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輔

董輔

董輔,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在理論和實踐上為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做出過重大開拓性的貢獻,在學術上取得了多方面的豐碩成果。常年從事教學的董輔礽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經濟學人才,這些人才如今正活躍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和企業界。第二屆“張培剛獎”獲得者。

基本信息

個人資料

(圖)董輔董輔

姓名:董輔(示乃)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27年

出生地:浙江寧波

研究領域:經濟學

去世時間:2004年

個人介紹

(圖)董輔董輔

董輔(示乃)1927年出生於浙江寧波,

1946年入武漢大學經濟系,

1950年畢業。

1953年赴蘇聯學習,

1957年獲蘇聯莫斯科國立經濟學院碩士、副博士學位。

1987年回中國,歷任武漢大學講師,中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所長、研究員,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長,中科院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同時為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輔礽曾是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委,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委。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一代經濟學大師

(圖)董輔董輔

董輔(示乃)是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他在理論和實踐上為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做出過重大開拓性的貢獻,在學術上取得了多方面的豐碩成果。常年從事教學的董輔礽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經濟學人才,這些人才如今正活躍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和企業界。董輔礽在50年代和60年代提出的關於再生產數量關係的數字模型,被譽為“中國經濟成長論的代表”。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勇敢地就提出了企業改革的方向應該是“政企分離”,“政社分開”的政策性建議。他最早提出並一直堅持所有制改革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關鍵,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和理論勇氣使他享譽海內外。1984年他獲得了首屆孫冶方經濟學獎。這些矚目的成就使他得到了“一代經濟學大師”的美稱。

個人影響

(圖)董輔董輔

文革後曾與董教授合作多年的于光遠曾這樣評價他:“他在工作中和在政治生活中一貫正道直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對經濟問題發表了許多看法,提出了許多主張,都是以一個正直、勇敢的科學工作者的態度,根據他所掌握的實際資料和經濟科學理論,實事求是地提出的。而且只要他認為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就不顧中傷和攻擊,堅持自己的看法,從不見風使舵,不隨聲附和,更不在某種壓力下屈服放棄自己的正確主張。”

“人們後來總結改革歷程,認為存在兩條線:一是所有制改革,—是運行機制改革。運行機制指計畫和市場的關係,所有制方面就是產權改革。文革結束後,我和劉國光討論了計畫和市場的問題。而他認為,不僅要研究計畫和市場的關係,而且要研究所有制改革。老董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是領先的,1979年就開始提。而且這個問題在政治上更敏感。”著名經濟學家趙人偉說。1985年到1988年,他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當時趙人偉是副所長。
“關於所有制改革,他毫無爭議是中國第一人。”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對記者說,這位“雙軌制”理論的代表人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經濟理論界曾經頗具影響力。

董輔 :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1927年生於浙江寧波。原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1988-1998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7年法國政府軍官級學術勳章得主。在50年代和60年代提出的關於再生產數量關係的數字模型,被譽為“中國經濟成長論的代表”。在改革開放初期,他勇敢地就提出了企業改革的方向應該是“政企分離”,“政社分開”的政策性建議。他最早提出並一直堅持所有制改革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關鍵,他在這方面的研究和理論勇氣使他享譽海內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