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小說《西遊記》的人物]

菩提祖師[小說《西遊記》的人物]

菩提祖師,《西遊記》中人物,收孫悟空為徒,傳授他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不老的法門,但菩提祖師預知孫悟空一定會惹出是非,故要求孫悟空保密,絕不能提起師門狀況,曾習道的往事。《西遊記》中菩提祖師,佛教的名字,道家的氣質打扮,儒家的行事思想。基本上,菩提祖師被描寫為一個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大仙形象:法力高深,弟子眾多,教化廣泛。山野之民,均受其教化。菩提祖師不僅渡人向道,也教一些強身健體,修心養性的方法給廣大的民眾,故深得一方尊敬。正迎合了當時三教合一的思潮。而全真教更是集其大成。“靈台方寸”與“斜月三星”都指的是王重陽的“心”體說。寄託了作者三教合一的思想。又有一說”菩提老祖為佛教如來的師傅“。

基本信息

人物設定

初次登場

菩提祖師菩提祖師

西遊記》第一回,菩提老祖首次亮相是這么記載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原著中這樣描述,“猴王道:‘據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里遠近,即是他家了。’”

稱名須菩提祖師是指須要稱呼他為“菩提祖師”。

法力無邊

菩提祖師傳道菩提祖師傳道

悟空學藝時,菩提自述精通百家讓悟空隨便挑一樣學,他讓孫悟空選學的低級課程,就有道字門的三百六十旁門,包括術字門的請仙扶鸞、趨吉避凶,流字門三教九流的看經念佛、朝真降聖,靜字門的參禪打坐、戒語持齋,動字門的采陰補陽、攀弓踏弩等等,十分駁雜;菩提開講大道能夠“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

從這些能夠看出:菩提不拘泥於一門一派,兼容並包、百家皆通。後來在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又教會了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等等。可以說這般兼容三教九流的神通,是《西遊記》中其他神仙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即便是如來和太上老君,也只不過是佛、道兩家而已。可以說,菩提祖師雖然名氣不響,卻屬真正的高人,法力無邊。

神界地位

菩提的居所之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孤懸于海外的西牛賀洲地界。他似乎與其他神仙並無往來(這點不同於鎮元大仙這些“散仙”),與他交往的卻不乏樵夫野老。如曾指引過孫悟空的那位樵夫,就蒙他傳授過一曲《滿庭芳》,得以在“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時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第一回)。他座下的弟子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第一回),但細算起來,不難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當是俗子凡夫。

是以,菩提雖然法力通天,卻並不給人以高不可攀、觸不能及之感,他更像一位隱在世間的高士、聖人。這個菩提的形象也許正是吳承恩所要寄託的對“大隱隱於市”的欽佩、神往,菩提是以為高聖。

軼事典故

在六小齡童版《西遊記》中,醫治人參果樹的時候,電視劇中安排了一段孫悟空求見菩提祖師而不獲的情景,書中是沒有的。也即自從孫悟空從斜月三星洞出走以後,菩提祖師再沒有出現過。原著對此隻字不提。此是為何?

菩提祖師菩提祖師
是世外高人,很高很高的那種,他法力無邊,徒弟眾多,品德高尚,口碑甚好,完全可自成派系,作者對此作了詳細的鋪墊,然而即使高如菩提,也對當時的統治力量無能為力,只能隱居授徒傳道。

這就是作者暗寓的一個時代的悲哀,一個時代的無奈。

菩提祖師知道孫悟空代表什麼,也知道孫悟空追求什麼,甚至知道孫悟空將來會闖下怎樣的彌天大禍,但他還是傳授給孫悟空了通天的本領,這說明菩提祖師對絕對的自由也是嚮往的,但這也正是他的痛苦之處。

雖然嚮往,卻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在一個巨大的時代背景之下,一個本領再高的人只能是一個悲劇,只能表示服從。

所以,菩提祖師只能是曇花一現,他在教授孫悟空本領之後,他的使命已經完成,他知道孫悟空的道路行不通,遲早要被扼殺,因此在《西遊記》第二回中,他趕走孫悟空的時候,有這么一段場景。

悟空領罪,“上告尊師,我也離家有二十年矣,雖是回顧舊日兒孫,但念師父厚恩未報,不敢去。”

