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比錫哈雷機場

萊比錫哈雷機場

萊比錫哈雷機場(德語:Flughafen Leipzig/Halle,IATA代碼:LEJ, ICAO代碼:EDDP)位於德國薩克森州城市萊比錫和哈雷之間的施凱蒂茨,於1927年4月18日投入使用。機場現有24間航空公司開通航線到17個國家的57座機場,提供了多條連線德國和歐洲主要城市的直航航線,是歐洲重要和具競爭力的物流中心。萊比錫哈雷機場主要服務德國薩克森州州的萊比錫和哈雷,每年服務超過200萬人次。

基本信息

位置及地面交通

機場的西部飛機滑行橋橫跨A14號高速公路機場的西部飛機滑行橋橫跨A14號高速公路

萊比錫哈雷機場位於萊比錫西北16公里和哈雷東南22公里的交界城市施凱蒂茨,行政區劃屬於與薩克森-安哈特州交界的北薩克森縣。它與A14和A9號高速公路相連,其中機場與A14和A9相切的一段還是德國大型高速公路中部環線的組成部分。此外,6號國道也在機場旁經過。
萊比錫哈雷機場是德國其中一個設有機場火車站的機場,因此德國鐵路運輸網路也覆蓋於此。RE5列車提供萊比錫中央站-萊比錫展會-萊比錫哈雷機場-哈雷中央站的區域快線服務,列車每天由4:00至23:00運營,間隔60分鐘一班。萊比錫哈雷機場火車站由中部德國交通集團(MitteldeutscherVerkehrsverbund,MDV)管轄,處於其第163票區。在長途交通方面,每小時一班的城際列車可與哈雷和萊比錫等城市相連。此外,還有每天兩班的ICE列車經過機場。
202號巴士於周一至周五日每隔一小時運行,從而提供了一個從施凱蒂茨和機場之間的直達巴士服務。自2009年秋季起,位於波茨坦的高速快車有限公司(AutobahnExpressSchnellinienbusGmbH)也將其運營網路覆蓋至機場,提供每天四班至波茨坦、哈雷、德勒斯登、卡塞爾、哥廷根之間的穿梭巴士服務,並在上述目的地中提供儘可能適合的換乘巴士。
隨著2013年底萊比錫城市隧道的竣工,區域快線RE5列車將被替換為新的輕軌線路S5,連線哈雷-萊比錫-馬克利貝格-阿爾滕堡-茨維考。預計到2015年,前往埃爾福特的ICE列車高速鐵路線將進一步加強兩地間的聯繫。

歷史

早期歷史

萊比錫和哈雷的的首個航空事件分別發生於1784年2月21日和1845年9月29日,兩地各自將一個熱氣球升入空中。民用航空則始於20世紀初,一架飛艇於1909年首次造訪萊比錫。1911年,萊比錫的第一座民用飛行場地在林登塔爾開設,這裡同時還設有一座飛行學校和德國飛機製造廠(DeutschenFlugzeugwerke)的三座機庫,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直用於製造飛機。不久之後萊比錫的另一座飛行場地在莫考建成,它包括一座160米長的可同時容納3架飛艇的飛艇機庫和德國首家機場酒店,並由薩克森國王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三世於1913年6月22日親自揭幕運營。而在一戰中在哈雷的莫茨里希投入運營的機場,成為當時德國最大的軍用機場之一。哈雷首個真正的民用機場則位於尼特雷本區,始建於1925年。

規劃、建造及運營

尼特雷本機場在啟用後不久便已無法滿足突然迅速增長的飛機起降量。事實上,帝國交通部在同一時間針對德國中部領空提出了在萊比錫和哈雷兩座城市之間的都會區共同建造一座機場的想法。儘管這一方案的阻力很大,尤其是受到了萊比錫的強烈反對,但選址最終被定在了當時的普魯士的領地施凱蒂茨。機場的規劃由保羅·蒂爾希(PaulThiersch)完成,當中包括了一項在當時極具現代化的圓形飛行場地設計,以保證飛機可在不同的風向下完成起降。工程奠基儀式於1926年9月1日舉行,並在8個月之後的1927年4月18日正式投入運營。當時的機場包括1塊飛行場、1座機庫和1座行政大樓,但都只是臨時性建築的。
1928年,在一條400米長的起降跑道建成後,施凱蒂茨機場也被代之以使用至今的新名稱萊比錫哈雷機場。而萊比錫此前的莫考機場主要由容克航空有限公司(JunkersLuftverkehrAG)使用,在該公司於1926年併入漢莎航空後,也將業務遷移至新機場。

