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滅花剌子模

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戰爭爆發在1219年至1221年,它標示著蒙古與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貿易失敗的結果,也是「蒙古西征」的開始。

簡介

當時雄踞中亞的花剌子模的國境面積相當於印度次大陸的大小。
蒙古滅花剌子模

侵略「花剌子模王國」並非是成吉思汗最初的計畫。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曾經寫信給花剌子模最高統治者阿拉烏丁·摩訶末蘇丹,以平等溫和的用詞之禮問候摩訶末,成吉思汗口述:“摩訶末可汗你統治日落地方,我統治日升地方”,言明且以貿易和文化交流,興盛彼此。當時成吉思汗方與西夏言和、正與他眼中的世仇也是強敵的金國交戰於滿洲及華北。西方有研究學者認為,土庫曼與其他遊牧民族,彼此多少皆有血緣姻親關係,因此只要貿易順利,在尊重政治及文化的自主性之慣例下,至多納為附庸。該研究也分析,甚至在蒙古侵略中國時,就其觀點視之,早先遊牧民族侵略金國宋朝都會有流血事端,花剌子模原本不會有這樣的遺憾出現。
由於蒙古第一次西征帶給了伊斯蘭世界太多的毀滅,自殘存無幾而驚恐的花剌子模人民事後回憶,蒙古兵因「血腥屠戮」(集數十場作戰)開始惡名昭彰;這場不到兩年的國與國的戰爭,實際上不純粹是一個中亞帝國的徹底毀滅,也將成吉思汗的殘忍作戰方式帶到西方:迂迴攻擊;徹底、全面且恐怖,軍隊以武器屠戮民眾。

戰事起因

蒙古秘史記載:戰爭爆發的近因在於商業糾紛。物資越來越豐富的蒙古商隊在成吉思汗的指示下,行經絲路中段的花剌子模境內訛答剌。1218年十餘人蒙古駱駝商隊被當地土官謀害;蒙古派出特使至花剌子模請求調查,花剌子模皇帝對此視而不見,惱羞成怒之餘,允屬下將之一舉扼殺。噩耗傳回蒙古,戰事遂起。

最後戰役與結局

在中亞迅速崛起的花剌子模遭遇到蒙古軍團,武力即幾乎被剷除殆盡。札蘭丁王子未來得及繼承花剌子模摩訶末可汗的汗位,即在故國西境重整殘兵。成吉思汗聞訊,派遣哲別、朮赤等火速追擊。1221年春,戰敗的札蘭丁往更西方的高加索地區逃逸。
花剌子模

西征致勝的關鍵

蒙古騎兵當時的兵種富分工性,配備和訓練亦稱精實,但與明末在遼寧抵禦後金的明朝關外鐵騎相較,
蒙古騎兵
蒙古致勝的基礎實非源於騎兵團的貢獻。蒙古當年西征的基礎,是來自於與金國、西夏長年交戰後,所擄獲到的攻城武器和所學習到的攻城技巧。西征固然耗資龐大,但據後代學者的估計,所動用到的兵員約在十萬上下。研究結果,蒙古軍所持的武器堪稱是當代最先進。而真正武器的發明國金國南宋在實用技巧上則大不如蒙古的靈活。

二度西征的預告

成吉思汗大軍凱旋迴蒙古,留置部份軍隊重整中亞地區:這標誌著蒙古兵毀滅與併吞敵國的陰影已然遮蔽了穆斯林世界。阿拉伯地區的文明與富裕,開闊了蒙古人的世界觀,往後的中東地區和東歐各國在劫難逃。三十年後,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捲土重來,征服了中東地區。原花剌子模所屬的中亞即成為帝國經略中東、東歐及俄羅斯的前哨站。

西征使成吉思汗意識到國祚長久之事

征服花剌子模戰爭結束後,成吉思汗年事已高。其妻問起“以後如果你不在了,這麼大的國家將由誰帶來治理?”成吉斯汗有四名嫡子,每個都是身經百戰且各有勳業(在「玉龍傑赤戰役」圍城時,長男朮赤與次男察合台為了攻取後城池歸誰的問題爆發激烈的衝突,導致兩支蒙古精銳竟屢攻不下這座富裕而精悍的小城)。結果察合台說出了願意服從仁慈的三弟窩闊台的原因。成吉思汗一一問了其餘三個兒子的意見,在長男朮赤的尊重和幼子拖雷的支持下,慎重考慮後,三子窩闊台成為成吉思汗生前屬意的儲君(此例並未演變成往後蒙古擇君的慣例)。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猶在世時,曾召四子,說明「折一枝箭,好折;折一把箭,難折」訓誡「團結」道理。
朮赤在封地位於西方的前提下,率軍到欽察拓展領土。朮赤的繼承人拔都金帳汗國別兒哥汗,在東俄羅斯地區經過第二次西征及朮赤一脈(有俄羅斯諸公協助)的三代經營下,慢慢恢復了往日的生機。欽察汗國也穩固了東歐霸主的地位,直至四百年後沙俄崛起,朮赤一系才在東歐政治史上全然退出。

兄弟鬩牆

1260年埃及馬木留克君主,於史上別具光榮意義的阿音札魯特戰役,擊敗了當時留駐西亞的少數蒙古軍後,曾於1258年攻占並掠奪巴格達的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旭烈兀汗,未派兵為敗戰的蒙古軍復仇,否則歷史可能將改變:即非洲埃及也許會成為蒙古帝國一部份。主因是,其皈依伊斯蘭教的堂兄弟別兒哥汗在高加索一帶,向旭烈兀發起進攻。
此時別兒哥是伊斯蘭教徒,而旭烈兀則不是,兩者嚴重的分歧,導致金帳汗國伊兒汗國兩汗國之間的戰爭。幾乎與此同時,忽必烈與其胞弟阿里不哥也因爭奪汗位而展開了長達四年的內戰。這些戰爭是蒙古皇族之間第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最終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分裂。其實,在蒙古征服花剌子模、第二代父執輩爭奪大汗寶座時,已埋下遠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