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包子

菜包子

詳細解釋(1).用蔬菜等做餡、發麵做皮、包成後蒸熟的食品。(2).詈詞。比喻無用的人。姚雪垠《長夜》五:“像 王三少 那樣的大菸鬼,連走路快一些就會發喘,打起仗來一定是個菜包子。”

基本信息

食品特點

要說包子,誰沒有吃過? 包子最初是從宋代的“太學饅頭”發展而來的,民間又稱之為“發麵包子”
特點:包子鬆軟,吃時似灌湯,味鮮美,營養豐富 。

做法

菜包子 菜包子
發麵
有兩種發麵的方法
1.用面肥發麵(通常叫大鹼發麵)
把面肥用水先泡開然後把麵粉倒進去合勻,醒8小時待面發起是原來的1倍,然後對鹼當面沒有酸味,稍微有一點點鹼味,再醒半小時既可,蒸時鍋內放點醋 以免蒸出的包子皮有花點, 一定要用涼水把包子放進去再通電。
2.用酵母發麵(通常是快速發麵法)
a.配料:麵粉500克,乾酵母3克 泡打粉5克,豆油1兩,溫水(250克--300克)根據麵粉的吃水量,糖20克。
b.做法:
1.將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乾 酵母,泡打粉,糖,拌合均勻,扒坑。
2.在坑內加入溫水,放入豆油.抄拌揉合成麵團稍醒.大約1小時左右。
3.待面醒好後,做成自己想做的包子,慢頭,花捲。
4.把做好的生坯擺入屜內.鍋內放入冷水。再插電蒸13分鐘既可。(如果蒸饅頭大約在30分--40分如果蒸花捲17分鐘)
製作包子餡兒
1、肉包子餡
買一斤豬肉餡(羊肉、牛肉),大蔥一顆,姜一塊把蔥和姜都切成末和肉餡放在一起,在倒入醬油、香油、植物油鹽、味素(雞精)攪勻即成為包子餡。
2、三鮮包子餡
用料:麵粉70克(兩小碗)豬肉30克(小半碗),鮮蝦仁 5-6個(切碎成泥),雞蛋半個炒碎,白菜心適量(2兩),香菇 一個(切碎)蔥、姜、鹽、香油適量,自發麵一小時前弄好 待用,料酒少量。
做法:將蔥姜香菇加水三分之一杯),料酒與蝦肉、 肉末一起拌勻後加鹽,再拌勻加入炒好的雞蛋,把白菜心切碎放在一起攪拌均勻不加醬油,做包子餡。包子溫火蒸15-20分鐘。

詞意探源

指有餡的饅頭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更外賣軟羊諸色包子。”
吳自夢《夢梁錄·葷素從食店》:“且如蒸作面行賣四色饅頭,細餡大包子。”

相關典故

早在北宋時期,已是一種十分普及的食品,風靡全城,到北宋第六個皇帝宋神宗時,由於神宗的褒揚,開封包子就更加著名了。
包子一向是吾的至愛,同樣叫包子,南北口味可大不相同,北方的包子用老面發酵,粗獷得來夠咬頭,象極東北大漢的風采,廣東包子用極精細的麵粉加糖加奶,做得輕薄柔軟,再加上極細緻的外形,只讓人想細細品嘗,江南的包子則以小巧玲瓏見長,又獨創以湯為餡,技絕天下,令人欽服不已,而四川包子則又是一方口味,增一分則太大,減一分則太小,多一分則過厚,少一分則太薄,以精面加老面製成皮,加入少許豬油使之潤滑噴香,再加丁點兒糖調出麵粉的香味,餡料還更來得精彩,將豬肉與蝦仁剁細,用雞汁和醬料拌勻,再用花椒引出肉餡的鮮甜,真是無法用言語去形容它的美味,無論是皮的軟和可口,還是餡的麻香甜美,都令人嘆為觀止!至今想來,仍是無上之美味!

主要名吃

天津的狗不理 雲南的糯米包子 上海的灌湯包子 開封小籠包子 韓國的胡桃包子
成都口蘑龍眼包子 成都小吃韓包子 揚州用吸管吃的包子 北京小胖包子王
台北永康街鼎泰豐包子 金華乾菜小籠包 上海南翔包子 梅乾菜包子
寧海路的生煎包子 楚鎮果皮包子 帶甜麵醬的包子 三鮮包子 豆腐皮包子
廣東奶皇包 西安賈三灌湯包 水煎包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