1930年代的擴建及終止運營

1931年初,機場增添了一座新的餐飲大樓,這是一座現代化的功能性建築,並成為深受當地居民及旅客歡迎的熱門目的地。1936年至1937年期間,臨時的行政大樓被廢棄,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全新的航站樓建築,並加入了納粹的建築風格。
萊比錫哈雷機場在1937年平均每天起降航班超過40架次,在德國最繁忙的機場中排名第四。然而這種發展態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後被突然結束。機場的民用航空交通被停止後,其設施及庫房均被納粹德國空軍改為軍事用途,漢莎機庫也被用作生產軍用飛機零件。至1944年4月16日,盟軍轟炸機摧毀了包括餐飲大樓在內的機場大部分設施。

戰後運營

1988年的萊比錫哈雷機場1988年的萊比錫哈雷機場

戰爭結束初期機場仍然生產飛機零部件,1947年,施凱蒂茨機械和儀器廠(Maschinen-undApparatebauSchkeuditz)在此成立,機場於這段時間內僅作為工廠機場使用。民主德國在1957至1960年間為航空業制定了宏大的發展計畫,其中包括為萊比錫哈雷機場建造一條2500米長的起降跑道,但隨後發現機場的利用率太低,該計畫被很快取消了。而在此期間作為博覽會機場的萊比錫/莫考機場在進入1960年代後已不足以應對越來越高的技術要求,於是人們又想起了將航空交通搬遷至幾乎已荒廢的施凱蒂茨機場。因此該機場從1963年起成為萊比錫每年舉行兩次的博覽會機場,並由民主德國的國際航空提供航班服務。至1966年,機場每個季度使用的臨時航站設施被拆除重建。1968年8月30日,一個全新的單層航站建築(現為A航站樓的一部分)投入使用,它有一個獨特的雙重功能:每年有四周作為博覽會的接待大樓,其餘時間則作為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使用。
為了維持機場的穩定狀態,機場設施在隨後的幾年中逐步擴展和翻新,至1972年5月19日,萊比錫機場已具備作為一個商用機場全年運營的條件。儘管財政及容量有限,並在隨後幾年中經歷了經濟困難時期,機場還是謹小慎微的不斷進行擴建,並新建成一座航空管制設施,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旅客數量——到1988年,旅客數量已達約55萬人次,比起1972年增長了近10倍。航站建築內全新的到達大廳經過4個月的建設於1984年8月30日落成;重建的出發大廳也在1985年8月30日投入使用。
1975年9月,一架搭載著博覽會乘客的圖-134飛機從斯圖加特飛來,在距離萊比錫哈雷機場跑道約1000米出失事墜毀。機上34名乘客中有27人罹難,4名機組人員則幸免於難。
較為特別的事件是在1986年3月18日的萊比錫博覽會中,一架法國航空的協和飛機從巴黎首次飛抵機場,兩天后英國航空的協和飛機也同樣在此降落。此外,在隨後的幾年中均有協和飛機在博覽會期間從巴黎和倫敦造訪萊比錫。

德國統一後

德國統一後,機場管理當局也在經濟劇變的結構性調整中進行重組,因而機場由在1990年9月17日成立的萊比錫機場有限公司(FlughafenLeipzigGmbHi.G.)臨時託管,在一些前西德機場的幫助下得以維持運作和施工,並開始對現有設施進行第一次現代化改建。首先是在1991年1月7日至5月24日,將原有在1968年建造和1984年擴建的航站建築翻新並更名為A航站樓。

