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氏梨莖蜂

葛氏梨莖蜂

昆蟲名,為莖蜂科 。分布在中國的北方,河北、北京等地。成蟲產卵鋸掉春梢,幼蟲於新梢內向下蛀食,致受害部枯死。是為害梨樹春梢的重要害蟲,影響幼樹整形和樹冠擴大。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1]葛氏梨莖蜂成蟲體長8~10毫米,觸角絲狀黑色,頭、胸背黑色,翅透明,翅基片、足黃色,腿節紅褐色,腹部1~3節紅色,其餘各節均為黑色。梨莖蜂成蟲體長9~10毫米,體黑色具光澤,前胸後緣兩側、中胸側板後胸背板的後端均為黃色,翅透明、足黃色,觸角24節黑色絲狀。

長橢圓形、乳白色半透明。

幼蟲

體長10~11毫米,乳白色或黃白色。頭部淡褐色,胸腹部黃白色,體稍扁平,頭胸下彎,尾端上翹。口器褐色,單眼2個黑色,胸足3對,極小,無腹足,氣門10對。

細長,初乳白,後色漸深。

發生規律

葛氏梨莖蜂在河北年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當年受害枝內作繭越冬,翌年3月間化蛹,4月羽化,一般於鴨梨盛花後5天,新梢抽出5~6厘米時開始在嫩梢上產卵、為害,盛花後10天,新梢大量抽出時進入產卵盛期,產卵時在機關報梢6厘米上下處鋸梢產卵,產卵後常把鋸口下第1個芽鋸死,接著再鋸下邊1~2個葉,僅留葉柄。成蟲白天活動,早晚和夜間停息在樹完下部新梢的葉背面,趨光性、趨化性,天敵主要有齧小蜂。梨莖蜂河北、北京等地2年發生1代,以幼蟲及蛹在被害枝內越冬。梨樹開花時成蟲羽化,花謝時成蟲開始產卵,當新梢長出12~15厘米時在6厘米左右處鋸梢產卵,然後在其下鋸葉3~4片,只留葉柄,卵期7~10天、幼蟲孵化後蛀入髓部向下蛀食,5月下旬蛀到2年生枝附近,6月中旬全部蛀入2年生枝內,8月上旬老熟停止取食,作繭越冬。第2年繼續休眠,至9~10月化蛹越冬。天敵主要有齧小蜂。[2]

防治方法

1、冬季結合修剪,剪去在被害枝在3月間要處理完畢,最好結合保護寄生蜂。不能剪除的被害枝,可有鐵絲戳入被寧的老枝內,以殺死幼蟲或蛹。2、捕捉成蟲:利用成蟲的群棲性和停息在樹冠下部新梢葉背的習性,在早春梨樹新梢抽發時,於早晚或陰天捕捉成蟲。

3、藥劑防治:掌握在成蟲發生高峰期新梢長至5~6厘米時,噴90%敵百蟲1000倍液或50%硫磷1500倍液。噴藥時間發中午前後最好,在兩天內突擊噴完。

4、剪除被害梢:成蟲產卵結束後,及時剪除被害新梢,只要在斷口下3~4厘米處剪除,就能將所產卵全部消滅,此法對樹效果很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