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頭鎮

華頭鎮

華頭鎮在夾江縣的最南端,大旗山與峨眉山余脈尖峰山之間有塊山間盆地,海拔高度:548米。清清的稚川溪從盆地流過,華頭鎮就在溪邊。由於山高林深,生態優美,又有800多米的海拔,華頭的夏日少有30度以上的氣溫,格外涼爽,是一處洗肺的天然氧吧。

基本信息

簡介

華頭鎮的建築可分為古鎮與新場,新場都是格子式的水泥建築,已無山鄉特色。古鎮有三百多年歷史,約半公里長,留下的古街分為正街、背街,但街名叫正街村,背街村,村與街同義,取得有趣。古街還是石板路,木板房,一些木板房上還有文革的標語和毛主席語錄,更有現代網咖的名字和文革標語同牆,貼近了歷史的距離。由於古街臨河,一些樓房就在河畔的大石上打孔立柱建成,成了吊腳樓。古鎮也背靠石山,有的房子還以大石為壁,別有一番景致。古街上還有鐵匠鋪、小茶館、紙火鋪、裁縫鋪,十足的鄉味讓人留連。

稚川溪

發源於峨眉山余脈的稚川溪,流到古鎮已有五十來米寬,房子大的巨石砥立河中。一些大石頭上還有許多人工鑿就的石洞,據說是古人修建水磨房或水碓房的遺址。以前河中水大,鄉人趕場過河的跳磴石經常被淹,清朝道光年間就修了一座鐵索橋,現在仍在使用。橋頭還有六塊記敘建橋史實的石碑,和一副寫了對聯的石柱。只不過年代久遠,碑上的字跡多已脫落,但“道光拾叄年夏”等許多字跡卻還清晰。

特產

華頭古鎮 華頭古鎮

華頭的特產很多,古法手工造紙是一絕。鄉親們說離鎮三公里的山上的塘邊村還有手工造紙的人家,那造紙方法還是“天工開物”記敘的那樣古樸,是人類造紙技藝的活化石,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華頭的臘肉也是一絕,人稱華頭山臘肉,是用當地的糧食豬肉,配以農家秘方,靠高山氣候醃熟而成,香味獨特。而華頭的五香豆腐乾更有特色,其製作方法系家傳,工序複雜,配料講究,吃在嘴裡越嚼越香,回味悠長。人們賣豆腐乾的方法也有趣,就在屋前擱一個高半米的上大下小的四方形木桶子,木桶上寫著某家的產品名稱,木桶頂上就擺放豆腐乾的樣品,趕場人一看到這樣的“土廣告”,容易產生購買慾。

交通

到古鎮的交通也方便:成都到夾江是高速公路,夾江到華頭也是水泥路,2014年前進入華頭鎮一般來說有兩條路,第一條走夾江千佛岩後山迎江鄉-木城;另一條路走峨眉雙福鎮繞行到木城到華頭。現在開通樂雅高速路,可直接從夾江南上高速5分鐘路程到達木城再到華頭,可節約大約20分鐘車程。一年後木城青衣江大橋通車,從夾江到華頭只有40多公里,一個小時的行程。華頭的住宿也方便,有三處旅館,雖然沒有“標間”,但還乾淨,價格10元左右。

面積人口

華頭鎮地處夾江縣的西部山區,遠離縣城50公里,幅蓋面積47.33平方公里,轄區內12個自然行政村,98個農業合作社,一個居民委員會;全鎮11312人,其中農業人口10702人,非農業人口601人,鎮屬街道居住人口達3500人。

該鎮已建成一公里的“V”型城鎮建設路道,有華頭中學、華頭鎮中心國小、鎮衛生院和配套的綜合農貿市場。供、排水布局合理,水流以自然和自來水並成,電力設備基本齊全,有私人水廠、電站、供電所,解決當地居民用水、用電問題。通訊設施良好,有郵電支局一個,通訊基站兩個,覆蓋率95%,有線電話500門,覆蓋率25%,方便當地人民的通話聯絡。

經濟

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452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145萬元,工業總產值1380萬元。鎮政府為確保廣大民眾收入,按經濟發展要求,因地制宜,結合山區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1.5.3.3經濟發展思路,調整產業結構,即:10000畝茶葉;5000畝桑園;3000畝黃花;3000畝苦竹的發展規劃。已全面實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特別是茶葉、蠶桑、黃花是全鎮人民增產增收的重項,工業企業以煤炭業為主體,帶動第三產業,退耕還林、天保工程全面啟動,教育、衛生、廣播電視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以本地特色的:華頭白酒、醃肉、豆腐乾已推向社會,提高了華頭知名度,現一個無公害的發展思路正在該鎮形成。

華頭鎮下轄村:            
沙灣村 塘邊村 黃村村 蘭草村 金山村 沙壩村 學林村 清水村 白甲村 陳山村 樓房村 正街村

華頭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0837
5751
5086
家庭戶戶數 3467
家庭戶總人口(總) 10650
家庭戶男 5617
家庭戶女 5033
0-14歲(總) 2065
0-14歲男 1092
0-14歲女 973
15-64歲(總) 7785
15-64歲男 4170
15-64歲女 3615
65歲及以上(總) 987
65歲及以上男 489
65歲及以上女 49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056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