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草霜霉茄變種

菸草霜霉茄變種

菸草霜霉茄變種,霜霉目,霜霉屬植物的一組,葉背病斑稍隆起,生厚密暗灰色霉層。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菸草霜霉茄變種菸草霜霉茄變種

菸草霜霉茄變種Peronosporatabacinavar.solaniZengJ.YunnanAgr.Univ.5(3):157.1990.
茄葉受害,病斑初為淡綠色小斑,後變灰褐色不規則形大斑,邊緣具黃褐色暈圈,病健部界限分明;葉背病斑稍隆起,生厚密暗灰色霉層。孢囊梗自氣孔伸出,221-290μm ×6.2-11.6μm,主軸占全長的3/4,基部稍膨大,上部叉狀分枝3-4次,下方第一分枝有時對稱或不對稱,末枝微彎或直,呈銳角或直角分開,長3.6-30.2(平均14.7)μm。孢子囊長圓形或橢圓形,壁厚度一致,無變形囊蓋頂區,無乳突,23-27μm×14-18μm,平均25.4μm×16.4μm,長寬比值1.40-1.67。卵孢子未見。

中國分布

茄SOlanummelongenaL.:雲南開遠(PLKAPQS841630,模式)。

世界分布

中國。  

討論

1980年3月,李蒙在雲南開遠發現茄葉SolanummelongenaL.受霜霉屬菌寄生為害,採得很少量標本後,筆者和曾令湊、李蒙等極為注意,因為茄霜霉病在國內外尚無報導,並聯想到它與植物檢疫對象菸草霜霉PeronosporatabacinaAdam是否有關,又與辣椒霜霉P.capsiciTao&Li的關係如何,須加探究。曾多次在原地以及鄰區尋覓,希望多得研究材料,惜未成功。1983-1984年筆者兩次協助曾令湊觀察研究此菌的模式標本,加以鑑定。據文獻記述的近似種菸草霜霉P.tabacinaAdam、辣椒霜霉P.capsici及天仙子霜霉P.hyoscyamideBary的形態與茄霜霉病菌作比較,茄霜霉病菌的孢囊梗較短,主軸占全長的比例較大,叉狀分枝數較少,分枝角度亦較小;其孢子囊長寬比值大於菸草霜霉和辣椒霜霉,但這幾種霜霉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形態基本近似,觀測數據上存在的一些差異可因各寄主及溫濕度影響而出現,不宜以此作為分種標準。另外,此菌的厚密暗灰色霉層與菸草霜霉霉層呈藍灰色或灰紫色、辣椒霜霉霉層稀薄白色、夭仙子霜霉霉層厚密淡紫色相比較,雖然不同,然而霉層的稀密色澤,多受菌齡、寄主及溫濕度影響而發生變異,例如菊花霜霉P.radiideBary的霉層初白色,可轉變為灰白、灰褐、淡紫、藍紫、紫褐色,故霉層色澤只能供分類時參考。鑒於前霜霉病菌的形態酷似菸草霜霉,而Wolfetal.(1934)曾報導菸草霜霉病菌可侵染番茄,茄子和辣椒,Gambogi(1961)也曾報導在義大利比薩大學附近發現菸草霜霉病菌為害辣椒幼苗。另據文獻記載,菸草霜黴菌也為害茄族TribeSolaneae其他一些屬如酸漿屬Physalis、天仙子屬Hyoscyanmus和碧冬茄屬Petunia的植物。對菸草霜黴菌的專化性程度尚乏研究報導。由此看來,茄族植物上霜黴菌的正確鑑定,極需要作菌株間相互接種試驗和它們形態的比較研究。因此筆者建議按上述此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形態稍有不同於菸草霜霉,寄主屬又不同,而將此菌定為菸草霜霉茄變種P.tabacinaAdamvar.solaniZe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