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山水庫

萌山水庫

萌山水庫位於周村區萌水鎮夏侯莊西南,孝婦河一級支流——范陽河中游,因坐落在萌山腳下而得名,萌山水庫坐落於淄博市周村區萌水鎮與淄川區商家鎮,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農業供水為主的多年調節的國家防洪重點中型水庫。

基本信息

萌山水庫

萌山水庫 萌山水庫

萌山水庫坐落於淄博市周村區萌水鎮與淄川區商家鎮,孝婦河一級支流—范陽河中游,控制流域面積288平方公里。1958年11月4日動工興建,1966年7月21日竣工,工程總投資12000萬元,主體工程有:大壩、溢洪道、輸水洞。水庫總庫容0.9025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9.68萬畝,年供水量510萬立方米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和工農業供水為主的全國防洪重點中型水庫。

由來

萌山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農業供水為主的多年調節的國家防洪重點中型水庫。主體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和輸水洞三部分。大壩為礫石砂殼粘土寬心牆壩。水庫防洪標準按百年一遇洪水設計,兩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簡介

萌山水庫 萌山水庫
灌溉、景色 灌溉、景色

萌山水庫位於周村區萌水鎮夏侯莊西南,孝婦河一級支流——范陽河中游,因坐落在萌山腳下而得名。水庫主體工程有大壩、 溢洪道、 輸水洞。 控制流域面積288平方公里,千年校核的總庫容8201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 4767萬立方米, 設計灌溉面積9.68萬畝,有效灌溉面積8.9萬畝,防洪能力為千年一遇,是一座以灌溉、防洪為主的多年調節重點中型水庫。 1958年11月4日動工興建,調集近萬名民工施工,1960年7月因經濟困難停工緩建,1965年11月動工續建,1966 年7月21日工程全部竣工。後又進行6次整修與加固。累計完成工程量土石方230.36萬立方米,混凝土2325立方米,投工285.64萬個,國家投資374.64萬元。在興建過程中,按百年一遇洪水位85米將淄川區商家鄉、冶頭鄉和周村區萌水鎮共13個村莊、313戶、5827人做了就地就近移民安置,8734畝淹占土地做了免徵免購處理。 萌山水庫流域內實際年來水量,1965年到1969年5年平均為1262萬立方米,僅為設計多年平均來水量的36.7%,水庫蓄水嚴重不足。 為擴大水源,於1968年11月開工興建“引孝濟范”水渠,1970年5月完成並開始引水。完成工程量土石方53萬立方米, 混凝土518立方米,投工152萬個,國家投資256萬元。該水渠的建成,既可引用孝婦河部分來水, 又是太河水庫建成後實現太河、萌山兩庫相連,淄河、孝婦河、范陽河3河相通的淄博市“東水西調”水利網路的組成部分。渠首位於淄川區崑崙鎮回村東側孝婦河之左岸(利用淄川區查王灌區渠首攔河壩引水),水渠沿孝婦河西岸, 流經淄川區的崑崙、二里、黃家鋪和周村區的萌水4處鄉鎮,於萌水鎮張莊村南注入萌山水庫,全長17.2公里, 通水能力為6秒立方米,年平均引水量近2500萬立方米。為開展水能利用,1972~1979年在入庫處修建張莊水力發電站,安裝84千瓦發電機兩台,1979年8月31日投入運行,年發電量16萬度左右。 1985年工程狀況:大壩為礫石殼壤土寬心牆壩,壩長650米,壩頂高程88.3米,最大壩高32.3米,壩 頂寬5.1米。迎水壩自80.1米高程以上為漿砌料石和乾砌料石護坡,以下為塊石護坡,坡比為1:5~1:25。背水坡全部植棉槐,坡比為1: 3.7~1:2.5,壩頂建有漿砌料石防浪牆,頂高程89.3米。溢洪道位於大壩左端,有6孔溢洪閘,閘底高程78.3米, 總淨寬36米,安裝寬6米高4.5米平板鋼閘門6扇,上設交通橋和機架橋。交通橋高程為88.85米,寬5.6 米,長43.5米。機架橋高程92.3米,寬4.5米,裝有15噸啟閉機6台。千年一遇洪水溢洪道泄量為1141秒立方米。輸水洞位於大壩樁號0+507處,在漿砌石拱廓道內設內徑2米的鋼筋混凝土壓力管,進口底高程68.12米,出口底高程 67.92米,全長87.57米,設計流量33.19秒立方米。在進口的44.45米處設有豎井,在豎井內設平板鋼閘門一扇,上設機架橋,高程為88.44米,裝有30噸啟閉機一台。 1960年5月設淄博市萌山水庫灌區管理處。 20餘年來,水庫主體工程運行正常。1985年山東省水利廳授予該處為“全省水利系統先進集體” 稱號。由於水庫大壩自62~78米高程採用水中倒土法填築,施工中曾連續發生3次滑坡, 質量較差。1965年6月曾打探孔檢查,土樣為散狀,且多呈軟塑狀態。1982年再次打孔取土樣,做么重試驗,並經山東省水利勘測設計院電算站進行壩坡穩定核算,最小安全係數為1.28,已顯示自然墊實穩定。溢洪閘所用之啟閉機系報廢產品,因資金所限仍安裝暫用。溢洪道下游段未做護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