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招衍

藍招衍

藍招衍,男,福建省永定縣招寶生態農莊有限公司董事長。他畢業於福建中醫學院臨床醫療系,他充分發揮醫學專業知識的優勢,為各種畜禽建立了系譜檔案,進行系統的選育和提純復壯,完成了對野雞等珍禽生產性能相關因素研究的科研課題。發表論文100多篇,與人合著《老年醫學保健》。他曾被評為福建省優秀青年企業家、全國科技星火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藍招衍畢業於福建中醫學院臨床醫療系,所學專業技術(生理學、病理學、解剖學、藥理學、微生物學、遺傳學、組織胚胎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科學、外科學等)對其農莊的動物養殖、雜交選育、疾病防治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成為中國野生動物養殖的專家。他充分發揮醫學專業知識的優勢,為各種畜禽建立了系譜檔案,進行系統的選育和提純復壯,完成了對野雞等珍禽生產性能相關因素研究的科研課題。並利用自身深厚的中醫專業知識,研製出珍禽康寶Ⅰ號、Ⅱ號等系列中藥添加劑,對預防畜禽白痢、支氣管炎,減低畜禽對環境氣候的應激以及提高種畜禽的生長速度、產蛋率、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等有獨特療效,使這些指標遠高於中國同行水平。他重視員工綜合素質的培養,制定了一系列的企業生產、管理標準。在種畜禽生產上,率先在中國推行量化、標準化管理,從設施、技術、制度、人員素質上確保產品質量與企業良好的信譽、形象。他注重信息資訊的捕捉、學習、運用,據“農博網”資料,共引進項目10多項,成功率達100%。經營上,他科學經營、誠實守信、銳意進取、勇於創新,其所屬企業每年上一個新台階。他曾被評為福建省優秀青年企業家、全國科技星火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人物履歷

1990年3月,藍招衍以2000元錢、10個野雞蛋開始創辦珍禽養殖場。
1993年5月,藍招衍成立“永定縣閩西招寶珍禽開發公司”,實現了從養殖戶向專業化、規模化的養殖企業邁進。
1993~1995年,藍招衍連續3年被龍巖市科委、農辦、農科教等七個單位評為 “十佳科技示範戶”及被永定縣政府評為“發展經濟十佳能人”。
1994、1995年,藍招寶連續2年被評為“福建省青年星火帶頭人”、“福建省優秀民營企業家”。
1995年4月,中央電視視以藍氏兄弟事跡為原型拍攝了8集電視劇《土樓人家》。
1996年,藍招衍建立生態循環體系,引進野豬養殖。
1997年,藍招衍引進世界名棗:台灣大青棗,開始由養殖業向種植業的多元經營轉換。
2000年6月,藍招衍將公司更名為“永定縣招寶生態農莊”,並成立農莊黨支部。
2000年7月,CCTV-7《鄉村大世界》邀請藍招衍向全國觀眾做現場直播。
2000年10月,藍招衍在安徽合肥設立安徽省招寶農業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03年3月,藍招衍被《農民日報》授予“致富明星”的光榮稱號,其創業事跡入選由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布赫作序的《致富明星之路》一書。
2003年3月,《商界》派出記者採訪藍招衍的創業史。
2003年5月,藍招衍將公司變更為“福建省招寶生態農莊有限公司”,成為集種植、養殖、加工、餐飲、休閒為一體的大型生態農莊。
2003年5月,藍招衍榮獲“中國品牌建設十大傑出企業家”。
2003年6月,藍招衍向國家工商總局提交“劉老根”休閒農莊的商標註冊,並獲得通過。
2003年12月,藍招衍被授予《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榮譽稱號。
2009年3月,藍招衍被特邀擔任“福建省海峽品牌經濟發展研究院”榮譽院長。

