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草夜蛾

菸草夜蛾

昆蟲名,為鱗翅目,夜蛾科。廣布中國內各煙區,世界各國均有分布。寄主菸草、棉花、辣椒、玉米、馬鈴薯、亞麻等70多種植物。幼蟲主要為害煙株頂端嫩葉,食成缺刻或孔洞,有時把葉片吃光,殘留葉脈。嚴重影響煙的產量和質量。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菸草夜蛾菸草夜蛾
成蟲體長約16MM,翅展約30MM,體黃褐色,前翅黃褐色,外緣色較深。基線、內橫線雙線褐色清晰。環紋褐色上有1褐點;腎紋褐邊,上有1親朋月形紋。後翅淡黃褐色,端區有1條棕黑色寬頻,其中帶內有1條黑線。卵半圓形,稍扁,乳白色,縱棱雙序式,橫道不顯。幼蟲老熟時體長約40MM,頭淡黃色或黃褐色體黃綠色,各體線清晰,形態與棉鈴蟲相似,但前胸2側毛連線有氣門下,體表小刺短小。蛹黃褐色體長約20MM,腹部5節~7節背中有小而密的圓形和半圓形刻點。2個臀棘基部分離。

生活習性

一年生3—6代,以蛹在7—13cm土中越冬。山東、河南年生3—4代;安微、江蘇、浙江4—5代;西南煙區5—6代,世代重疊。我國黃淮煙區1一3代為害嚴重,百株煙著蟲20一50頭。成蟲壽命5—7天,白天潛伏在葉背或草叢中,夜間或陰天活動,有趨光性。卵多產在嫩菸葉正面,每雌產卵近千粒,產卵期4—5天,卵歷期3—5天。幼蟲共6—7齡,幼蟲期11—25天,蛹期10一17。幼蟲3齡前晝夜為害,3齡後食量劇增,主要在夜間活動,有轉株為害和互相殘殺習性,白天潛伏在菸葉下;有假死性。該蟲在煙田發生輕重與越冬蟲口基數、煙株長勢、氣候和天敵諸因素相關。生產上煙株生長茂密、溫濕度適宜,易大發生。7—8月均溫高於30℃,相對濕度低於80%發生輕。主要天敵有澳州赤眼蜂、齒唇姬蜂等。[3]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①深翻滅蛹。秋、冬深翻煙田,切斷蛹的羽化道,可減少蟲源。②苗期於早晨或陰天,看到有新鮮蟲糞時可人工捕捉或放雞、鴨啄食之。

生物防治

把每克含活孢子100億以上的殺螟桿菌粉對水300一500倍或把每克含活孢子48億的青蟲菌粉對水400倍液噴在菸草心葉背面,對3齡前幼蟲防效好。

藥劑防治

於幼蟲發生期開始噴灑90%晶體敵百蟲或50%殺螟硫磷、50%辛硫磷、25%殺蟲畏乳油1000倍液。也可噴灑90%萬靈可濕性粉劑3000一4000倍液或32.8%保棉丹乳油每667m253ml、20%康福多濃可溶劑,每667m26—8ml。此外還可選用5%辛硫磷顆粒劑或2.5%敵百蟲粉拌細土(1:1)每667m2撒1—1.5kg有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