海關
35 文溪路站 塔韻路與文溪路路口 瑞華醫院
36 天鵝盪路站 塔韻路與天鵝盪路路口 偉基科技園
37 蘇州灣北站 溪虹路與東太湖路路口西 蘇州灣
38 木里站 龍翔路與東太湖路路口西 天鵝湖公園

車站簡介

根據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蘇省地名管理條例》、蘇州市人民政府《蘇州市地名管理條例》,經過了市地名辦、所屬區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部分專家、市民代表討論研究,4號線及支線(共38個站)的站名方案如下:
龍道浜站:龍道浜站位於相城中心城區的北部,是4號線的起點站,北接元和停車場,列車每天從這裡出發,穿過文靈路、廣濟北路、人民路進入吳中區。站中的“荷情水韻”文化牆以靈動的曲線表現出荷花、荷葉隨風搖曳的自然美景,明黃的底色給人鮮明活潑的印象,傳達出相城區發展壯大的蓬勃氣勢。
張莊站:張莊站依張莊村而建,位於蘇蠡路與文靈路交叉口南側,與其為鄰的“荷塘月色”水上主題公園,每年夏季吸引著眾多市民、遊客前來領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奇觀勝景。張莊站周邊輕工廠家眾多,軌道交通的開通將給這片地區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姚祥站:(可換9號線,規劃中)姚祥站位於在建的安元路和文靈路交叉口,周邊為姚祥村,遠期規劃為商業和住宅以及市政用地,姚祥站的設立和安元路的擴建將徹底改變該地區交通不便的現狀,也為東側御窯路沿線的小區居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出行選擇,為市民帶來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是軌道交通不懈的追求。
活力島站:活力島站位居相城區最佳商業和居住核心區北側,蘇州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和露天劇場——活力島就位於車站的東南側,車站東西兩側現為新建商業及住宅用地,北端為文靈河橋,活力島站的加入是周邊地區發展的又一劑強心針。
孫武紀念園站:(可換8號線,規劃中)兵家鼻祖孫武於吳地功成名就,歸隱終老。據考,其墓位於相城區元和街道,全新落成的孫武紀念園就位於車站西南角,孫武紀念園站為公眾紀念孫子、參觀孫子文化藏品提供了出行便利。這裡有傳統文化的星火傳承,也有現代生活的潮流氣息,更有未來發展的美好嚮往。
平瀧路西站:平瀧路西站位於廣濟北路與平瀧路交叉路口,站內文化牆“吳風解碼”表現出吳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數字時代的精深傳承。車站北側為京滬高速,東側為體育館和多層商業建築及生活廣場,西側為住宅小區、商業廣場及學校。隨著軌道交通的加入,這裡儼然已成為一個高度發展的現代化新城區。
蘇錦站:(可換6號線,規劃中)蘇錦站位於廣濟北路與平河路交匯的“十”字路口下,車站西北、西南、東南被蘇錦新村圍繞,同時有在建的購物大樓、中國電信、汽修廠等商業建築,軌道交通在這裡設定站點將極大的改善周邊居民的生活,同時將帶動商業的發展。
蘇州火車站:(可換2號線)4號線蘇州火車站在蘇州火車站站房及站場下方與2號線形成“T”型換乘。這裡是蘇州對外的重要視窗,每日運送著南來北往的旅客,人們通過這裡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也通過這裡走近蘇州、了解蘇州,4號線開通後蘇州火車站將形成一個多線立體綜合換乘樞紐,帶領大家走進古風相城、走進魅力吳江。
北寺塔站:北寺塔站依傍北塔報恩寺而建,據史志記載,三國赤烏年間,孫權為報母恩建寺,如今已是蘇州城內歷史最悠久的千年古剎。車站內有文化牆“知恩報恩”,抽取了北寺塔塔底的建築結構作為創作元素,展現出一幅傳承千年的“孝”文化圖景,北寺塔站借軌道交通四通八達之便利,向新老蘇州人傳遞蘇州的深厚底蘊和燦爛人文。
察院場站:百餘年來,察院場的周圍、觀前街的兩邊不僅是蘇州最熱鬧的商業中心,而且具有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蘊,被稱為蘇州城的縮影。察院場站文化牆“蘇式彩韻”上密布的一個個彩色小方塊象徵著歷經滄桑的蘇式商業文化元素,勾畫出察院場周邊百年的城市記憶和現代商業發展的繁華。
樂橋站:(可換1號線)自1號線開通運營以來,樂橋站一直是線路客流量之冠,4號線開通後樂橋站將正式升格為換乘站,迎來更多來自東南西北的乘客。新線站台為側式站台,設定在車站地下二層,乘客在前往1號線站台的路程中將會看見4號線的列車在往日的負二層站廳中呼嘯而過,感受到軌道交通新線帶來的嶄新活力。
