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鄉學院

萍鄉學院

萍鄉學院(Pingxiang University)是經教育部批准設定,面向全國招生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院校。萍鄉坐落於江西萍鄉。1993年4月1日,萍鄉教育學院改建為萍鄉高等專科學校。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提升辦學層次,2000年,市政府決定整合萍鄉高、中等教育資源,以萍鄉高專為基礎,籌建一所本科院校。之後,萍鄉師範學校、江西省文藝學校萍鄉分校相繼併入萍鄉高專,為學校擴規升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3月,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升本成功,正式更名為萍鄉學院。學校堅持辦學的科學性、前瞻性、實用性、多樣性,堅持走發展、提高、擴規、增效之路,努力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實用型、複合型、競爭型、創造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的辦學效益。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萍鄉學院

萍鄉學院位於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萍鄉安源,現有校園面積1008畝,發展規劃用地1502畝。學校現設定12個系(部),開設43個專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8660人,成人(夜大學)學員307人。現有專任教師498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50人,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7.55%,具有研究生學歷以上專任教師23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6.18%。專任教師中有省級教學名師5人、省級骨幹教師12人,1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獲省政府特殊津貼,校級學科帶頭人17人,擁有商務英語和教育心理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學校現有校舍建築面積26.66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17.75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5232萬元。根據教育教學需要,學校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144個。學校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圖書95.85萬冊,電子圖書25萬冊,資料庫8個。

歷史沿革

萍鄉學院創辦於1941年,原為萍鄉簡易學校。

1978年,改為宜春師專萍鄉大專班。

1982年8月,萍鄉市人民政府決定學校定名為萍鄉市教師進修學院。

1982年11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更名為萍鄉教育學院,主要承擔培養全市中學師資、培訓在職教師等任務。

1993年4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萍鄉教育學院升格為萍鄉高等專科學校。

2013年3月,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升本成功,正式更名為萍鄉學院。

校徽校訓

校訓:厚德至善、勵學篤行

校徽標誌釋義

標誌以人字疊起的常青樹為主題元素,線條舒展奔放,流暢瀟灑,富有前進的動力和氣勢,象徵學校飛速的發展步伐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彰顯學校新時期奮發進取,銳意創新的時代精神。

以綠色為標準色的圖案組合鮮艷醒目,和諧靚麗,大氣穩重,富有鮮明的時代感和蓬勃發展的朝氣。寓意著學校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四有新人為宗旨,為社會發展輸出多層次人才的辦學理念。

獲得榮譽

萍鄉學院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追求卓越、求實創新、科學發展”的辦學思路,以就業為導向,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為基礎,調整完善專業設定,重點建設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學校現有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數學教育和光伏材料加工及套用3個省級特色專業;有套用電子技術材料工程技術、工程造價、體育教育、商務英語、語文教育、文秘等7個省級示範專業;有套用電子技術、材料工程技術、工程造價、體育教育、商務英語、語文教育、文秘、機械製造與自動化、電子商務、經濟管理、數學教育等11個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學校十分重視課程體系的建設,形成了以專業必修課、公共必修課為主、專業選修課、公共選修課為輔的課程體系。現有教育學、英語精讀、心理學、資料庫原理、現代企業管理等5門省級優質課程,有高等數學等22門校級重點建設課程。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全省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的各類專業知識與製作大賽,所獲獎項與層次,均居全省專科學校之首。

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組建了學術委員會、高教研究與評估所;成立了“安源工運研究所”、“文廷式研究所”、“地方文化研究所”、“心理技術套用研究所”、“教育教學研究會”等多個研究機構;辦有學術刊物《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近五年來,立項科研項目169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以上17項,市廳級以上91項;公開發表論文1200篇,三大索引(SCI、EI、ISTP)收錄27篇,核心期刊217篇;出版著作(含主編、參編教材)86部。學校還與湖南師大、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大學聯辦了碩士學位研究生班;與湖南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聯辦了遠程本科教育;與本省的本科院校聯辦函授、自考本科教育。2009年元月,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科爾曼先生率團來訪,啟動了兩校間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先後接受並通過了全省高校校風建設大檢查,高專辦學水平評估,高校黨建工作評估,學生宿舍評估,高校教學工作評估,基礎教學實驗室評估,圖書館評估,“兩課”教學評估,國小、幼稚園師資培養工作評估等。每次評估,都得到了評估組專家的充分肯定。在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組織的校風建設檢查,檢查組評價為“辦學有思想,治校有方略,教學有秩序,質量有保證”;在全省高專辦學水平評估中,評估組專家認為“上下齊心協力,辦學方向明確,管理嚴格規範,教學質量較高”;在省委教育工委組織的黨建工作評估中,評估組專家認為該校辦學“在轉變中求適應,在適應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發展,學校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通過這些評估,不僅促進了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和辦學條件的改善,而且也促使學校不斷探尋高專層次學校在新形勢下實現超常規發展之路。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公關教育工作先進院校”,“江西省高校校風建設文明單位”,“江西省高校綠化先進單位”,“江西省校務公開先進學校”,“全省教育系統防治非典先進集體”,“江西省招生宣傳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國內安全保衛工作優秀單位”,“全省經濟領域國內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高校先進教務處”,“江西省開展廣播操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培養造就了萬餘名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類人才,許多已成為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和領導幹部。

