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天文圖石刻

蒙古文天文圖石刻

蒙古文天文圖石刻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五塔寺[呼和浩特]后街48號金剛座舍利寶塔後面的影壁上。為漢白玉石淺浮雕和線雕。直徑144.5厘米,天球圓面以天北極為圓心,畫出二十八宿赤經位置的經線,還有5個同心圓。圖下側偏左有一長方形署名欄,刻星等圖例,並註明“欽天監繪製天文圖”字樣。這是我國現存唯一用蒙古文標註的天文圖石刻,反映了清代初年的天文學的水平。

基本信息

簡介

金剛座舍利寶塔金剛座舍利寶塔
蒙古文天文圖石刻位於金剛座舍利寶塔後面的影壁上。為漢白玉石淺浮雕和線雕。直徑144.5厘米,天球圓面以天北極為圓心,畫出二十八宿赤經位置的經線,還有5個同心圓。由里向外為天北極圈、夏至因、天赤道圈、冬至因、天南極圈。與天赤道相交的另一個雙線圈,表示黃道。全圖刻恆星約270座,星數1570餘顆。

天球外面有4層注字的同心圓;最外層刻十二宮和十二生肖名稱;第二層刻二十四節氣名稱;第三層外側為黃道周天度數,內側為赤道周天度數;最裡層刻二十八宿名稱。圖下側偏左有一長方形署名欄,刻星等圖例,並註明“欽天監繪製天文圖”字樣。這是我國現存唯一用蒙古文標註的天文圖石刻,反映了清代初年的天文學的水平。

特點

1、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的唯一用蒙古文標註的天文圖石刻。  

2、精確。與現代的天文圖相比,只差4.5度。

3、是一幅俯視圖。

歷史價值

蒙古文天文圖石刻蒙古文天文圖石刻
這幅天文圖以蒙古族傳統畫法為主,星座名稱大都是常用的蒙古文名稱,同時也吸收了外國天文知識,使之融合在蒙古族傳統天文學體系之中,成了我國天文學的有機部分。這幅天文圖大約定稿於乾隆年間,以康熙年間底圖為藍本,與明安圖《儀象考成》相符,故被鑑定為蒙古族科學家明安圖之作。該圖是現存世界上唯一的用蒙古文標註的天文圖,是蒙古族在天文學研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歷史見證。

交通

市內沒有直達的公車,但離青城公園西門不遠,可坐1路車在這站下即可,或者從大召寺過去也不太遠。

呼和浩特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