三元坊站:三元坊站位於人民路與十全街交叉路口下,沿人民路設定,西南側是蘇州文廟,東側分布蘇州市圖書館、蘇州大學,西側分布蘇州衛生學校、蘇州中學等,人文氣息濃厚。三元指狀元、會元、解元,乾隆年間,蘇州府學為錢棨建三元坊,以紀他在鄉試、會試、殿試連中三元的壯舉。
南門站:(可換5號線,建設中)南門站位於人民路與竹輝路、新市路交叉路口下,地處南門商業圈中心地帶,周邊分布工人文化宮、商業廣場、小區,是重要的客流集散地。站內文化牆“天地仁賢”將《天文圖》、《平江圖》、《論語》和五百賢士作為創作元素,分別表現天、地、仁、賢,在這個快節奏的地段突顯了蘇州“人傑地靈”的地域特徵和“崇文”的城市精神。
人民橋南站:人民橋南站位於人民路西側,沿人民路南北向布置,靠近南門景區。周邊小區、學校眾多,西側有大型商業廣場,北側有寬闊的外城河,視野開闊,風景秀麗,與漂亮的人民橋南站相映成趣,人民橋南站將致力於為附近中國小和小區居民創造安全、舒適、便捷的出行條件。
團結橋站:團結橋為吳中區與姑蘇區合建而成,取團結之名寓意兩區友誼長久,在地理上將兩個行政區劃連線起來。團結橋站位於團結橋南側,其將作為兩區交往的又一個紐帶,和團結橋肩並肩,共促蘇州和諧統一發展。
寶帶路站:(可換3號線,建設中)寶帶路站沿東吳北路設定,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規劃與3號線換乘,站外西塘河、京杭大運河兩河交匯,東吳北路與寶帶西路縱橫交錯,吳中區政府在車站東南側坐鎮,軌道交通的加入鞏固了這裡吳中區核心的地位,也讓這裡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交通更加四通八達。
石湖東路站:(可換2號線)詩云:行春橋畔畫橈停,十里秋光紅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幾人醉倚望河亭。說的正是每年農曆八月十七石湖景區行春橋畔“石湖串月”的奇景。石湖東路站位於石湖之東,吳中汽車客運站在其側,軌道交通4號線與2號線在這裡換乘,我們翹首企盼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同領略石湖的秀美風光。
紅莊站:(可換支線)紅莊站位於越湖路、東吳南路西側。紅莊站作為4號線主線和支線的接軌站,採用雙島四線站型,可實現同站台平行換乘,它將在今後4號線的運營中散發著特有的魅力。站內文化牆“窗里窗外”的設計來自於對蘇州花窗藝術的提煉,結合現代設計觀念與形式美原理,賦予它新的生命與活力。
清樹灣站:清樹灣站位於田上江路往南過盛興路,鄰水而建,屬於4號線主線車站之一,車站周邊有石湖實驗國小附屬幼稚園、蘇州石湖中學、社區、超市和大片住宅規劃用地,我們希望軌道交通的加入能夠加快清樹灣的發展,早日形成配套完備的新生活圈。
花港站:花港站位於花港路西段,西側毗鄰太湖。花港站周邊現狀為住宅及施工工地,西側為大面積魚塘,規劃為居住用地。花港將會因為列車的經過脫胎換骨為隆興地帶,也將帶領周邊居民領略蘇州這座大都市的發展。
江陵西路站:江陵西路站位於江陵西路和鱸鄉北路交叉口下,沿鱸鄉北路布置。江陵西路站是4號線下穿東太湖後進入吳江區域的首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天和人家、新湖明珠城、吳越祥庭、吳江、上海城等眾多住宅小區緊鄰車站,江陵西路站的到來將改變周邊居民的出行方式,極大縮短了太湖兩岸間的距離。
江興西路站:江興西路站位於江興西路和仲英大道的交叉口,車站周圍分布著大量的居民小區,如吳越領秀、鱸鄉花園、江興小區、錦怡花園、江陵小區等,軌道交通帶來的列車將穿梭在江興西路,不停地奔波,就像我們拿著手裡的筆在萬卷書中,不停地書寫著。
流虹路站:流虹路站位於吳江區秋楓路地下,跨流虹西路布置,為雙層地下島式站台。車站是進入吳江濱湖新城的首站,引導著新城的建設和開發。途經的軌道交通4號線,就像一條巨龍,推動著濱湖新城不斷前進。
笠澤路站:笠澤路站緊鄰流虹路站,位於吳江區秋楓路地下,跨笠澤西路布置,為雙層地下島式站台,周邊多為民居。笠澤路站就像一棵新生的幼苗,有無限的活力,將成長為巨人,成長為力量,造福於周邊居民。
顧家盪站:顧家盪站位於吳江區秋楓路地下,跨顧家盪路布置,為雙層地下島式站台。依偎在蘇州河與蘇州灣之間的顧家盪站,顯得格外清新可人,它將義無反顧地履行方便居民出行、綠色環保的使命,回饋太湖水的養育之恩。
蘇州灣東站:蘇州灣東站位於蘇州城市南部的太湖之濱,蘇州灣是蘇州南部城區的新名片。站內文化牆“鱸鄉詩意”,截取“鱸魚、遠山、詩歌、書法”等與吳江相關聯的文化元素並將之視覺呈現,再現鱸鄉的自然秀美和詩意,展現吳江人文底蘊的深厚。軌道交通的建設發展,帶來了蘇州灣東站,為展現蘇州灣的綺麗風光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它將太湖蘇州灣直接融入到了蘇州主城區。