祖師道:“那裡什麼恩義?你只是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

悟空見沒奈何,只得拜辭,與眾相別。

祖師道:“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么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菩提祖師之所以這樣交待,一是說明了菩提祖師很了解孫悟空的脾性;二是說明菩提祖師不願意孫悟空闖禍,但又無能為力;三是表達了菩提祖師對統治力量的無能為力。

人物分析

須菩提祖師在《西遊記》中,是一閃而過的人物,是最神秘的人物,還是一個與凡人最親近的神仙。
影視形象影視形象
須菩提的道場設在如來所處的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孫悟空投拜其門下,得法名,學禮貌,聽其講經論道,如魚得水。須菩提講課,一改不二法門定式,而是“說一會兒道,講一會兒禪,三家配合本如然”,喜得孫悟空手舞足蹈。

過了七年,須菩提對孫悟空講:“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旁門皆有正果。”接著講請仙扶鸞、看經念佛、戒語持齋、攀弓踏弩等門道。孫悟空要學長生不老術,祖師私傳密授。又過三年,教孫悟空學習七十二變和騰雲駕霧。當三樣功夫學完,孫悟空離去時,祖師說:“你這一去,定生不良。憑你怎么惹禍行兇,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若說出半個字來……叫你萬劫不得翻身!”

至此,須菩提祖師在《西遊記》中消失。此時,孫悟空已經躲過輪迴,成了沒有名分的佛或仙人。這是最大的“旁門正果”。此後,孫悟空只不過是靠須菩提教他的那些本領闖天下。自以為是的東方神聖西方佛祖,對須菩提竟一無所知,只是淺薄地笑話孫悟空:“這妖猴,不知從何處學的神通!”須菩提祖師,非僧非道,其旁門的法力,決不在如來、玉帝之下。孫悟空十年學的本事,在如來、玉帝那兒,恐怕千萬年時光也難得。須菩提功深德劭,當孫悟空學騰雲犯難時,他教誨“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使得孫悟空潛下心來,因此,須菩提應是神仙中的智者,智者中的賢者。

須菩提屬隱名大仙。不計其數的徒弟離去後,都守口如瓶,為他倍增神秘色彩。而他與凡人為鄰之事,更耐人尋味。祖師的鄰居是一個獨生子,以砍柴為生。祖師見其家事勞苦,便教其《滿庭芳》一首,讓其遇煩惱時,唱詞散心解困。詞曰:“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這個孝子樵夫,每日砍柴,還經常遊走於集市,難免會把與須菩提為鄰之事講出去。從這個角度看,須菩提也難保神秘,或者說也該是街談巷議的人物。

法力無邊的如來,耳目眾多的玉帝,對須菩提毫無察覺,只能歸因於他們自視大統正門傲慢無知。

凡人遇到危難,常念叨:“神仙保佑!”然而,神在何方?《西遊記》中那些位高權重的神佛,有幾個是保佑平民百姓的?所以,須菩提算得上與平民最親近的神仙。孫悟空斬妖殺魔,濟民救生,為老百姓敬仰喜愛,應緣於須菩提的教化。

神秘的須菩提,名不見經傳的須菩提,長於旁門左道的須菩提,在吳承恩的筆下,本身就是一個旁門而出的正果。

人物啟示

影視形象影視形象
菩提雖然不能與他所處的時代抗衡,但是他很好地詮釋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封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這也是吳承恩的追求。

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對身為弱者的普通民眾,他傳道授徒,布施百姓,正是兼濟天下的表現;對身為強者的諸天仙佛,他不同流合污,而是默默無聞,這是獨善其身的具體體現。

菩提祖師不讓孫悟空說出自己,不是因為他軟弱,而是因為他睿智,如果他允許孫悟空拿自己撐腰,以孫悟空的性格,必然會更加天不怕、地不怕。不讓孫悟空說出自己來,既成全了孫悟空,又成全了自己。

成全孫悟空在於不讓孫悟空連累自己以至於背上毀師滅祖的不仁不義之名;成全自己在於讓自己繼續遠離俗世,長隱於這靈台方寸山中。

相關人物

須菩提尊者

須菩提尊者須菩提尊者
在《西遊記》第四十四回中孫悟空曾被稱為‘大力王菩薩’,據《佛說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稱,有一尊‘大力明王菩薩’,身穿虎皮衣,手持金剛棒,神通廣大,能降服龍王及一切魔王,並與須菩提尊者大有緣法。其形貌、本領、身份、故事、社會關係皆與孫悟空一般無二,而且孫悟空最初求道的老師就是須菩提祖師。《西遊記》最後,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

