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箏

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國錫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帶古老的民族樂器,表現力十分豐富;其結構、定弦法、演奏風格均區別於漢族古箏。雅托葛分有十二根弦和十根弦兩種。通長139 cm;厚7 om,寬28 cm,梁內弦長96 cm。

蒙古箏

,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國錫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帶古老的民族樂器,表現力十分豐富;其結構、定弦法、演奏風格均區別於漢族古箏
雅托葛分有十二根弦和十根弦兩種。主要在錫林郭勒盟和伊克昭盟一帶流傳,因其年代久遠,所以在當地牧民中影響很大。一般十二根弦箏用於宮廷或廟堂,十根弦箏流傳在民間,多半用來為民歌和牧歌伴奏。

雅托葛用的松特作

。 通長 139 cm;厚 7 om,寬 28 cm,梁內弦長 96 cm。弦為絲質。琴身以紅、黃、藍、綠、白色繪製成具有蒙古族風格特點的圖案。弦碼的高度為5 om,形狀古老。雅托葛有它自己獨特的定弦法,雖然也是五聲音階定弦範疇(fa、si兩個音在mi、la上按出),但是碼子是由長短不同的兩行排列而成。雅托葛有四種調,①查乾調——(D調),2、哈格斯調——(G調),③黑勒調——(c調),④遞格力木調——(F調)。這是雅托葛的演奏家們經過千百年來的實踐、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演奏理論,是蒙古箏所固有的調名,其轉調規律則跟漢族箏完全相同。
雅托葛主要是用右手的大指托、劈和食指勾、挑等技巧來演奏單聲部樂曲。錫盟藝人則用大、食指八度、四度、五度應弦技巧之外,還用大指上下掃和弦;伊盟藝人則用大指和食指同時向同方向托、挑的技巧奏出八度五度和音,以達到加強力度、變換情緒、突出風格等效果。至於左手的指法大致和漢族箏的指法相同:主要是以按、揉、滑、顫弦為主,很顯然,雅托葛的演奏法更為古老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