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橋

萬寧橋

萬寧橋,又稱後門橋、地安橋,是位於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地安門外,什剎海附近,坐落於北京城中軸線上的一座橋。始建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名萬寧橋。因橋在地安門之北,地安門為皇城的後門,因此稱為後門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原為木橋,元代改為石拱橋,名萬寧橋。又稱海子橋、後門橋。

基本信息

簡介

萬寧橋萬寧橋
萬寧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原為木橋,元代改為石拱橋,名萬寧橋。又稱海子橋、後門橋。元代石橋跨在什剎海入玉河口處,是元代大運河漕運的始點。橋下裝有水閘,通過提放水閘,以過舟止水,保證南來糧船直駛大都城內。沿河北來的船舶可直抵海子內停泊。時大都居民也稱這裡為海子閘,後改名為澄清閘。橋為單孔漢白玉石拱橋,長10餘米,寬近10米,橋面用塊石鋪砌,中間微拱。橋的兩側建有漢白玉石護欄,雕有蓮花寶瓶等圖案。20世紀50年代石橋面鋪設瀝青,河道填平建房。橋身下半部分被掩埋在路基之下,僅存橋兩側的欄板。1984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主要保護其側牆及望柱欄板,未另劃保護範圍。2000年北京市對後門橋進行了整治修繕,毀壞的橋欄桿按舊樣做了修整,橋洞下和河岸邊的水獸被原地保留,並疏通了河道。同時,恢復原來橋名“萬寧橋”,建碑於橋畔。

名字由來

後門橋建於元代至元22年,當時就叫萬寧橋,那可是元代在忽必烈統治下最興盛的時期。當時的萬寧橋是座木橋,那時它的“小名兒”不叫“後門橋”。史料中記載元代萬寧橋又稱“天橋”。在元代忽必烈把京杭大運河的終點修到了今天的積水潭,而這座萬寧橋正是京杭大運河最北邊的一個閘口,進入北京皇城的漕運船隻必須通過這裡,京杭大運河的北京段“通匯河”不僅是忽必烈下旨修建,而且通匯河的名字也是忽必烈在萬寧橋上起的,加上它還是忽必烈進出北京必走的橋。所以它的小名才能夠有資格叫“天橋”。

歷史

明清時期

萬寧橋萬寧橋
明清兩朝對萬寧橋都進行過多次修葺。石橋的特點是東西石拱券上方各有一石雕螭狀吸水獸。橋兩側石砌護岸,四邊各有一隻鹿角分水獸,趴在岸沿邊對視著橋孔。分水獸長1.77米,寬0.9米,高約0.57米,頭頂有一對鹿角,癟嘴翹鼻圓眼,四爪張開抓在花球上,渾身是大片鱗甲,一條粗壯的尾巴。四隻分水獸的姿態不一樣,橋東的兩隻爬在岸沿上,頭伸出岸沿邊,形成伏岸望水的姿勢,因在下水方,有通過橋孔望水勢的寓意;橋西的兩隻分水獸,是將頭外伸,兩隻有吸盤的爪抓著垂直的岸邊牆面,身體的一側掛在岸沿外,大有了解水勢,保一方水運平安之意。
清代中期
這段河道寬27米,橋西側有控制水量的水閘,閘名日海子閘,後改名澄清閘。石橋下刻有“北京”二字當水情標尺,一旦河水淹沒了“北京”二字,就表明水勢上漲到一程度,可能發大水,提醒當局要採取措施,據說這種做法在當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00年整修中軸線上的基點---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所建的萬寧橋(亦稱後門橋、海子橋、金永橋、官橋、地橋)。意外地在橋下挖出了六隻龍身龍爪的鎮水石獸。經考證,是元、明時的遣存。元代建大都城,郭守敬引北部昌平白浮泉入城,又向東南通州張家灣修通了全長八十二公里的通惠河(故萬寧橋是通惠河的最北端)。“川陝豪商,吳楚大賈。飛帆一葦。經抵輦下。這一來,從大運河北上的漕船便可以經萬寧橋抵積永潭碼頭了。
古時文獻
元代萬寧橋為木製,明時建成漢白玉石欄的單孔石拱橋。“金水橋邊蜀鳥啼,玉泉山下柳飛花。江南江北三千里,愁絕春日客未歸。”“恰信東君神妙手。一宵綠追官橋柳。”詩中的金水橋,官橋亦即萬寧橋。元代的萬寧橋一帶,軒榭堂齋遍布,商肆畫舫雲集,空中飄著酒香耳畔有絲竹之音。清代竹技詞亦曾贊道:“地安門外賞荷時,教里虹蓮映碧池。好是天香樓上坐,酒闌人醉雨絲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