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葉杯菌

蔥葉杯菌,子囊盤生於菌核上,盤狀,具柄,直徑0.8-2mm,高1-3mm,柄基部黑色,核盤科植物的一種。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蔥葉杯菌Ciboriniaallii(Sawada)L.M.KohnPhytopathlogy69:885,1979.Qietal.,JilinCult.Pl.Fung.Dis.p.158,160,1966.
≡SclerotiniaalliiSawada,Govt.FormosaAgric.Exp.Stn.,Spec.Bull.19:206,1919.
這是Sawada(1919)以我國台灣省材料為模式建立的一個種,最初被放入核盤菌屬SclerotiniaFuckel,後被認為是CiboriniaWhetzel[漢名曾譯為“葉核杯菌屬”(Zhuang,1994),為簡單起見改為“葉杯菌屬”]的成員,HMAS只保存著一份由Sawada鑑定的台灣標本(HMAS5438),但它只含有病組織和菌核,沒有子囊盤。作者未能從日本借到模式標本,現將Sawada(1919)的原始描述摘抄如下[Sawada(1919)提供了詳細形態圖]:
菌核黑色、扁平,薄片狀,一般橢圓形至長橢圓形,也可為卵形、棍棒狀或長形,0.3-2.5;子囊盤4-5(-12)個生於菌核上,盤狀,具柄,直徑0.8-2mm,高1-3mm,柄基部黑色;子實層帶褐色(原文飴色);子囊圓柱形,基部窄,具8個子囊孢子,184-212×12-18μm;子囊孢子氏橢圓形,無色,單細胞,兩端具微小油滴群,17-21×7-11μm;側絲線形,頂部稍膨大,下部分枝,具隔。
蔥AlliumfistulosumL.葉及花梗上寄生。

中國分布

台灣(HMAS5438)(只有病組織和菌核,由Sawada鑑定)。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二)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