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田怪圈

菜田怪圈

麥田怪圈,就是長滿麥子的麥田一夜之間出現有些麥子彎曲倒伏、呈現有規律的圓圈形圖案。 第一例關於“麥田怪圈”現象的報導可以追溯到1647年的英國。此後,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南美、亞洲等地都頻頻發現麥田怪圈,其中絕大部分是在英國。

2008年7月,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舉辦首次百萬畝油菜花節時,當時由伊犁電視台的記者負責乘熱氣球

菜田怪圈菜田怪圈
到空中航拍,結果意外地拍攝到了一排大小一致、排列整齊的油菜圓圈。記者發現:菜田圓圈是由於農作物的長勢不同造成的,圓圈內的油菜長的要比圈外的高出一倍,而且每一個圓圈的直徑有17米,圈與圈的間距也都在2-3米左右。世界未解之謎“麥田怪圈”曾引發種種猜測,後來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至少有80%的怪圈屬於人為製造。可是與麥田圈不同的是,菜田圓圈不是由於植物倒伏形成,而是因為油菜的高矮不同從而顯現出來的。是不是由於農民施肥造成的?記者訪問當地菜田的主人,可是農民阿布都維力否認曾給油菜地上肥。對於怪圈的形成,農民同樣心懷疑慮

詳情介紹

新疆昭蘇現菜田怪圈

菜田怪圈菜田怪圈

最近,中央電視台十套《走進科學》欄目組的攝製人員來到了伊犁昭蘇縣萬畝油菜花地里忙碌了起來。而眾多的伊犁文物、農業以及氣象等方面的專家也被請來,圍著一片看似普通的油菜地熱烈地討論起來。

原來,他們是為了解開在7月舉辦的首屆2008中國·昭蘇百萬畝油菜花節時發現的“昭蘇油菜花怪圈”之謎而來的!

據了解,與昭蘇油菜花怪圈相似的“麥田怪圈”,自第一次有記錄發現以來,已經經歷了350多年。而每年世界各地大約都有200餘處各種圖案的“麥田怪圈”被發現。

一、首屆“中國昭蘇萬畝油菜花節”遭遇“油菜花怪圈”。

7月的昭蘇縣,油菜花開,風景宜人,就在人們慶祝著首屆“油菜花節”時,一次空中航拍意外地揭開了昭蘇史上從未有過的奇特景色:油菜田地里出現了十幾個大小相同、排列有序的“油菜花怪圈”。

昭蘇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吐爾乾·吾斯曼告訴記者:“昭蘇縣是種植油菜的大縣,有百萬畝之多。每年到油菜開花的季節有很多遊客慕名而來,為的就是一睹這廣袤無邊的金色美景。因此,我縣決定在7月5日-8月5日舉辦首屆2008中國·昭蘇百萬畝油菜花節。可是,在工作人員乘坐熱氣球拍攝風光專題片時,無意間發現了奇特的景觀。”

經目測,在縣城附近的一片油菜花地里,有一些環形圖案,每個直徑約10米、一個環緊挨著另一個環,大約有十幾個,排列很有規則,大小和形狀也都很相似。當地農民說,他們種了幾十年地,從沒聽說過也沒見過這樣的怪圈。目前,當地有關專家對油菜花地怪圈形成的原因也進行了討論,但都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自治區有關農業專家稱,這種環形圖案的形成跟地形和氣候變化有一定關係,但因為沒有實地考察暫時無法下具體結論。

隨後,該訊息被自治區和中央電視台轉播,並在全國各媒體以及網路上迅速傳播開來,而且引起了中央十套《走進科學》欄目組的關注。此次為配合攝製組的拍攝工作,昭蘇縣特邀請了伊犁州文物、農業等各方面專家,到現場考察探秘,以解開油菜花怪圈的秘密。

二、“怪圈”是怎樣形成的?

菜田怪圈菜田怪圈

麥田怪圈,就是長滿麥子的麥田一夜之間出現有些麥子彎曲倒伏、呈現有規律的圓圈形圖案。這是人們對神秘的“麥田怪圈”下的定義。

第一例關於“麥田怪圈”現象的報導可以追溯到1647年的英國。此後,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南美亞洲等地都頻頻發現麥田怪圈,其中絕大部分是在英國。從1991年開始,“麥田怪圈”現象走出英國,風行全球,歐洲大陸、亞洲、北美、南美、澳洲各地都紛紛發現了麥田怪圈。截至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約要出現250個麥田怪圈,圖案也各有不同。但令人遺憾的是,300多年來,科學界對於怪圈是如何形成的一直存在爭議。關於成因,目前主要有五種說法。

