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優生協會

華東優生協會

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台灣、江西、安徽七省一市。華東優生協會成立於1981年,至今已有30年,華東優生協會的前身,是1979年11月在湖南長沙成立的中國遺傳學會產前診斷協作組華東片和上海片。

基本信息

概述

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台灣、江西、安徽七省一市。華東優生協會成立於1981年,至今已有30年,華東優生協會的前身,是1979年11月在湖南長沙成立的中國遺傳學會產前診斷協作組華東片和上海片。1981年初由華東片和上海片聯合成立了華東優生協會籌備小組,組長為南京婦產醫院院長陳嘉政教授。

發展史

1979年11月,在湖南長沙召開的我國第一屆醫學遺傳學術會議期間,成立了若干個學術性的組織。如:內科遺傳協作組,兒科遺傳協作組,眼科遺傳協作組,多基因遺傳協作組等,其中最大的就是產前診斷協作組(即現在的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協作組的組長是: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的周憲庭教授,秘書長是:我國最早開展染色體研究的、遼寧鞍山鋼鐵廠鐵東醫院的韓安國教授。
產前診斷協作組下設七個片:東北片(負責人是:黑龍江的劉權章教授);華北片(負責人是:天津的辜士揚教授);西北片(負責人是:甘肅的李崇高教授);華東片(負責人是:江蘇的陳嘉政教授、山東的倫玉蘭教授);上海片(負責人是:上海的陸湘雲教授、二軍大的朱俊教授);西南片(負責人是:四川的馬長俊教授);中南華南片(負責人是:廣東的梁志成教授)。
1981年11月,受在美國進行學術訪問的中國遺傳學會產前診斷協作組組長周憲庭教授的委託,華東優生協會籌備小組牽頭,在江蘇無錫召開我國第一屆產前診斷學術交流會,與會代表以華東六省一市為主體,來自全國各地,原計畫180人的會議,結果來了390多位代表,連當地的浴室都住滿了代表。這是由華東優生協會籌備小組組織的會議,實際上也是華東優生協會召開的第一屆優生科學大會。
在無錫會議的鼓舞下,會後在上海召開了華東理事擴大會議,邀請華東片和上海片的幾位負責人參加,於1981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了華東優生協會,陳嘉政為臨時會長,同時決定第二屆會議時間初步定在1986年5月,地點定在安徽合肥。
1986年5月,350多位來自華東六省一市的優生專家和優生工作者聚集在安徽省會合肥市
華東地區優生學術會議全體代表合影華東地區優生學術會議全體代表合影
。除了交流幾年來各省市在臨床優生、實驗優生、社會優生、理論優生方面的經驗外,還通過會議選舉產生了以陳嘉政教授為會長的華東優生協會理事會,陸湘云為秘書長。這是華東優生協會召開的第二屆優生科學大會。
1990年11月,華東優生協會在福建廈門召開第三屆優生科學大會
華東及部分省市優生學術交流會全體代表留影華東及部分省市優生學術交流會全體代表留影
。原國家主席李先念同志的夫人林佳楣同志參加了這次會議(照片)。她對華東優生協會幾年來的工作大加讚賞,就在這次會議以後,林佳楣同志接受了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出任會長的請求。本屆會長為陳嘉政,副會長高錦聲,秘書長陸湘雲教授。
1995年夏天,華東優生協會在安徽黃山召開第四屆優生科學大會。300多位與會代表共商如何加強省際之間的聯繫和合作,進一步把華東七省一市的優生工作搞上去。大會換屆選舉,會長為高錦聲教授,副會長倫玉蘭教授,秘書長陸保衡教授。
2000年夏天,華東優生協會在山東青島召開第五屆優生科學大會。近200位代表聚集在黃海之濱,共同探討如何將優生工作深入到農村去、基層去,如何加強遺傳與優生的科普宣傳工作等問題。同時,會議考慮到華東優生協會的理事會成員多數年事已高,有的行動不便,代表們紛紛建議將主要領導人改選成年富力強的專家擔任,呼聲最高的就是王培林教授,他作為《遺傳病學》、《醫學遺傳學》、《醫學細胞生物學》等著作的主編,在國內遺傳學界有非常高的威望。本屆會長高錦聲,副會長倫玉蘭教授,秘書長陸保衡教授。
2009年5月,趁華東優生協會創始人、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創始人――周憲庭教授從美國回來之機,多數理事建議:把2000年夏天“青島會議”上代表們提出的議題加以落實,就在原華東優生協會會長高錦聲教授的所在地——蘇州召開了一次常委會,決定華東優生協會的會長改由青島大學醫學院遺傳專家王培林教授擔任,高錦聲教授擔任名譽會長,周憲庭、倫玉蘭、陸保衡教授擔任顧問。秘書長由《中國優生科學》執行主編郝愛勇主任擔任。華東優生協會在2009年夏來到了青島。
2011年11月26日,為華東優生協會成立三十年年慶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