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溪鎮[浙江省杭州市藻溪鎮]

藻溪鎮[浙江省杭州市藻溪鎮]
藻溪鎮[浙江省杭州市藻溪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轄橫街、康樂2個居委會和建光、周浦嶺、高岙、下山虎、盛陶、新榮、下九堡、九堡、丁步頭、蔗岙、百子墳、燕坑、將軍腳、東溪、潘莊、楊府宮、平水、吳家園、險口、青山內、加針坑、小心垟、下村、流石、下應、東垟、元店、繁枝、三岙、北山坡、坡南、白墳、丁岙、魁橋、毛徐、萬里、歐山、新嶺、匯江、聯岙、內西岙、東湖、龍船坑、三十六彎、橫圳、草白、獅仔47個村委會。有電器電熱、毛巾、食品、礦泉水、礦山開拓等行業,農業以種植水稻、番薯為主。吳家園水庫是蒼南縣淡水養殖主要基地。

基本信息

區域概況

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藻溪鎮位於城區西21.7公里,境南與富陽區毗鄰,西接於潛鎮,北連紹鄉、青雲鎮,東界玲瓏鎮。駐地海拔120米。

藻溪鎮以溪得名,西連著名的黃山旅遊區,北接國家級森林旅遊區西天目山,位於天目山南麓,距臨安市區21.7公里,全鎮總面積111平方公里,2000年底總人口21119人,下轄31個行政村,1個居民組,杭日立一級公路貫穿其境。杭日立高速公路在此設有出入口,交通便利,是臨安市百里經濟長廊中部的一顆明珠。

飛絲瀑 飛絲瀑

杭州市藻溪境內有“杭州市級南天目森林公園”,松杉郁蔥,竹海騰浪,森林覆蓋率高達77.4%。宋代詩人蘇東坡的:“藻溪楊柳初飛絮,照溪畫眉度溪去”。明代詩人王心一的:“細雨藻溪曲,微風度小航,有園多種竹,無屋不圍桑”,描繪出了藻溪仙境般的田園風光。境內有越皇坪太極洞、桂芳古橋兩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新四軍烈士墓、永樂橋兩處市級文保點和楊圓合道士靈塔等6處文化歷史遺存,桂芳的紅毛雙獅傳承至今已有170多年歷史,人文底蘊十分深厚。

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杭州市藻溪就以“小魚塘、小牧場、小茶園、小果園、小林場”的五小庭園經濟享譽全國。藻溪憑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生態優勢、人文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休閒度假產業,高山花生聞名遐邇,天目筍乾、珍惜食用菌品質優良,久負盛名。“越皇坪緣世界”、“里涼亭垂釣中心”、“竹海休閒度假山莊”等一批休閒度假勝地使遊人流連忘返。

歷史沿革

因鎮內有藻溪得名。1950年建藻溪鄉,1958年由天目、告嶺、紹魯、藻溪、對石、橫塘鄉等合建天目公社,1961年又分為西天目、紹魯、藻溪公社,1963年藻溪公社又分為對石、藻溪、橫塘公社,此三社1965年又合併,1982年又分設,1989年6月改鄉為鎮,1992年撤銷橫塘、對石鄉併入藻溪鎮。2011年,西天目鄉併入藻溪鎮,撤銷藻溪鎮,成立新的天目山鎮。

經濟建設

2004年,藻溪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6億元,財政總收入732萬元,上激國,地稅553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8588萬元,比上年增長18%,在發展農業增產業上,藻溪鎮逐步形成了以“一個傳統產業——竹筍業,兩個新產業——花卉苗木和特色養殖業,三個綠色品牌——嚴家山花生,番薯乾和麻泥番薯面,四個生產基地——九里優新水果推廣基地,方塘無公害蔬菜基地,落雲山核桃嫁接苗基地和麻泥姜花推廣基地”為格局。

藻溪鎮共有企業1383家,其中年產值500萬以上企業8家,農業龍頭企業1家,個體企業和加工戶1374家,主要分布在輕紡,電纜,節能燈,無紡布,造紙等行業,為了更好的發展工業經濟,藻溪鎮於2003年興建了工業集聚點,2004年已有多家企業入駐。通過黨委,政府的不斷努力,全鎮經濟發展繼續呈穩步上升的良好態勢。

天目大橋重建竣工

原天目橋建於1993年,長18米、寬12米,為單孔拱橋。由於質量原因,1995年開始拱頂下垂並出現裂縫,1998年經市交通局監測為危橋。為了保障人民民眾的安全,1998年9月,鎮人民政府投資22萬元,炸塌這座危橋,重建一座長23米,寬14米的雙孔石拱橋,於1998年底基本完工,貫通了天目大街。

鎮老年文化活動中心建成

1998年7月1日,正值慶祝香港回歸周年之際,藻溪老年文化活動中心成立,並正式對外開放。該活動中心在退休幹部黨支部的牽頭下,經過各方努力,爭取了鎮南路的二間國有公房改建而成,面積9987平方米,共投資6萬多元,內設圖書閱覽室、棋類室、麻將室、電視錄像室、檯球室、桌球室、演出廳,同時建有一整套管理制度,並落實專人管理。

九里村被列為浙江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臨安縣第一個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九里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設計總面積為1020畝,總投資150萬元,第一期工程建設247.8畝,投資85.854萬元,於1998年底完工。市農業局等市屬有關部門,從1988年開始,連續11年掛鈎開展農業科技示範建設,特別是“8812”、“麥—稻超高產”項目的實施,使九里畈成為省級高產示範畈。1998年全村有“綠色證書”資格的科技范戶53戶;農民高級技師1人,技師2人,技術員12人。

文化

鎮民眾文體科普活動豐富多彩

1998年,舉辦各類演出16場次,觀眾達9400多人。創作並演出了以藻溪人民熱情慰問埋設光纜施工部隊指戰員為題材的地方戲《尉軍潮》;舉辦改革開放20年成果書畫展;開展農業科普諮詢活動,印發農科資料4次期;有各種文體隊50支,特別是老年腰鼓隊、老年秧歌隊、民樂隊、獅燈隊、籃球隊、桌球隊等,在節慶期間,紛紛登台甚至走村串巷表演亮相,增添喜慶氣氛。1998年,在臨安市第九屆體育運動會上榮獲象棋比賽團體第一名,桌球男子團體第三名。

道路交通

【藻溪至落雲、藻溪至六海兩條縣、鄉道公路開通】

六海、落雲兩村的兩委會為振興經濟,從根本上解決人們行路難的現狀,分別投資42萬元、40萬元,開通了藻溪至落雲4公里、藻溪至六海4.5公里,寬均為6.5米公路,1998年底,經杭州市交通局驗收,兩條路均為縣、鄉級公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