創業歷程

1990年3月,高考落榜後搞過幾次創業都失敗的藍招寶,一天偶然看到一家酒樓竟以45元的高價從獵戶手中購進一隻野雞,同日夜間,大哥藍招衍從《人民日報》看到一農戶養殖野雞致富的報導。兄弟倆得到啟發:養殖野生動物大有市場。深思熟慮後,他們賣了2頭大肥豬,湊齊2000元錢,從外地買回10個野雞蛋,以2平方米的破豬舍作為養殖場,當年即收回成本並賺了2萬元。藍氏兄弟艱苦創業、敢於創業的事跡引進了社會的關注。1992年10月10日,時任龍巖地委行署專員的黃小晶到現場視察並親自爬山選址,在永定縣湖雷鎮蘭屋崗上選擇了農莊的地址。1993年春,養殖場搬到了新建的幾千平方米養殖基地,存欄野雞達1萬多隻,並在福建省、市、縣領導的關心下,成立了“福建省永定縣招寶珍禽開發公司”,實現了從養殖戶向專業化、規模化的養殖企業的邁進,成為華東最大的珍禽基地。從養殖野雞的成功嘗到甜頭後,藍招衍不斷引進市場走俏的山珍野味:鷓鴣、黑鳳雞、貴妃雞、綠殼蛋雞、紅腹錦雞、大雁等特養新品種,使企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壯大,1998年,已發展成為年產各種珍禽100多萬隻的規模,成為中國的“珍禽養殖大王”。
1999年,招寶公司在廣東考察市場時發現,野豬、野兔市場需求量極大,僅廣州市場野豬的毛重批發價都在30元--50元/公斤,野兔也有30元/公斤,而且還常常沒有貨源。二者都是草食動物,而農莊果園中青草多且鮮嫩,非常適合農莊發展。僅此這兩項,公司每年獲利幾百萬元。在養殖過程中,招寶公司將珍禽糞便用EM製劑發酵後餵野豬,動物糞便通過沼氣池產生沼氣用作珍禽及野豬仔的保溫和農莊生活能源,沼液連同沼渣又是台灣青棗、食用仙人掌等果樹、苗木的優質有機肥,種植園的青草養動物,使養殖不用買飼料,種植不用買化肥的低成本經營成為現實,且生產的都是綠色食品。同時,公司還開發製作栩栩如生的山雞、孔雀、紅腹錦雞等標本作為家居、辦公室的裝飾品和高檔禮品,既拓寬了珍禽的銷售渠道,同時產品附加值提高几倍以上。通過延伸產業鏈,農莊由珍禽增加了標本、野豬、野兔、水果、苗木、仙人掌、沼氣、食品等10多個產品收入,保證農莊在任何時候都具有良好的收入。農莊建立起一個“立體種養、綜合加工、循環利用、全面增值”的經營模式、一個強大的生態產業和投資安全體系,具有極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隨著中國旅遊休閒業迅猛發展,藍招衍從中看到了休閒農業的巨大商機,他利用多年建設發展的優美環境,在果園裡全部用木頭建了一個生態餐館。農莊的菜全部來自農莊內部,自己養的野雞、野兔野豬,自己種的蔬菜、水果,農莊采的野菜,各種原料新鮮、綠色,從田間到餐桌整個過程都可全程監控,食客吃得放心。而且這些菜餚都是野味、野菜,獨具特色,別的餐廳沒有,又自行生產,物美價廉,吸引了很多食客。客人吃完飯常常買些野雞、野兔、珍禽蛋回家,帶幾個野雞、錦雞等標本,自己到果園采果,或者觀看野豬賽跑、斗野豬、斗野雞等驚心動魄的動物表演,以及狩獵、燒烤、垂釣、製作山雞、孔雀標本等豐富多彩、刺激的參與性節目,從而帶動了整個休閒業的發展。
2003年2月,電視劇《劉老根》連續在中央和地方各台熱播,藍招衍看準這一商機,搶注了“劉老根休閒農莊”商標,並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的批准。公司瞄準生態休閒農莊的巨大市場,借勢將農莊的種植、養殖、加工、餐飲、休閒模式進行整合,在全國發展“劉老根休閒農莊”的連鎖加盟。藍招衍建立中國生態農莊網,打出“劉老根休閒農莊”品牌進行招商,許多外省、市的人也紛紛慕名前來學習、考察,引進招寶農莊16年辦農莊的成功經驗。他在全國已建立了20多家劉老根連鎖休閒農莊。藍招衍的招寶生態農莊被人民日報,CCTV--2套、7套,經濟日報,農村百事通等幾百家新聞單位先後報導後,其知名度在全國迅速提高。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曾親臨公司視察。公司在發展一直受到福建省省委以及各級政府主要領導的關懷。以藍氏兄弟創業為原型的8集電視劇《土樓人家》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後反響很大。2003年底開始,藍招衍大量收集、篩選來自民間的中草藥,高薪聘請名廚在原有菜品的基礎上,將山珍野味與中草藥相結合,開發出獨樹一幟的山珍野味系列、老根藥膳系列、客家特色菜三大精品菜,突出“土、精、特”,以滿足現代人追求綠色天然、滋補保健、寓醫於食的飲食消費潮流。在此基礎上統一管理、統一菜品、統一裝飾風格,發展中國招寶山珍館的加盟連鎖,為一些資金較少的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資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