在1990年3月的市政選舉和1990年10月的州議會選舉後,新的聯邦州政府開始運作,機場託管機構便於1991年5月24日邀請地方當局(周邊的行政縣)以及薩克森州和薩克森-安哈特州首次參與了航站樓重建的啟用儀式和董事會任命。同一天,機場當局也決定改名為萊比錫哈雷機場有限公司,並在1991年7月16日簽署了從國家收購機場的協定。1991年9月,董事會決定採取大規模的緊急措施對機場設施作進一步重建,並為此引入了具備全天候能力的第三B類儀器降落系統,機場停機坪的翻新和連線道路的完善也隨著新建的停車場工程一同進行。

B航站樓的停機坪B航站樓的停機坪

1992年底機場的客流量首次達到100萬人次。C航站樓於1993年5月12日開幕,主要用以處理大批來自旅遊包機的度假旅客。在隨後的一年之內,客運量增幅超過了50萬人次,這使得機場在1994年5月16日再次奠基興建一座可年均處理350萬人次的航站設施(B航站樓),並於1996年3月3日落成。隨著B航站樓的啟用,C航站樓正式關閉客運業務。它被轉換為郵政及貨物運輸終端,成為德國郵政子公司DHL的貨運基地及樞紐機場。
經過四年的規劃,在機場北部興建一條全新的3600米長、45米寬的08L/36R跑道和興建A14號高速公路的工程於1998年5月7日奠基建設。2000年3月24日,德國空管局的全新塔台投入使用,萊比錫哈雷機場可以用以處理寬體飛機的起降。靠近新跑道的遊客公園及觀景丘於2001年6月1日對外開放,從中可以俯瞰整座機場。
從2003年夏季開始辦理登機手續和服務區被移至新建的多式聯運的中央航站樓。這種中央航站樓包含了購物中心和登機櫃位,可連線至B航站樓,並為已通過安檢的旅客提供候機區域。2003年6月30日,機場火車站整合到德國鐵路的幹線鐵路網中,便在中心航站樓舉行了開幕式。這宣告了機場第一階段擴建的完成,期間共投入約10億歐元的資金。新的中央航站樓年均可處理450萬人次的客運量。由於其模組化結構和地處兩條跑道之間的中心位置,中央航站樓的現有建築可及時根據需要擴建,將其旅客處理能力提高至年均700萬人次。

2005年8月31日,原有的2500米長、45米寬的10/28跑道開始進行更換工程。新跑道被命名為08R/26L,它與舊跑道位置相同,但方向不同,這是一條與北跑道間距為2120米的平行跑道,有3600米長和60米寬。2007年7月5日,隨著DHL的一架波音757和漢莎航空的一架波音747-400在機場實現平行降落,08R/26L跑道正式投入使用。由此產生的雙跑道系統自2007年起允許兩架任意機型同時起飛或降落。新跑道的落成使得萊比錫哈雷機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能夠處理空客A380飛機的機場。
2006年10月24日和25日,萊比錫的德國聯邦最高行政法院就有關機場擴建和夜航許可的申訴進行討論。這是為了確定受到夜間飛行噪音影響的居民是否能夠獲得保障,與法院此前下令保護柏林-舍訥費爾德機場周邊居民的條款相同。而在22:00至06:00之間的夜間飛行禁令還沒有確定。11月9日,法院特別許可快遞貨物的夜間飛行不受限制。2008年6月29日,區域市政局對計畫進行補充,當中規定了除特別許可外,客運航班在23:30至05:30期間執行夜間飛行禁令。7月24日,最高行政法院最終確認通過了區域市政局的補充計畫,當地居民的申訴被駁回。至此機場的擴建障礙被掃除,機場的第一反應便是繼續建造第三條飛機滑行橋(E7),其前期工作已在2006年開始動工。這條位於東滑行橋(E8)西側的滑行橋有191.5米長和63.5米寬,並且自2011年4月起還可聯通南北兩條跑道。
基於機場進行的擴建和新實施的夜航噪音制度,DHL萊比錫基地有限公司(DHLHubLeipzigGmbH)和歐洲航空運輸萊比錫有限公司(EuropeanAirTransportLeipzigGmbH)共同將機場打造成DHL的國際航空樞紐,以取代布魯塞爾機場。自2008年3月起,DHL已經為該樞紐投入3億歐元的資金,官方的開幕儀式於2008年5月26日舉行。DHL的其它全球運營中心還包括在中國的香港國際機場和在美國的辛辛那堤/北肯塔基國際機場。
2007年12月4日,薩克森州唯一的獸醫邊檢站在機場旁的代利奇投入使用,它將根據歐盟的標準對經機場出入境的動物或植物產品進行檢驗。
為了滿足國際民航組織最高安全類別的要求,機場在兩條起降跑道各有兩座消防局,這兩座消防局於2009至2010年根據最新的防火概念新建,擁有9輛或10輛大型消防車及特種車。這兩座消防局於2010年中投入使用。

