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圖

菊石圖

《菊石圖》是中國清代畫家李方膺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紙本墨筆,縱171.5厘米,橫44厘米,安徽省博物館藏。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李方膺(1695-1755),中國清代畫家。字虬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為“揚州八怪”之一。通州(今江蘇南通)人。出身官宦之家,曾任樂安縣令、蘭山縣令、潛山縣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職,因遭誣告被罷官,去官後寓揚州借圓,自號借圓主人,以賣畫為生。與李鱓、金農、鄭燮等往來,工詩文書畫,擅梅、蘭、竹、菊、松、魚等,注重師法傳統和師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畫筆法蒼勁老厚,剪裁簡潔,不拘形似,活潑生動。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有《風竹圖》、《游魚圖》、《墨梅圖》等傳世。著《梅花樓詩鈔》。善畫松、竹、蘭、菊、梅、雜花及蟲魚,也能人物、山水,尤精畫梅。

李方膺的作品縱橫豪放、墨氣淋漓,粗頭亂服 ,不拘繩墨,意在青藤、白陽、竹憨之間。畫梅以瘦硬見稱,老乾新枝 ,欹側蟠曲。用間印有“梅花手段”,著名的題畫梅詩有“不逢摧折不離奇”之句。還喜歡畫狂風中的松竹。工書。能詩,後人輯有《梅花樓 詩草》,僅二十六首,多數散見於畫上。

《菊石圖》中以濃淡墨彩描繪出石柱的挺拔、堅實;淡墨勾寫菊花,以石青略點葉面。筆力疾勁,不拘成法。寫出菊花凌霜傲寒的高風亮節。筆法縱逸,簡括傳神。

菊石圖

作者簡介

陳子莊,重慶永川市人,別號蘭園,十二樹梅花書屋主人,下里巴人,晚年稱石壺。 陳子莊是中國畫壇巨匠。

藝術家姓名:陳子莊

陳子莊,早期作畫號蘭園,中期號南原、下里巴人、陳風子、十二樹梅花主人,晚年號石壺,有“中國梵谷”之稱。

四川榮昌人 。

抗日戰爭前,齊白石、黃賓虹先後寓居成都,陳子莊因得到他們的教誨而眼界大為開闊,同時上窺朱耷、石濤、吳昌碩諸大師的藝術精奧,從而決定了他的藝術走向 。

50至60年代中期,他的畫藝以奇兀、峭拔、靈宕的特色呈顯,異於時流 。

文革時期使他陷入困境,在妻子瘋癲、幼子夭亡、自己疾病纏身的情況下,仍以極大毅力潛心於藝術的追求,把自己的藝術推向了一個更高層次 。

他的早期作品偏於清新、奇兀、險峻,晚年作品則日趨樸質、自然、幽微、綿邈。他的作品多為小幅。傳世作品有《翠鳥》、《平林秋晚》《春雨》、《幽壑密林》等。

陸續出版過《陳子莊作品選》、《陳子莊速寫稿》、《石壺畫集》、《陳子莊畫集》和《石壺論畫語界》等。曾任四川省文史館研究員、四川省政協委員 。

1988年陳子莊作品遺作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