一是磁場說:有專家認為,磁場中有一種神奇的移動力,可產生一股電流,使農作物“平躺”在地面上。美國專家傑弗里·威爾遜研究了130多個麥田怪圈,發現90%的怪圈附近都有連線高壓電線的變壓器,方圓270米內都有一個水池。由於接受灌溉,麥田底部的土壤釋放出的離子會產生負電,與高壓電線相連的變壓器則產生正電,負電和正電碰撞後會產生電磁能,從而擊倒小麥形成怪圈。

二是龍捲風說:從有關記載來看,麥田怪圈出現最多的季節是在春天夏天。有人認為,夏季天氣變化無常,龍捲風是造成怪圈的主要原因。很多麥田怪圈出現在山邊或離山六七公里的地方,這種地方很容易形成龍捲風。

三是外星人製造說:很多人相信,麥田怪圈大多是在一夜之間形成,很可能是外星人的傑作。

第四種也是流傳較為廣泛的說法———人造說: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所謂麥田怪圈只是某些人的惡作劇。英國科學家安德魯經過長達17年的調查研究認為,麥田怪圈有80%屬於人為製造。

7月首次發現“油菜花怪圈”時,攝影師在空中熱氣球上拍到的照片。

三、“昭蘇油菜花怪圈”與眾不同

針對以上世界“麥圈”形成的原因,記者對照“昭蘇油菜花怪圈”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首先,“昭蘇油菜花怪圈”形成於油菜花地,而非長滿麥子的麥田。其次,“昭蘇油菜花怪圈”不是因為種植物倒伏形成,而是因為油菜花根莖生長的長短的落差而形成。第三,“昭蘇油菜花怪圈”並非一夜之間形成,而是隨著油菜花的不斷成長而顯現出來的。最後一點是,“昭蘇油菜花怪圈”周邊並沒有高壓電線、變壓器等產生磁場的設施,而且也沒有出現過龍捲風等特殊的氣候現象。對於外星製造說和神秘力量說,我們暫且不去討論,還是從“怪圈”形成80%的原因屬於人為製造說,來尋求破解“油菜花怪圈”的秘密吧!

四、文物專家否定石圈古墓形成說。

菜田怪圈菜田怪圈

就在人們面對“昭蘇油菜花怪圈”形成原因爭論不休時,突然有人提出,在伊犁河谷分布廣泛的石圈古墓和“昭蘇油菜花怪圈”的排列和直徑相似。難道“昭蘇油菜花怪圈”是因為隱藏在油菜花地下的石圈古墓造成的?

伊犁州文物管理局副局長李溯源告訴記者:“石堆石圈墓地在伊犁河谷分布很廣,僅我參與挖掘的就接近千座。石堆石圈墓地表封堆結構複雜,大多數墓葬先在墓口上部堆圓形土堆,其上鋪卵石;然後覆蓋外層土,也堆成圓丘狀;最後環繞土堆鋪大石圈。石堆或石圈揭去表層土即暴露出來。少量土墩墓南北鏈狀分布,均屬中型墓,直徑在10-20米之間。這些特點有很多與‘昭蘇油菜花怪圈’的特徵吻合。”但隨後專程趕到現場勘查的李溯源,通過運用各種勘查手段,否定了油菜花地下存在石圈古墓的可能性。至此,又一個線索中斷了……

五、我沒有使用噴灌設施,再說其他使用噴灌的地為什麼沒有出現怪圈?

今年的昭蘇遇到了多年不遇的乾旱天氣。很多油菜花地,不得不使用人工噴灌設施來澆灌,而噴灌設施的噴灑直徑和“油菜花怪圈”的直徑非常接近。會不會是因為澆水的油菜和沒有澆上水的油菜長勢不同,而形成了“怪圈”呢?

就此,記者找到了這片油菜花地的主人———昭蘇縣洪納海鄉克孜勒加爾村村民玉素甫江,他告訴記者:“因為當時噴灌設備長度受限,這片油菜地並沒有使用噴灌設備澆灌。”玉素甫江還說,附近很多油菜地都是使用噴灌澆灌的,可是卻沒有形成“怪圈”的。

就在記者望著遠處油菜地里還在噴灑的人工噴灌設施發愣的時候,伊犁州農業科技推廣總站研究員羅新湖帶領的技術小組來到了“怪圈”現場。他們對“怪圈”及附近的土壤進行了取樣,希望能夠在土壤成分含量上找到“怪圈”形成的原因。

在昭蘇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為什麼會出現這片令人稱奇的“怪圈”現象呢?為什麼昭蘇的“怪圈”不像其他大多數怪圈一樣,出現在麥田裡而是在油菜花地里呢?為什麼昭蘇的“怪圈”不是農作物倒伏形成,而是因長勢不一形成?難道真的是“天外來客”或者某種神秘的力量,想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來告知人類他們的存在……本報將繼續關注“昭蘇油菜花怪圈”的科考進程。

伊犁州農業專家在“昭蘇油菜花怪圈”處提取土壤樣本,以期發現“怪圈”形成的原因。

相關詞條

參考連結

http://xj.ce.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665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