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眼睛的中國少年兵

藍眼睛的中國少年兵

每年的8月15日,日本NHK會製作和播放紀念二戰結束,對戰爭進行嚴肅反思的專題節目,此片專題是以一位還存活著的日本老兵——已經95歲的藤井先生,對戰爭當年實際發生過的一段感人經歷的回憶為中心內容,從實事著手,又加進了感人情節的創作手法,製作了一部專題節目《藍眼睛的少年兵》。播放時間是2011年8月13日午後10:00-11:30,NHK“BSプレミアム”。

日本終戰影片

觀眾可從中了解到,戰爭中除了殘酷、非人道之外,還有如此充滿人情味的歷史故事。 故事的時代背景是1943年的秋季,在中國的雲南山嶽地帶。當時以美國為主的聯合軍為了給蔣介石的重慶國軍補充武器、物資的軍需支援,從印度、緬甸方面迂迴運送,為了阻止這條援路, 30萬日軍前往阻截。 日軍的一支連隊在行軍途中,發現了一個掉了隊的中國少年兵,他名叫羅布信(音),他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大約只有14歲,藤井從主張把他當做活靶子練兵殺掉了事的軍曹手下,極力保護了這個孩子。決定讓他和部隊同行。在激戰當中、少年兵被當做雜役,後來在炮擊中左眼,受傷失明。日本兵像對待自己的弟弟一樣愛護他,他們在相處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節目中,藤井先生多次回憶起當時為什麼將他留在連隊,並一起生活近兩年的情景,他說,這孩子的眼睛很漂亮,感到像自己的弟弟一樣,非常可愛。 1945年日本戰敗後,少年重返故鄉。兩個月後,當日本兵準備啟程返回日本之前,突然,這箇中國少年又出現在他們面前!意外的重逢,使士兵們既意外又高興,他們決定拿出最後僅有的一點錢,湊起來給這個小弟弟買一個假眼球送給他。但當時只有賣白人用的藍色假眼睛,少年驚喜地把這個藍眼珠放進左眼,用左手蓋住又拿開,蓋住又拿開,滿面笑容,充滿感激地向士兵們告別,連聲說“さよなら、さよなら……”(本文來源於動感日本原創)

華裔童星參演

扮演日本兵的主演是頗具人氣的日中混血男星阿部力(李振冬),而扮演中國少年兵的是在日華裔童星小針昇平(中國名:王昇平)。小針昇平從5歲就開始,就出演了多部電視劇和電影,以及日本大企業的廣告。去年,上海世博會日本館的電視廣告也用了他做宣傳。小針昇平畢業於日本兒童歌舞劇團,多次參加歌舞的舞台演出。 據悉,這次在挑選演中國少年兵的演員時,昇平才13歲,當時劇本還沒寫出來,劇中設定的是15歲。但昇平那明亮有神的大眼睛和燦爛可愛的笑臉,以及8年演員生活的經驗,很幸運地獲選這個腳色。因為台詞比較少,要用表情特別是眼睛來表現內心,所以要求高度的演技,來表現中國少年兵生活在“敵軍”當中的困難場景。 被收留在日軍中的中國少年兵,因為他才淳樸的性格、可愛的笑容,給戰爭中苦熬殘酷的生活的士兵們帶來了很大安慰和影響,他們在相遇在同甘苦共患難的生活中,通過交流,讓士兵們重新獲得了人性和良心。用導演的話講:“通過彼此的交流,士兵也逐漸不像鬼子了,恢復了人性的本能”。 因此之前受藤井先生的委託,導演久保田直希望此劇播出後,還能與中國電視台合作,共同製作一個尋找羅布信的節目,如果當年的少年兵羅布信還活著的話,已過80歲了,在戰後的中國,作為原國民黨士兵並有協助過日本兵經歷的他,會度過怎樣的人生呢!但可想而知:如果兩個人能夠重逢,,將會有怎樣激動人心的場景啊!(本文動漫日本原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