松陵大道站:松陵之名最早見於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越王追奔攻吳,兵入於江陽松陵”的記載,是歷史悠久之地。松陵大道站位於學院路下,北側擬為開發用地,南側規劃為商業辦公區及公共綠地。軌道交通4號線的到來,定將開啟松陵新篇章。
吳江人民廣場站:吳江人民廣場站位於東太湖大道與中山南路交叉路口下,沿東太湖大道東西向布置,地處城南最大的休閒廣場吳江人民廣場。吳江人民廣場是市民購物、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城市生活空間,車站與廣場無縫對接,為市民帶去了便利。
吳江汽車站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來來去去,吳江汽車站承擔著吳江區人民內外出行的重要負擔。站內文化牆“立體樂章”以交錯的高速公路和高架立交的抽象幾何造型作為主要設計元素,汽車輪轂和輪胎紋印作為底紋裝飾,展現了追求現代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之間的一種平衡,與站內的裝飾風格形成了既對比又統一的活躍氣氛。
龐金路站:龐金路站位於東西向甘泉西路與南北向龐金路的交叉口,龐金路站西南側為東賓國際吳江電池公司,東南側為嘉澤建築裝飾設計院,周邊多為廠區。軌道交通4號線列車載著希望、載著熱情運送過往乘客的同時,也帶來了無限商機和機遇。
同里站:同里,常年被薄霧籠罩的古城,水鄉圍繞下的退思園,青石路上印滿了詩情畫意。自古以來,詩人墨客對此讚美不絕。位於同津大道與甘泉東路交叉口的同里站將給周邊的旅遊、出行帶去新的活力。站內的文化牆“石情畫意”以同里古鎮的人文風情為創作主題,展現了江南水鄉傳統建築的特色和文化底蘊,構建出一幅無比旖旎的江南勝地。
蠡墅站:蠡墅站位於吳中大道與邵昂路“十”字路口下,沿吳中大道布置,是4號線支線的第一站,美麗的蠡墅站傳承著江南的傳統文化,也將發揮著現代交通的優勢,推動著吳中自然山水旅遊的發展,為爭將吳中區打造成蘇州城市南部門戶形象。
石湖莫舍站:石湖莫舍站位於吳中大道與溪秀路交叉路口,沿吳中大道布置,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石湖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相傳范蠡就曾帶著西施由此入太湖,從此隱居。石湖莫舍站周邊有蘇州市職業大學、石湖之韻小區、石湖華城小區等,軌道交通車站的設立可為附近學生和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條件。
越溪站:越溪站位於蘇州市區西南,東依京杭大運河,西倚四季花果飄香的七子山,南臨煙波浩瀚的東太湖,北座名勝古蹟上方山,是蘇州的南大門。越溪站內的文化牆“魚米閒情”:魚群在蕩漾的水波中,穿梭於不同的景物之間,積極向前,力爭上遊的狀態,寓意深刻,空間感強。以此象徵吳中人民在新時期城市建設中充滿朝氣,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文溪路站:文溪路站位於吳中區塔韻路與越城西路道路交叉口,車站呈南北向布置。車站西北側是越溪幼稚園,西南側是體育場館用地,東北側為天鴻大廈、東南側國稅局。文溪路站將繁華連線,將幸福連線,共促蘇州和諧大發展。
天鵝盪路站:天鵝盪路站位於天鵝盪路,溪虹路與溪霞路之間,站點沿南北向設定,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西南側有全國首家機器人博物館,館內集聚了中、美、英、法、日、韓等國家的前沿智慧型機器人,適合青少年和機器人愛好者學習前沿知識,感受科技魅力。
蘇州灣北站:蘇州灣北站是離蘇州灣最近的一個車站,站內文化牆“天鵝湖盪”以天鵝湖盪的自然風光為元素,營造出太湖的秀美與包容,和諧而意境高遠。在蘇州灣你可以看到氣勢磅礴的音樂噴泉,特大型“漁網”橋等。軌道交通4號線貫穿蘇州灣,沿途設有16個站點,軌道交通的到來,定將把蘇州灣靚麗、優美的風景傳播的越來越遠。
木里站:木里站沿龍翔路呈南北布置,橫跨友翔路,設計為地下二層島式站,是4號線支線終點站。車站周邊現狀為荒地,規劃為居住用地、商住混合用地以及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用地。軌道交通的開通,將進一步加快該地區的發展節奏,改變社區居民的生活方式。

