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公司

中國藍田總公司是中國農業大型企業、始建於1987年,以農副水產品產、加、銷一條龍,科、工、貿一體化的現代大農業為主業,兼營生物製藥、房地產開發、電子通訊及網路、電子商務、飼料加工、建築製造、涉外酒店、連鎖超市、國內外貿易、廣告策劃、電腦科技、市場研究等多種產業。中國藍田總公司屬下國內獨資企業54家,駐各地經營公司、辦事處160多家,國外獨資公司3家。

基本信息

成立

1989年,中國 藍田總公司在 北京成立,創始人是 瞿兆玉。瞿1948年出生在 瞿家灣,1968年入伍,轉業前任海軍某基地某部分隊長,後曾擔任 瀋陽電信局宣傳部長、瀋陽行政學院副院長。

1992年10月,瀋陽藍田股份有限公司(即藍田股份)成立。由 瀋陽市新北副食商場、瀋陽市新北製藥廠和瀋陽 蓮花大酒店共同發起,以定向募集的方式成立。3家發起人分別成立於1987年、1988年和1991年,隸屬於當時的瀋陽市財貿幹部學校(後改名為瀋陽行政學院,公司創始人瞿兆玉曾擔任該院的副院長)。

發展

1993年

1993年3月,瀋陽藍田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洪湖藍田水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洪湖水產)宣告成立,其主營業務為農副水產品開發和經營,此後並成為母公司的主業。

1994年

1994年8月,瀋陽市批准藍田股份作為農業企業,歸口 農業部管理。

1995年

1995年12月11日,藍田股份的1828萬股國家股無償劃撥給農業部。4天后,農業部批准瀋陽藍田公司轉為社會募集公司。隨後,農業部將3000萬額度的上市指標給了藍田股份。

1996年

1996年5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以每股發行價8.38元向社會公開發行了3000萬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時的9696萬股的總股本,而這3000萬流通股額度是從農業部拿到的。其中,瀋陽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持有發起法人股(公司稱其為集體性質)3525.6萬股,占36.36%,為第一大股東;農業部持有國家股1828萬股,占18.86%,為第二大股東,其他為內部職工股和流通股。

1996年6月18日藍田股份在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農業部首家推薦上市的企業。

1996年,公司用發股募集資金投入全資子公司洪湖藍田水產品公司17700萬元,形成註冊資本1.93億元,法人代表是瞿兆玉的弟弟保田,是藍田系的核心公司。投資聯營公司洪湖 大湖公司3696萬元,占股份48%。

1997年

1997年底,藍田股份在實施以19393萬股為基數,按10:1.5比例配股後,新增了兩家全資子公司——洪湖市香檀河養殖場,註冊資金2500萬元,系第一大股東瀋陽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以配股方式投資轉入;中國農業物資供銷總公司,註冊資本401萬元,系第二大股東農業部以配股方式投資轉入。

1998年

1998年7月,藍田股份第一大股東瀋陽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遷至湖北 洪湖。

1999年

1999年4月,根據中辦檔案的規定,農業部將所持藍田股份18.86%的國家股無償劃轉給 湖北洪福水產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上半年,藍田股份第一大股東瀋陽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把註冊地從瀋陽遷到了湖北洪湖,名稱變更為洪湖藍田經濟技術開發公司,法人代表仍為瞿兆玉。同年8月9日,保田從瞿兆玉手中接過了藍田股份董事長的位子,瞿兆玉只任總經理。隨後在2000年1月5日,藍田股份發布公告,公司住所已由瀋陽市遷入 洪湖市瞿家灣鎮,同時公司名稱已由瀋陽藍田股份變更為湖北藍田股份。

1999年8月,為“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瞿兆玉辭去藍田股份董事長一職,接替他的是洪湖水產品開發公司的總經理保田。2001年6月,瞿兆玉辭去總經理,10月,又辭去董事職務。

1999年8月21日,藍田股份在“關於1999年度中期報告的補充公告”中關於兩個藍田的關係有了正式的說法:中國藍田總公司為藍田股份“不存在控制關係的關聯方”。

1999年10月15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已查實藍田股份在股票發行申報材料中,偽造瀋陽市土地管理局批覆檔案和土地證以及瀋陽市人民政府地價核准批覆,虛增 無形資產1100萬元;偽造銀行對賬單,偽造三個銀行賬戶1995年12月的銀行對賬單,虛增銀行存款2770萬元;將公司公開發行前的總股本的8370萬股改為6696萬股,對公司國家股、法人股和內部職工股的數額作相應縮減,隱瞞內部職工股在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5月2日在瀋陽產權交易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事宜。據此,中國證監會當時對藍田股份主要責任人處以警告並罰款10萬元。

1999年12月,藍田股份正式遷址更名,公司工商登記住所改為“湖北省洪湖市瞿家灣鎮”,公司則由“瀋陽藍田”變為“湖北藍田”。從此,藍田股份除了幾家不產生什麼效益的子公司還在瀋陽,與瀋陽徹底斷了干係。

2000年

2000年年報顯示,藍田股份公司欠中國藍田總公司其他應付款1.9億元,占公司當年流動負債的34%。

從1999年到2001年,藍田股份三度申請配股,均未通過中國證監會的審查。券監管部門再次到藍田股份進行調查。

藍田股份“2001年中期報告補充說明”顯示,中國藍田總公司2000年度、2001年上半年為藍田股份代銷的產品銷售額為3483萬元和759萬元,分別占洪湖藍田水產品公司同期 主營業務收入的1.9%和0.96%。

2001年

2001年9月21日,中國證監會再次到藍田股份進行調查。資料顯示,藍田股份1996年股本為9696萬股,2000年底擴張到4.46億股,股本擴張了360%;主營業務收入從4.68億元大幅增長到18.4億元,淨利潤從0.593億元快速增長到4.32億元。

2001年10月8日,藍田股份董事會公告稱:“2001年9月21 日本公司已接受中國證監會對本公司有關事項進行的調查,提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2001年10月26日,北京中央財經大學研究員 劉姝威在一份內部刊物上發表文章,呼籲“應立即停止對藍田股份發放貸款”,引起銀行高層的關注。不久,相關銀行即停止對藍田發放新的貸款。

2001年11月, 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出售北京藍田園國際高科技農業有限公司80%股權、出售野藕汁生產線、彩色印鐵制罐生產線及其相關廠房、存貨等 資產給中國藍田總公司,並更名為湖北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議案。

2001年12月13日,藍田公司起訴劉氏。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向劉下達了《應訴通知書》,稱“湖北藍田股份公司訴劉姝威侵害名譽權案”將於2002年1月23日開庭,要求劉姝威作為被告出庭。

2002年

2002年1月12日,生態農業董事會發布公告,公司因涉嫌提供虛假財務信息,董事長保田、董事總會計師黎洪福、董事會秘書王意玲及7名 中層管理人員被公安機關拘傳接受調查。

2002年1月22日,湖北江湖生態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召開2002年第一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決議,委託肖純林董事代理行使公司章程賦予的董事長職權,並聘請湖北中正 會計師事務所為財務審計機構。

2002年1月21日、1月22日和23日上午,“生態農業”股票被強制停牌,下午一開盤即告跌停,以跌停價5.89元收盤。(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