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簡稱: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或華附南海分校,或南海華附,或華南師大附中,或南海實驗高中,是由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指本部)與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政府合作創辦的一所面向全省招生、全寄宿的現代化高級中學。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教學樓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教學樓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東平二路。是一所充滿現代氣息的花園式學校。 官方英文校名:NanhaiExperimentalHighSchool,theAffiliatedHighSchoolof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官方法文校名:LycéeÉxperimentaldeNanhai)。

師資力量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教師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教師

學校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充滿生機活力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由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派出的一批優秀教師、在全國招聘的骨幹教師和來自全國名牌師範大學的優秀畢業生組成。教職工188人,現有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占在職教師的30%,教師學曆本科率達100%。

教學設施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學生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學生

校園環境優美,綠化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學校擁有一流的教學設備:所有教室都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平台,配有電視、空調、音響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圖書館、實驗室、語音室、音樂室、舞蹈室、樂器室、美術室、心理輔導室、校園網、電子閱覽室等教學輔助設施一應俱全。學校給每個教師配備一台筆記本電腦,大大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和質量。在運動設施方面,學校擁有現代化的多功能體育館、標準化游泳池、400米塑膠跑道田徑場、標準籃球場、標準排球場等的運動場所。體育器材齊備,運動空間充足。在生活設施方面,學校建有四棟6層的學生公寓,學生宿舍寬敞、明亮、舒適,生活設施齊全,每間宿舍都配有空調、太陽能熱水、兩個衛生間及陽台等。

歷史沿革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校長吳穎民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校長吳穎民

校名變更年表:
1888年格致書院
1900年嶺南學堂預科部
1909年兩廣優級師範附中
1911年嶺南中學
1912年國立廣東高等師範之附屬學校
1923年廣州市立師範學校附中
1924年國立廣東大學附中
1925年私立廣東國民大學附中
1926年省立中山中學
1927年國立中山大學附中
1928年私立廣州大學附中(廣大中學)
1932年私立廣州法學院附中(廣法中學)
1934年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師範學院附中
1935年廣東省立勷勤大學教育學院附中
1932年廣東省立勷勤大學附中
1938年廣東省立教育學院附中
1939年嶺南大學附設第一中學廣東省立文理學院附中
1944年省立粵秀中學
1946年廣東省立文理學院附中
1950年嶺南大學附中中山大學附中廣東文理學院附中
1951年華南聯大附中
1952年華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1960年廣東科技學院附中
1975年廣州市第61中學
1982年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Andrew P. HapperAndrew P. Happer

現在的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是一系列更名與合校的結果。學校最早的起源可追溯到1888年由美國長老會傳教士AndrewP.Happer醫生在廣州沙基金利埠(今六二三路)創立的格致書院(ChristianCollegeinChina)。從1888年到1952年,學校經過多次更名與合併。

1952年,跟隨中國高校院系調整,由嶺南大學附屬中學、中山大學附屬中學、華南聯大附屬中學、廣東文理學院附屬中學四所中學合併,組成華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合校後,學校高中部設在廣州市東山區文明路原中山大學附屬中學校園,國中部設在永漢路(現北京路)仰忠街原華南聯大附屬中學的校址上。

華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石牌分校(即今日中山大道西校本部所在)於1956年8月成立。經過兩年的建設,1958年8月,分校初具規模,華南師範師學院附屬中學校本部搬到石牌,撤銷石牌分校。少量教師留在原來的校本部,另設華南師範師學院附屬中學廣州分校。1962年7月,華南師範師學院附屬中學廣州分校更名為廣東實驗學校,成為一所獨立學校,即現在的廣東實驗中學。

1960-1961年,學校曾短暫改稱廣東科技學院附屬中學。文化大革命期間更名為廣州市第61中學。1982年學校正式啟用現名。

1952年合校時,少部分原中山大學附屬中學與嶺南大學附屬中學教師隨中山大學搬遷,另組學校,即今之中山大學附屬學校。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山大學附屬學校中學部改稱廣州市第六中學。1999年,中大附校復建中學部。今日的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則為1993年成立的民辦中學。故今日之中山大學附屬中學與中山大學附屬學校皆不同於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四校合一前之中山大學附屬中學。

