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夜蛾

焰夜蛾

焰夜蛾(拉丁名為Pyrrhia umbra Hüfnagel)屬鱗翅目,夜蛾科。分布於中國、歐洲、亞洲地區。幼蟲主要危害泡桐葉片、油菜、大豆、菸草、蕎麥等。

基本信息

生物信息

焰夜蛾焰夜蛾

中文名稱:焰夜蛾
拉丁學名:PyrrhiaumbraHüfnagel
中文別名:煙焰夜蛾、豆黃夜蛾、煙火焰夜蛾
主要異名:NoctuamarginataFabricius;HeliothisciliscaGuen.
英文名稱:rosebudworm

寄生範圍

大豆、小豆、玉米、蕎麥、油菜、菸草等。

為害特點

幼蟲食害油菜、大豆葉片,呈缺刻或孔洞,嚴重的將葉片食光。

形態特徵

成蟲

焰夜蛾,體長12毫米,翅展32毫米。頭、胸部黃褐色,翅基片有一黑紋,腹部褐色有黃毛。前翅黃色,布赤褐色細點,翅面各線明顯,外線至外緣帶呈紫灰色;基線赤褐色.只達亞中褶;內線赤褐色,大鋸齒形;劍紋黃色,端部有赤褐邊;環紋黃色,赤褐色邊;腎紋黃色,中央一淡黑斑,邊緣赤褐色,外斜至腎紋後端,折角內斜;外線黑棕色,後半與中線平行;亞端線黑色,鋸齒形,稍間斷;端線黑褐色。翅脈赤褐色,前緣脈較灰黑,外線至亞端線一段有三個白點。後翅淡黃色,翅脈及橫脈紋稍黑,端區具一黑色大斑,端線褐色。

圓形或扁圓形,徑長0.8mm。初產白色或略帶黃色。後呈綠白色。

焰夜蛾焰夜蛾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24~30mm;頭淡黃色。蟲體綠白色、黃白色或灰黑色三種。體綠白色的老熟幼蟲背上有兩條污白色的縱帶,亞背線暗綠白色或略黃白色。氣門下線白色,體灰黑色幼蟲。背上有兩條灰黑色縱帶,每節背面的縱帶上有排列成“八”字形的黑點。腹足前二小、後二大;臀足比四對腹足發達,趾鉤為雙序中帶。

被蛹。長13~17mm,胸腹部背面赤褐色,腹面淡黃色;腹端具兩根堅硬的紫紅色臀刺,尖端黃白色。

生物學特性

焰夜蛾各蟲態及被害狀圖焰夜蛾各蟲態及被害狀圖

焰夜蛾在薜城每年發生二代、以蛹在上中越冬。四月下旬越冬蛹開始羽化,同期即可見到卵,五朋初第一代幼蟲開始孵化,六月上旬為孵化盛期;六月初開始化蛹,六月中旬為化蛹盛期;第一代蛹歷期14天左右。六月下旬有第一代盛蟲出現,七月下旬為成蟲羽化盛期;六月下旬見卵,六月末第二代幼蟲出現;七月下旬第二代老熟幼蟲開始落地化蛹,八月下旬為化蛹盛期;蛹在土裡直到翌年三月長,長達九個月之久。

成蟲一般在上午和夜晚羽化,白天羽化後從土中爬上地面,稍停即可飛到隱蔽處,雌雄性比兩代都約為1﹕3。成蟲夜間活動頻繁,飛翔能力

焰夜蛾生活史圖焰夜蛾生活史圖

強,常取小麥花、油菜花、蒺藜花等農作物及雜草的花蜜為營養;補充營養六天左右。然後在21時左右交尾,交尾1~2次,每次持續時間2.5小時,成蟲交尾三天后開始產卵,卵產於新發泡桐幼葉正面或背面,脈間或葉脈基部,單粒散產,一葉上可產1~7粒,據解剖六頭雌蛾觀察,單雌卵量110~230粒。卵歷期5~7天,第一代卵孵化率為99.4%;第二代卵孵化率為98.6%。初卵幼蟲乳白色,體長3mm左右,幼蟲共四個齡期。一齡歷期2~3天,二齡歷期5~6天,三齡歷期7~8天,四齡歷期9~10天。一齡幼蟲和二齡前期幼蟲剝食幼葉葉肉,二齡中期後從孵化處咬成孔,逐漸擴大,隨蟲齡增大食量增加;幼葉漸老熟後,幼蟲亦可再向新的幼葉移動。一條幼蟲發育到老熟約食掉初展幼葉4~5片,晝夜皆可取食,食飽後常附葉脈或葉柄上。幼蟲在受到觸擾時,即頭腹相卷或吐絲下垂。二、三齡幼蟲在株內活動形似步曲,株間轉移則吐絲下垂,靠風力傳播。幼蟲經過約26天的危害期,吐絲下垂入較疏鬆的土中化蛹;有極小部分未鑽入土中的老熟蟲亦可在枯葉層中化蛹,常不能羽化。老熟幼蟲入土前可18小時左右不取食,極力尋找化蛹場所。鑽入土中的老熟幼蟲即頭尾相接,緊卷於一團,位於土表下2~3cm處。越冬蛹則在3~5cm處。預蛹期長約72小時,化蛹先綠色漸變成赤紅色。九月末能老熟的幼蟲,常在葉上吐絲結蒂,但不能化蛹,不能越冬。

該蟲的發生受溫濕度,化蛹時土壤疏鬆度及蜜源植物多少的影響。溫度高、濕度大、化蛹時土壤疏鬆度好,利於其生長發育;蜜源植物充足,其產卵量增多。連日大雨會延誤或阻滯其生長發育,連陰小雨影響小。

防治方法

焰夜蛾各齡幼蟲大小測量結果焰夜蛾各齡幼蟲大小測量結果

1、成片安置黑光燈,進行測報和防治。

2、人工捕殺幼蟲。

3、藥劑劑防治可用90%晶體敵百蟲,或50%辛硫磷乳油l0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乳油,或20%菊·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噴霧。

地理分布

日本、朝鮮、前蘇聯、印度、伊朗、歐洲、北美、小亞細亞;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新疆、湖北、台灣;張掖(甘州、高台)、慶陽(慶城、鎮原)、平涼(涇川)。

節肢動物門(十七)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