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禹

蕭禹

蕭禹,隋煬帝蕭後之弟,以外戚為隋煬帝重臣。因反對出征高麗,被貶為河池郡守,到任後受薛舉進攻,奮力抵禦。李淵起兵後,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為李淵重用。李世民即位後,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後來李世民評價其為“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基本信息

蕭禹蕭禹

基本資料

蕭禹蕭禹
姓名:蕭瑀
別名:蕭特進 蕭時文 宋國公
生辰: 公元575年
祭日: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五月
籍貫:南蘭陵
地區:北京
國家:唐朝
職業:宰相 重臣

民間傳說

福建省清流縣東山村是一個古老的客家人村落,該村的蕭姓據說是唐時由中原遷徙而來的,童金根先生在《清流縣東山蕭氏的宗族傳說及其廟會》1一文中對蕭氏宗祠廟會的盛況進行了報導,蕭氏宗祠所供奉的是東山蕭氏的遠祖蕭禹,故又稱蕭禹廟。據蕭氏族譜及村民傳說,蕭禹是隋唐之際人,為唐高祖的開國元勛之一。這樣一位身世顯赫的先祖,被敬奉宗廟,世代歆享後人的香火和膜拜,是理所當然的。但令人驚奇的是,蕭禹廟前檐的走廊里還供奉著一尊石刻的犬,和蕭禹一道接受蕭氏子孫的禮拜和供養,蕭氏子孫每年正月祭祖的同時還要殺雞煮粥祭石犬。這隻犬當然是有來歷的,它是蕭禹的愛犬,也是他的救命恩人。

村民傳說:蕭禹有個與眾不同的嗜好,特別喜歡養狗。不管是赴宴還是出征,身邊總是帶著一條大黃狗。一次,蕭禹應朝廷召遣,出兵討伐番兵時不幸駐營縱火,他奮不顧身堅持陣地指揮作戰,可是,大火非常兇猛,整個營地都成火海,士兵們全都殉於火中,蕭禹也昏倒在地,只有這條黃狗緊跟在蕭禹身邊。正在臨危之際,黃狗靈機一動,迅速衝到附近的水坑裡,沾滿一身水,用濕潤的身軀在蕭禹身邊滾來滾去,就這樣沾了又滾、滾了又沾,才把主人身邊的烈火撲滅。天黑下來了,黃狗咬著主人的腳綁,搖晃著叫主人起來。這時,蕭禹處於半昏迷狀態,忽覺身邊有動靜,以為是敵人近身,於是,用腳猛力一踢,只聽"嗷"的一聲,黃狗被踢出一丈多遠,七竅流血,不動了。蕭禹翻身一看,這才明白,原來是心愛的黃狗救了自己的生命。事後,他把黃狗埋葬在一個山坡上,寫一幅輓聯:"千秋與狗同分功勞,萬代與狗同享甘苦",以示祭祀狗的救命之恩。蕭禹回宮後,就把這事奏明皇上,皇帝聽了深受感動,加封這條黃狗為"黃狗大將軍"。隨後蕭禹便令族人在家鄉東山的後龍山上樹碑為念,從此,東山人就有掃“黃狗大將軍”墓、祭“黃狗大將軍”神(石犬)、吃“狗粥”的傳統習俗。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