部分校友對學校成立時間存在異議,認為建校時間應為合校的1952年而非格致書院成立的1888年。但該部分校友對嶺大開辦中學教育時間的描述與歷史記載有出入,事實上,嶺南大學附屬中學傳承的正是格致的預科部,也是格致始創的全部,而大學部反而是後來才有的。

合校前的四所中學,起碼有三所是當時廣州市的頂尖中學。合校後,一直是全省數一數二的重點中學。大量中共黨政軍高級幹部子女入讀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包括林彪、陶鑄、劉興元、周小舟、趙紫陽、尹林平、任仲夷等。文革時廣東第一張大字報亦出於該校。

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和廣東省領導人江澤民、溫家寶、李嵐清、李長春、張德江、陳至立、黃華華等多次到訪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目前校名由江澤民題寫,校訓由任仲夷提寫。

90年代開始,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得到資金對校園進行大規模更新,包括填平原校園湖泊建成今日之運動場,原校辦工廠、商店等拆除建成體育館,原崗頂樓拆除建成辦公樓,原紅樓拆除建成聚清園,原校醫院拆除建成奧校樓等等。至今,90年代前大部分原建築已不復存在,僅餘的少量建築(如南樓)也經過大規模翻新。

90年代初,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曾提供師資,協助中華英豪學校辦學,後中斷合作關係。2000年後,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逐漸開辦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番禺分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分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新世界分校。各分校俱為民辦性質。

辦學特色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國旗班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國旗班

學校秉承本部先進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學校辦學優勢:1.政府投資辦學;2.設備設施一流;3.師資力量雄厚;4.教學特色鮮明—分層教育、奧賽培訓、外文(英文和法文)教學。學校現有4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300多人。學校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充滿生機活力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由華師附中本部派出的一批優秀教師、在全國招聘的骨幹教師和來自全國名牌師範大學的優秀畢業生組成。

學校以因材施教為核心的分層教學為特色,開展按程度分層教學的實驗,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條件和全新的學習機會,在培養特長生、提高中等生、轉化後進生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校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聯考成績連年攀新,重點上線率和本科率均居佛山前茅,體現了強大的再造能力。

該校每學期都會有眾多的活動開展,例如合唱節、天文周、科技月、義賣活動等,而且學校有幾十種社團,涉及多個領域,例如音樂社、文學社、模擬聯合國(與執信中學合作開辦)、Bien攝影社等。在炳承華南師範大學的學農活動的前提下,每當該校學生到了高二就要到貧困山區參加學農活動。就是在這種活躍的校園學術氛圍中,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前來就讀,如台灣省海南省四川省、廣東省清遠市等地的學生,而且還吸引為外國的學生。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合唱團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合唱團

前來就讀,如韓國、朝鮮、奧地利、菲律賓等國的學生。除此之外,學校還邀請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前來開辦講座,力求拓寬學生的視野,激活更多潛藏的學術氛圍。每年該校都會組織學生出國進行交流,並且該校每年都會派出學生參加AFS(一個國際交流項目)的考試。因為該校人才輩出,能歌善舞、文武雙修,會吹薩克斯管、會彈古箏、會表演口技等等的人大有人在,所以總會在AFS考試中成為全場的焦點。

從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辦學至今,學校獲得了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國家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培訓基地、廣東奧校教學點、廣東省一級學校、佛山市中國小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進單位、佛山市綠色學校、佛山市安全文明校園、南海區“依法治教”示範學校、南海區科技教育先進學校等獎項。

教育成績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學生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學生

2006年,總分800分以上人數、總分700分以上比率在南海名列第二,重點率在南海名列第三,共有22人次總分或學科名列南海區前10名,歐陽欣同學英語以864高分名列南海第二名,陳德羨同學以總分835分考入北京大學。重點上線率24%,本科上線率57%,總上線率90%。