運營信息

票價規定

4號線開通後,線網全程最高票價仍為8元,計價方式與之前相同。起步價2元可乘6公里,6公里以上部分,6~16公里每1元可乘5公里,16~30公里每1元可乘7公里,30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9公里。市民遊客最常見的幾條線路中:高鐵蘇州北站-同里,8元;蘇州火車站-同里,7元;蘇州火車站-樂橋,2元;樂橋-同里,6元;樂橋-木里,5元。

行車間隔

4號線(主線)
逢周一至周五

早高峰:往同里方向7:55-8:25,往龍道浜方向8:00-8:30,間隔6分20秒;
晚高峰:17:45-18:15,間隔6分35秒;
平峰:其他時段,間隔7分20秒
逢周六日
高峰:11:00-20:40,間隔6分35秒;
平峰:其他時段,間隔7分20秒。
4號線(支線)
行車間隔:7分20秒。

首末班車時刻表

4號線首班車和1、2號線相同,採用“多點同時投入運營”方式。主線往同里方向龍道浜、孫武紀念園、樂橋、寶帶路和往龍道浜方向同里、松陵大道、江興西路、紅莊共8個站點。主線雙向每天6:00同時發車;支線雙向每天6:10發車。主線龍道浜站末班車時間為22:25,到達蘇州火車站末班車時間為22:40;主線同里站末班車時間為22:15,到達蘇州火車站末班車時間為23:08;可以滿足市民的大部分出行需求。支線木里站末班車時間為22:15,支線紅莊站末班車時間為22:35。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主線首末班車時刻表