但成書年代更早的元代《西遊記平話》卻這樣說:“玄奘法師往西天取經,路經此山,見此猴精壓在石縫,去其佛押出之,以為徒弟,賜法名吾空,改號為孫行者,與沙和尚及黑豬精朱八戒偕往。在路降妖去怪,救師脫難,皆是孫行者神通之力也。法師到西天,受經三藏東還,法師證果“梅檀佛如來”,孫行者證果‘大力王菩薩’。”

從中可以看出,早在明朝《西遊記》誕生之前的元朝平話《西遊記平話》中,就已經闡明孫悟空與須菩提有糾葛,而且這位須菩提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須菩提尊者,吳承恩的《西遊記》是元朝平話的匯總,從孫悟空師從須菩提祖師可以看出,吳承恩就是吸收《西遊記平話》的內容,把佛教人物‘須菩提尊者’塑造成了道教人物‘須菩提祖師’。

須菩提,梵名Subhu^ti,巴利名同。又稱蘇補底、須扶提、須浮帝、藪浮帝修、浮帝、須楓。意譯為善業、善吉、善現、善實、善見、空生。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為古代印度舍衛國婆羅門之子,智慧過人,然性惡劣,嗔恨熾盛,為親友厭患,遂舍家入山林。山神導之詣佛所,佛陀為說嗔恚之過患,師自悔責懺罪。後得須陀洹果,復證阿羅漢果。系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被譽為‘解空第一’。於佛陀之說法會中,常任佛陀之當機眾,屢見於般若經典中。

相關情節

Bodhi菩提祖師菩提祖師

西遊記 》第二回 悟徹菩提 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話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踴躍,對菩提前作禮啟謝。那祖師即命大眾引悟空出二門外,教他灑掃應對,進退周鏇之節。眾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門外,又拜了大眾師兄,就於廊廡之間,安排寢處。次早,與眾師兄學言語禮貌、講經論道,習字焚香,每日如此。閒時即掃地鋤園,養花修樹,尋柴燃火,挑水運漿。凡所用之物,無一不備。在洞中不覺倏六七年,一日,祖師登壇高坐,喚集諸仙,開講大道。真箇是:

天花亂墜,地涌金蓮。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

慢搖麈尾噴珠玉,響振雷霆動九天。

說一會道,講一會禪,三家配合本如然。

開明一字皈誠理,指引無生了性玄。

說一會道,講一會禪,證明菩提祖師精通道、佛。

輩分排名

西遊記作者推崇道教的全真、佛教的禪宗、儒家的心學,對其他派別都排斥。

影視形象影視形象
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哪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西遊記》第一回)

舉例:

全真教隨山派的百字派系:

思道明仁德,全真性復常,景高和禮義,嗣信守忠良,裕謙賢旅泰,

宗友茂惟祥,盛益希誠樸,玄元世永昌,金木萬古續,智慧保寧光,

聖體通三界,廣大演自清,志虛空教化,月盈妙中黃,用功悟仙號,

丹書現榮陽,行滿乾坤秀,圓融衍相逢,蓮開龍虎詔,超升崇利享。

全真教龍門派字輩傳譜:

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一陽來複本合教永圓明

至理宗誠信崇高嗣法興世景榮惟懋希微衍自寧

住修正仁義超升雲會登大妙中黃貴聖體全用功

虛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龍虎交蓮開現寶新

行滿丹書詔月盈祥光生萬古續仙號三界都是親

影視形象

菩提祖師菩提祖師

央視版《西遊記》關雲階飾演菩提祖師

浙江版《西遊記》許還山飾演菩提祖師

張紀中版《西遊記》馬精武飾演菩提祖師

TVB版《西遊記》王偉飾演菩提祖師

電影《大話西遊》劉鎮偉飾演菩提祖師

電影《大鬧天宮》海一天飾雲階飾演菩提祖師

浙江版《西遊記》許還山飾演菩提祖師

張紀中版《西遊記》馬精武飾演菩提祖師

TVB版《西遊記》王偉飾演菩提祖師

電影《大話西遊》劉鎮偉飾演菩提祖師

電影《大鬧天宮》海一天飾演菩提祖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