軍事用途

根據部分北約成員國簽署的“戰略空運過渡性解決方案(StrategicairliftInterimSolution)”,萊比錫哈雷機場自2006年3月23日起成為北約實現快速運輸的特大型空運機場,並有兩架俄制安托諾夫An-124駐紮於此。另有4架運輸機可在9天內集結完畢,從而可為SALIS提供6架飛機。這6架An-124可提供現有的武裝力量軍事戰略空運能力,也可提供對地震的援助。

魯斯蘭SALIS有限公司(RuslanSALISGmbH)自2007年1月17日起在機場南部區域擁有自己的維修車間,為駐紮於此的An-124飛機提供維修整備服務。
自2006年5月23日起,美國陸軍經常利用萊比錫哈雷機場運送往返於伊拉克和阿富汗駐軍的士兵。每月可處理多達80架次的運兵航班,每日可傳送約160名士兵。截至2009年初,共有45萬人次的美國士兵通過該機場奔赴前線,在2009年的客運量中,平均每4名乘客中就有1名士兵。代理的包機承運商,包括北美航空、瑞安國際航空、世界航空和ATA航空等,其運輸機均被允許在萊比錫哈雷機場加油,並進行機組人員的更換。

未來發展

漢莎貨運航空在2005年底表示有意向將其位於法蘭克福機場的運營中心搬遷至萊比錫/哈雷機場。漢莎貨運航空正在尋找一個約315公頃的的用地,以應對目前在法蘭克福機場的樞紐在第四條跑道落成後所受到的夜間飛行禁令影響。DHL已在施凱蒂茨取得一塊總面積達240公頃的地塊,儘管機場只有1400公頃,但他們可隨時通過收購北部、南部或西部地區實現擴建。2007年9月12日,DHL與漢莎貨運航空合資成立了一家新的貨運航空公司,這個名為AeroLogic的新公司自2009年6月起在萊比錫/哈雷機場執行遠程航線。該公司的機隊目前共擁有8架波音777-200LRF飛機,預計至2015年會增加到15架。

機場股東

中部德國機場股份公司(MitteldeutscheAirportHoldingAG)是機場運營商萊比錫/哈雷機場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持股比例達94%,其同時還擁有德勒斯登機場的大多數股份,而中部德國機場股份公司的股東則由地方政府獨占,其中薩克森州占76.64%、薩克森-安哈特州占18.54%、德勒斯登占2.52%、萊比錫占2.1%以及哈雷占0.2%。而機場所處的北薩克森縣和施凱蒂茨各自持有機場0.25%的股份,薩克森州則持有剩餘的5.5%份額。

財政補貼

薩克森州共為DHL搬遷至萊比錫/哈雷機場提供了7100萬歐元的財政補貼。歐盟委員會曾於2008年7月表示薩克森州對該機場擔保的補貼上限不允許超過5億歐元。薩克森州已承諾若萊比錫/哈雷機場無法滿足某些條件,如夜間飛行的許可,將會對DHL支付最高達5億歐元的賠償。造價為3.5億歐元的機場南起降跑道也被反壟斷監管機構列為允許國家援助的公共投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