方向 首班車 末班車
車站 往同里方向 往龍道浜方向 往同里方向 往龍道浜方向
龍道浜 6:00 6:36 22:25 23:24
張莊 6:02 6:33 22:27 23:21
姚祥 6:03 6:31 22:28 23:19
活力島 6:06 6:29 22:31 23:17
孫武紀念園 6:00 6:27 22:33 23:14
平瀧路西 6:02 6:24 22:36 23:12
蘇錦 6:04 6:22 22:38 23:10
蘇州火車站 6:06 6:20 22:40 23:08
北寺塔 6:09 6:17 22:42 23:05
察院場 6:11 6:15 22:44 23:03
樂橋 6:00 6:14 22:46 23:02
三元坊 6:01 6:12 22:48 23:00
南門 6:03 6:10 22:49 22:58
人民橋南 6:05 6:09 22:51 22:57
團結橋 6:07 6:07 22:53 22:55
寶帶路 6:00 6:05 22:55 22:53
石湖東路 6:02 6:02 22:58 22:50
紅莊 6:05 6:00 23:00 22:47
清樹灣 6:07 6:08 23:03 22:45
花港 6:10 6:06 23:06 22:42
江陵西路 6:14 6:02 23:10 22:38
江興西路 6:16 6:00 23:12 22:36
流虹路 6:19 6:07 23:15 22:33
笠澤路 6:21 6:05 23:16 22:31
顧家盪 6:23 6:04 23:18 22:29
蘇州灣東 6:25 6:02 23:20 22:27
松陵大道 6:27 6:00 23:22 22:25
吳江人民廣場 6:29 6:08 23:25 22:23
吳江汽車站 6:32 6:05 23:28 22:20
龐金路 6:35 6:02 23:30 22:17
同里 6:38 6:00 23:33 22:15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支線首末班車時刻表
方向 首班車 末班車
車站 往木里方向 往紅莊方向 往木里方向 往紅莊方向
紅莊 6:10 6:27 22:35 22:32
蠡墅 6:12 6:24 22:37 22:29
石湖莫舍 6:15 6:21 22:40 22:26
越溪 6:17 6:19 22:42 22:24
文溪路 6:19 6:17 22:44 22:21
天鵝盪路 6:22 6:14 22:47 22:19
蘇州灣北 6:24 6:12 22:49 22:17
木里 6:27 6:10 22:52 22:15

歷次行車間隔調整

2017年8月1日,4號線及支線行車間隔首次調整。4號線(主線)工作日尖峰時段調整為7:45-8:15、17:45-18:15,行車間隔不變,其餘時段為平峰,行車間隔由7分30秒縮短為7分20秒。非工作日平峰時段行車間隔縮短為7分20秒。4號線(支線)全天平峰,行車間隔縮短為7分20秒。
2018年4月16日,4號線行車間隔第二次調整。早高峰增加1列,上線列車23列,行車間隔由此前6分35秒縮短至6分20秒,小時運力提高3.9%;4號線支線保持不變。

列車信息

4號線的車輛是蘇州軌道交通首個4動2拖6輛編組B型車項目。車輛採用鼓形車體,客室內部空間更大,乘坐更舒適。整車採用輕量化設計,車重較1、2號線車輛均有所減輕。列車氣流組織重新進行最佳化設計,增加設定座椅下部迴風口,使得客室氣流更加均勻。4號線列車採用了平頂式空調機組和全輛通長靜壓鋁復板風道,並使用了帶降噪環的直輻板車輪、五層地板結構、優良降噪性能的防寒材,使得列車噪聲控制全面優於標準。列車採用國內自主研發的網路控制系統,為司機量身定製了操作界面,可以快速定位、排除列車故障。
4號線車輛、牽引項目於2014年1月啟動契約談判,2014年10月完成設計聯絡,2015年6月首列車正式下線。2015年9月28日,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首列車順利完成組裝,進駐吳江松陵車輛段。至2017年1月6日,4號線40輛列車全部完成生產並抵達松陵車輛段。

工程規模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及支線,新線建設總計達到53.1公里,總長度超過了1號線和2號線(一期程)之和。下穿大量橋樑河流湖泊,沿線又有眾多文保單位和商圈,施工難度大。1號線和2號線一期工程加起來也僅為52.295公里。4號線的總長度和工程量,將大大超過前兩條軌道交通工程的工程量,是蘇州當時已開工的軌交工程里工程量最大的一條線路。
整條4號線,要下穿1次滬寧鐵路,下穿8次國省幹道線,下穿16座橋樑、18條河流和湖泊,都給工程施工增加難度。沿線的地面建築中,有數量眾多的文保建築:北寺塔文廟滄浪亭,還有人民路沿線的法桐、香樟等大樹。在4號線規劃時,對沿線綠化進行了規劃設計,將實行“遷一還一”的原則,確保到4號線工程結束後,沿線綠化率高於開工前。

