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剋星頓槍聲

萊剋星頓槍聲

1775年,萊剋星頓民兵還擊英軍對他們秘密軍需倉庫的搜查,槍聲震響在萊剋星頓上空,揭開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

戰爭概況

你

名稱: 萊剋星頓的槍聲
地點: 康科德鎮
時間: 1775年4月19日
參戰方: 英國輕步兵,北美殖民地民兵
結果: 北美殖民地民兵勝利
參戰方兵力: 英國800名,北美殖民地幾十人
傷亡情況: 英國死傷247人,北美殖民地8人
主要指揮官: 英國少校指揮官史密斯
歷史意義: 北美獨立戰爭的開端

背景

英國希望北美殖民地永遠作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殖民地人民強烈不滿,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開始

你

1775 年4 月18 日晚,天空漆黑一片,兩匹快馬從波士頓向康科德方向急馳而去。馬背上的兩個人,一個叫保爾·瑞維爾,一個叫威廉·戴維斯。他倆都是北美爭取民族解放的秘密組織“自由之子社”的民兵戰士。他們在波士頓打探到總督兼英國駐軍總司令蓋奇即將派軍隊到康科德搜查反英秘密組織的軍火倉庫,並要逮捕愛國者領導人。他們連夜騎馬向各地的民兵報警。他們很快來到近郊的來剋星頓村,把英國軍隊就要來搜查的訊息告訴當地的民兵們,然後又飛身上馬直奔康科德。民兵們得到訊息後,很快集合起來, 埋伏在樹林裡、公路旁,等候英軍的到來。英國總督得知離波士頓不遠的康科德藏有民兵的軍火武器,於是派出士兵前往查繳沒收。工兵保爾·瑞維爾得知訊息後,星夜疾馳,通知各個村莊的民兵組織起來,迎擊英軍。英軍和民兵在來剋星頓發生激戰,英軍儘管趕到康科德,奪取了部分武器,但損失慘重,被迫退回波士頓。來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因此,在美國建國的歷史進程中,波士頓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來剋星頓的槍聲”也不僅僅是槍聲的意思,而是轉變成一個事件的代名詞,即美國獨立戰爭的的開始。

具體情況

19 日清晨,天剛蒙蒙亮,800 名穿著赭紅色軍裝的英國輕步兵,在少校指揮官史密斯的帶領下,乘著薄霧,偷偷地來到來剋星頓村邊。他們正要摸進村子,忽然發現村前的草坪上列隊站著幾十個村民。這些人個個手握著槍, 怒視著英國人,史密斯發現情況不妙,舉起軍刀指揮英軍向前衝殺。“砰!” 英軍向民兵開了第一槍,民兵立即向英軍開槍還擊。中彈的英軍一個又一個倒在地上,在激戰中有8 位民兵戰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由於敵眾我寡,英軍很快衝進村莊,並向康科德鎮猛撲過去。可是他們趕到時,民兵們早已把彈藥庫轉移了,愛國者領導人也隱蔽起來。英軍除了遭蹋糧食外,什麼也沒有找到。史密斯命令士兵趕緊撤退,可是這已經晚了,四面八方響起一陣陣槍聲,一排排子彈從房頂、樹林、草叢中射來,穿著紅色軍裝的英國士兵成了活靶子,一批接一批倒下。史密斯被打得抱頭鼠竄,狼狽不堪地逃回波士頓。這一仗,北美民兵共打死打傷英國士兵247 人,取得輝煌的戰績。來剋星頓的槍聲,揭開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序幕。

此後

這槍聲像信號一樣。很快傳遍英屬北美13 個殖民地。從此,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戰火燃遍了北美大地。

意義

是美國獨立戰爭開始的標誌。

後續

1783年,英國被迫承認美國獨立。  

獨立戰爭勝利後,人們把來剋星頓當作美國自由獨立的象徵,讚譽它是“美國自由的搖籃”。美國人民還在來剋星頓鎮中心區,樹立了一座美國獨立戰爭紀念碑。碑座上是一尊手握步槍,頭戴草帽的民兵銅像。碑下刻著一段銘文:“堅守陣地。在敵人沒有開槍射擊以前,不要先開槍;但是,如果敵人硬要把戰爭強加在我們頭上,那么,就讓戰爭從這兒開始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