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斑病原微生物

葉斑病原微生物(pathogens causing leaf spot)是引起植物葉片出現各類壞死病斑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在葉內受葉脈的限制或其他生物化學因素的作用,而使葉斑病的病斑呈圓形多角形、環形等狀,並且有大、小斑之分。真菌、細菌、病毒等都能導致葉斑病,但以真菌居多。細菌引起的葉斑病也很多。

葉斑病原微生物

葉斑主要危害葉子和果實,初期葉面布滿暗圓形或不正圓形小斑,後受葉脈限制向四周擴散。色變灰白至灰褐。果實染病產生大型圓形凹陷斑。出生白毛,後變綠褐。最終成黑色。使果實腐爛。

正文

引起植物葉片出現各類壞死病斑的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在葉內受葉脈的限制或其他生物化學因素的作用,而使葉斑病的病斑呈圓形、多角形、環形等狀,並且有大、小斑之分。真菌、細菌、病毒等都能導致葉斑病,但以真菌居多。如稻瘟菌由分生孢子萌發的芽管侵染水稻的氣孔或直接侵入表皮後,能在稻葉、莖及穗粒上形成棱形或橢圓形病斑;玉米大、小斑病菌,兩者的分生孢子都需要在高濕條件下萌發,前者萌發的適溫為20~28℃,後者為26~32℃;尾孢(霉)屬中的多種真菌,能引起很多種植物的葉斑病,如菸草尾孢菌引起菸草蛙眼病;花生尾孢菌引起花生褐斑病。鏈格孢屬(交鏈孢屬)中也有能引起多種作物葉斑病的病原菌,如引起蘋果輪紋斑病的蘋果交鏈孢霉,棉花輪斑病的棉斑交鏈孢霉等。此外,有些半知菌有性世代的孢子也能成為侵染源,如梨黑星病菌有性世代產生的子囊孢子和無性世代產生的分生孢子,都能借風、雨或昆蟲傳播,侵染寄主組織,造成葉斑病。
細菌引起的葉斑病也很多。如黃單胞桿菌屬所引起的棉花角斑病,使棉葉產生不規則多角斑。菸草假單胞菌引起菸草野火病。
植物病毒能造成如斑點、環斑、斑駁等類型葉斑病,寄主葉片上所產生的過敏性壞死斑是鑑別病毒的重要標誌。
葉斑病原微生物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破壞葉肉細胞,影響光合作用;增加葉面蒸騰,造成植株失水。防治方法主要是根據病原的侵染規律,及時噴藥保護,清潔田園,減少初次侵染的病原以及消滅媒介昆蟲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