修建意義

已運營的軌道交通1、2號線,以及新建的軌道交通2號延伸線、3號線、4號線和7號線一期,使蘇州的線網總規模達到169.7km,形成了兩橫兩縱的“井字型”軌道交通骨架網路。規劃覆蓋東部新城、相城區、東太湖地區、吳江區等重點建設區域,從而更好緩解中心城區交通矛盾,促進城鄉一體化。
蘇州捷運4號線的實施,無疑把吳江全面納入蘇州的軌道交通體系內的重大舉措,極大的縮短了與蘇城各大城區的距離。與此同時,蘇州及吳江的置業、消費半徑也將隨之得到極大的延伸與擴展,不再局限於自身所在的區域。

設計功能

最佳化功能設計凸出人文彰顯關懷
4號線結合了國內軌道交通最新設計理念,對車站長度與寬度、樓扶梯布置及具體設計細節做了標準化、模數化處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節約建設成本,同時還因地制宜突出傳統與特色。
水墨江南意境幽,山河千里入畫軸。4號線車站設計以“詩畫江南”為主題,力圖營造舒適、淡雅、秩序感強的地下交通環境。全線設標準站27個,車站統一造型,以色彩控制進行區分;文化站11個,車站地面、牆面統一,以空間色彩及頂面造型重點表達文化屬性。為了豐富4號線人文內涵,全線還設定了12幅藝術牆,呈現出“站移景異,一站一景”的視覺效果。北寺塔塔影秀麗,察院場絲帶輕揚,南門站群賢畢至、蘇州灣魚翔淺底……
4號線車輛採用鼓型車,提高了市民乘車的舒適性;出入口無障礙電梯採用貫通門,市民進出更加方便;出入口增設方位引導,去往哪裡一目了然;部分車站還增設了母乳哺育設施。4號線還積極整合利用周邊空間,例如平瀧路西站結合平江新城平瀧路地下空間,將連通2號線平瀧路東站,使兩條線路車站與地下空間渾成一體,並將平江新城四大服務中心、蘇大附一院等重要公共服務設施串聯,極大的方便了市民出行。

施工難度

人民路是蘇州中心城區南北向的主幹線,承擔重要的交通運輸功能。人民路沿線是蘇州主力商鋪分布地區,觀前商圈、南門商圈、吳中區的商圈等。施工難度大,在於工程需對有限的道路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保證社會公共通行、非機動車道通行,以及沿線商鋪客流通行和軌交建設臨時車輛通行。
人民路沿線施工,初步計畫要使用臨時鋪蓋系統,即在開挖基坑後,需要鋪設“蓋子”,不影響地面通行,地下工程和地面通行同步進行。鋪設蓋子看似簡單,但在施工上,對於防水、土方開挖、基坑維護等,都會增加施工的難度、時間和成本。另外,吳江段和吳中段,地質構成特殊,水網眾多,地基較軟弱。
4號線工程的施工難度,高於蘇州捷運1號線和2號線。