辦學規模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師生員工的艱苦奮鬥,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融理、工、文、財經、藝術於一體,師範、非師範並舉,有較大規模、有較好條件的社會主義新型本科院校。現有校園面積1006畝,發展用地1502畝。校舍建築面積26.6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資產總值5232萬元,圖書資料95.85萬冊;教學實驗(室)中心132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125個。現有中文、外語、經管、政法、初等教育、數學、機電、化工、計算機、體育、藝術等11個系和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共13個教學部門,4個本科專業和38個專科專業。在校全日制學生6642人,在校成人教育學員4000多人。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師資隊伍,在職教工553人、專任教師374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共125人,博士4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35人,在讀碩士5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級骨幹教師4人,校級學科帶頭人16人,骨幹教師38人。近年以來,連續聘請了多批外籍教師來校任教,現在校外籍教師為7人。學校聘請了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博士生導師彭曉峰教授、北京大學生物學院博士生導師昌增益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博士生導師楊鑫輝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陳良運教授為名譽教授,並分別兼任我校機電系、化工系、經濟與政法系和中文系系主任,還聘請香港文藝家協會會長、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會長、香港著名詩人王一桃,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文海,大連理工大學博導周文龍等為名譽教授。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日益提高,在全國、全省多次統測統考和各類競賽中都獲得好成績,並開展了國內外合作辦學、國際交流、短期國外遊學等項目,2005年9月正式開辦”2+1“模式出國留學班。教師科研能力逐步增強,全校教職員工已發表論文3000多篇,其中在國際著名刊物SCI、EI發表論文14篇,近年來,在核心刊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著作100多部,承擔並完成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研究課題、省級科研課題、省級教學科研課題共60多項。學校面向全國部分地區招生。

教學機構


經濟與管理系

材料與化學工程系

外語系

機電系

藝術

計算機系

中文系

數學系

體育系

教育科學系

政法系

教育科學系二部

學校目標

學校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立足萍鄉,面向贛西,輻射全國,以文理學科為基礎,著力發展工學,積極發展管理學,形成各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辦學格局,把學校辦成培養套用型人才和基礎教育師資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學型本科院校。

成功升本

萍鄉學院萍鄉學院
教育部關於同意在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萍鄉學院的函教發函[2013]48號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懇請批准設定萍鄉學院的函》(贛府文〔2012〕89號)收悉。

根據《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定暫行條例》和《普通本科學校設定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以及全國高等學校設定評議委員會六屆二次會議的評議結果,經研究,同意在萍鄉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建立萍鄉學院,學校代碼為10895;同時撤銷萍鄉高等專科學校的建制。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萍鄉學院系本科層次的普通高校,學校應逐步過渡到以實施本科教育為主。

二、學校由你省領導和管理,學校發展所需經費由你省統籌解決。

三、學校實行省、市(萍鄉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8000人。

四、為支持學校建設和發展,萍鄉市人民政府承諾“2013-2017年本科學生教育事業生均經費達12000元以上”、“學校1.2億元銀行貸款予以兜底化解”以及“2013年到2017年,每年投入0.5億元總計2.5億元用於學校的建設”等有關措施,須落實到位。

五、學校本科專業的增設問題,按我部有關規定辦理。同意首批設定5個本科專業,即: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漢語言文學、英語。

六、我部將適時對學校辦學情況進行評估。

望你省加強對該校的領導,落實資金投入,指導學校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和辦學質量,圍繞服務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重點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套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辦出特色,辦出水平,為江西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教育部

2013年4月18日

現任領導

名譽校長:彭蘇萍

黨委書記:尹繼國

校長:劉明初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謝曉國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郭偉

黨委委員、副校長:邱建丁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潘運華

黨委委員、工會主席:彭檢明

黨委委員、副校長:田常紅

黨委委員、副校長:劉衛林

黨委委員、校長助理兼組織人力資源部部長:陳永秀

黨委委員、宣傳統戰部部長:陳永國

乘車路線

火車站(長途汽車站):

19路公車:火車站-東方賓館-秋收起義廣場-市菸草公司-市郵政局-萬龍灣賓館-現代醫院-施家沖-萍鄉高專-五里亭-萍鄉廣本4S店-安源旅遊客車廠-燎原小區-安源鎮政府-安源影視城-安源廣場-毛澤東銅像廣場(票價1元)

25路公車:火車站-東方賓館-市電大-秋收起義廣場-市菸草公司-市郵政局-金陵小區-市環保局-施家沖-萍鄉高專-雅典花園-世紀廣場-安源電視台-市二醫院-市衛生學校-安源鎮政府-樟樹下-五陂鎮-三侯廟-公交西站(票價2元)

乘坐計程車費用為10-12元

公交西站:

20路公車:公交西站-萍鄉電影院-人民公園-萍鄉市醫院-北橋-社保局-心連心購物中心-萍鄉六中-市交警支隊-鵝湖公園-王朝大酒店-萬龍灣賓館-現代醫院-施家沖-萍鄉高專-雅典花園-世紀廣場-東方巴黎-井岡山路-公交新站(票價1元)

乘坐計程車費用為10-12元

公交南站:乘坐開往蘆溪、宣風、高坑的長途車到萍鄉高專下車即可(票價1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