2007年,該校一舉摘取佛山市四個單科狀元。袁嘉煒以滿分150分獲全省文科基礎單科狀元,蔣智超以149分獲全省數學單科第二名,林熙翔以136分榮獲全省語文單科第四名,阮姍姍四科總分525分獲全省美術類總分第二名。語文、理科數學、政治、文基四科取得佛山市單科狀元。林熙翔664分榮獲南海區文科總分狀元,袁嘉煒663分榮獲南海區文科總分第二,蔣智超658分名列南海區理科總分第三。林熙翔、袁嘉煒、蔣智超三位同學同時被北京大學錄取。

2008年,我校共有9人次進入佛山市總分或單科前十名,葉蔚然同學奪得佛山市文基單科狀元。

2009年,我校整體上線情況呈數量大、比例高的特點。劉偉濤同學理科基礎達150分滿分,勇奪省單科狀元。上本科人數(316人,占51%)和總上線人數(占92%)創學校歷史紀錄。

中外合作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國際班課堂華師附中南海實驗高中國際班課堂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炳承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國際基礎課程中心(簡稱“華附國際”,是由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主辦的國際課程中心,在國內首倡“高中生理性留學”。經過多年精耕細作,碩果纍纍。歷屆600名畢業生100%獲英澳名牌大學錄取,30%的畢業生獲海外獎學金,湧現出04、06、07、08年英國最高獎學金獲得者,牛津中國學聯主席,曼徹斯特大學本科直升博士,及大批就職于海外名企總部的留學精英)的國際班的有兩傳統,2003年開始創立中法班,是廣東省唯一的高中階段中法教育合作項目。學生畢業後通過國內聯考及法國教育部門法語水平考核,可依據成績同時選擇入讀法國高等院校或中國高等院校。

學生同時接受中、法、英三語教學,特別是法語及法國文化的學習,為學生進入法國高等院校做準備。在輕鬆的環境中,在國際部開展的各類有關法文的講座、法文月(由法國領事館協助開展,有法文歌唱比賽、法文海報比賽等活動)等的環境下,每屆中法班的畢業生都英才輩出。每到高二,總會有來自法國的、參加AFS交流項目的法國學生來到中法班進行1年的交流,而且每年都會有來自法國姊妹學校的學生來學校進行幾個星期的短期交流。中法班主要有如下優勢:
1.法國留學,學生入讀公立大學每年的學習及生活花費約3-6萬人民幣(法國不同地區物價有差異),是留學西方已開發國家中花費最低的。

2.國內法語人才稀缺,掌握中、法、英三種世界上套用最廣泛的國際語言,擁有中國及歐洲教育背景和高度的專業素質,無論在歐洲還是回國,在謀取高薪高職上具有極大的競爭優勢。

3.法國的教育資源豐富,教育體系嚴謹,專業設定齊全,採用歐洲新學制(3年本科、2年碩士、3年博士),學分為其它歐盟國家認可,優質的教育質量世界公認,且憑本科階段成績,可直接申請就讀碩士。

近年中法班畢業生考取法國大學本科率都達到了70%以上。入讀的高等院校分別為法國的精英大學——法國國家套用工程師學院(INSA)、魯昂工程師學院;“時裝界的哈佛大學”——巴黎高等時裝設計學院;法國律師的搖籃——巴黎第二大學法律專業;巴黎第四大學、巴黎第八大學、巴黎第十二大學等48所法國乃至世界著名的高等院校。
截至2010年3月1日,2010年應屆畢業生中分別有2位和10位優秀學生被法國國家套用工程師學院、魯昂電力工程師學院提前預錄取。

中法班的師資一流,除了學生配備有原版法國進口的教材外,每個班還配備有多名碩士以上學歷的外教(還有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外教),英文課實行全外教教學;來自中國的教師也在本科以上學歷,就如現在(2010年)正在中法班任教的中國老師CeriseLi小姐,她國中、高中都畢業於佛山市最有名的佛山市第一中學,而且在畢業時就以全市文科第四名的的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在本科畢業後,她通過學習法語後,考取法國留學的資格,在位於法國南部的保爾·瓦雷爾大學(又名蒙彼利埃第三大學,UniversitédePaul-Valéry)攻讀法國文學,在修讀完碩士課程後,其獲得了該大學的法國文學碩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