藝術牆設計

軌道交通4號線及支線的藝術牆設計方案由蘇州科技學院傳媒藝術學院創作完成,創作人員包括該院老師以及蘇大的部分老師和蘇州市美協的藝術家等22人。涉及龍道浜站、平瀧路西站、北寺塔站、察院場站、南門站、紅莊站、蘇州灣東站、吳江汽車站、同里站、越溪站、蘇州灣北站等11個站點。
龍道浜站-荷情水韻
設計說明:車站藝術品設計以荷塘元素為創作主題,運用誇張、變形、解構、重組等表現手法,多方位、多角度地表現荷塘的美景。荷花、荷葉造型的曲線、水的流動給人明快、運動、充滿活力之感。
平瀧路西站-吳風解碼
設計說明:以“吳風解碼”為主題,將該地區的歷史背景和其現代化的發展趨勢有機融合,通過三個內容層次對應的三個視覺層次,利用空間錯位、重複形式等的設計構成方式,表現出吳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數字時代的精神傳承。
北寺塔站-知恩報恩
設計說明:本站的藝術品設計抽取了塔內塔底的建築結構作為主要創作元素,以位於中心位置的文字“知恩報恩”作為主題創作內容,解構塔內建築結構,運用空間推進的構成方式,呈現塔內建築結構的整體形態。在背景處理上,選取北寺塔建塔典故“孝子孫權報母恩”為創作主題,展現出一幅傳承千年的中華文明傳統“孝”文化圖景。
察院場站-蘇式彩韻
設計說明:以“單位模組”作為基本的設計單體元素,彩色的小方塊象徵蘇式商業文化元素在這裡一點點沉澱,勾畫出觀前街周邊百年的城市記憶和現代商業發展的繁華。通過與背景灰色系的老城江南民居交相輝映,使觀前街附近的歷史人文古蹟、獨具特色的江南民居和現代化的建築元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激情,這是鼓滿船帆的風。風有時會把船帆吹斷;但沒有風,帆船就不能航行。
南門站-天地仁賢
設計說明:以“水的幻化”作為設計理念,運用敘事性設計的方式,採用隱喻和象徵的手法來傳達“天地仁賢”的主題,以《天文圖》指代“天”,《平江圖》指代“地”,以線裝本的《論語》來表達“仁”,以五百賢士中主要代表人物的線刻來象徵此處的人“賢”;而不鏽鋼造型層則通過“水的幻化”來表現水鄉古城的“水、石、城”之間特有的關聯和情懷。
紅莊站-窗里窗外
設計說明:花窗,可以說是蘇州最古老的元素中最具代表性的符號之一,如果把蘇式的院落比作一首詩,那么花窗就是詩人的眼睛。紅莊站的設計創意來自於對蘇州花窗藝術的提煉,結合現代設計觀念與形式美原理,賦予它新的生命與活力。
蘇州灣東站-鱸鄉詩意
設計說明:一群群動感的“四腮鱸魚”在象徵著資訊時代的三維空間中遨遊,構成一幅獨特的“鱸鄉”新畫卷。同時,這種超現實的表現手法正詮釋了新一代的吳江人活力、樂觀、團結、熱情、積極、向上的個性。
吳江汽車站-立體樂章
設計說明:以交錯的高速公路和高架立交的抽象幾何造型作為主要設計元素,汽車輪轂和輪胎紋印作為底紋裝飾,通過有形式感、節奏感的排列和疊加,粗細、長短交錯的直線和曲線錯落分布,在視覺形式上通過色彩的強烈對比和線條的力度來提升視覺的張力。
同里站-石情畫意
設計說明:以同里古鎮的人文風情為創作主題,背景畫面內容採用石材雕刻古鎮最具代表性的“一園、二堂、三橋”古建築風景,中景再現同里鎮著名的退思園磚浮雕門樓,前景採用不鏽鋼切割、鑲嵌的平面化太湖石形態,並結合不同的顏色增強太湖石的立體結構。
越溪站-魚米閒情
設計說明:以“魚米閒情”為創作主題,在形式上力求高度理性的抽象化設計元素與實景線刻的組合形成強烈的虛實對比,來表現魚群在蕩漾的水波中,穿梭於各種不同的景物間,積極向前、力爭上遊的狀態。
蘇州灣北站-天鵝湖盪
設計說明:以天鵝湖盪的自然風光為元素,從現代設計表現的角度重組天鵝湖盪的自然景觀,通過水波紋的抽象形式和蘆葦、飛鳥的具象形進行誇張的組合產生空間對比,並運用玻璃、金屬等現代的材料和工藝表現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營造出太湖的秀美與包容,寧靜與安詳,和諧而意境高遠。

創新之處

紅莊站換乘示意圖紅莊站換乘示意圖
4號線主線和支線採用“Y”型交路獨立運營,在紅莊接軌,實現“同站台換乘”。這是蘇州軌道交通首個採用“同台換乘”方式的車站。所謂“同台換乘”,就是乘客下車後在站台的另一側上車,即可換乘其他線路,無需上下樓層,使行走和等待的時間最小化。
具體到紅莊站,有三種情況:
①蘇州市區前往吳中越溪、木里方向的乘客,在紅莊站下車後,走到站台對面乘坐支線列車即可。
②吳中木里、越溪前往蘇州市區、火車站方向的乘客,在紅莊站下車後,走到站台對面乘坐主線列車即可。
③吳中前往吳江方向、吳江前往吳中方向的乘客,在紅莊站下車後,上樓穿越站廳層,再下至另一側站台,乘坐相應方向的列車即可。
之所以採用獨立運營、同台換乘的方式,經過全面、科學的評估分析,並經市政府批准而慎重決定的。
運營初期,若支線與支線貫通運營,紅莊至同里、紅莊至木里區間的行車間隔必然會超過10分鐘,這增加了很大一部分乘客的時間成本;而獨立運營的話,能夠確保主線及支線的行車間隔全部在8分鐘以內。根據預測,4號線主線與支線客流互動量僅占全線客流的5%,主線客流量是支線的10倍左右。從整體而言,這縮短了乘客的等候時間,提高了市民乘車體驗。
另外,由於主線、支線的獨立運營,行車間隔可以靈活調整、逐步壓縮;在發生故障及突發事件時,有利於行車組織調整。否則,支線或主線的行車間隔變化,突發緊急故障,都會產生“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未來,支線拆解為7號線時,對主線運營的干擾也將會降到最低。

換乘樞紐

2018年2月24日,吳江區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其中,松陵大道綜合交通樞紐等工程作為本次全區集中開工項目,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該項目東至松陵大道、西至冬梅街、南至東太湖大道、北至規劃支路,總用地面積約77畝,總建築面積約24.9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1.6億元。項目東南角與軌交4號線松陵大道站銜接,緊臨主幹道松陵大道及東太湖大道,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整個項目包括城市交通樞紐、商業、配套、P+R停車及住宅等功能,集城市軌交、城市公交、城鄉班線、旅遊集散中心、計程車、社會車輛停車場等多種公共設施於一體。

工程進展

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
2010年12月31日,4號線及支線工程在前吳江市奠基
2012年6月18日,工程環評項目順利獲得環保部批覆。
2012年6月19日,土地預審順利獲得國土資源部批覆。
2012年8月15日,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發改委批覆。
2012年9月27日,4號線及支線正式開工。
2012年11月1日,首幅地下連續牆成槽在南門路站開始施工。
2013年3月24日,首個基坑南門路站基坑正式開挖。
2013年7月26日,2號線延伸線、4號線銀團貸款契約簽約儀式隆重舉行。
2013年9月12日,首台盾構機在南門路站的平穩下井組裝。
2013年10月15日,全線首段盾構區間,元和停車場車輛段與龍道浜站之間的出場線動工。
2013年11月14日,4號線07標南門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實現封頂。
2013年11月26日,4號線15標汽車客運站站首台盾構部件後配套設備部分緩緩落入井下。向龐金路站始發。
2013年12月11日上午11時16分,07標南門路站—團結橋站盾構區間左線成功始發。
2014年5月15日,繼團結橋站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後,07標南門路站至團結橋站左線盾構區間貫通。
2014年6月6日,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01標出入場線盾構區間盾構機順利進洞,實現該區間雙向貫通。
2014年6月24日,4號線07標南門路站~團結橋站區間盾構右線順利貫通。
2014年11月18日,元和鋪軌基地正式破土動工。
2014年12月18日,4號線及支線軌道工程首鋪段開工。
2015年3月15日,4號線13個站點已開始樣板段建設,為大規模設備安裝和車站裝修做準備。
2015年3月15日,供電03標正式吊裝中山路站牽引變電所設備,標誌著4號線供電施工已經開始。
2015年4月,軌道交通4號線公布站名初步命名方案。
2015年8月16日,4號線及支線實現全線洞通。
2015年9月15日,松陵車輛段試車線接觸網工程順利完工。
2015年12月18日,軌交4號線及支線全線軌通。
2015年12月24日,軌交4號線02標順利通過完工驗收。
2016年4月9日,軌交4號線及支線全線電通。
2016年7月5日,4號線接觸網送電成功。
2016年10月12日,4號線正線動車調試完成軌交運營分公司接管一段兩場。

2017年1月11日,4號線松陵大道站P+R停車場建設到位。
2017年2月16日,4號線及支線工程試運營前安全評價通過評審。
2017年3月9日,4號線及支線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17年3月13日,4號線及支線通過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
2017年3月20日-24日,4號線及支線“萬人試乘”活動開始領票。
2017年3月25日-31日,4號線及支線“萬人試乘”活動。
2017年3月25日,4號線及支線通過試運營評審整改複查。
2017年4月15日,蘇州軌道交通4號線開通試運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